【窗口無遮欄】戰爭與和平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王昭文(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大學時代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普世青年的會議,有場活動是一起默想,為充滿紛爭的世界禱告。一些人舉著書寫標語的牌子,幫助大家進入主題。當時的台中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徐信得牧師舉了一塊牌子,寫著:「和平不只是無戰爭的狀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這句話有點矛盾,年輕的我認為戰爭與和平是一組either or(不是……就是……)的概念,沒有戰爭就應該是和平,為何說和平不只是無戰爭的狀態?

年歲漸大,且讀了更多歷史之後,不時玩味這句話,想法開始改變。看似矛盾,卻蘊藏著對「真正和平」的渴望,也帶領我們思考「戰爭或和平」這命題是否是一種誤導?因為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中,戰爭與和平顯然並不是either or,中間有很多灰色地帶,一刀切可能讓我們無法了解紛爭的成因和結構,更難思考解決方式。

經歷過威權統治的台灣人,都知道1949年底「轉進」台灣的中華民國並沒有真正實行《憲法》,而是以應付戰時特殊狀況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作為統治根本大法,原本只是賦予總統在戰爭時有緊急處分權,後來卻成為總統擴權的依據。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原本兩年就該廢止的臨時條款用了43年,這段時期都算是「動員戡亂時期」,全民都要投入戰爭。學校及大眾傳播教導仇匪、恨匪、「匪諜就在你身邊」,又揚言要「反攻大陸」。冷戰時期和中共嗆來嗆去,一直維持敵對狀態。打不到「共匪」,就把批評政府、政治主張不同者打成和共匪同路的「三合一敵人」。全民隨時都在備戰,但越來越沒有人相信會打仗,只看到政府鎮壓民主運動,在此情況下繼續維持戰時體制太荒謬。

壓制不了的民主運動迫使蔣經國於1987年宣布解嚴,1991年李登輝總統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這項臨時條款,推動憲政改革,將中華民國從流亡政權改造成正當性來自台灣人民授權的政權,也片面終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戰狀態。這是民主改革,也締造和平。但是兩個中國政府並未簽訂停戰協定或和約,中共也從未放棄侵台企圖,所以現在到底是戰爭還是和平?

在全民備戰氛圍中成長的我輩台灣人,竟然享受到上一代無法想像的自由與和平。生來就享有自由民主的世代,是否意識到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值得捍衛?厭戰、反戰無法止戰。被鎮壓、強迫屈膝的和平不是真的和平。「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渴望真正和平的你,該怎麼行動?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