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4-2

編按 :本文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64屆總會通常議會主題演講,內文從設教150週年及宗教改革500週年,論及改革宗教會具有與時俱進的信仰觀,在不同時代處境中重新檢視,從而做出調整的美好傳統。作者大量援引普世教會實際行動與神學家主張,相互佐證,期盼台灣教會能參照普世典範轉移,進而在信仰中「轉大人」。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WCC中央委員)

7.哥倫比亞的和解故事 :超過半世紀之久的武裝抗爭及軍事鎮壓造成將近25萬名哥倫比亞人死亡,超過700萬人被逐出家園且在國內流亡。2016年,哥倫比亞政府與主要反對團體「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簽下和平協議書,不但全世界備感興奮,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聯合國及普世教會組織在哥倫比亞和平進程中扮演了協助與陪伴的角色,另外還有挪威及古巴擔任協商保證國。緊接著,在總統桑托斯的主導下,哥倫比亞政府又於2017年2月與另一個勢力較小且僅存的反對團體「民族解放軍」(ELN)開啟另一波和平協商。

然而,弔詭的是,追求和平的進程往往是脆弱的,需要持續的關注和委身才得以為繼。2017年中發生了一連串爆炸案,加上許多和平及人權工作者、社區領導者和教會領袖不是被暗殺就是遭右派武裝團體的死亡威脅,導致桑托斯不得不暫停和平協商。更讓人憂心的是,在致力發展經濟的氛圍和大財團的支持下,原本就反對與FARC進行和談的保守右翼候選人杜克(Ivan Duque)於2018年6月當選總統,讓和平進程充滿疑慮。

2019年1月,一輛載滿整車炸藥的卡車衝入波哥大一所正在訓練警察的學校,造成至少21人死亡、68人受傷的攻擊事件。在ELN宣布涉案後,成千上萬的哥倫比亞民眾湧上街頭抗議恐怖行動,杜克也宣布無限期停止和ELN的對談,可說是和平進程的一大挫敗。

8.加拿大長老教會(PCC)悔改函 :2018年2月,加拿大長老教會的總會議長彼得‧布許牧師(Peter Bush)發出悔改函。他以總會議長的身分,在參與前年新組成的「彩虹共融小組」(Rainbow Communion)並仔細聆聽同志群體(LGBTQI)在教會裡的種種經歷後,邀請全體教會共同對同志族群道歉並悔改。

這封悔改函如此告白:「教會的偽善讓我們歡迎異性戀人士,卻經常迴避不認同自己為異性戀的人。在這種恐同的環境之中,人們經常不敢在教會表明性認同及性傾向。我們的教會未能成為安全及歡迎眾人的地方,我們為此道歉也表示悔改。……不理性的恐懼在教會中形成一種氛圍,往往更著重於譴責所認定的罪行,而非聆聽人們的掙扎及故事。……此外,教會急於譴責特定的性行為,面對性虐待及背叛婚姻的人則不時慢了半拍。我們偽善,我們為此道歉也表示悔改。……不該有任何人因為表明性認同而受到傷害……」
彼得‧布許是前駐台宣教師蘇若蘭(Jamie Sutherland)牧師的女婿。事實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在加拿大有兩個夥伴教會,一個是加拿大長老教會,一個是加拿大聯合教會(UCCan)。加拿大聯合教會神學立場開放,早於1988年就已通過接納同志基督徒可以擔任牧師的決定,相對的,神學立場較為保守的加拿大長老教會至今也和PCT一般,持續為教會如何接納同志群體進行對話、辯論且掙扎著。
這封道歉/悔改函象徵著一個重要起步,那就是教會願意從過去對同志群體帶著不理解、誤解、錯解、偽善的心態走出,重新以尊重、聆聽、真實理解且關懷的態度來與他們互動、相處,也努力讓教會成為一個開放、安全、歡迎且接納眾人的地方。

9.荷蘭新教庇護政治難民 :2018年10月底起,荷蘭海牙的新教團體竭盡心力保護政治難民的行動受到全球矚目。事情起因是亞美尼亞政治活躍分子沙孫.塔姆拉茲揚(Sasun Tamrazyan)夫婦及三位子女,自2009年起就前來荷蘭尋求政治庇護,但其庇護令先是被取消,其他的居留申請案也遭到駁回。因此,根據荷蘭早自中世紀就已存在的「治安人員不得在宗教儀式期間進入禮拜場所」的法律傳統,有將近1000位志願參與的牧師,在海牙的伯特利教堂以連續的「祈禱、唱歌、講道」方式接力主持禮拜,以保護這一家人。

