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惠容談虐童案 關鍵在保母資格等結構問題

(相片提供/紀惠容)

【林宜瑩採訪報導】針對近期兒童福利聯盟出養男童遭保母虐死、社工疑涉偽造文書遭上銬偵訊等事件,在勵馨基金會服務27年的前執行長紀惠容表示,關鍵在於劉姓保母的資格取得,包含社政單位相關認證標準是否過低、審核機制是否過於簡化,以及社工低薪、案量不成比例、為符合政府委託設立的種種標準是否造成結構性風險;她認為,這是包括兒福督導及社工機制失靈所致,不該僅由第一線社工承擔。

紀惠容表示,社工案量責任相當沉重,可是薪資與權利相對不對等;例如前往個案家訪,若案主拒絕,社工沒有警察公權力強行進入;又尤其社工案量往往超過個人所能負荷,雖然近年社福團體有倡議應提高社工薪資,可是新進社工起薪僅新台幣3萬4000元,有經驗的社工薪資在4萬左右,與其承受的工作案量及壓力相比仍屬低薪。

紀惠容也直言,社工所承擔的風險很高,但很多風險是結構性而來;例如社工家訪時,可能遭個案或其家屬暴力相向,這時社工人身安全沒有受到保障。社福團體亦曾倡議家訪應有兩位社工同行,但以現行社工人力極度缺乏、案量如此龐大的實況,根本難以落實,結果就讓社工個人來承擔風險。

另外,社工負責的行政作業亦耗費相當多時間,光是單據核銷上幾乎就佔了社工三分之一的文書作業時間,還要寫個案管理紀錄,並符合委託的政府社政單位相關規定、要求,例如必須在一定時間進行幾次家訪並詳細報告;另社工也要隨時應付地方民代要求、限時繳交對個案跟進相關報告,「這不就是在變相懲罰受委託的民間社福團體及社工嗎?」

「社工不是萬能的。」紀惠容強調,社工要花時間親自前往家訪、關懷弱勢者,還要處理紀錄等行政作業,相關開銷也設限,個人薪水也沒給足,加上委託社政單位有相當多硬性規定等等,社工往往會承受結構性的風險。紀惠容表示自己不忍苛責兒福,不過在第一時間讓社工上銬、受偵訊、承擔輿論壓力,卻沒看見兒福督導相關作為與說明,確實讓人不解。

另她也坦言,收出養機制要全面性進行檢討,而最大癥結點在於施虐保母資格審核,應是由社政單位負責,是否是保母資格培訓及取得證照標準過低,以及後續在職訓練及接案績效的查核等等,都應該全面性的進行檢討改善,以避免類似憾事的再發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