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深耕、把愛傳出去
創新深耕大專福音事工
台中中會東榮教會因鄰近東海大學、榮總醫院而得名,這間坐落於商辦大樓的教會,最出名的就是靠大專福音事工起家,許多長執都是在大學時期參加長青團契,受過東榮教會造就的恩澤。32年過去了,東榮教會依然勇於創新,對大專事工熱情不減,推行小組與深耕社區更迎來一個個的成長契機。
東榮教會是1986年由台中大專中心工作者陳明賢牧師邀請劉萬傑、陳宇嘉長老所開拓的教會,目的是期望由教會穩定支持學生福音事工,廣傳基督福音於大學、醫院及社區。陳忠平長老表示,教會30年來對東海、靜宜、弘光3間大學的福音事工投入浩大人力與經費,不求回饋是因為相信學生將來即便到了各教會,也會成為很好的幫助。東榮教會牧師陳志忠是第一代基督徒,身為長青團契的過來人,他回顧自身成長經驗,他認為大專時期對一個人在形塑信仰的重要階段,宣教事工值得投入。
設學生執事 首開先例
分析東榮教會早期信徒的組成,大專生佔很大的比例,設立「學生執事」因而成為重要傳統。陳志忠牧師表示,這是教會重視大專生意見的一個很具體、重要的象徵。「學生執事」基本上是名譽職,不經由會員和會選舉,由學生直接選派與長執開會,參與決策與執行教會事工。
逢甲長青畢契的陳忠平長老表示,長老教會信徒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在參與團契開會、訂定聚會內容,昔今的野百合學運、太陽花運動主要也都由年輕人發起,這表示青年也可以很有想法、有能力關心社會議題,更遑論教會裡的許多議題也應讓他們參與。
陳忠平表示,東榮教會每年提供東海等3個團契2個「學生執事」名額,長執會雖然很少在會議中表決議案,但學生有權參議,也關心他們所提團契需要協助的部分,例如討論學舍轉型為福音據點的可能,或靈修營會和暑期巡迴事工的經費及人力需求。
設置學舍 關懷不打折
為了鼓勵學生多參與長青團契聚會,東榮教會也3校團契設置「學舍」,由長執出面與房東交涉,替學生租下獨棟樓房,每年提供租屋補助。學生執事徐名慧表示,學舍生活是團契很有趣的一部分,她和東海長青10餘人在透天厝裡互相照顧,最喜歡有人下廚的時刻,大家無論再忙都會撥空團聚。還有一次發高燒,連走出房門都有困難,還好學姊帶她就診,事後還為她量體溫、煮清粥,「就好像在家有媽媽照顧,很溫暖!」
徐名慧曾就讀天主教中學,但直到大學參加團契才認識耶穌,曾在東榮教會靈修部服事,為的是「逼迫」自己好好讀經,一些契友也會參加教會聚會及敬拜團等服事。陳忠平長老強調,學生對教會的參與度雖然不如昔日盛況,但關懷不會因此打折。
把愛傳下去 一棒接一棒
東榮教會大專事工自設教以來綿延不絕,關鍵在於有一群長執和會友一棒接一棒地擔任學生志工輔導。其中,人稱「盧哥」的彰基醫師盧俊泰堪稱元老級人物。
盧俊泰投入大專福音事工超過30年,他娓娓道來充滿熱誠,是因為以前到台北念大學鮮少回家,當時濟南教會有幾個長老特別關心出外學子,時常邀他們到家裡作客。盧俊泰很自然地融入2、3個家庭, 他回憶自己很喜歡聽長輩分享日治和戒嚴時期的經歷。
由於從長輩身上獲得許多陪伴和造就,盧俊泰自己後來擔任志工輔導時,也為學生開放家庭,每週辦理聚會和查經。陪伴的學生一屆又過了一屆,盧俊泰頭髮日漸斑白, 如今已是63歲,他說,「坦白講, 若說沒有過放棄的念頭,那也是騙人。」但只要想起過去是如何在台北受到照顧,又長老們是如何在親友被抓去槍斃的戒嚴年代,靠信仰力量度過煎熬,就覺得應該堅持下去!盧俊泰奉獻青春無怨無悔, 「因為總覺得能跟學生分享信仰經歷,是一件很美的事!」
廖義滴長老過去在東海長青受到許多照顧,堅信「把愛傳下去」, 輔導學生十餘年,不斷操練不倚老賣老,同理與關懷學生在求學、經濟、愛情、友情上的需要,運用人脈請人分享職場經驗。或許輔導學生真的是吃力不討好,也很難馬上看到成果,但廖義滴始終告訴自己這是灑種的工作,期望學生進入職場後,也能和他一樣因為信仰讓生命活得豐盛和有意義。
