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盧恩萱(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東北亞區會書記)

近來國內外媒體皆聚焦於11月美國總統大選,兩方支持者藉由媒體網絡,不斷透過各種闡述、評論來為自己擁護的對象「洗白」。擁護者為其支持對象冠上各種符合自身意識型態的價值,是非對錯在政治渲染下成為百分之百的黑或白。

而這樣的脈絡也適用於各項政經、社會議題,並塑造出多名社群媒體意見領袖,若屬於他們認同的理念,就是百分之百正確。我們時常發現,許多具有話語權的人物或團體,判斷人事物的價值,只在於是否合乎自身意識型態,而未長遠追溯對方對社會之貢獻。然而,他們掌握話語權,也潛移默化影響追蹤者的思路,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主導性言論再被政論節目複製討論,影響更多受眾。

於是,許多號稱自由、民主的價值,其實只是受意見領袖的言論所綁架,主導話題的人物輕易地煽動群眾,這些言論具有影響力及號召力,並且不斷被分享。議題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由意見領袖所控制,接受者並未內化,許多自認左派的進步價值,只是複製他人語言,缺乏獨立思考。

我們總能在社群媒體上讀到一篇又一篇的長文,關切層面從社會、性別、環境、經濟到政黨政治,然而這些撰文者總是俐落地抨擊社會不公義,卻鮮見他們有實質的改革行動。我們對於理想始終有憧憬,也因此對現況感到失望,但是這個社會其實不缺少批判性的語言。看出缺失、漏洞著實容易,然而當我們面對問題癥結點時,往往在批判之後就終止了。

事實上教會也是小型社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歷經155年的歷史脈絡下自有其包袱,人群聚集之處必然有利益衝突。我們對教會內體制、文化有所不滿,從宣教形式、社會實踐到母語溝通等皆湧入各方意見,會眾對於在地教會、總會也有各層面的評斷。但是訴諸於批判言論之後,應有更多改革性的思考與行動,假若我們只停留於對問題的嘲諷、抱怨,卻未在教會內做進一步的溝通,甚至為反對而反對,那麼問題永遠是問題。

對教會有所期待時,我們的思辨不應只在社群媒體喃喃自語,也不該只在網路上筆戰,應當走入體制試圖對話。若始終在體制外發言,永遠也不會被理睬,更無從了解體制內有何改革困難之處。正因為面對巨大體系,改變極為困難,理想與現實總有極大落差,我們能將這個鴻溝拉近的方式之一,便是從力所能及之處開始行動,並且讓我們的思辨更加務實。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