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採訪報導】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電視劇《斯卡羅》於8月14日起在公視首播,除了劇情本身與拍攝花絮,故事背後的台灣歷史與族群議題也引起熱烈討論;《傀儡花》是長篇台灣史小說,《斯卡羅》則是12集的時代劇,究竟歷史、歷史小說及歷史戲劇的差異是什麼?經過文學、影視等形式轉換,用什麼角度欣賞更能符合創作者初衷與讀者/觀眾本身的期待呢?

本篇報導專訪擅長台客武俠小說與編劇,且作品獲溫世仁武俠小說大賞、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國家出版獎等獎項肯定的施百俊教授,從創作者的角度分享他的經驗與看見。


 

問|請問關於歷史小說的定義?是否能以看「歷史」的角度去閱讀歷史小說?

答|「歷史小說」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或人物作為素材發想的小說。

不過它的本質還是「小說」,英文就是「Fiction」,也就是「虛構」的。

符合小說定義的作品一定虛構,不管類型是言情、科幻還是歷史。有良好閱讀素養的讀者們一定要知道「小說是虛構」,有了這個認知就可以去閱讀任何類型小說。

為何要先承認小說是虛構呢?因為就像村上春樹所說「虛構裡才能呈現真實」。必需是虛構才能講真話,例如我寫:遙遠的東方有個島,島民認為島上發生的事事都是大事,島外的事都置身事外,雖然大家都愛這個島,卻會互相因為立場不同而彼此攻擊……像這樣子,就能感覺到我想表達的(隱喻)。又例如新聞理論上應該以報導真相為主,與小說正好是兩個極端,然而因為社會現實的限制,例如道德規範、政治正確等因素,使得新聞裡有些話不能說。

所以,讀者與作者要有默契,讀者以藝術虛構的角度閱讀、作者以藝術虛構的角度和描寫,雙方都花了很多心力在其中。歷史小說是大類別說法,其中也有光譜差異,有得很貼近真實,有的離得很遠,全都歸為同類也不完全。但重要的事還是要知道小說是虛構,這是對作品和作者的尊重。

 

請問創作者將「歷史」發想成為「小說」的過程,常會經過哪些考量?

答|歷史事件就向天上星星一樣繁多而隨機,但故事要經過組織、有因果關係;因此作者要先決定述說方式,才能選用素材來撰寫故事,這就是「史觀」。

閱讀歷史小說,尤其對有素養的讀者們來說,最有趣的其實就在於作者的史觀。

就是作者怎麼看這件事,決定他們的選材和敘事方式;例如《三國志》是以曹魏為正說,《三國演義》則以蜀漢為正說。歷史轉變成小說,最重要的就史觀。

 

|當小說進一步改編至影視化,又會經過哪些轉化?

答|這就是「媒體轉換」,基本上要有3大要素:衝突、視覺化、核心概念。

以《斯卡羅》為例,3項都有符合;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族群衝突,視覺化在演員、服化、道具和場景也有足夠表現,而核心概念是台灣歷史,這也是是當代重要議題。

就我個人而言,改編後就是另一個人的作品了,就像嫁女兒到別人家當媳婦,我學習欣賞就好;但也有些作者會要求改編要盡可能貼近原作。

有改編得不夠貼近原作而失敗的,但也改編得太貼近原作卻失敗的,因為畢竟「想像永遠最美」;改編者要在作品中加入原創元素,要負擔相關風險。

|下集待續|

繼續閱讀:虛構中談真實 有限中學理解(下)

 


|專訪人物簡介|

施百俊,屏東人,現任國立屏東大學教務長、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專任教授。

作品經歷:小說《小貓》《流民本色》《浪花群英傳》與《老劍蠹龜》分別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2006年入圍、2008評審獎、2010首獎、2011年短篇參獎。

電視劇《流民本色》《血花熱蘭遮》《浪花》《逆鱗》與《倒生殺》分別獲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2010年長篇組第2名、2012年短篇組第3名與長篇組第2名、2016與2017年佳作。

繪本著作《走出二二八:以愛相會》《鴨母王:朱一貴傳奇》和《小貓》,後者獲選國家出版獎。作品《小貓》由歌仔戲劇團「明華園」改編為年度大戲《俠貓》,並另擔任2021年台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編劇顧問。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