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傳承歷史記憶 二二八遺址特展

(攝影 / 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與事件相關地點及建築承載著歷史記憶;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灣青年共生協會合作舉辦「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北部地區特展,並於2月20日下午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行開幕式;展覽介紹「二二八遺址」,包含官方辦公處所、民眾密切相聯的生活場域以及人民犧牲之地等。

受難者李瑞漢的第3代家屬李慧生致詞表示,每年3月10日,李家吃魷魚粥紀念遇害的長輩、親人,74年來沒有間斷過,為的是要將二二八事件對他們李家與台灣社會所造成的嚴重傷害,繼續訴說下去。李慧生也代表二二八受難家屬們,強調家屬們的3大訴求:一是真相,二二八事件是屠殺,中國國民黨必須要對當年執行屠殺,做出解釋;二是追究責任,國民黨、蔣介石、彭孟緝等都不能被脫離究責,而教科書要忠於事實,載明事件真相的責任歸屬是誰;三是和解,前提是完成了前面2項的訴求後,才有辦法和解。她感謝民進黨政府與館方舉辦這次特展,反觀過去8年的國民黨執政期間,紀念館幾乎是蚊子館,目的是要讓台灣社會忘記二二八歷史。

不義遺址研究者、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張維修表示,他基於空間歷史保存之責接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交付任務,進行事件在北部地區的不義遺址調查。他指出,空間是重要的歷史元素,可以跟過去有共同存在的體驗空間,有別於文字與口述,也別於不同的傳達歷史方式,所以整理出跟事件直接相關的不義遺址資料,不論是要恢復、保存或甚至只是標註,都是重要,不讓痛苦歷史淡化,透過空間讓歷史能夠代代傳下去。

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侯坤宏受邀擔任這次特展顧問;他在開幕式上致詞表示,目前展出的是第1展,今年5月會有第2展、8月第3展,內容都是從空間歷史為出發,這也為過去較重視「時間軸」的二二八歷史研究補上「空間」,他期待以後有進一步深入研究、能從「地理」角度談二二八,強化台灣人民對這塊土地更加認同。

(攝影 / 邱國榮)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