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重視神學教育 起造明日教會

面對教會、社會衝擊 &nbsp總幹事張德謙籲:「思考聯合神學院的可能性。」 神學教育和教會關係密切,神學院是推動神學教育的關鍵角色,肩負培育牧者、信徒造就、學術研究、服務社會和教會等責任,但神學院受到教會和社會的衝擊,前台南神學院長黃伯和於2008年指出,亞洲神學教育面對4項危機:1.神學教育與教會宣教脫節;2.神學教育與亞洲世界和人民脫節;3.神學教育與時代脫節;4.神學學術邊緣化等,而神學教育在台灣的處境又十分特殊,因此各神學院積極尋找發展之道。 長老教會的南神、台神、玉神,面對神學教育的危機和挑戰,有堅持釘根本地的信仰特色,有以族群和普世對話為主軸,也有在高等教育競爭下,推動神學院取得教育部立案和學歷認證、和大專院校合作等因應方式。 3月第3主日是台南神學院奉獻主日,從探討南神、台神、玉神合併成為「長老教會聯合神學院」的可能性以及3所神學院回應、各校特色作為開始,共同關心長老教會神學教育的發展。 【李信仁專題報導】「南神、台神、玉神要思考組成聯合神學院的可能性。」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2月19日於長老教會高等教育研討會上,呼籲「3神合一」成立「長老教會聯合神學院」,他強調「3神合一」對於資源共享、人才養成、教會宣教、普世關係等都有助益,更是「教會合一」的見證。 為何現在需要積極推動「3神合一」?張德謙指出,南神、台神、玉神有各自的董事會、校地、師生和行政系統,3神有紀念主日,但各校都面臨募款壓力,可是師資和學校資源無法共享,使得發展受到限制。「3神合一」能整合長老教會神學教育資源,減輕財務負擔,增加行政效率,提升神學院在台灣的影響力。 從神學教育的目標來看,張德謙表示,培養具有「基督生命」的牧者是神學院主要任務,如果能3神合併成立聯合神學院,神學生3年輪流在南部、北部、東部校區學習,接觸不同區域和族群的生活,增加教會實習的多元性,能夠幫助神學生了解社會處境,做出更深刻的神學反省,有助於牧者養成。 事實上,長老教會很早就推動所屬神學院合一,1914年「第3回台灣大會」議決推動「南北神學院之聯合」,1925年北神師生到南神聯合上課2年,但雙方沒有共識,1927年又恢復南、北2校。1940年代,南神拒絕唱日本國歌被迫關閉,師生轉至台北神學院上課,為表2校合一,將台北神學院改名台灣神學院;1948年南神復校,南部大會召回南神師生,失去聯合機會。1970年代,教會界在東海大學附近取得土地,計畫建設聯合神學院,卻無疾而終。 到了2000年,政府有意放寬宗教研修學院限制,為成立聯合神學院燃起生機,當年8月長老教會總會神學教育委員會在台神召開研討會,討論神學院前景,達成2項共識:1.具有神學研究所的南神、台神、玉神3校爭取立案;2.神學研究所聯合成為1個神學院,但目前仍保留3個校區;10月召開3神董事會聯席會議,進一步探討合一可能,提出2001年開始聯合招生、總會成立「台灣聯合神學研究院」理事會,道學碩士班列入台灣聯合神學院等作法。 不過,「3神合一」從2000年至今沒有進展,3神依然各自為政,對此,張德謙感到憂心並期待重啟「聯合神學院」。他說,3神都屬長老教會,由於地區和學校分別,使雙方畢業生、校友產生隔閡,影響宣教事工發展。「合一」是教會的使命和目標,期待「3神合一」早日實現,成為「教會合一」的典範。&nbsp 南神教務長曾昌發 單一校區集中師資 &nbsp增加論述對話機會 【陳怡萱、李信仁專題報導】針對「3神合一」,台南神學院教務長曾昌發2000年在《新使者》雜誌發表〈合一之願──談「聯合神學院」〉,強調「神學院是教會的心臟」,成立單一校園的神學院,才是實質合一。迄今曾昌發仍強調3神應合併,合組有單一校園的「長老教會聯合神學大學」,如果分設北、東、南3地,就失去合一意義。 曾昌發說,3神每年各需預算6000萬至8000萬元,師生平均只有200多位,「3神合一」能減輕財務壓力,不只學生增加,師資更加完整,「3神老師合組神學院,師資將成全東南亞第1。」並能增強研究資源,拓展神學論述與對話機會,有助培育牧者和學者,造福教會。10年來合一腳步遲緩,曾昌發說,除非總會對「3神合一」有堅定的執行意志,否則難以實現,「3神合一」攸關長老教會未來盛衰,必須立即推動。 3月第3主日為南神奉獻主日,院長吳富雅深深感謝上主的恩典帶領,以及眾教會弟兄姊妹們的關心、代禱和支持。吳富雅指出,南神的創校宗旨,是為培育具獻身和使命感的基督徒青年男女,於接受聖經與神學及其他專業的豐富裝備後,在台灣及普世傳揚並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 因此,南神的神學教育不只堅持巴克禮牧師「一粒麥子」的奉獻精神,在本土深耕基督福音,也秉持黃彰輝牧師的神學教育理念──著重神學專業、服事操練和靈性塑造等整全裝備,使學生身體力行做基督精兵,並傳承信仰先輩們認同這塊土地與人民的使命感。 前台神院長陳嘉式 南北合作共享資財 &nbsp董事爭議功敗垂成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院合一的構想,早在2000年前後,南北2神學院已一起勾勒,在教務進入了實質性的交流合作,甚至校地都已在東海大學裡覓得。最後功敗垂成原因在於「董事會的問題,無法解決。」前台灣神學院院長陳嘉式如此說。 陳嘉式表示,神學院是培育傳道人的搖籃,是教會人才的培育所,如果南、北2神學院能夠改制成為1所,「這是合一的見證,這點對整體教會來說,很重要!」成立聯合神學院的好處,陳嘉式指出,例如教材可以共用1套,軟體與硬體等資源可以避免重疊浪費,並減輕各校在處理總務與人事等的經費開銷。「而且,3校師生都有共識」,尤其3校一旦合一,圖書館的藏書與館藏設備便不會重複添購,「畢竟,要辦好1所神學院,圖書館的價值很重要,但是圖書館的經營管理,卻是1筆龐大的支出。」 既然好處多,又有師生的共識,其他的雜音也就瑕不掩瑜,可是董事會無法擬出共識,致使聯合神學院的計畫,最後功敗垂成,他說:「董事會的問題,就是『主權』爭議的問題;細節就是,誰要作董事?以及董事如何選?」 神學院合一的聲音,雖然台面上沈寂多時,但是教界私下交換意見的聲音從未斷過,多是為了神學院的未來出路。其中,也有聲音建議與同樣是長老教會的大學合併。「千萬不可以!」陳嘉式說,觀察國外的經驗,凡是神學院與大學合併的結果,皆下場淒涼,原因是資源會被大學囊括而遭稀釋,並且衝擊教勢。 玉神院長布興.大立 神學教育品質一致 &nbsp期盼聯合見證合一 【林宜瑩專題報導】「3間神學院聯合,不是現在才有的議題。」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說,10多年前,他與前台灣神學院院長陳嘉式、前台南神學院院長駱維道,就為神學院聯合進行規劃,甚至開始為神學課程設定共同標準、聯合招生、規畫共同畢業證書等,「可是台神、南神院長換人後,事情就無疾而終了。」 布興.大立認為,台灣基督教大大小小教派加起來有100多個,各教派神學院也有30多間,「這麼多間神學院,每年培養那麼多傳道人,可是也沒使信徒人數增加多少。」因此布興.大立對神學院聯合一事,表達高度力挺與配合的態度,「玉神是最支持3間神學院聯合的,絕對有高度合作的意願。」 他指出,3神現在的神學碩士、博士學位,都經東南亞神學教育研究院評鑑、頒發認證,所以3神的神學教育,有一致的品質,課程上也已有共同標準,但因東南亞神學教育研究院發生財務困難,神學碩士認證很可能在2012年就要結束,神學博士到2015年也會停發,也就是說,一旦失去此共同神學教育認證,再加上總會已將「神學教育委員會」併入「高等教育委員會」,若是腳程再不加快,3神聯合的落實,他持悲觀態度。 因此,布興.大立疾呼,要是聯合神學院是教會界所企望的,教會牧長兄姊就要對3間神學院施壓,「要求教會要合一之前,神學院的合一更重要!神學院要合一,南神、台神要先放下對立與成見。」他建議:「要是哪間神學院不合作,大家就不要奉獻給那間神學院!」如此才有可能達成神學院聯合的目標。 台南神學院 以服事為傳道使命 &nbsp面對挑戰盼牽成帶領 【陳怡萱專題報導】「南神的使命在於培養『神職人員』而非神學家。」台南神學院董事長黃道福牧師認為,南神的優良傳統在於「牧養」,雖然近年歷經風風雨雨,期待能在董事會對院長的支持下,把南神的優良素質找回來。他坦承目前南神師資流動率較高,除了要加強師資陣容,在職的老師亦要隨時代成長提升專業,並以培育出「以服事為使命」的傳道人為職志。 面對長榮大學神學系的成立,黃道福認為南神清楚自己的定位,應著重於培養出來的神學生是否符合地方教會需求,「就好像烹飪,把菜端上桌,菜色美、聞起來香,就讓人產生想吃的念頭。」 談到地方教會與神學院對神學生的期待有落差,台南神學院教務長曾昌發牧師直指,這類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地方教會、中會、神學院3方都要負責。