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館17週年 系列活動見台灣文化豐富

(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台南報導】今年是台灣文學館成立17週年,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99週年紀念,台文館特別選在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10月17日推出「文學解封・文協九九」系列活動,上午由「文物捐贈感謝儀式」揭幕,戶外還有全天「文學解封・生活市集」,傍晚起有「樂動金光閃鑠演唱會」「府城仙怪誌:奇幻仙怪遊」與「蚊子電影院」等豐富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出門踏青、熱鬧非凡。

延伸閱讀:新文化運動月開幕 迎接文協百年

「文物捐贈感謝儀式」邀請了現年99歲高齡的前輩作家鍾逸人、林嘉義、林章峯、呂佩玉、黃振南、石婉舜等捐贈者出席,由館方贈授文物捐贈感謝狀。文化部部長李永得表示,在99年前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以及許多前輩的努力之下,才能建立起今日的台灣文化主體及文化多元風貌,感謝捐贈者無私奉獻,除了文學詩作還有戲劇電影,文學館除了妥善保存,也會努力進行研究策展,期待明年文化協會成立100年時仍有更精采呈現,「讓我們一起走向更燦爛多元自由的未來,追求自由,永不停息。」

(攝影/張原境)
高齡 99歲高齡的前輩作家、二七部隊長鍾逸人。(攝影/張原境)

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強調,文學是容易被忽略的物件,但傳遞出去的思想非常重要,容易成為政治打壓的對象,因此家屬對於這些文物的保存更顯彌足珍貴。捐贈者呂佩玉感性地表示,這段捐贈過程使她在父親的文字與詩詞中重新認識父親,也感謝台文館及政府對文化的重視。

(攝影/張原境)

10月18日上午台文館與「Date Myself」療癒書寫團隊合作,於烏邦圖書店推出「餐桌上的文學之二——白話字的療癒書寫」活動,帶領與會在書寫的過程,逐步與自己及過去對話。助理研究員覃子君表示,若要論及台灣使用白話字的歷史,便要從1885年發刊的《台灣府城教會報》開始,而此次活動使用的白話字藏品《家庭的朋友》(Ka-têng ê Pêng-iú)為1958年至1964年發行的刊物,恰於1969年全面禁止白話字之前,內容雖以聖經經文為主,但還包括經營親子關係的建議,以及個人心理健康的指南,同時也有大聲呼籲白話字之美的文章。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