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心靈 遇見上帝 福音心理劇課程

(相片提供/朱家瑜)

【林婉婷採訪報導】壽山中會德生教會7月14日舉辦「兒童師資培訓:福音心理劇」,邀請心理劇導演、諮商心理師朱家瑜帶領,希望幫助同工經驗多元型態的傳福音、陪伴與靈修方式。而朱家瑜也將在德生教會16~18日舉辦的「2018遇見愛暑期兒童營隊輔訓練」以體驗教育、生態靈修與角色扮演等方式帶領青少年隊輔體驗福音心理劇。

有諮商心理師執照的朱家瑜目前於花蓮鳳林國中任教,也參與士林靈糧堂福音中心仁親陪讀班的服事,陪伴偏鄉高風險家庭孩童成長邁入第5年。2009年開始接觸心理劇並被醫治,致力於信仰跟諮商結合。14日課程不少參與學員為兒童事工師資,朱家瑜以桌遊帶領課程時,藉由解說遊戲規則等小細節,讓家長們感受親子溝通的不易。而暑期兒童營師資培訓的福音心理劇體驗,將著重讓年輕人明白「上帝的愛」,讓他們在愛裡得醫治,且未來參與服事不是被工具化,乃是願意回應上帝的疼惜。

(相片提供/朱家瑜)

「心理劇」(Psychodrama)最早於1930年代、由奧地利籍猶太裔精神科醫師莫雷諾(Jacob Moreno)提出,是戲劇、是治療、也是哲學。莫雷諾深信每個人都是社會原子,若自由地在不同的角色中交換,當社會原子的關係能改變與療癒,小能同理他人,大至改變世界。

而福音心理劇則發源於台灣,王漪老師耕耘福音劇多年,透過藝術、影像媒體發展行動式的靈修,而諮商心理師鄭玉英則在首屆的台灣心理劇年會中,初次將福音心理劇帶到大家的面前,影響朱家瑜甚深,讓她願意繼續承接福音心理劇的棒子,與楊素玲老師、林岱瑩老師合作發展福音心理劇至今。

心理劇由「舞台、主角、輔角、導演、觀眾」這5個元素構成,演出團體約20人以內,透過演繹主角人物生命故事,幫助演員們在那些創傷與失落的故事裡,重新理解、詮釋與下決定。心理劇導演資格要求不簡單,除了有心理諮商、精神科等背景證照,還需帶領80場以上心理劇、其中40場要接受專業督導,780小時團體經驗,另還有筆試等。朱家瑜認為心理治療就像做手術,若是沒有好好檢查、治療與追蹤觀察,草率輔導可能造成受治療者的二度創傷。

朱家瑜提到,由於信仰裡很多時候仍是依靠文字,即讀聖經想像,這樣的體悟較為有限,朱家瑜長期與林岱瑩及楊素玲合作,已累積多達數十場的帶領福音心理劇的體驗,也幫助不少團體透過福音劇的體驗,更深被上帝觸摸,透過劇場中的流動,更認識自己與認識神;而如果福音劇和心理劇結合進一步成為「福音心理劇」,能將聖經中的角色與場景具體化,更能使人明白、活化聖經超越時空限的真實。縱使是「耶穌平靜風浪」等大家耳熟能詳或篇幅短小的經文,都可以帶來深入討論。現階段福音心理劇多採用新約,故多有上帝形象與其中。另外除了一般戲劇演出,也可以透過天主教默觀、體驗教育等不同方式與心理劇結合,設計符合團體需求的活動。

朱家瑜分享自己參與過的福音心理劇。當時選用「浪子回頭」為主題,團體先唸聖經,接著選角,朱家瑜由於自身離家經驗,特別選擇扮演浪子,想透過戲劇梳理自己的心境。在戲劇演出過程中,她深刻體悟浪子想回家又怕被評價的掙扎;另外,導演忽然遞給她一隻拖鞋給她充當道具電話,正好呼應朱家瑜因為媽媽打手機要她回家的這段過去。朱家瑜相信,心理劇的過程是上帝親自觸碰每個人的過程,從讀經、選角到詮釋,都有聖靈動工。但最要的還是每個人要學習讀經、禱告、與神相處,「福音心理劇是神觸碰人心的方式,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會選擇透過這種方式被觸摸。」

在朱家瑜看來,福音工作很多面向,正如目前服務的鳳林福音中心,陪伴高風險家庭孩子,給予他們升學、看見更寬廣世界的盼望,雖然偏鄉宣教缺長期配搭的資源人力,「但孩子還是感覺很被愛,這就是初代教會做的事。」目前陪讀班急需課輔志工,若有花蓮中區的弟兄姊妹有感動,可協助鳳林福音教會陪讀班的事工,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如有教會想認識福音心理劇,可洽朱家瑜信箱:jarlyfish@gmail.com。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