曾昌發說,時代在變,這一代的年輕人很早就接觸電腦,使用網路的時間很長,成長過程中也較少有獨立解決重大問題的時候,因此明顯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抗壓性也較差;而另一方面,他認為「今天的教會與20年前的教會完全不同」,神學生或傳道人要面對教會內的挑戰更大,「現今的學生不是能力差,而是處理問題的複雜度變高」。 曾昌發強調不是為學生護航,而是希望教會要「用寬廣的心胸接納年輕人」,當年輕人獻身傳道,有服事的熱情,不要澆熄他們火熱的心。「資深牧者會覺得這些年輕傳道人很嫩,就是因為『嫩』,才要拉拔他們嘛!」他希望地方教會能用「跟我們一起同工」的心接納年輕傳道人,中會則提供經驗分享、以「牽成」的正面態度來帶領他們。 另外,曾昌發也表示,神學院立案雖有好有壞,但已是箭在弦上;他更期待的是,最好3間神學院能結合一起,成立長老教會的神學大學,不只能節省人力物力及不必要的浪費,3校師資更能集結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攝影/李信仁) 台灣神學院 打造明日最好教會 &nbsp圖書館提升教學資源 【邱國榮專題報導】地處陽明山腰的台灣神學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北台灣培育傳道人才的搖籃,也是發展神學研究的重鎮,深獲各界基督徒好評;但提到台神的精神,一般信徒卻仍感陌生。問題的答案令人分外熟悉,「你要往普天下傳福音;寧願燒盡,不願鏽壞」這段文字,是前台灣神學院院長林鴻信牧師所寫下的〈台神精神〉。 在〈台神精神〉一文中記載著:「盼望台灣神學院繼續發揚馬偕精神,將耶穌基督的愛傳揚四方,並且也能夠在經常被眾人遺棄的台灣,找到『最後的住家』。」這段文字中的「最後的住家」,許多基督徒並不陌生,源自馬偕牧師在人生末了時所寫下〈最後的住家〉這首詩。 台神的民主牆(公布欄)上寫著:「今日最好的神學院,明日最好的教會!」這句話所描繪的願景,成為近年台神人的使命,而院方也朝此方向戮力前進。目前台神規劃的學制有神學系、教會與社會系、教會音樂系、神學研究所與基督教關顧與協談碩士組、宗教社會工作碩士組、教會音樂碩士組,以及教牧博/碩士班、神學博/碩士班、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等,可謂學程豐富。除了上述的系所外,台神另設有2個研究單位:「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與「史料中心」,作為發展神學的重要基礎。 校方為了提升教學資源,圖書館特別於本學期起購置ATLAS資料庫,ATLAS為美國神學圖書館協會出版的神學索引資料庫,每月定期更新,方便師生檢索國外神學研究;此外,台神的圖書館也與信神、華神、玉神、浸神、聖光、南神等6所神學院的圖書館共同合作,由信望愛資訊網提供技術支援,建立了聯合查詢系統:「神學圖書資訊網」,已經在日前完成,書目總量約有41萬冊,持續增加中,為全台最大的神學圖書資源網站,讓7校的圖書資源能夠共享。(相片提供/蔡銘偉) 玉山神學院 致力發展原民觀點 &nbsp培育優秀文化推動者 【林宜瑩專題報導】1946年設立的玉山神學院,宗旨是培育原住民族教會的傳道人,也致力於原住民族社會與文化的研究;現任玉神院長布興.大立表示,玉神除培育原住民族傳道人外,也參與原住民社會運動,爭取原住民應有權益,並從原住民觀點來詮釋基督信仰、參與宣教運動,更以原住民觀點進行信仰反省。 加拿大宣教師孫雅各在1946年關懷花蓮原住民教會時,特別關心原住民的神學教育,囑託溫榮春牧師開辦原住民傳道人才學校,同年9月15日,溫榮春開辦「台灣聖書學校」,1949年改名為「台灣聖經學園」,1957年更名「玉山聖經學院」,1959年又改為「玉山神學書院」,直到1977年,才將校名正式稱為「玉山神學院」,並沿用至今。 玉山神學院不只校名一改再改,連校址也是一換再換,在紐、澳、美、加及台灣教會界的大力奉獻下,終於在1959年3月27日,搬到現今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畔的校址。 全台灣原住民總人口約46萬餘人中,基督徒就有30多萬人;經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的最新統計,在現有1230間教會中,原住民教會就占有508間,可見玉神培育原住民傳道人的設立宗旨深具前瞻性,65年來,確實也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傳道人才。 另外,在教育、音樂、社工、宗教等方面的原住民人才培育上,玉神畢業的學生,也成為原住民教會幹事、幼稚園老師及社福團體很重要的人力資源;在保存原住民音樂、語言與文化上,玉神更是不遺餘力,在神學教育中強化原住民文化、歷史及議題研究等課程,研讀原住民族語聖經等等,玉神都是保存原住民族文化的大力推動者。 玉神師生也參與在許多原住民社會運動中,「原住民若沒有保存自己的民族特色,下場就是被漢族同化!」這是布興.大立與玉神師生最大的感觸。(攝影/李信仁) 長大神學院藉大學提升影響力 【李信仁專題報導】長榮大學神學院是台灣第1所教育部立案的神學院,長大神學院長王崇堯表示,神學院設在大學中是時代趨勢,可以開拓神學教育視野,促進神學和其他知識領域對話的環境,神學界也可以用大學作為對外發言的管道;神學院可先從區域整合開始,例如:長大與南神合作,充實神學教育的資源。 王崇堯指出,在歐洲,神學院設在大學十分普遍,美國的普林斯頓、耶魯等大學早年由神學院起家,後來大學走向世俗化,神學院才分設有各自的行政體系與董事會,但雙方關係密切,師生跨校教學選課方便;只有部分福音派神學院與大學脫鉤獨自設立,但神學教育納入大學體制已成為潮流,台灣不能忽略,他表示「現在是台灣神學教育出來曬曬太陽的時候了。」 檢視台灣神學教育現況,王崇堯說,早期神學院受制於國民黨反西方宗教的教育政策,尤其針對長老教會倡導的本土神學,使得長老教會的神學院、神學論述等,很難取得一席之地,影響有限;現在則是社會重視實用和功利,大學的理工、財金科系增加,人文科系縮減,教會受到影響,神學思想也不受重視,神學院受到挑戰。如今政府鬆綁神學教育限制,大學體制納入神學院是個改善的機會,藉此使「神學」得到應有地位和重視,增強牧者和教會的信心,讓神學和基督徒有更多影響力。 至於神學院爭取立案,王崇堯表示,教育部對神學院立案規範嚴格,光是「院長要有大專院校5年以上行政經驗」,目前長老教會的神學院,沒有人能符合標準,加上教育部對於神學院老師學歷的認可仍有異議,還有校地、董事會、師生比例、藏書等必須符合標準,不如就目前的大學作為起點,讓神學院和大學合作然後成為正式科系、學院,這是可行的方式。 針對「3神合一」,王崇堯直言「不太可能」,他建議「不要做不能達成的事,先從能做好的開始」,他希望長大神學院改善和南神的關係,為了教會、神學教育、栽培師資和神學研究人才,雙方要捐棄成見,用寬廣心胸合作。 長大「基督教研修學院」2009年更名為長大神學院,目前進入第3年,設有神學系進修部,修滿128個學分就能獲得教育部認可的學士學位,另設信徒培育學分班、教牧學分班等;長大神學院已經和日本同志社大學神學院締結姊妹神學院,王崇堯計畫選派學生到同志社進修交流,加速在長大成立「本土神學與宣教中心」,努力促使教育部承認東南亞神學院學位,為神學院師資解套。

重視教會高等教育 作育英才

&nbsp面臨少子化危機 &nbsp教會應整合資源強調信仰教育 &nbsp成為社會典範 大學學測成績於2月底公布,各校為招生費盡心思,可見少子化對大專院校的衝擊!長老教會擁有真理、長榮2所綜合大學,以及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所醫療教育學府,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與各校積極思考發展策略,從少子化現況與對策分析真理、長大、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的發展,省思長老教會設立高等教育的意義,期待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創設的高等教育學府,持續貢獻台灣社會。 【李信仁專題報導】面對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教會比政府有更多優勢。長老教會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委、國立體育大學教授周宏室說,政府對少子化下的大專院校有退場、轉型、整併,或招收中國學生和鼓勵進修等增加學生的作法,而長老教會創辦的大學比一般學校多了信仰、普世、人文關懷,發揮基督教信仰特色就能永續發展。 周宏室警告,2010年新生兒僅16萬6886人,約為現在大學一年級學生總數的一半,因此從台灣出生人口變化預計,18年後,有將近一半的大學會倒閉。另外,1998年的出生人口為27萬1450人,這些人預計5年後進入大學就讀,所以在2016年就會開始發生大學倒閉的風暴,必須趕快應對。 