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社區 教會建立關懷事工

總會舉辦創新宣教研討會南部場 邀請論文獎得主發表 期許教會得造就

編案:為鼓勵研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及宣教事工,同時作為研擬宣教策略參考,近10年來總會研發中心與平安基金會每年都會頒發優秀宣教事工論文獎,然而這些論文平常較無機會公開發表,為讓眾教會有機會接觸、了解,總會研發中心因而興起舉辦「創新宣教研討會」的念頭,期盼讓教會得到幫助。
首屆「創新宣教研討會」南部場11月17日於台南神學院頌音堂國際會議廳舉行,為讓內容更為充實並符合在地需求,針對原住民部落托育議題及環境正義議題,另外邀請講師專講。內容包括原住民部落托育聯盟和教保中心簡介,通過屏東縣瑪家鄉美園部落教保中心老師及部落青年的分享,探討生活、文化與信仰的交織,亦有「綠社工」概念介紹,喚起對社會正義的重視以及環境正義的實踐,並安排得獎論文《教會社區關懷之探討——以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六所教會為例》發表,詳見本期專題新聞報導。

傳承文化  山川為師培育下一代

廖貽得(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陳逸凡專題報導】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執行秘書廖貽得表示,非常榮幸受邀前來「創新宣教研討會」分享。他指出,都市與部落的生活環境與經驗雖不同,然而「互助」卻不分地域。

有托育需求時,都市地區會選擇送往幼兒園,然而部落情況不太一樣。早年教會常會設置托兒所,後來因為法令規定,教會托兒所逐漸關閉,部落幼童只能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母親照顧,因此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年推出「原住民族地區幼托服務暨保母訓練與輔導試驗計畫」,在全台成立18所部落托育班,希望培育在地照顧者、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讓父母放心外出工作,同時兼顧原住民孩子學習在地知識、傳承文化。

想不到一年後,計畫戛然而止,原因是內政部認定違反托育相關法規,包括土地建物、使用執照、托育設施等問題,甚至連薪水都無法發出。然而部落幼兒的托育需求仍在,各部落經串連後組成「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踏上倡議與對話之旅,希望用草根力量鬆動生硬政策與法規。期間數度參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研商,以全國性高度思考偏鄉、離島及原民地區可能遇到的困境,並成立「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聯盟的角色也從一開始的為生存而戰,轉變成為串連與陪伴各班發展在地教學,並且協助有意做在地照顧的社區/部落成立教保中心,打開社會大眾對照顧與學習的想像。教保中心的核心價值與定位,即是「由社區/部落成立屬於自己的幼兒園」,運用在地的人力、環境與資源,透過社區共同參與和討論,自主決定和管理社區照顧與教育幼兒的方式與內容。

廖貽得指出,唯有透過社區/部落「互助」力量,才有可能克服困難,提供穩定照顧。以現行部落照顧為例,當費用不足時,是否能夠共同整合籌措社區資源?而教保中心的廚工,同時也是孩子們的老師,因擁有豐富的部落生活經驗,能夠傳承相關的知識。而部落的族人跟耆老,也願意成為文化傳承者,提供耕種、捕魚等知識,讓孩子們能夠發現自己社區的特色與價值。

目前托育聯盟仍持續走在遍地開花的路上,一度因法令問題縮減為2個班,如今已穩定成長為8個班,遍布新竹司馬庫斯部落、馬里光部落、高雄岱克拉斯部落、屏東美園部落、平和部落等地。廖貽得表示,聯盟也期盼能夠把核心價值貫徹到所有年齡層的孩子,目前國小教育只看重兒童是否懂得ㄅㄆㄇ,不重視孩子是否能學習部落的生存能力,對文化的流失影響甚鉅。

而這段族人以山川自然為師培育下一代的故事,也被拍攝成紀錄片《回家Coming home》,近期內將舉行放映會,詳見「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臉書粉絲頁。

教育自主  帶領孩子踏實前進

馬秀辛(美園社區教保中心老師)

【陳逸凡專題報導】美園部落教保中心老師馬秀辛表示,屏東縣瑪家鄉共有8個部落,美園部落是唯一一個魯凱族部落,但人口其實不如想像中外移嚴重。部落裡約170戶、沒有一間是空屋,然而卻沒有任何一個托育機構與國小,部落孩童被迫離開部落接受照顧,語言與生活模式等於被連根拔起,全部都不見。
美園部落屬於「移住地」,來自霧台鄉的魯凱族人在1953年遷移到平地,當時的遷移地點遍布鵝卵石,族人辛苦開墾、搬運石頭、挖渠道引水,歷經10年才完成。這段艱苦的歷史仍是美園部落族人最深刻的記憶,如今也製作成繪本,並且由部落耆老錄音,成為教材。

