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社寫作班 字裡行間與神相遇

台灣教會公報社寫作班台南場。(攝影/陳逸凡)

【陳逸凡台南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10月6日舉辦「2018年巴克禮文字事奉學校:我真愛講這故事」南部場,邀請筆名「陳小小」的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及網站主編陳鳳翔、台灣文學獎台語散文金典獎得主王昭華分享書寫心得,盼幫助眾人與神相遇,以寫作傳揚福音。

陳鳳翔分享自己大學時代即蒙召投入文字事奉,除了辦刊物,也在BBS宗教版面學會如何快速寫文章回應、辯論。「文字事奉像空軍,上街傳福音像陸軍,」她表示,大部分信徒喜歡發單張,但教會的空軍很缺人。

陳鳳翔表示,「文字事奉像空軍,上街傳福音像陸軍。」(攝影/陳逸凡)

陳鳳翔認為,寫作最重要的是所寫的有沒有聖經的基礎,是否符合神的心意。即使寫非教會界文章,如她曾經應《民眾日報》邀請開闢親子、婆媳、兩性3個專欄,仍然嘗試運用上帝賞賜的智慧結論及提出解決方法。

此外,陳鳳翔建議有志寫作的人勇於投稿,投稿前要了解不同媒體屬性,有時被退稿是文章屬性不符,例如雜誌需要深入探討的文章,淺白的文章就不被接受。而文章被刪修、標題更改背後都有編輯的考量,譬如要與其他文章配搭,「這是團隊作戰,為主贏得人心。」

陳鳳翔邀請學員現場寫下寫作的理由,勉勵他們為主裝備自己,每天不間斷地寫,LINE和臉書都是很好的練習場域。她認為,最感動人心的見證不是病得醫治、脫離困境,而是如何在困境中經歷上帝同在,心裡有平安,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成為身陷相同困境者的幫助。她並特別提醒,見證不能虛構,要誠實分享內心掙扎,透過禱告默想求神賜下獨特的切入點。為讓非基督徒能夠閱讀,可以減少宗教術語,不要以高姿態說教,適時幽默緩和。寫好後讀出來,修改到如談話般自然。

王昭華感嘆,現在看到說台語的小孩,就像看到挪亞方舟裡銜著樹葉飛回來的小鳥一樣感動,知道台語還在這個世界存活著,「因為台語就像經歷一場大洪水一樣,在台灣幾乎遭徹底毀滅。」

台語場講師王昭華則感嘆,現在看到說台語的小孩,就像看到挪亞方舟裡銜著樹葉飛回來的小鳥一樣感動,知道台語還在這個世界存活著,「因為台語就像經歷一場大洪水一樣,在台灣幾乎遭徹底毀滅。」

王昭華指出,寫作與信仰一樣,都要從心開始。過去台語的文字傳播較弱,很多早年的「歌仔冊」可說是第一代「火星文」,以音借字來書寫,與原本的字義無關,唸出來即可借音得知內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則有很好的白話字傳統,尤其採集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語資料時,可以白話字快速記錄,成為後續研究的材料。

王昭華表示,寫作必須探索自己的意念、感覺、情緒、異象與體會,然而這些感受不會變成文字跑出來,就像一顆種籽必須醞釀、發芽,最後轉化成聲音或文字,產生作品。若是覺得台文散文或小說太難,詩是很好的切入點,無論是一個情緒感受或一句媽媽講過的話,都可以成為一首詩。即使是閱讀華語作品,也可以思考怎麼翻譯成台語會比較優美。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