2010年出生人口大約是1997年32萬6002人的一半,從2008年至2010年每年新生兒不到20萬人,出生率加速降低下,究竟大學要招收多少學生才能經營?真理大學校長吳銘達表示,1所大學有6000位學生就能維持收支平衡,但國內公、私立大學的資源和名額分配不均,且私立大學比例高,即使只招生6000名仍是倍感壓力。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全國大學、技術學院、專科總招生名額33萬2620人,但公立名額只有7萬128人;從新生註冊率來看,公立學校報到率有94%,私立學校則僅有78.18%,越來越多科系因招生不足遭到減班或裁撤,顯示私校經營日漸困難。在「人人有大學可讀」「18分上大學」的時代,政府的高教政策有幾個調整方向,首先是大專退場機制,提高各校和系所評鑑標準,嚴格執行停招、停辦;其次是轉型,輔導大專轉為職場、高齡、退休人士的進修學校;同時教育部可依〈大學法〉整併公立大專,減少教育成本,而私校受招生不足或資金縮減的影響,也可能用合併求生存。 少子化使學生人數減少,政府和各校普遍採取招收中國學生,鼓勵民眾參與終身教育等,增加學生數和收益,相較於政府政策和各校因應少子化策略,長老教會高教機構有何優勢和對策?長老教會高等教育委員會2月18日至19日舉行研討會,長老教會所屬真理大學、長榮大學、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等各校校長、董事長均參加這次研討會,普遍認為長老教會創辦的大專有基督信仰、釘根本地和普世結合等特點和優勢,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表示,長老教會各大專加強基督信仰教育,突顯基督教大學的特色,就可以吸引更多學子就讀,期許長老教會大學走在社會前面成為典範。 長老教會是普世教會的重要成員,1200多間教會遍佈全國,還有醫院、社福機構成為支持高等教育的最大後盾,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真理大學副教授蔡維民建議,總會應協助各校和普世教會、國外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擴大海外招生;學校積極向各教會介紹辦學成果和招生訊息,開放校園服務民眾、提供教會活動,加強與其他基督教機構合作,讓社會各界更了解長老教會深耕大專教育的用心,只要認真辦學,就不會被淘汰。 馬偕醫學院 7大能力 培育醫師具專業富愛心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學院2009年正式招生,是國內最新的醫學院,目前設醫學、護理2科系,創校宗旨是效法宣教師馬偕博士,期待培育具備「馬偕精神」關懷弱勢、專業和醫德兼備的醫療人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對馬偕醫學院2年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服務教學並重是馬偕醫學院的特點,期盼培養醫學生擁有7大基礎能力,包括對社會的認知和關懷、人道精神和素養、不斷更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能、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弱勢族群的照護與服務以及優良的教學與研究能力等。 2年來師生多次出隊到台東利稻、達魯瑪克等部落,平時也到雙連安養院關懷長輩。校長魏耀揮說,師生到偏遠地區實際與人接觸,有助成為「眼中有人,心中有愛,腦有智慧,手能操作,腳能行動」的醫師。 去年12月,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的「馬偕醫學院訪視報告」指出,馬偕醫學院3大優點,第1,馬偕醫學中心擁有豐富資源,足以提供馬偕醫學院長遠發展;第2,目前教師和學生關係密切,對學生有正面影響,學生表達對教師的感激;第3,馬偕醫學院與淡水和三芝地區居民建立良好關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針對機構和董事會、課程規劃、學生意見、師資、教學資源等項目進行訪視並提出建議,從師生訪談中發現,校務、師資充實,尤其學生關懷是馬偕醫學院的強項,建議現階段應以建立優良教學品質和增加教學資源為首要,期待董事會能夠全力支持,使校長和教師致力校務發展,建立穩固基礎。 為了挑選適合的學生就讀,推薦甄試入學除了學測成績,採取「多站迷你面試」、小組討論的多重考評,這是和其他醫學院最大的不同;招生時對學生的學科和人格特質並重,入學後重視信仰和生活輔導,是全國第1個向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動呈現「學生自評報告書」的學校,讓學生充分表達意見,期望培育具有專業、憐憫心、重視倫理和責任感的醫療人員。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評鑑第1 實習資源打造優秀學生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去年慶祝40週年,教育部多項評鑑更榮獲全國專校第1;去年金士頓科技公司也特別捐款1.8億給馬偕專校「原住民家庭翻身教育專案計畫」,資助200名原住民學生5年的學雜費,鼓勵他們在畢業後返鄉貢獻所學。 擁有學生3085人的馬偕專校,是國內很重要的護理人才養成中心,馬偕專校結合馬偕醫學中心,有完善的教學和實習資源,各項評鑑成績優異,即使近年教育部對專科招生名額縮減,馬偕專校新生核定名額不減反增,五專部註冊率高達96%;另外,去年馬偕專校的護理師考試及格率81%,護士及格率84%超過全國平均,畢業生不僅有就業保證,升學率也很高。 馬偕專校校長蘇聰賢表示,「誠敬愛勤」是馬偕專校校訓,勤勞是護理人員最重要的態度,期待學生都能到職場發揮所學,他鼓勵學生「畢業後到護理第1線至少服務2年以上,」實踐護理精神,對日後進修或生涯發展都有幫助。蘇聰賢任期至今年屆滿,9年任內,除了培育學生,同時栽培優秀師資,提供馬偕醫院醫師等專業人士到校任教機會,使200人次順利升等,成為教育部認可的大學教師,協助馬偕醫院晉升醫學中心。 對於馬偕專校的發展,蘇聰賢希望馬偕專校和馬偕醫學院能儘早合併,他感謝馬偕醫院和董事會的支持,尤其馬偕董事會提供新台幣1億2000萬元支持馬偕專校興建三芝校區宿舍,這是很重要的一步。&nbsp 馬偕醫學院、專校 &nbsp合併意見不一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是否合併,雙方意見不一。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莊焜明與馬偕專校希望2校合併,馬偕醫學院則反對合併。 2010年3月長老教會總會常置委員會,馬偕專校校長蘇聰賢針對2校合併的願景提出報告;同年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訪視馬偕醫學院,針對董事會情況訪問莊焜明,他也期待馬偕醫學院和專校合併。 對此,醫學院評鑑委員會提醒,護專和護理系在專業層次差距大,馬偕醫學院成立不久,護理系還需時日打好基礎,建立制度,不能為了應付其他評鑑而貿然合併;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也認為2校目前不應合併。 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對於合併至今沒有共識,加上醫學評鑑委員會認為,馬偕醫學院本身有董事會,也與馬偕社福基金會董事會、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單位有從屬關係,等於有3個董事會,相關單位必須先釐清各董事會和學校的關係與行政架構,才能讓學校未來的發展更加順利。 真理大學 聖經辦學 師生跨校交流合作發展 【邱國榮專題報導】「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繼承馬偕博士對台灣文化、教育、醫療的貢獻,於1959年決議在馬偕親自規劃監工的淡水「牛津學堂」原址,計畫籌設大學,首先於1965年8月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之後於1999年8月1日改名為「真理大學」,分為台北淡水與台南麻豆2個校區,有人文、數理、財經、管理、觀光、知識經濟、語文和運動知識等8個學院,內含數理科學、管理科學與財經3個研究所,以及宗教學系碩士班等33個學系,以及8個2年制技術系在職班。  南北校區專業分工 校際結盟尋求發展 台南麻豆校區佔地21.6621公頃,與淡水校區校地9.33公頃併計,真理大學面積有31公頃之多。