馬秀辛童年因為求學困難,被迫早早離家接受學校教育,直到成年之後才返鄉。教保中心成立後,馬秀辛投入部落幼教工作,雖然在草創初期曾有4個月沒薪水,但因感覺有意義,仍咬牙堅持下去。她秀出孩子學習傳統技藝與文化的影片,記錄過去多年來努力的點滴。她表示,因為立案設定只能招收45人,現實需求不止於此,若要增加招收人數,勢必只能重新送審。

馬秀辛說,她雖然身分是教保中心老師,但一週仍有兩天在田裡工作,用種芋頭、花生、與紅藜等在地方式生活,連結幼保教育。「我國小四年級就到平地讀書,直到婚後再回到部落,才重新連結到自己的身分。」她表示,不管是思考或言語,都要重新再來一次,在部落生活與教學中重新建構自己,最大的收穫反而是自己,透過教會長輩陪伴,帶著孩子及返鄉青年踏實前進。

日常生活也會融入老幼共學教育,同一棟建築物的樓上是教保中心,樓下則是長照站,長輩與幼兒自然擁有充分的對話機會,教保中心的課程也會設計如何陪伴老人家說話,她認為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課題。馬秀辛認為課程大主題就是「日常生活」,老師沒有一定的課本,透過討論對話學習各種議題。

回顧美園部落幼兒園從1995年成立至今,歷經23次搬遷,馬秀辛苦笑著說,他們已經練到一天可以搬完並且就定位。回想草創時期、部落長輩帶著她苦心經營幼兒園的歷史,馬秀辛仍忍不住哽咽,有許多的感動與感謝,而如今馬秀辛也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承者,將所學經驗教導給下一代的年輕人。

馬秀辛表示,很多的部落孩子都需要被照顧,可是教保老師很難到當地服務,很多部落建築也受法規限制,無法成為幼兒園,若沒有對話無法了解這些實況。用在地方照顧方式不用花大錢,也不會讓部落文化消失,然而現行教育很多反而會讓部落文化消失,包括長照政策,也應透過對話回應部落需求。

馬秀辛認為,由於部落族人多是信仰基督教,教會生活與部落生活本來就有高度的連結,成員也幾乎都是教會會友,包括聖誕節等各種教會節期活動,都是教保中心能夠運用的教學主題。她認為教會可以連結部落做這些事情,生根在地,看見上帝創造的美好,「或許不是多數,但絕對是很珍貴的事情。」透過不斷的操作,才會有思考,並且是真正關心部落的人,回到起初的美好,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公共參與  從部落青年到老師

柯欣悅(美園社區教保中心老師)

【陳逸凡專題報導】美園部落青年、教保中心老師柯欣悅表示,她的母親是循理會傳道人、父親則協助帶領主日學,是她開始參與部落事務的重要推手。

柯欣悅說,自己是從發喜帖、送菜等方式,開始認識部落地理環境。瑪家鄉的生活與信仰密不可分;部落新春禮拜由長老教會及循理會輪替主持、聖誕節報佳音則不分教派彼此分享,部落中的歌謠祭也以族語詩歌為主。她分享部落的孩子透過教保中心加深文化知識體驗,主日學不單在禮拜天上午,也會融入平日課程。

例如,復活節進到田裡,就地取材製作十字架,中心的理念就是「日常生活,此時此地」,與節慶或婚喪喜慶結合,帶入品格信仰,在親人過世時知道如何面對。透過教會與社區互相補足,讓社區更圓融。而柯欣悅第一次主動參與社區事務,是瑪家鄉運動會,這是部落青年彼此互動聯誼的重要管道。

台南大專中心牧師吳明漢擔任回應人指出,不管是語言文化、財產土地或信仰觀念,都要有系統的傳承與教育,這三種都可以作為創新宣教的思考。膚色會繼承,但是記憶不會,故事也不會,要有人繼續傳講下去,若主日學只剩下零食帶來最大的快樂,這樣的教育非常危險,若是沒有持續推動,認為這一切都是自然長成,則有衰弱的危機。

馬秀辛則回應,「若沒讓孩子經歷太陽的熱、風的冷,你的土地很快就會被賣掉。應該培養對話的能力,並且知道發生什麼事,雖然不知道哪一天會消失,但我知道的是,我們要努力。」

實例研究  探討教會社區關懷

董淑娩(2016宣教事工論文得獎者)

【陳逸凡專題報導】本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創新宣教研討會的重點之一,即是得獎論文的發表。南部場特別邀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董淑娩以南部地區教會為主題,發表《教會社區關懷之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六所教會為例》,並由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教授黃肇新擔任回應人。