歸零計畫 不設名譽長老
東榮教會每年年底結算收支時, 習慣將結餘歸零,只留隔年1月份的經常費,其餘全數奉獻給有需要的教會和社福機構。廖義滴長老說明,「歸零計畫」的傳統行之有年,信仰前輩基於設教之初受過許多教會幫忙,故設此回饋機制。
教會每年年底設定捐獻對象,教會的部分通常是扶助原住民教會, 排灣中會大同教會樂哥安‧督達里茂就感念東榮教會曾為課輔班奉獻數萬元,在他看來每年實施「歸零計畫」相當不容易,至少在排灣中會內沒有看過類似的教會。
廖義滴說,「當沒什麼錢、沒什麼人時,歸零是很容易 ,但是當教會的人愈來愈多,開銷愈來愈大時,相對的大家就會覺得,哎呀! 真的要歸零嗎?呵呵呵!我們其實中間也曾懷疑過。但想到這是當初立下的傳統,就不去破壞 」。此外,東榮教會1993年也通過不設立「終身名譽長老」,由制度面強調基督徒的一切榮耀歸於上帝,許多長輩也都不願意被授權,就是希望給年輕同工多歷練和服事,即便無當職仍默默付出。
教會小組化 歡迎更生人
東榮教會推動教會小組化,很特別的是,這裡有專為女更生人設立的「百羊小組」。更生團契究竟在教會附近的監所裏如何傳福音?10 年前,萬淑民姊妹在好奇驅使下一頭栽進志工行列。小組平時由萬淑民連同一些志工協助更生團契,長期陪伴更生姊妹重新適應社會。
「百羊小組」的成員多有吸毒、販毒前科,出監後在台中更生團契「馨園」中途之家接受福音戒毒, 小組平時藉由唱歌和戲劇表演培養自我接納和自信,對外組成「知更鳥合唱團」,到各地社區、校園、教會做詩歌和生命見證,曾到過美國、韓國教會分享。
「在為社會付出的當中,別人也回饋給我們正面的形象,讓百羊能擺脫低落的自我概念。」萬淑民說,小組的存在讓原本對更生事工不熟悉的會友也漸漸了解,組員們則因為在教會裡感受到許多愛和關懷,喜歡來這裡。
都原小組 成為心靈的家
現在共有5戶都市原住民參加, 負責帶領查經魯凱族傳道師柯慎怡(Tuvong Vawvawni )身為原住民,他肯定所在的東榮教會願意關照都原的靈性與生活,設立小組符合宣教趨勢。
鄒族甘進誠弟兄國中開始流浪於教會外, 現在因為在客運業上班,基督教的妻子拉就近來到東榮教會聚會。甘進誠說,有一次兩女兒發生車禍,其中一個甚至快病危,「我那時心是掉到深谷裡面去了,感覺整個世界都很黑暗,我跟我老婆覺得快撐不住了!」上帝藉由東榮教會兄姊的安慰和扶持, 將夫婦倆從谷底拉起,一家5 口決定受洗。
擔任小組長的甘進誠說, 加入東榮教會後下定決心戒酒,到處跟親朋好友宣傳,讓大家監督他。太太也覺得他性情變溫柔, 他反省以前對太太虧欠,在軍中當連長時受打罵教育薰陶,大男人主義常令妻子受委屈, 現在他主動做家事,壞習慣都奉主的名去改變。
貼近社區 完整表達信仰
「一個對上帝有信的人,應該是對人有愛 ,對土地有情 」,這也是陳志忠牧師的教會觀。他認為信仰不是只關心個人生活領域,也要關懷土地與周遭人群所需,扛起社會責任,這才是比較完整系統性的信仰表達。
東榮教會多年來接受安德烈食物銀行、 芥菜種會等機構轉介,關心社區內弱勢的孩童和家庭。除了原本的社區兒童營,每週末跟著兒童來的家長也形成「社區成人週末營」, 知名薩克斯風老師粘文生首次受邀到教會授課,他表示,接觸東榮教會5年來,覺得人情味濃厚,教會對每個人都很親切和細心、會友樂於助人,這是一般外面的社團辦不到的。
高齡化的社會趨勢,東榮教會近年也積極回應,除了邀請社區長輩加入松年小組,籌設長照C級據點更是現在進行式,期望落實「 健康老人照顧亞健康老人」的文化。東榮教會主日聚會約150人,期望弟兄姊妹無論先來後到,未來都能透過聽道及裝備課程,成為有行動力的基督徒,祝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