目前麻豆校區規劃4個學院11個學系,以及2個碩士研究班,分別是人文學院的日文應用學系與英語應用學系;觀光休閒事業學院的航空運輸管理學系、自然資源應用學系、餐旅館裡學系與休閒遊憩事業學系;運動知識學院的水域運動休閒學系、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管理學院則有工商管理學系、知識管理學系以及資訊應用學系;而研究所,則是資訊應用學系碩士班與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班。 2010年11月,真理大學在麻豆校區舉辦「共存共榮、迎向卓越.大學校長高峰會」,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與台南神學院參與高峰會談,之後,真理大學與2校簽訂姊妹聯盟,推動師生交流與學術合作。該校的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所所長蔡維民教授,對此合作表示,「M型化現象」已經吹到了大學經營面,原因是面臨「少子化」、「企業化經營」的影響,以及面對「政府錯誤政策」的干擾因素,因此學校與2校結盟,互惠共享,是彼此尋求發展的可能新方向。  辦校理念3H加5H 將知識建在真理上 真理大學是所教會學校,因此,教學的理念與信仰的理念融合一體,一如校名的「真理」2字,將教學與信仰的理念依據聖經創校,尤其引據聖經所言:「敬畏創造宇宙的神,是智慧的開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所說的每一句話」,根據這2句的聖言,訂定了真理大學的辦學理念;在治學上,期盼全校師生能夠將傳授知識的真理建構在上帝的真理基礎上頭,據此原則,帶領學校走向軟硬兼備、內外兼修,而且有別於其他大學的特有校風。 所謂軟硬兼備與內外兼修,就學校師生而言,就是傳授知識,激發潛能,研究基礎性的新知識,並且學風自由地探討真理,使全校師生具有謙遜的(Humble)、人道的(Humane)、幽默的(Humorous)3H人格,成為健全發展的人,現任校長吳銘達則在原始的3H辦校理念以外,更加上他提倡的5H,期盼每位師生以愛心(Heart)愛學校愛自己,增進身心靈健康(Health),充滿榮譽感(Honor),共同營造豐收(Harvest)的知能與教學成果,一齊創造幸福快樂(Happiness)的學習與工作生活。校方則以開放的態度,順應世界潮流,以促進國際間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並且將學術與技能經驗推廣到在職的社會人士,提供社會一個良好的終身教育機會。 由於台灣宗教現象多元、活動頻繁,不同宗教在此蓬勃發展,對島內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活動影響甚鉅;而放眼世界,宗教對世界穩定、政治衝突、民主改革與社會興革具關鍵性角色,真理大學為此在淡水校區特別設立了「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基本的學程有「學術研究」與「行政管理」2方向,在校際間獨樹一格。 長榮大學 全人牧育 發揚基督精神打造品牌 【陳怡萱專題報導】長榮大學設立於1993年,前身為「長榮管理學院」,發展至今17年,設有「管理學院」、「健康科學院」、「人文社會學院」、「資訊暨工程學院」、「神學院」5個學院,超過1萬名學生。長大辦學理念與願景為「全人牧育、長榮永續」。陳錦生說明,強調「全人牧育」而不是「全人教育」,在於「牧」指的是「牧羊人的精神」,即是「不放棄任何一隻羊」,以愛心關懷找出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幫助他們發揮潛在專長;而「牧羊」就要供應羊群所需,除給予學生規範,同時致力訓練、改善老師的授課技巧,「老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把學生教好』,而不是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看重本土強調信仰 全國唯一校內車站 陳錦生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長大看待每位學生,不是工廠量產出一模一樣的商品,而是陶匠親手捏出的藝術品,「我們的學生進來時也許不是最好的,但他們出去可以得到好成績。」陳錦生口中的「好成績」不只是專業上有好表現,更要培育學生成為「受人尊重的社會公民」,以此為「長榮品牌」,亦即是基督教大學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之處。 「長榮大學是台灣的基督教大學。」陳錦生指出,「台灣的」與「基督教」都是形容詞,前者表示看重本土,讓學生認識台灣、認識自己,後者強調基督信仰的謙卑服事、虛心學習。 現在的長大更成為全台灣第1個校園內有車站的大學,即台鐵沙崙線的「長榮大學站」,提到這個「神蹟」,陳錦生滿懷感激,「上帝對我們很好,沒有什麼缺乏。」他指出,基督教大學「沒有真正的老闆」,因此「不會被要求賺錢」,所以經費能夠儘量用在投資教學相關設施上,以牧羊人尋羊的精神為學生服務到底。  校牧提供身心關顧 核心必修品學兼優 基督教大學的特色是設有「校牧」,發揚基督精神,關顧學生身心靈,推動生命教育、福音分享、關懷服務、團契成長、聖樂造就、節慶紀念、清寒獎學金等事工。目前校牧室有4位牧師,包括主任牧師陳尹中及關懷牧師陳宇碩、陳嘉冕、丘昌完(韓籍宣教師)。 長大學生必修課之一「長榮精神」,便由校牧擔任授課老師,講述教會傳統與立校精神,結合校園生活與社會時事,以「敬天、愛人、惜物、力行」為授課主軸,是為大一各班必修的核心課程。 此外,在長榮大學讀書,所有學系皆必修「倫理教育」,包括「大眾傳播倫理」、「會計倫理」以及「應用倫理學」,長大校長陳錦生表示,「教會為什麼辦大學?就是要發揚基督精神。」因此,長榮大學格外重視品格教育,「把學生教好」是全體教職員共同的理念。 除生活及靈性關懷,長大特別設立「關懷家庭」制度,由50位基督徒教職員每人認養2位大一新生,每學期約100位新生可藉由關懷家庭得到生活上、信仰方面的照顧,透過情感交流、信仰分享,幫助離家在外的學生早日適應大學新生活,並持續信仰不中斷。 陳尹中說,校牧室向全校師生開放,備有茶點,常有許多學生在課餘時間來到這裡聊天交誼,或是在這裡念書、討論功課,也常有學生因為信任校牧而前來訴說心事。「常常聽學生講感情啊!」對於學生很信任校牧,陳尹中感到欣慰,學生遭遇到經濟上、家庭上各方面問題,校牧室也會傾力協助。長大校牧室每學期向教職員及各教會團契募捐「信望愛獎學金」、「仁愛基金」,用於獎勵表現優秀學生以及急難救助。 目前長大有4個學生團契、1個教職員團契、1個學生聯合詩班、1個教職員詩班、7個查經班、1個手鐘團、以及1個福音劇團;針對慕道友設有「Alpha小組」,以不給予壓力的輕鬆方式,提供信仰相關資訊。

重視教會高等教育 作育英才

&nbsp面臨少子化危機 &nbsp教會應整合資源強調信仰教育 &nbsp成為社會典範 大學學測成績於2月底公布,各校為招生費盡心思,可見少子化對大專院校的衝擊!長老教會擁有真理、長榮2所綜合大學,以及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所醫療教育學府,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與各校積極思考發展策略,從少子化現況與對策分析真理、長大、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的發展,省思長老教會設立高等教育的意義,期待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創設的高等教育學府,持續貢獻台灣社會。 【李信仁專題報導】面對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教會比政府有更多優勢。長老教會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委、國立體育大學教授周宏室說,政府對少子化下的大專院校有退場、轉型、整併,或招收中國學生和鼓勵進修等增加學生的作法,而長老教會創辦的大學比一般學校多了信仰、普世、人文關懷,發揮基督教信仰特色就能永續發展。 周宏室警告,2010年新生兒僅16萬6886人,約為現在大學一年級學生總數的一半,因此從台灣出生人口變化預計,18年後,有將近一半的大學會倒閉。另外,1998年的出生人口為27萬1450人,這些人預計5年後進入大學就讀,所以在2016年就會開始發生大學倒閉的風暴,必須趕快應對。 2010年出生人口大約是1997年32萬6002人的一半,從2008年至2010年每年新生兒不到20萬人,出生率加速降低下,究竟大學要招收多少學生才能經營?