董淑娩從歷史角度看台灣社區的多元發展樣貌,以及歐美國家宗教福利發展的過程。台灣的宗教福利發展歷程,包括醫療、教育、衛生與救濟,初期皆是由外籍宣教師主導,隨後交由本地社會與宗教福利團體主導,近年則由政府與宗教福利服務單位成為夥伴關係。

董淑娩選取分屬嘉義東西南北四區的鹿滿、友愛、北榮、林子內、水林以及林內教會進行深度訪談,對象包括教會牧師、長執與會友共18人。她指出,儘管受訪對象年齡、性別、職分、教育程度各異,但因為具有共同使命,以耶穌基督的愛關懷社區弱勢居民,以組織、培訓及引入物資支援,成為社區關懷的動力。

這6間教會也分別針對在地特色發展出多元而豐富的事工,關懷社區不同人群的需要,包括兒童週末營、青少年課輔、陪讀、樂器學習、外籍配偶事工、甚至海外宣教事工等。由於偏鄉人力有限,早期都必須培育兒童成為未來的核心同工,隨著事工進展逐漸得到社區友善回應,人數自然成長。董淑娩認為其關鍵在於牧師的推動,能使長執集會友確立組織的使命與目標,並在各項關懷事工中展現出策略管理的成果。

黃肇新回應指出,這篇論文呈現出雖然長老教會應該是長老治會,但牧師是推動事工重要的關鍵,並從會友及執事的訪談中,提出教會社區服務管理上規範性原則,只要各方面到位,就能水到渠成。這篇論文指出成功的步驟,不過對於成功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較少著墨,這些險峻的路途中,可能會遇到阻礙的力量,這些力量會是什麼?如何排除困境?其實也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黃肇新認為,一篇論文當然不可能解答所有疑問,後續還有賴眾人的努力。

東美中會長光教會牧師張培理則回應指出,他在東海岸的部落教會牧會,長年推動社區關懷事工,然而很多同工都知道,部落人口因為外流及老化而快速減少,所以推動事工並不會帶來人數的增長。該論文以教會人數的增長作為事工成效的評估標準,他指出,不同的教會,體質與處境不同,人數增長不一定能成為絕對的評估標準,即使人數減少,也不代表關懷事工不需要做,因此他建議不要以人數增長作為評估標準。張培理相信,「出於信仰的緣故,教會無論人數增長與否,都很樂意幫助社區。」

靜心陪伴  學習等待的功課

蕭瑞巧(嘉義中會林子內教會牧師)

【陳逸凡專題報導】嘉義中會林子內教會,以成為「心靈的故鄉」願景翻轉人口老化的偏鄉社區,近期靈修營地建築更已動工,教會持續以在地特產籌募相關經費,期盼這片擁有青翠草埔與溪水的靈修美地,成為眾人與上帝親近的空間。

林子內教會牧師蕭瑞巧說:「觀賞蓮花最美的時刻,應該要拿一張椅子坐在蓮花池畔,從凌晨4點半坐到8點半,看著蓮花從花苞到盛開,學習等待的功課。」她說村莊入口的墳墓,別人來看可能不好,卻成為村莊的守護者,財團不願進來開發,反而保留起初的面貌。

23年前,蕭瑞巧來到林子內牧會時,這裡的小孩一心想要快點長大離開,老人則說自己在這裡等死。當時她問上帝:「祢要我在這裡做什麼?」上帝沒有回答,卻讓到她看到村莊裡6個年幼孩子。蕭瑞巧決定陪伴他們成長,「這個過程比蓮花盛開還久,可能要15年才能看到成果。」

蕭瑞巧回憶,當年原本要用社區發展協會名稱製作社區入口意象招牌,但是某天凌晨3點,她的心中突然浮現「心靈的故鄉」異象,覺得這個名字非常溫暖,相信這是上帝捎來的訊息。她廣邀社區居民一起在道路兩旁種樹,後續由教會認養維護。就這樣,上午做禮拜、下午除草澆水,十幾年下來,小樹苗也已經長成大樹。她認為投入社區關懷營造,是要讓居民好生活,但若是觀光經濟發展影響在地生活,甚至成為困擾,則會成為大問題。

過去強降雨淹水,也是林子內社區的一個大困擾。2008年甚至淹水淹到膝蓋,但是上帝恩典也隨之而來,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在聆聽蕭瑞巧進行相關報告後,投入資源整治排水系統。社區營造過程中,也妝點社區,整理髒亂區域並進行美化。

蕭瑞巧說:「改變環境容易,陪伴卻需要長期投入。」從1995年起,她開始陪著社區孩子成長,如今已陪伴第二批兒童、第三批新住民家庭兒童,他們長大後,也都成為教會同工。如何讓社區繼續發展?蕭瑞巧認為,跟孩子分享異象很重要,不能只有大人在想,孩子也要一起加入,對土地才有感情。