最後,歷經96天,終於在今年的1月30日,在荷蘭政府告知不會將避難於教堂內的難民家庭緊急遞解出境後,這場基督教史上最長的「救難禮拜」終於告一段落。這種源自宗教情懷的「好客精神」及人道救援行動,著實令人感佩。

教會想影響社會,必須先悔改認罪

過去,台灣的宗教人物常被批評為「迷信成功、與為政者交相勾結、不問人間疾苦、忽視經典研究、不願接受監督規範、過度追求靈驗」等,讓人著實感到憂心。加上多數宗教傳統長期受到外在政治文化的影響,習慣於以「私我」「人情」處事,忽視「公共場域」和「結構性」議題,結果往往是漠視社會公義、關注自身利益、反映族群偏見,甚至欺壓弱勢人權,變成客家作家李喬所描繪的「賄賂一貫道」。這是台灣的各個宗教團體所應該共同反思、改進之處。神學家雷茵霍.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曾主張,教會若要對周遭社會提出建言或發出先知聲音,首先必須自我反省並悔改。

各位是否想過,在教會外的台灣社會裡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和年輕一代如何看待基督教會?如何看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我最近讀到年輕一代所寫的短文,引用暢銷作家楊腓力(Phillip Yancey)在《恩典不虛傳》中提到,越來越多人對基督徒反感,認為他們是思想封閉、恐同、自以為是、好論斷的一群人。基督徒向大眾傳遞的「假消息」,已失去恩典與活力。真的是這樣嗎?

請問,如果人家批評你「無知」或「邪惡」,你覺得哪一樣比較嚴重?其實,兩者只是一線之差,因為「無知」往往會通向「邪惡」。南非神學家波沙克(Alan Boesak)在《向無知說再見》一書中批判傳統西方白人教會往往選擇以「溫和不帶刺激的無知心態」(a bland kind of innocence)走過歷史,並將「痛苦的真相」(指貧富差距、種族偏見、階級壓迫等事實)隱藏在種種神話外觀後。

無知(innocence)一字由拉丁文字根in和nocens組成,意為「無害」(not harmful),意指「不受罪惡感影響」。波沙克指出,這樣的「無知」已經不再可能,因為解放神學已經撕破這些神話的表象。他引用羅洛梅(Rollo May)在《權力與無知》一書中的觀點,指明「假無知」(pseudoinnocence)的可悲,並主張唯有去除「被植入的奴隸心態」,才有真實解放的可能。基督徒需要培養具有判斷與辨識能力的屬靈智慧,並勇敢「向無知說再見」。

那麼,過去PCT參與並投入台灣教會與社會的心靈改革之路是否成功?事實上,從1970年代關心台灣前途、1980年代關心各種社會議題,PCT可說無役不與。1995年前總幹事楊啟壽牧師帶領PCT提出「重建台灣人的心靈」的主張,接著,李登輝總統也於1997年提出「台灣的心靈改革」以及「我是不是我的我!」等主張。2010年代,政府開始進行轉型正義、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等改革工作。但為何改革之路一再遭到挫敗,往往又回到原點?

同時,台灣教會的信仰教育似乎不斷被淘空(因為持續引進外來的「增長」「復興」模式),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根基打轉。為何教會的信仰教育無法成長、深化?為何教會無法帶來自身及台灣社會的轉化?難道我們害怕改變嗎?改變不好嗎?別忘了,教育和改革的本質就是「改變」(change)。
加爾文以「怠惰」(sloth)來描述人的墮落本性:墮落的人在理智上被愚昧所蒙蔽,在意志上受慾望所束縛;這種「無知無能」的人性本質表現出來就是怠惰,結果人就容易驕傲、自滿、拒絕學習、不願改變成長、無法親近基督。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特別是「公共宗教」精神興起,有識之士早指出,台灣各宗教團體應該更具體地回應與「土地」和「人民」生死攸關的議題,例如殖民與後殖民情境、兩性議題、弱勢團體、全球化的挑戰、貧富差距、經濟公義、公民社會、物質/消費文化、生命科技/倫理、生態環境等,這些都是值得繼續努力的目標。

期待PCT今後能延續過去為政治、社會人權所作的努力,繼續為原住民、婦女(家暴)、孩童(貧困、性侵、霸凌)、外勞及新移民、殘障、同志等弱勢團體的人權而努力。 (待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