真理大學校長吳銘達表示,1所大學有6000位學生就能維持收支平衡,但國內公、私立大學的資源和名額分配不均,且私立大學比例高,即使只招生6000名仍是倍感壓力。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全國大學、技術學院、專科總招生名額33萬2620人,但公立名額只有7萬128人;從新生註冊率來看,公立學校報到率有94%,私立學校則僅有78.18%,越來越多科系因招生不足遭到減班或裁撤,顯示私校經營日漸困難。在「人人有大學可讀」「18分上大學」的時代,政府的高教政策有幾個調整方向,首先是大專退場機制,提高各校和系所評鑑標準,嚴格執行停招、停辦;其次是轉型,輔導大專轉為職場、高齡、退休人士的進修學校;同時教育部可依〈大學法〉整併公立大專,減少教育成本,而私校受招生不足或資金縮減的影響,也可能用合併求生存。 少子化使學生人數減少,政府和各校普遍採取招收中國學生,鼓勵民眾參與終身教育等,增加學生數和收益,相較於政府政策和各校因應少子化策略,長老教會高教機構有何優勢和對策?長老教會高等教育委員會2月18日至19日舉行研討會,長老教會所屬真理大學、長榮大學、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等各校校長、董事長均參加這次研討會,普遍認為長老教會創辦的大專有基督信仰、釘根本地和普世結合等特點和優勢,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表示,長老教會各大專加強基督信仰教育,突顯基督教大學的特色,就可以吸引更多學子就讀,期許長老教會大學走在社會前面成為典範。 長老教會是普世教會的重要成員,1200多間教會遍佈全國,還有醫院、社福機構成為支持高等教育的最大後盾,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真理大學副教授蔡維民建議,總會應協助各校和普世教會、國外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擴大海外招生;學校積極向各教會介紹辦學成果和招生訊息,開放校園服務民眾、提供教會活動,加強與其他基督教機構合作,讓社會各界更了解長老教會深耕大專教育的用心,只要認真辦學,就不會被淘汰。 馬偕醫學院 7大能力 培育醫師具專業富愛心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學院2009年正式招生,是國內最新的醫學院,目前設醫學、護理2科系,創校宗旨是效法宣教師馬偕博士,期待培育具備「馬偕精神」關懷弱勢、專業和醫德兼備的醫療人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對馬偕醫學院2年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服務教學並重是馬偕醫學院的特點,期盼培養醫學生擁有7大基礎能力,包括對社會的認知和關懷、人道精神和素養、不斷更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能、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弱勢族群的照護與服務以及優良的教學與研究能力等。 2年來師生多次出隊到台東利稻、達魯瑪克等部落,平時也到雙連安養院關懷長輩。校長魏耀揮說,師生到偏遠地區實際與人接觸,有助成為「眼中有人,心中有愛,腦有智慧,手能操作,腳能行動」的醫師。 去年12月,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的「馬偕醫學院訪視報告」指出,馬偕醫學院3大優點,第1,馬偕醫學中心擁有豐富資源,足以提供馬偕醫學院長遠發展;第2,目前教師和學生關係密切,對學生有正面影響,學生表達對教師的感激;第3,馬偕醫學院與淡水和三芝地區居民建立良好關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針對機構和董事會、課程規劃、學生意見、師資、教學資源等項目進行訪視並提出建議,從師生訪談中發現,校務、師資充實,尤其學生關懷是馬偕醫學院的強項,建議現階段應以建立優良教學品質和增加教學資源為首要,期待董事會能夠全力支持,使校長和教師致力校務發展,建立穩固基礎。 為了挑選適合的學生就讀,推薦甄試入學除了學測成績,採取「多站迷你面試」、小組討論的多重考評,這是和其他醫學院最大的不同;招生時對學生的學科和人格特質並重,入學後重視信仰和生活輔導,是全國第1個向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動呈現「學生自評報告書」的學校,讓學生充分表達意見,期望培育具有專業、憐憫心、重視倫理和責任感的醫療人員。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評鑑第1 實習資源打造優秀學生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去年慶祝40週年,教育部多項評鑑更榮獲全國專校第1;去年金士頓科技公司也特別捐款1.8億給馬偕專校「原住民家庭翻身教育專案計畫」,資助200名原住民學生5年的學雜費,鼓勵他們在畢業後返鄉貢獻所學。 擁有學生3085人的馬偕專校,是國內很重要的護理人才養成中心,馬偕專校結合馬偕醫學中心,有完善的教學和實習資源,各項評鑑成績優異,即使近年教育部對專科招生名額縮減,馬偕專校新生核定名額不減反增,五專部註冊率高達96%;另外,去年馬偕專校的護理師考試及格率81%,護士及格率84%超過全國平均,畢業生不僅有就業保證,升學率也很高。 馬偕專校校長蘇聰賢表示,「誠敬愛勤」是馬偕專校校訓,勤勞是護理人員最重要的態度,期待學生都能到職場發揮所學,他鼓勵學生「畢業後到護理第1線至少服務2年以上,」實踐護理精神,對日後進修或生涯發展都有幫助。蘇聰賢任期至今年屆滿,9年任內,除了培育學生,同時栽培優秀師資,提供馬偕醫院醫師等專業人士到校任教機會,使200人次順利升等,成為教育部認可的大學教師,協助馬偕醫院晉升醫學中心。 對於馬偕專校的發展,蘇聰賢希望馬偕專校和馬偕醫學院能儘早合併,他感謝馬偕醫院和董事會的支持,尤其馬偕董事會提供新台幣1億2000萬元支持馬偕專校興建三芝校區宿舍,這是很重要的一步。&nbsp 馬偕醫學院、專校 &nbsp合併意見不一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是否合併,雙方意見不一。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莊焜明與馬偕專校希望2校合併,馬偕醫學院則反對合併。 2010年3月長老教會總會常置委員會,馬偕專校校長蘇聰賢針對2校合併的願景提出報告;同年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訪視馬偕醫學院,針對董事會情況訪問莊焜明,他也期待馬偕醫學院和專校合併。 對此,醫學院評鑑委員會提醒,護專和護理系在專業層次差距大,馬偕醫學院成立不久,護理系還需時日打好基礎,建立制度,不能為了應付其他評鑑而貿然合併;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也認為2校目前不應合併。 馬偕醫學院、馬偕專校對於合併至今沒有共識,加上醫學評鑑委員會認為,馬偕醫學院本身有董事會,也與馬偕社福基金會董事會、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單位有從屬關係,等於有3個董事會,相關單位必須先釐清各董事會和學校的關係與行政架構,才能讓學校未來的發展更加順利。 真理大學 聖經辦學 師生跨校交流合作發展 【邱國榮專題報導】「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繼承馬偕博士對台灣文化、教育、醫療的貢獻,於1959年決議在馬偕親自規劃監工的淡水「牛津學堂」原址,計畫籌設大學,首先於1965年8月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之後於1999年8月1日改名為「真理大學」,分為台北淡水與台南麻豆2個校區,有人文、數理、財經、管理、觀光、知識經濟、語文和運動知識等8個學院,內含數理科學、管理科學與財經3個研究所,以及宗教學系碩士班等33個學系,以及8個2年制技術系在職班。  南北校區專業分工 校際結盟尋求發展 台南麻豆校區佔地21.6621公頃,與淡水校區校地9.33公頃併計,真理大學面積有31公頃之多。目前麻豆校區規劃4個學院11個學系,以及2個碩士研究班,分別是人文學院的日文應用學系與英語應用學系;觀光休閒事業學院的航空運輸管理學系、自然資源應用學系、餐旅館裡學系與休閒遊憩事業學系;運動知識學院的水域運動休閒學系、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管理學院則有工商管理學系、知識管理學系以及資訊應用學系;而研究所,則是資訊應用學系碩士班與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班。 