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記者林文凱台南報導】一連兩天,2021 Native Spirit Taiwan 電影節(台南場),在成功大學未來館順利展開。策展人Dremedreman Curimudjuq、Daniel Christopher Moore表示,延續這個發源自英國的電影節之精神,此電影節聚焦原住民議題,精心挑選來自台灣、加拿大、格陵蘭與塔吉克共和國的影視作品放映。而開幕片《巴克力藍的夏天》以及《只要我長大》兩部電影的原住民族導演Lekal Sumi Cilangasan(勒嘎.舒米)和Laha Mebow(陳潔瑤)亦親自出席映後座談和與主題沙龍,與觀影民眾進行交流與討論,由〈每天來點布農語啊!mapasnava Bunun saikin〉新生代圖文創作者Umav Ispalakan主持。

(左起導演Lekal Sumi Cilangasan、導演Laha Mebow、主持人Umav Ispalakan。攝影/林文凱)

《巴克力藍的夏天》綜合了Lekal導演的個人經歷與觀察,描繪都市長大的阿美族青年,在暑假回到部落,重新學習、理解傳統的過程。

這是Lekal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原初就想以輕鬆的方式,呈現許多食物、海洋環境的鏡頭。他表示,「談論文化的方法有很多種,我不希望用硬梆梆的方式傳達。」然而,正是這些生活片段,一點一滴地構築了整個文化。Lekal導演的方式,一方面嘗試讓非原住民族沒有距離地產生好奇或興趣,一方面點出問題與期許——男主角對於「海祭」的陌生到熟悉,真實地反映當今部落傳統文化日漸凋零。

相較於前一日的提問,16日的主題沙龍,觀眾的問題多半圍繞在2位導演,以及電影呈現的議題上。《只要我長大》的導演Laha Mebow(陳潔瑤),在自我介紹時透露,她從小在都市長大,直到30歲前,因為工作進到原住民電視台,看到其他人都有族名,才回頭尋回自己的原住民名字;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受到電影《流浪者之歌》的影響,開啟她對原鄉南澳的興趣,以及透過拍片來表達族群的故事。

(開幕片映後大合照。攝影/林文凱)

Lekal導演則是在退伍之後,決定回到記憶中兒時的部落,走一趟尋根之旅。不過一開始,他只是到處工作、求個穩定,卻始終找不到與部落的連結關鍵。後來,因為母親想要種田,在當時尚未有任何攝影經驗的Lekal導演,協助母親著手進行一些記錄,才從2年的拍攝生涯,找到對部落的感動與認同的渴望。影像因此成為Lekal導演為原住民發聲的重要工具,在這個過程中,紀錄片導演Mayaw Biho(馬耀.比吼)則是他的啟蒙導師,深深影響了他的創作旅程。

(2021Native Spirit Taiwan電影節策展人Dremedreman Curimudjuq、Daniel Christopher Moore。攝影/林文凱)
(國立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Ljegay Rupeljengan肯定原住民族電影在校園放映將有助族群友善對話。攝影/林文凱)

對2位導演來說,《只要我長大》與《巴克力藍的夏天》同樣是以較為輕鬆的方式,傳達一個相對沉重的主題,並且希望觀影者不分族群,可以在題材上或者情感上有所共鳴。因此,兩位講者皆力求生活化,試圖以「寫實」的方式描述故事。像是Laha導演便提到,當然劇中的祖孫不是真正的祖孫,「但我期待他們就是。」這當中需要許多的觀察力,因此電影反映了很多部落孩子,「尤其是泰雅族人的縮影。」

除了上述之外,這2部影片還有一些共通點,觸發了觀眾的好奇,像是「歧視」。針對這個問題,Lekal導演分享他坐計程車,被叫「番仔」的無禮遭遇,顯示歧視依然存在;她則點出「微歧視」的可怕,也就是表面尊重,內心或部分舉措仍難掩歧視。如何面對歧視?2位導演皆認為,只能力求呈現自己的故事,給予內心有不同理解的人,「我們之所以要說自己的故事,正是要把話語權拿回來……影像是最快速的方式,藉此才能傳達最真實的東西。」Laha導演說道。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