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文健站 傳承長者智慧 充實長輩生命

(相片提供/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

【林婉婷綜合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攜手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原社),於11月27日舉辦「教會/部落作夥伴,您我愛共老共好」成果展,邀請有成立文化健康站的Bunun(布農)中會Masbul(南山)教會、Sawalian ‘Amis(東美)中會Kakawasan(石山)、Pangaongan(豐田)、Ciliksay(忠仁)、Cirokohay(芝田)、Ciwkangan(長光)教會及Pinuyumayan族群區會Pinaseki(比那斯基)教會共襄盛舉;除了各教會長輩們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與作品走秀,主辦單位還安排靜態展覽、大會健康操、失智症衛教宣導和傳統編織手作,充實長者們的身心靈健康,而長輩們的熱情響應也見證營造高齡友善教會的重要性。

(相片提供/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

成果展邀請總會原宣主委Fuyan Suda(張培理)牧師和台東市市民代表Wuhua Paqaliyus(巫化・巴阿立佑司)牧師致詞。Fuyan以「馬拉松盲人跑者與陪跑員」的比喻,指出文健站服事有時像陪跑,在上課、共餐之外,更是共同承擔、彼此分享生命的過程;Wuhua則肯定每所文健站的用心與成果呈現,強調文健站就像部落的「柱子」,支持並傳承長輩們的智慧與技藝,盼望在上帝的帶領下,文健站的事工有助於部落發展和進步。

Fuyan所牧養的Ciwkangan教會,自2008年即辦理文健站;Fuyan點出,隨著行政作業程序演變,許多紙本業務轉變成電子形式,較資深的照服員們需要重新適應,也因此文健站需要較年輕的同工加入、協助作業;但另一方面,年輕人的文化和族語能力有限,在與長者互動時較為生疏;這些不同的需要,考驗文健站對於人力資源的掌握與平衡。Fuyan也建議,教會推行高齡關懷事工仍要進行評估,包含人力、經費,另外與部落相關單位及人員的溝通不可少,且教會事工涉及公部門補助,不免會招致批評,教會要思考以何種心態看待及回應。

延伸閱讀:教會化身駕訓班 部落長輩行得安全

事實上,文健站確實豐富長輩們的生活;經原社輔導、2020年3月15日通過原民會補助設置Masbul教會文健站,Masbul教會傳道師Ali Tanapima(田貴妹)坦言雖然成立過程波折,但也成為教會關懷部落的契機,也感謝上帝始終扶持,「不要害怕困難,只要動機是為部落而做,哪怕會被傷害,也要全心為主作工。」令人欣慰的是,文健站長輩們製作「包山包海包」,不但入圍今年台東縣政府首辦的「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健康站背包設計競賽」,更受到排灣族設計師Sabra Andre(沙布喇・安德烈)青睞、獲選為台北時裝週走秀展品;「包山包海包」以協調色彩及簡約造型構成,而名字意味這份作品乘載長輩們重要的文化與族群記憶。

(相片提供/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

而同樣入圍台東縣政府背包設計競賽的還有Pangaongan文健站的「鳳梨包」,靈感來自Paong’ong(八嗡嗡)部落的特產鳳梨,製作則由照服員、長輩、教會傳道師Drepelrang(羅曉菁)及丈夫Kusima(郭清鳳)牧師等多人協力:照服員裁剪布料、Kusima完成繪畫、長輩負責繡十字繡,最後請Drepelrang的母親協助縫製。感人的是,長輩們的眼力有限,進行繡十字繡時有些吃力,仍然努力地完成;最終獲獎肯定,也讓所有人非常有成就感。

延伸閱讀:豐田部落長者文化健康站 照顧松年、培育青年

Pinaseki文健站裡,有位94歲的姆姆,在文健站設立以前,都在家裡從事刺繡工作,文健站設立後,她每天都去教會上課,非常認真、積極。姆姆視力依舊良好,穿針引線都可以自己完成,另根據照服員觀察,姆姆非常樂觀、外向,例如雖然行動不便、無法走那麼遠,但當文健站辦理戶外課程時,她依舊渴望參與,總是勇於嘗試新事物。

還有Ciliksay文健站的長輩們藉著文化課機會回憶與哼場多首’Amis族語詩歌和古謠,在歌聲背後,是長者們豐富的人生閱歷與記憶;後經進一步採集、彙整,最終錄製成《2020麒麟文化健康站:阿美族生活歌謠與古調原音重現》專輯,為文化保存與教學盡心力。

延伸閱讀:陪伴松年 忠仁教會辦文康站

(相片提供/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