2010年11月,真理大學在麻豆校區舉辦「共存共榮、迎向卓越.大學校長高峰會」,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與台南神學院參與高峰會談,之後,真理大學與2校簽訂姊妹聯盟,推動師生交流與學術合作。該校的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所所長蔡維民教授,對此合作表示,「M型化現象」已經吹到了大學經營面,原因是面臨「少子化」、「企業化經營」的影響,以及面對「政府錯誤政策」的干擾因素,因此學校與2校結盟,互惠共享,是彼此尋求發展的可能新方向。  辦校理念3H加5H 將知識建在真理上 真理大學是所教會學校,因此,教學的理念與信仰的理念融合一體,一如校名的「真理」2字,將教學與信仰的理念依據聖經創校,尤其引據聖經所言:「敬畏創造宇宙的神,是智慧的開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所說的每一句話」,根據這2句的聖言,訂定了真理大學的辦學理念;在治學上,期盼全校師生能夠將傳授知識的真理建構在上帝的真理基礎上頭,據此原則,帶領學校走向軟硬兼備、內外兼修,而且有別於其他大學的特有校風。 所謂軟硬兼備與內外兼修,就學校師生而言,就是傳授知識,激發潛能,研究基礎性的新知識,並且學風自由地探討真理,使全校師生具有謙遜的(Humble)、人道的(Humane)、幽默的(Humorous)3H人格,成為健全發展的人,現任校長吳銘達則在原始的3H辦校理念以外,更加上他提倡的5H,期盼每位師生以愛心(Heart)愛學校愛自己,增進身心靈健康(Health),充滿榮譽感(Honor),共同營造豐收(Harvest)的知能與教學成果,一齊創造幸福快樂(Happiness)的學習與工作生活。校方則以開放的態度,順應世界潮流,以促進國際間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並且將學術與技能經驗推廣到在職的社會人士,提供社會一個良好的終身教育機會。 由於台灣宗教現象多元、活動頻繁,不同宗教在此蓬勃發展,對島內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活動影響甚鉅;而放眼世界,宗教對世界穩定、政治衝突、民主改革與社會興革具關鍵性角色,真理大學為此在淡水校區特別設立了「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基本的學程有「學術研究」與「行政管理」2方向,在校際間獨樹一格。 長榮大學 全人牧育 發揚基督精神打造品牌 【陳怡萱專題報導】長榮大學設立於1993年,前身為「長榮管理學院」,發展至今17年,設有「管理學院」、「健康科學院」、「人文社會學院」、「資訊暨工程學院」、「神學院」5個學院,超過1萬名學生。長大辦學理念與願景為「全人牧育、長榮永續」。陳錦生說明,強調「全人牧育」而不是「全人教育」,在於「牧」指的是「牧羊人的精神」,即是「不放棄任何一隻羊」,以愛心關懷找出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幫助他們發揮潛在專長;而「牧羊」就要供應羊群所需,除給予學生規範,同時致力訓練、改善老師的授課技巧,「老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把學生教好』,而不是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看重本土強調信仰 全國唯一校內車站 陳錦生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長大看待每位學生,不是工廠量產出一模一樣的商品,而是陶匠親手捏出的藝術品,「我們的學生進來時也許不是最好的,但他們出去可以得到好成績。」陳錦生口中的「好成績」不只是專業上有好表現,更要培育學生成為「受人尊重的社會公民」,以此為「長榮品牌」,亦即是基督教大學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之處。 「長榮大學是台灣的基督教大學。」陳錦生指出,「台灣的」與「基督教」都是形容詞,前者表示看重本土,讓學生認識台灣、認識自己,後者強調基督信仰的謙卑服事、虛心學習。 現在的長大更成為全台灣第1個校園內有車站的大學,即台鐵沙崙線的「長榮大學站」,提到這個「神蹟」,陳錦生滿懷感激,「上帝對我們很好,沒有什麼缺乏。」他指出,基督教大學「沒有真正的老闆」,因此「不會被要求賺錢」,所以經費能夠儘量用在投資教學相關設施上,以牧羊人尋羊的精神為學生服務到底。  校牧提供身心關顧 核心必修品學兼優 基督教大學的特色是設有「校牧」,發揚基督精神,關顧學生身心靈,推動生命教育、福音分享、關懷服務、團契成長、聖樂造就、節慶紀念、清寒獎學金等事工。目前校牧室有4位牧師,包括主任牧師陳尹中及關懷牧師陳宇碩、陳嘉冕、丘昌完(韓籍宣教師)。 長大學生必修課之一「長榮精神」,便由校牧擔任授課老師,講述教會傳統與立校精神,結合校園生活與社會時事,以「敬天、愛人、惜物、力行」為授課主軸,是為大一各班必修的核心課程。 此外,在長榮大學讀書,所有學系皆必修「倫理教育」,包括「大眾傳播倫理」、「會計倫理」以及「應用倫理學」,長大校長陳錦生表示,「教會為什麼辦大學?就是要發揚基督精神。」因此,長榮大學格外重視品格教育,「把學生教好」是全體教職員共同的理念。 除生活及靈性關懷,長大特別設立「關懷家庭」制度,由50位基督徒教職員每人認養2位大一新生,每學期約100位新生可藉由關懷家庭得到生活上、信仰方面的照顧,透過情感交流、信仰分享,幫助離家在外的學生早日適應大學新生活,並持續信仰不中斷。 陳尹中說,校牧室向全校師生開放,備有茶點,常有許多學生在課餘時間來到這裡聊天交誼,或是在這裡念書、討論功課,也常有學生因為信任校牧而前來訴說心事。「常常聽學生講感情啊!」對於學生很信任校牧,陳尹中感到欣慰,學生遭遇到經濟上、家庭上各方面問題,校牧室也會傾力協助。長大校牧室每學期向教職員及各教會團契募捐「信望愛獎學金」、「仁愛基金」,用於獎勵表現優秀學生以及急難救助。 目前長大有4個學生團契、1個教職員團契、1個學生聯合詩班、1個教職員詩班、7個查經班、1個手鐘團、以及1個福音劇團;針對慕道友設有「Alpha小組」,以不給予壓力的輕鬆方式,提供信仰相關資訊。

婦女發起公禱 有份宣教行列

長老教會積極參與世界公禱日 &nbsp女宣教師孫理蓮助台灣發展社會福利 【林宜瑩專題報導】每年3月第1個主日,是長老教會總會訂的「婦女事工紀念主日」。基督教的婦女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到底成就了哪些宣教事工或社會運動?不說您可能不知道,今年3月4日台灣長老教會與其他華語教會,分別都舉辦「世界公禱日」;這個全球超過190多國參與的國際性宣教事工,其實就是基督徒婦女在19世紀末發起的普世性運動。另外,在台灣已有超過89萬人曾因基督教芥菜種會獲得直接或間接幫助,而該會的創辦人,正是美國女宣教師孫理蓮。 1887年,美國有一群婦女在馬麗艾倫.詹姆斯的提議下,訂定一天為美國貧窮、失業及被孤立者來公禱;1890年,美國露西.皮波蒂也提議要定一天為海外宣教來公禱;1919年,美國這2個公禱日合而為一,並在1922年與加拿大的公禱聚會結合,成了「世界公禱日」的前身。 而亞洲婦女比歐洲更早參加該事工,在1927年時,正式將3月第1個禮拜五──行之多年的公禱日,稱為「世界婦女公禱日」;2次大戰時,因種族仇恨與偏見造成人類極大死傷,因此從1945年起,全球各國基督徒婦女開始透過世界公禱日不斷串連,分享彼此的見證、禱告與服事。 在台灣,台灣長老教會因受到母會加拿大長老會的影響,很早就參與公禱日的事工,在1961年長老教會就派郭知惠傳道師,前往參加80國、37個禱告團體、約2000多位婦女齊聚的公禱日75週年聚會;至今,每年3月第1個禮拜五,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都會製作華語與台語2種版本的禮拜程序,提供給各中區會婦女事工部來舉辦「婦女公禱日大會」;國民政府來台多年後,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才開始參與該事工,今年,其他華語教會則選在台北靈糧堂舉行聯合崇拜。 2011年世界公禱日的主題是「你們有多少餅?」世界公禱日每年都會選定一個國家來代禱,今年為「智利」,由智利世界公禱日委員會撰寫;在禮拜程序中,先是以智利當地各種語言,由婦女代表與會眾相互應答來揭開公禱日活動序幕,並介紹智利國家文化歷史背景,然後再一一為智利各層面代禱。 