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向山】黑暗中行走的微光──祈禱

Photo on VisualHunt.com

以賽亞書9章1~7節

謝懷安(壽山中會新生教會牧師)

  黑 暗  

以賽亞書9章1~7節有兩段經文,新《聖詩》啟應文41篇的啟應內容中,並沒有第1節經文的背景序言:「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兩支族所居住的地方曾被藐視;但是在將來,這地區,就是從地中海向東伸展到約旦河東岸,包括異族居住的加利利,都要獲得光榮。」(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這一節與第2節開始的短詩,很有可能是出自於不同的背景。只是,後來聖經的作者在他們的處境之下,為著當時讀者在處境下領受的需要,引用了一個最悲慘、黑暗的時代中的真實歷史、實況故事作為楔子──也就是北以色列亡於亞述帝國的地理敘述。作者雖未提到自己南猶大的處境,然而它本身處境其實也極其相似,岌岌可危。

經文告訴我們,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兩支族所居住的地方之所以會被藐視,乃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已被亞述占領。亡國,是一個恐怖的景象,可以想想會怎樣:戰爭帶來眾多人民的死亡、家庭破碎、情感撕裂、未來生存的不確定性、饑荒、缺乏公共衛生造成流行病、被輕視吐口水、自我形象的破碎、酷刑……。以賽亞書作者用「藐視」,作為對那兩族處境的描述。

西布倫和拿弗他利、沿海之路,以及約旦河外,都是指以色列淪陷之後,亞述所設立的三個行省。至於加利利則位拿弗他利北邊山地以北之地,早被所羅門王割讓給推羅王希蘭。這片地方,當北以色列亡國後,亞述將大量的外族人從其他地方遷徙過來。所謂以色列10個支族,因為戰爭造成人民大量死亡;沒有戰死的,許多人又被擄,流亡至外邦,等同於滅族。殘留的餘民,後來與那些被遷徙的外族通婚的後代,在新約時代,稱他們是「撒馬利亞人」。

活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可以想像人的生命有多飄搖,生存有多艱苦,恐懼不安有多摧殘人性。然而,以賽亞卻在那時刻因著對上帝的信,持續看見、盼望,從那最黑暗的年代,所綻放出不確定閃爍的微光。先知因此宣告:「這地區,就是從地中海向東伸展到約旦河東岸,包括異族居住的加利利,都要獲得光榮。」

 微 光 

以賽亞,為著那一個黑暗的年代讀一首詩,傳遞上帝拯救的心意或讖語。「詩」的宣讀不僅是一種預言的文體,它也是一篇渴求的禱文。這首詩,可以分成兩段,第一段是2~5節,主題是釋放;第二段是6~7節,主題是對拯救者的盼望。

因為基督教會,傳統上我們跟隨著馬太福音4章14~15節,自以賽亞書第1~2節的引用,相信拯救者就是耶穌基督,而且加利利部分地區,恰恰好也是耶穌行走佈傳福音的生活地域。因此,這首詩歌就成為每一年聖誕節我們必讀的經文,在閱讀中不僅可以認識我們所信靠的拯救者是「奇妙(「奇妙」或譯「賢明」。)的導師」,「全能的上帝」,「永恆的父親」,「和平的君王」。甚至,我們藉此迫切的盼望,救主耶穌趕緊以王者姿態再臨,藉著公平與正義治理,讓和平的平安臨到。而這嬰兒的誕生,不是人努力的結果,是一項上帝的禮物,如第6節所言是上帝「賜」下的。

在第6~7節,有對於拯救者臨到,可以帶來和平的祈禱。在前半段第2~5節的詩文祈禱中,我們亦看見在祈禱中期盼,或宣告和平的代禱內容。

現在且讓我們慢慢引用和合本的經文來讀這一首詩的前4節:2.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3.祢使這國民繁多,加增他們的喜樂;他們在祢面前歡喜,好像收割的歡喜,像人分擄物那樣的快樂。4.因為他們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並欺壓他們人的棍,祢都已經折斷,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樣。5.戰士在亂殺之間所穿戴的盔甲,並那滾在血中的衣服,都必作為可燒的,當作火柴。

有時候,從「詩」而來的祈禱,不是為理解,而是為感動。它是讓我們誦讀的,在讀熟中進入祈禱,被聖神充滿,引導,從人生路上那莫名黑暗的痛苦中,被帶領進入平安。被微光照亮,在死蔭絕望的時刻。被微光照亮,在充滿壓力重負,心聲無處可宣洩的心境。被微光照亮,在充滿戰爭戰敗的威脅與挫折中……。

