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親子共學團)攜手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規劃為期5個禮拜、橫跨整個11月的「2020台灣兒童人權向前走:點燃閱讀火種、為孩子找到光亮」系列活動,包含為0至3歲嬰幼兒家庭設計的「嬰幼兒專屬故事專場」、各領域工作者對話的「兒童權利系列講座」、彙整國內外優良作品的「兒童人權繪本書展」。11月20日晚間是活動第2講,邀請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發起人張淑惠主講「不打又不罵,這樣怎麼教小孩?兒童人權如何具體實踐於生活日常」。

延伸閱讀:不靠打與責罵 靠上帝的愛 教導孩童走當行的路

張淑惠首先調查在場聽眾們被師長打罵的經驗,並坦言若不是自己深耕教育改革,她或許也會打罵小孩,因為身為父母親確實有其難處。張淑惠以親身故事為例:她曾經試圖直接抱走不滿1歲的孩子以中斷他玩遊戲,雖然沒有辦法言語,但孩子當時發出聲音和肢體動作都表現出抗拒意識;她在同事的提醒下反省,自己這樣的舉動就像警方強制阻止抗爭民眾,並沒有表現出足夠尊重。張淑惠表示,哪怕是還不太能言語的小小孩,家長也要重視其意願的表達,給予小孩足夠緩衝時間;這是家長養成的「習慣」。

但張淑惠強調,照顧小孩的責任需要家人們彼此協調,適當平衡個人與親子時間,才不會讓照顧產生的壓力和情緒影響家庭關係和教養方式。有些家長會覺得照顧孩子剝奪個人時間、沒有那麼自由自在,而親子共學團的活動就是讓大人、小孩有共同經驗,包含爬山、環島等戶外活動;發揮創造力維持生活品質、甚至更提升。

(攝影/林婉婷)

張淑惠列舉家長打罵孩子的原因,包含情緒失控、發洩挫折感,另外有「用講的沒用」「打罵比較快」「打罵絕不可少」等迷思,對此,張淑惠點出這些想法產生可能是因為單向說教、未建立信任關係、忽略小孩需求、要求不合理等情況為前提;「當你/妳舉起棍子,舉得不是棍子,而是白旗。」張淑惠說明,家長選擇打罵管教代表放棄其他可能,不相信自己也不信任孩子能夠在不打不罵下改變的機會。

張淑惠也針對原因列出建議,例如在單方面向說教時,也聽聽孩子的心聲,問問他/她對於管教內容是否同意或有其他意見,另與其向孩子說教,不如回歸「教育」,和孩子一起思辨;而忽略孩子需求和要求不合理,則需要認識孩子各發展階段特質,需要家長吸收新知識、發揮想像力、培養敏感度以更理解孩子。

現場有家長請問:有時反覆要求孩子,但孩子卻仍然會忽略或犯錯;張淑惠分析,這時候癥結點不是「要求」本身,而是孩子對於這個要求的「認同」,再進一步同孩子溝通,讓孩子體驗討論過程後做出決定,不只是達成家長心中的目標,「小孩絕對不是什麼想法都沒有。」「不要讓孩子變成笨蛋、只會被教訓,這樣沒有思辨能力。」孩子能在溝通過程中思考與修正,建立對自己的信心,從「小決定」開始練習,才有能力在未來面臨「大決定」。「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只會用哭鬧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當他/她說出建議的時候,我們就要將之納入考慮。」

張淑惠。(攝影/林婉婷)

張淑惠重申「不打、不罵、不利誘、不威脅、不恐嚇」是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理念,「當監獄的獄卒都不能打囚犯,那沒有理由小孩子可以被打。」她也提出「處理事情之前先處理情緒」,教養孩子的本意是希望教育他/她成為會思辨及負責的人,不只是要達成家長的要求。

「打罵的前提是權力不對等。」張淑惠總結,「不打、不罵,是不希望孩子恐懼威權;不利誘、不威脅、不恐嚇,是不希望孩子養成屈服的習慣,為了好處或害怕被剝奪而背叛、拋棄自己。」最後張淑惠也談到管教方式背後可能不只是家長想法,而是有社會規範(藍圖、框架)限制,這時家長就要覺察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道理是否真的無誤且合適,並嘗試更多元、開放。

因著已故作家幸佳慧居中牽線,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已曾在4年前與高市圖合辦兒童人權活動,本次睽違數年再度合作,也是記念幸佳慧,更是以「閱讀」展開為孩子發聲的社會運動;更多相關消息可以臉書搜尋「台灣兒童人權向前走」粉絲專頁或網路查詢「高雄市立圖書館」官網。(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