除世界公禱日由基督徒婦女發起外,在台灣,教會婦女也做了許多社會運動,都有非常傑出、不凡的成果。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美國宣教師、孫雅各牧師娘孫理蓮。1927年孫理蓮踏上台灣這土地,她便深深地愛上這裡,2次戰前被迫返美,戰後,她於1947年再度回台,1952年投入救助工作,透過印刷信函向美、加友人回報她在台灣救助事工進度,藉此來募集所需經費;並在1962年向台灣政府登記立案「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為台灣第1個立案的社會福利機構。 從醫療事工的樂生療養院、山地診所、肺病醫療診所、馬利亞產院、烏腳病醫院,到兒少事工如痲瘋病患新生兒、育幼院、少年之家,及創設技職教育有女子學校(助理護士訓練班、幼稚園褓母訓練班、職業訓練班、墊腳石學校)、男子學校(有農牧、技藝、聖經、木工、大理石加工、大客車駕訓等義工學校、補習學校)等等,孫理蓮參與或創設多項醫療、教育機構。 在宣教事工上,孫理蓮協助原住民建教堂,從1963到1992年,約有400間,並按月補助425間教會傳道人生活費。另一項為救助事工,在台灣沿海地區設置有24處牛奶供應處,受惠兒童有6000人;在風災、水災後發送衣物、麵粉及棉被;孫理蓮還投入監獄關懷事工;在她66歲時,甚至成立「焚棘海外宣道會」,派原住民宣教師到南洋傳教,遍及馬來西亞沙勞越、新幾內亞、印尼南婆羅洲等。經粗估,因芥菜種會上述事工因此受惠的,總人數已達89萬1777人。 孫理蓮於1983年1月14日蒙主恩召,與美籍丈夫前台灣神學院院長孫雅各牧師,長眠於台神的禮拜堂旁,但她一生所做的,卻對台灣產生莫大的影響,至今還繼續延續著&hellip&hellip。 全國婦女同心 結合觀光建山莊 【陳韋鑑採訪報導】提到婦女事工,曾是許多人靈修共同回憶的利巴嫩山莊是不可忽略的,這個由女傳提議、婦女事工部建設起來的靈修山莊,曾是日日客滿的休憩地點,在921大地震後,隨著建物破損及娛樂產業的轉變,漸漸淡出年輕人休憩與靈修的眼光中,但是近年來隨著有心人的努力,山莊重新出發,從利巴嫩山莊的歷史可以看到婦女們的努力,從山莊的未來更可以看到婦女們的可能性。 1966年,在台中中會服事的女傳彭靜淑教師看到教會尋找靈修場地不易,於是向她2伯彭清約長老建議購置土地,熱心的彭清約長老便購買土地奉獻作為教會靈修或會議的場地。為了開拓這個場地,台中中會女宣道部組織「利巴嫩山莊籌備委員會」,甚至由台中市區走路到位於大坑的山莊來協助開墾,1969年由總會議長謝緯牧師舉行動土典禮,並於1971年完工。當時由於建築經費龐大,需要全國婦女一起關心,因此利巴嫩山莊也歸屬於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歷經日日客滿的黃金時期後,利巴嫩山莊在921大地震後面臨設備不足、娛樂需求轉變,於2009年改建,當時的董事長葉碧媛特別在改建前邀請總會同工及全台各中會婦女部長、董事一起上山大掃除。葉碧媛表示,讓大家一起動手,主要是希望喚起投入山莊與實際付出的感覺,這種過程是金錢難以衡量的,同時也再次體會前人40年來胼手胝足、親力親為,把山莊當成自己家一樣關愛的那種愛心。&nbsp 現任利巴嫩山莊董事長林杏霞表示,山莊正整修園內山坡地,希望未來往「香草主題園區」規劃,也試圖結合公部門在大坑風景區的計畫,結合當地的觀光,重新創造利巴嫩山莊的價值,並回饋教會與社會。「目前也與彰基討論相關課程的規劃,彰基郭守仁院長相當支持,」林杏霞說,「目前就是缺乏專業經理人。」 「其實目前的狀況是重新思考的機會,」林杏霞說,大家一起思考未來的道路,而且是培養婦女人才參與經營的好機會,「山莊的轉型,要面對許多過去的傳統,對女性也是很好的挑戰,」此外,更可讓全國各地的婦女有更多互動、認識與交流,這樣才能夠凝聚認同,規畫出適合婦女的藍圖,「歡迎兄姊們來認領花園,或來此當志工。」 事工國際接軌 用信仰關懷社會 【李信仁專題報導】婦女是長老教會宣教的重要支柱,長老教會重視培養婦女祈禱、靈修,配合國際「小錢祈禱奉獻運動」,用每日的禱告和小錢奉獻關懷國內外弱勢,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期許,婦女從靈性追求得到力量,進一步投入社會關懷,勇敢為公義發聲。 1980年代長老教會婦女就發起「彩虹事工」拯救雛妓,結合教會人權、原住民團體,發動華西街反雛妓遊行,並關懷亞洲人口販運和性別公義議題,協助成立勵馨、彩虹、終止童妓協會、婦女展業協會等機構,經常參與社會運動,發揮影響力。近年婦女重視靈性塑造,各梯次全國婦女靈修會超過500人,總會婦女事工幹事李幸玲牧師表示,各教會婦女喜愛祈禱和靈修,希望從中獲得力量,參與社會公義行動。 結合祈禱、奉獻與靈性塑造,是長老教會婦女參與社會關懷的特色,其中最顯著的是「小錢祈禱奉獻運動」。1956年,印度婦女姍蒂所羅門見到亞洲有許多貧苦兒童,於是發起「小錢祈禱奉獻運動」,祈求國家與眾人的和平,1958年第1屆亞洲教會婦女協會決定推行「小錢運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該會創始教會之一,參與至今。 目前全球有100多國參加「小錢運動」,婦女事工委員會配合普世教會,邀請各教會婦女每年10月舉行「小錢祈禱奉獻感恩禮拜」,婦女事工委員會匯集各教會奉獻,一部分交給國際小錢祈禱委員會支持普世宣教、弱勢兒童與婦女關懷,一部分用作本土婦女事工。「小錢運動」曾幫助921大地震、88水災重建,2010年也決議提撥新台幣10萬元,支持柬埔寨聯合教會貧困兒童就學計畫,柬埔寨聯合教會代理總幹事安倫(Arun Van)表達感謝,婦女事工委員會希望未來能有平信徒宣教交流,增加台灣婦女普世公義的參與機會。 「祈禱、讀經與靈修,是婦女用信仰關懷社會的基礎。」李幸玲說,總會翻譯美國長老教會婦女研經手冊,配合實況提供經文釋義和信仰反省,助婦女了解聖經。今年預定出版約拿書、路得記,並於10月舉行婦女查經營,從聖經和神學研究中累積婦女宣教和社會參與的能量;另外,最近國光石化、大埔農地等環境事件,李幸玲期待更多婦女挺身為台灣環境發聲,成為關懷社會公義的起點。 回應呼召 母性特質社會發光 教會女性巾幗不讓鬚眉 &nbsp在社福機構與政策議題中發揮上主恩賜 庇護受傷少女 &nbsp終止兒少性剝削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終止童妓協會」於2009年7月慶祝創立15週年,創會會長高俊明牧師娘高李麗珍在回顧過去15年的記者會上,宣布了協會的重大變革:「從現在起,『台灣終止童妓協會』正式更名為『台灣展翅協會』。」 高李麗珍在記者會上表示,細數15年的歲月,台灣終止童妓協會一直致力於終止童妓、終止兒童色情、終止跨國性剝削的工作,幫助許多的少女,也推動相關法律的立法與修法,15年來終於看到一些成果;但是因為全球化、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口販運問題日益嚴重,也看到網路危機四伏,兒童少年上網時的安全問題,令人憂心。 所以協會擴大服務範圍與關懷議題,希望能夠提供更專業、更完備的服務,以及政策建議。她說:「展翅,是為了要匯集更多人的力量,將受傷的人庇護在張開的羽翼下,讓他們更有能力,就如聖經所記載:『受傷的人要如鷹展翅高飛』。」 根據展翅協會提供的2010年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近200萬名的兒童青少年遭受性剝削,有近120萬名兒少被販運遭受性剝削,而在台灣每年約有300多名少女,因為遭受性剝削接受安置保護;估計全球每年約有60萬至80萬人被販運,其中80%為女性,50%是兒童,在台灣則每年約有100多名人口販運被害人,接受安置保護。 此外,由於網路可隱匿身分,是意圖犯罪人經常利用的工具,台灣每年就約有400多名的兒童或少年,因為網路交友遭受性侵害,並且全球每月約有9600件網路檢舉案件,被證實為兒童色情。協會表示,自從立案以來,目標是終止一切兒少性剝削,面對最新資料數字,保護兒少人身安全的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止。 台灣展翅協會目前推展的工作有「少女展翅自立生活計畫」、「人口販運庇護所服務計畫」、「聽見兒童少年宣導計畫」以及「展翅公益募款活動計畫」,協助家庭失去教養功能的不幸少女,能夠展開自立生活,並且讓人口販運的被害人,於安置期間接受技職訓練,以及提升兒少人權的政策宣導與教育行動。&nbsp 關注婦幼人權 &nbsp設點安置受挫女 【邱國榮專題報導】1988年設立的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以「傳動女性內在力量」為主張,其緣起是美國宣教師高愛琪(Angie Golmon)。高愛琪於1985年帶領一群基督徒朋友從事不幸少女的救援與輔導,在她的心中描繪出「中途之家」的藍圖,這份藍圖靠著上帝的引領與社會大眾的協助下實現,結果一個希望之園的「勵馨園」就在1988年的5月正式成立,開啟了勵馨致力於關注兒童、青少年與婦女的人權道路。 