 委 身 

有時我們祈禱,可讓經文引領,慢慢讀,讀到它成為我們的心。我們代禱就是交託,我們的生命就領受最大的禮物,正如第3節所言:祢使這國民繁多(家庭平安延續繁榮的禮物);他們在祢面前歡喜(在上主面前祈禱,獲得釋放鼓勵的喜樂);好像收割的歡喜,像分擄物那樣的快樂(這是工作上得賜福的禮物)。

能夠在行走的人生路上禱告,是父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一項最棒的禮物。不是祈禱所期望得著的是禮物,而是祈禱本身就是禮物。這祈禱不是形式上的行禮如儀,是全心委身俯伏的敬拜。也許,我們以為在行路上,得不得著,不是因著祈禱;或許不祈禱,上帝還是會依然愛我們,仍給我們賜福。然而,不祈禱,我們卻會漸漸地在我們的黑暗中,表明拒絕讓上帝伴我們同行。

以賽亞宣告的王是一位和平人君,而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心和平上帝的聖子」,讓我們一起來藉著祈禱「就近,來得祂疼」。

新《聖詩》326首〈心和平上帝聖子〉,是一首讓我們以吟唱就近祂、進入平安的詩歌。有時,唱著詩歌,只要坐在上帝面前輕輕地唱,藉著「詩」、藉著「歌」,我們渴慕的心,就會連結主耶穌基督,得著聖靈藉著「禱告」的充滿,領受那在幽暗「就近,來得主疼的感動」。

 

【舉目向山祈禱會】

 黑暗中 

吟詩:新《聖詩》65首〈天父可憐世人艱苦〉

宣召:(台語)

啟:佇台灣海峽自由的航道,佇強權爭搶主權的南海,佇太平洋包圍的獨立的海洋國家——台灣。
應:願踮佇烏暗中的人有看見大光;願踮佇死蔭的地的有光照怹。
齊:主耶穌基督欲對怹宣揚講:「著悔改,因為天國 teh 欲實現啦!」

吟詩:新《聖詩》620首〈疼痛真光,大烏暗包圍中〉

祈禱:

願父上帝的微光成為我們祈禱仰望的注視。願耶穌基督的十架吸引著我們就近得他慈愛。願聖靈的充滿保守我們,勇敢活進祂掌權的黑暗中。因此,主啊!此刻,我們得在祢面前,跪著,謙卑我們的膝蓋在祢面前認罪,懇求,除去內心的恐慌。站著,伸直我的雙手熱切的,呼求祢從遙遠微光逐漸展現。坐著,攤開我們的雙掌,交託,唯獨讓祢差用。主啊!在黑暗中,我們等候,憐憫。直到耶穌基督從十字架上復活的榮光展現,阿們。(華語)

 微光中 

獻詩:〈若我的百姓祈禱〉(台語)

聖經:以賽亞書9章1~7節(以啟應方式交讀)

信息:黑暗中行走的微光──祈禱

 禱告中 

吟詩:新《聖詩》326首〈心和平上的聖子〉

呼籲:以賽亞,為他的人民留下這一篇禱文,在禱文的前面為他們放進一個亡國悲慘的楔子……(安靜片刻),這,他的心,他的邀請,我們可有聽見?(安靜片刻)。黑暗中得見光,唯有,一起來代禱。

代禱:

1.為籠罩亞洲的黑暗:A.中國帝國主義藉著軍事威脅與經濟利益,以獸的意象企圖掌控全亞洲的交通、通訊。B.中國漢民族主義優越感,超越境內族群、宗教的意識形態,帶來對各地方、各宗教、各族群,人權與信仰的迫害,以及傳統、文化的摧毀。C.斯里蘭卡於復活節主日發生恐怖攻擊爆炸案,造成死傷慘重,普世宗教領袖同聲呼籲譴責恐怖主義,並為受害者、為族群和平對話祈禱。

2.為籠罩黑暗的台灣:A.心靈只堆積著發財的慾望。B.假新聞當道,擾動社會的互信與安寧。C.公投所帶來對議題的不同選擇,帶出的對立與缺乏包容性。D.中國以武力恐嚇台灣的立國基礎:民主自由。

3.為籠罩教會黑暗的勢力:我們是藉著不同意識、觀點來彼此包容,建構對不同意識與族群的宣教關懷;還是高舉我們不同意識、觀點來對立,撕裂教會?

4.為籠罩自己四周圍的黑暗:求主的微光逐漸顯現。

吟詩:新《聖詩619》首〈咱向前行佇上帝的光〉

禱讀:新《聖詩》619B首〈永遠的真光〉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