12年前上帝交給林子內一個新的異象,即是規劃靈修院,除了保護環境,也要保護心靈,從建設步道、購買土地、動員整地、撿石頭、除雜草,如今已有青翠的草原,2017年已取得建照、2018年與營造廠簽約舉辦開工禮拜,興建三層樓的靈修院,預計明年完工。蕭瑞巧認為這是一種「加與減的哲學」,牧者必須有智慧判斷什麼是需要的,透過信仰真實的經歷自我突破,信仰生命成長帶來轉化,進入上帝國的宣教。

綠社工  關注社會環境正義

黃彥宜(暨南國際大學社工系教授)

【陳逸凡專題報導】過去,「社會工作」主要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然而隨著新的風險以及新的需求產生,英國學者Lena Dominelli在2012年提出「綠社工」概念,倡議回應氣候變遷、環境危機和各種災變,需挑戰貧窮與結構不均,將社會排除、邊緣化和人權等議題納入。在創新宣教研討會南部場中,特別邀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黃彥宜分享。

黃彥宜以空汙議題及她所生活的南投埔里舉例。她說,埔里當地由於位處盆地,台中火力發電場以及六輕產生的空汙飄進來以後無法排出,形成嚴重的空氣汙染。雖然民間有很多關切,但也有很多反彈力量,包括觀光業者害怕空汙現況被得知,政府態度也趨於保守。

很多媽媽自發組成團體進入校園宣導,她也以綠社工的角度參與,為了減少民眾對遊行抗議的恐懼,製作大型偶具,發起嘉年華式遊行喚起居民對PM2.5的重視與了解。她說活動概念起源自「麵包傀儡劇團」,透過藝術增進參與度,並以自然素材或廢棄物製作道具。

當時亦討論如何透過集體行動處理空汙問題,提出「呼吸共同體」概念,讓執政者做出改變,業者也轉變態度,願意一起改善、尋找雙贏策略。社會工作者在其中扮演「轉譯者」角色,把複雜的語言跟機制翻譯成簡單的語言讓民眾了解。黃彥宜並放映反空汙宣導影片《霾哥來了》,這是透過小額集資、由埔里空汙自救會製作的影片,代表從個人努力、集體意識覺醒創發力量,能改變社區與社會。

不過黃彥宜也指出,一次遊行不能代表什麼,後續還要持續推出行動。許多學生一開始向她反應:「這跟社工有什麼關係?」然而1年後再做調查,發現得到許多正面的肯定與改變,約有5成願意繼續參與這類有意義的工作。提到「以核養綠」公投議題,她提醒眾人必須考量科技的侷限性,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在地知識,「我們需要什麼?有沒有可以取代的方式?」

黃彥宜認為,綠社工可以刺激思考全人觀點,她分享自己參與台灣歷史博物館白色恐怖特展「挑戰者們」演出,演戲需要扮演老人,才發現自己雖然時常跟老人接觸,平常卻是用化約的眼光看待老人,未曾仔細觀察過老人是怎麼講話、怎麼走路;導演則點出她演戲時太急著接台詞,卻未帶入情緒傾聽。

面對天災,包括921地震、莫拉克風災,涉及國土規劃、全球氣候變遷以及災後資源溢注,如何帶來改變,進行長期而有意義的陪伴是綠社工關懷焦點。包括甲仙愛鄉協會以食農教育、小農發展友善土地耕種方式、規劃小旅行來關心災後家園,都值得借鏡。黃彥宜指出,災後重建的重點是回到日常,透過陪伴、討論、一起思考解決方法,災難記憶需要被保留,而不是抹去。她期許透過綠社工能夠建立一種新的介入模式,關照地球的保護,以及人和社會文化經濟物理環境,用一個平等的架構處理權力與資源分配的結構不均和不平等。

《霾哥來了》

【陳逸凡專題報導】《霾哥來了》(台語諧音mài koh lâi ah,意即不要再來了),是埔里空汙自救會透過小額集資製作的反空汙宣導影片,2016年啟動募資計畫,得到超過120位贊助人的幫助,2017年3月正式完成,現在只要在YouTube鍵入片名搜尋,即可收看。

這是一齣以埔里小鎮為背景的紙偶動畫,片中透過幽默方式表達遭遇空汙霾害時的各種心境,並鼓勵每個人為好空氣盡一份力。虛構人物「霾哥」與兒童的對話,講述霾害雖然看不到、摸不到,卻會透過呼吸穿透人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包括高血壓、心臟病、呼吸疾病、過敏、癌症等疾病,都是霾害會帶來的風險。

《霾哥來了》詳述霧霾產生的原因,諸如燃燒垃圾、汽機車或工廠排放廢氣、吸菸等,並教導收看者不要成為共犯,共同還給環境清新的空氣,讓霾害不要再回來,從此跟霾哥說掰掰。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