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公衛發展 陳力航分享傳染病防治史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今年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爆發,台灣政府1月底禁止口罩出口,後採強制徵用工廠、形成「國家口罩隊」,再配合邊境管制與自主隔離等措施,讓疫情趨緩、守住台灣。事實上,日治時期的台灣也曾因受到傳染病威脅,當時台灣總督府規定進入電影院需配掛口罩,同樣採嚴格邊境管制與自主隔離,亦成功阻絕病毒在台灣蔓延;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在7月4日下午,邀請獨立研究者陳力航,暢談「台灣公衛政策的開端:百年前的傳染病防治」。

陳力航指出,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新統治當局的當務之急是改善台灣衛生,並且導入日本現代化醫療、衛生制度;台灣傳染病及衛生環境是影響殖民統治是否穩固的因素之一,台灣總督府著手推動公共衛生政策以便鞏固統治基礎。

日治時期台灣的傳染病如鼠疫、瘧疾、霍亂、肺炎的流行,曾造成不少人染病過世;以肺炎來說,當時病毒多以霉菌引起,甚至有不少司法案件經過檢察官深入調查,亦都跟肺炎有關,例如有2名婦人相互毆打,林姓婦人負傷而死,此刑事案件經由法醫相驗屍體、解剖後發現死因為肺炎。另外也有些是醫療官司,且不少是兒童病患,原因是臨床目測判斷肺炎咳痰顏色會從褐色到鐵繡色,可是兒童咳痰往往不會有鐵繡色,因此易導致誤判。

日治的防疫口罩誕生,是在流行性腦膜炎疫情期間。陳力航說明,1935年,台北北署的館轄區出現4例患者、其中3例死亡;當時台灣總督府採取阻絕疫情擴散措施,電影院業者必須提供口罩給入場者使用;日治時期的口罩材質除了紙製,還有皮製與毛織,皮製又分人造皮與真皮;價格方面,毛織品口罩價格依據等級,從60錢到90錢(乘以2000倍就是今天日幣)不等,皮製品口罩1元多起跳,最高價是2元。他說,口罩價位對於當時人來說相對昂貴,以宜蘭公學校訓導每月薪資40到70元不等為基準來看,口罩確實並不便宜。

陳力航點出,日治期間傳染病在台灣發生,病源主要來自中國,可是疫情在台灣很快絕跡,主要是台灣總督府在防疫方面採嚴謹邊境管制,也有自主隔離措施。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