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苦難中的見證使命

◎李孝忠(新加坡大會宣教顧問)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在世界各地繼續延燒中。新加坡政府在病毒爆發初期採取較寬鬆的公民自主防疫措施,4月後因客工(外國移工)群聚感染嚴重而發布「斷路器」(circuit breaker)隔離政策來抑止疫情的惡化。該措施規定所有宗教團體不得有兩人以上的聚集,所有教會的實體聚會和會議因而改在線上舉行。筆者在這段時間內體驗了「在家工作、線上會議」和「直播講道、後製合唱」等科技化生活模式;本地教會從地方教會到大會也都面對大環境的變遷而做適時的調整。

儘管媒體對國際間有關疫情的擴展報導仍是前景一片黯然,確診的數字在不同的地區每日成千上萬地添增,但「解封」的呼聲卻越來越高漲;一方面是人性對自由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會對經濟崩解的擔憂。

黑暗中對黎明的期待是人性的本然,然而「後新型冠狀病毒的世界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這個議題恐怕是當前世人更關心的議題。以往樂觀的「全球化」思維重新受到檢視‧除了資訊、貿易、資本、人力的交流議題外,「邊界」的重要性重新被定義;中、美兩國之間的霸權秩序也是大家關注的項目;此外,種族、排外、民粹主義是否因而興起?宗教之間的互動如何?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的關係?歸納言之,「對立或合作」「衝突或和諧」「毀滅或共存」是這些有識之士關懷的核心議題。

教會方面亦然,虛擬世界的禮拜和聚會總缺少信徒團契的真實感,此外,教會內部事工的延續性和經濟層面的影響也是教牧們關注的議題。然而,面對後疫情的社會,除了教會內部生活的調整適應外,教會與社區的互動恐怕是更大的挑戰。「後全球化」的世界趨勢可能走向「在地化」,社區主義若逐漸成形,教會在社區中的角色和使命應如何因應?中產階級化的教會(菁英社群)在這波疫情影響下,內部的例行事工雖受影響,但藉著現代科技總能維持;但社區的外展事工卻因環境因素(例如防疫措施)不得不暫時停頓或撤銷,其所帶來的影響會是什麼?這些可能是教會領導者要審慎思考的議題。

這段防疫期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支援普世教會醫療器材的行動;新加坡長老大會關懷遊民和經濟支援尼泊爾教會的事工都是好的見證的開始;然而,面對後疫情世界變遷的實況,教會應更積極的反思我們的使命並「超前部署」行動策略。

就基督信仰而言,「做見證」是教會永恆的使命。見證基督的十字架和復活是使徒保羅一生的職志:十字架象徵死亡、絕望、罪、分裂……;復活象徵生命、盼望、悔改、復和……。教會在苦難中要成為盼望的記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

台灣藉著2003年抗SARS和近年來應對自然災害所鍛鍊出來的「韌性」(resilience)和「休戚與共」(solidarity)兩大能量,終能在此次的抗疫行動發光發亮,同時能與世界夥伴分享資源和資訊;就基督信仰而言,上述「韌性」和「休戚與共」就是「復活」的內涵:是從死亡掙脫出來的生命力;是基督應許祂的跟隨者的豐盛生命。基督徒不但享有這應許,通時也承擔了見證和分享這生命力的使命。在這段防疫期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支援普世教會醫療器材的行動;新加坡長老大會關懷本地遊民和經濟支援尼泊爾教會的事工都是好的見證的開始;然而,面對後疫情世界變遷的實況,教會應更積極的反思我們的使命並「超前部署」行動策略,讓上帝的解放臨到祂的創造萬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