根據勵馨20週年專刊,高愛琪受「中華女性宣教士聯盟」的邀請,赴公立庇護中心關心從娼寮救援出來的女孩,但是女孩經過6個月庇護後,卻重操舊業。因此,她開始有了讓女孩可以避風的中途之家「勵馨園」構想。勵馨首任執行長梁望惠傳道指出,當年尋找適合成立中途之家的地點,為免社會干擾,對外宣稱是教會找宿舍,對象則是中南部北上唸書的女孩;爾後「勵馨園」成立,為了讓女孩能從庇護工廠平安到家,同工常要與老鴇或人口販子諜對諜,每天更換路徑回家,以確保人口販子不知道勵馨園的所在。 勵馨成立至今23年,倡議了《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少年事件處理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人口販運防制法》等有關保護兒少與婦女的人權重要法案,同時,在全國北、中、南、東等地建立了近40處的服務據點,提供家暴安置、單親媽媽庇護工廠,以及未婚媽媽與性侵害少女的中途之家。2010年還發動「白玫瑰運動」,號召民眾集結凱達格蘭大道,要求政府立法剔除劣質法官,也要求「台灣梅根法案」立法。 勵馨指出,未來5年的目標,回應上帝的呼召關懷最弱勢的女性、賦予受創者開啟生命蛻變、接軌國際組織、研發社福事業與建立全國愛馨網。 女性心思細膩 &nbsp感受弱勢者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當初純粹是用母親的身分參與環保,」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陳椒華(台南中會富強教會)淡淡說出投身環保起初的動機。10多年來,她積極關懷電磁輻射受害者、台南東山垃圾掩埋場、七股反雷達等議題,從抗爭、靜坐、絕食到被起訴、罹患癌症,她堅持到底。陳椒華說,看到有人需要幫忙,能貢獻力量做有意義的事讓情況得到改善,感覺很快樂,「幸好我是女性,用母性的去感受弱勢者的需要,就覺得不能不做。」 陳椒華投身環保運動10多年,身為女性,傳統上應盡的責任如照顧家庭、帶孩子,一樣也不少,她也有正職的工作,還要花費心思投入關心環保議題,可說是「蠟燭三頭燒」。直到2個孩子獨立,讓她稍微喘口氣,但孩子大了、公婆老了,當年照顧孩子轉變為現在照顧公婆,陳椒華繼續燃燒自己。 「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但也真的十分辛苦。」陳椒華一路走來,她選擇的是困難的、鮮少人從事的「公害防治」、「推動立法」等與公部門、開發商直接對抗的這條路,雖然感嘆一路走來沒遇到幾個有相同心志的女性,但她能理解大多數女性無法投入的原因。「我的個性是,選擇了就不會停止。」當她看到基地台、高壓電纜造成多少平民百姓身家安全的危害,更感覺「不能停!要做下去!」 陳椒華指出,參與環保活動的女性志工很多,大多是環境教育推廣、資源回收等,這些事情也很重要,但做的人已經很多。「因為我有工作,各方面包括經費,我可以獨立自主,做想做的事。」陳椒華現職是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她勉勵女性一定要有專業能力,加上女性心思細膩、習慣瞻前顧後,以及天生俱有的母性特質,可以做比男性還多的事情。 她坦言,環保社運這條路不好走,無論是電磁波公害防治或阻止不當水資源開發,在在講求「專業」;希望能有更多具有專業背景的女性,發揮所長關心環保議題,「大環境越來越不好,人人都應該投入。」 &nbsp

婦女發起公禱 有份宣教行列

長老教會積極參與世界公禱日 &nbsp女宣教師孫理蓮助台灣發展社會福利 【林宜瑩專題報導】每年3月第1個主日,是長老教會總會訂的「婦女事工紀念主日」。基督教的婦女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到底成就了哪些宣教事工或社會運動?不說您可能不知道,今年3月4日台灣長老教會與其他華語教會,分別都舉辦「世界公禱日」;這個全球超過190多國參與的國際性宣教事工,其實就是基督徒婦女在19世紀末發起的普世性運動。另外,在台灣已有超過89萬人曾因基督教芥菜種會獲得直接或間接幫助,而該會的創辦人,正是美國女宣教師孫理蓮。 1887年,美國有一群婦女在馬麗艾倫.詹姆斯的提議下,訂定一天為美國貧窮、失業及被孤立者來公禱;1890年,美國露西.皮波蒂也提議要定一天為海外宣教來公禱;1919年,美國這2個公禱日合而為一,並在1922年與加拿大的公禱聚會結合,成了「世界公禱日」的前身。 而亞洲婦女比歐洲更早參加該事工,在1927年時,正式將3月第1個禮拜五──行之多年的公禱日,稱為「世界婦女公禱日」;2次大戰時,因種族仇恨與偏見造成人類極大死傷,因此從1945年起,全球各國基督徒婦女開始透過世界公禱日不斷串連,分享彼此的見證、禱告與服事。 在台灣,台灣長老教會因受到母會加拿大長老會的影響,很早就參與公禱日的事工,在1961年長老教會就派郭知惠傳道師,前往參加80國、37個禱告團體、約2000多位婦女齊聚的公禱日75週年聚會;至今,每年3月第1個禮拜五,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都會製作華語與台語2種版本的禮拜程序,提供給各中區會婦女事工部來舉辦「婦女公禱日大會」;國民政府來台多年後,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才開始參與該事工,今年,其他華語教會則選在台北靈糧堂舉行聯合崇拜。 2011年世界公禱日的主題是「你們有多少餅?」世界公禱日每年都會選定一個國家來代禱,今年為「智利」,由智利世界公禱日委員會撰寫;在禮拜程序中,先是以智利當地各種語言,由婦女代表與會眾相互應答來揭開公禱日活動序幕,並介紹智利國家文化歷史背景,然後再一一為智利各層面代禱。 除世界公禱日由基督徒婦女發起外,在台灣,教會婦女也做了許多社會運動,都有非常傑出、不凡的成果。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美國宣教師、孫雅各牧師娘孫理蓮。1927年孫理蓮踏上台灣這土地,她便深深地愛上這裡,2次戰前被迫返美,戰後,她於1947年再度回台,1952年投入救助工作,透過印刷信函向美、加友人回報她在台灣救助事工進度,藉此來募集所需經費;並在1962年向台灣政府登記立案「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為台灣第1個立案的社會福利機構。 從醫療事工的樂生療養院、山地診所、肺病醫療診所、馬利亞產院、烏腳病醫院,到兒少事工如痲瘋病患新生兒、育幼院、少年之家,及創設技職教育有女子學校(助理護士訓練班、幼稚園褓母訓練班、職業訓練班、墊腳石學校)、男子學校(有農牧、技藝、聖經、木工、大理石加工、大客車駕訓等義工學校、補習學校)等等,孫理蓮參與或創設多項醫療、教育機構。 在宣教事工上,孫理蓮協助原住民建教堂,從1963到1992年,約有400間,並按月補助425間教會傳道人生活費。另一項為救助事工,在台灣沿海地區設置有24處牛奶供應處,受惠兒童有6000人;在風災、水災後發送衣物、麵粉及棉被;孫理蓮還投入監獄關懷事工;在她66歲時,甚至成立「焚棘海外宣道會」,派原住民宣教師到南洋傳教,遍及馬來西亞沙勞越、新幾內亞、印尼南婆羅洲等。經粗估,因芥菜種會上述事工因此受惠的,總人數已達89萬1777人。 孫理蓮於1983年1月14日蒙主恩召,與美籍丈夫前台灣神學院院長孫雅各牧師,長眠於台神的禮拜堂旁,但她一生所做的,卻對台灣產生莫大的影響,至今還繼續延續著&hellip&hellip。 全國婦女同心 結合觀光建山莊 【陳韋鑑採訪報導】提到婦女事工,曾是許多人靈修共同回憶的利巴嫩山莊是不可忽略的,這個由女傳提議、婦女事工部建設起來的靈修山莊,曾是日日客滿的休憩地點,在921大地震後,隨著建物破損及娛樂產業的轉變,漸漸淡出年輕人休憩與靈修的眼光中,但是近年來隨著有心人的努力,山莊重新出發,從利巴嫩山莊的歷史可以看到婦女們的努力,從山莊的未來更可以看到婦女們的可能性。 1966年,在台中中會服事的女傳彭靜淑教師看到教會尋找靈修場地不易,於是向她2伯彭清約長老建議購置土地,熱心的彭清約長老便購買土地奉獻作為教會靈修或會議的場地。為了開拓這個場地,台中中會女宣道部組織「利巴嫩山莊籌備委員會」,甚至由台中市區走路到位於大坑的山莊來協助開墾,1969年由總會議長謝緯牧師舉行動土典禮,並於1971年完工。當時由於建築經費龐大,需要全國婦女一起關心,因此利巴嫩山莊也歸屬於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歷經日日客滿的黃金時期後,利巴嫩山莊在921大地震後面臨設備不足、娛樂需求轉變,於2009年改建,當時的董事長葉碧媛特別在改建前邀請總會同工及全台各中會婦女部長、董事一起上山大掃除。葉碧媛表示,讓大家一起動手,主要是希望喚起投入山莊與實際付出的感覺,這種過程是金錢難以衡量的,同時也再次體會前人40年來胼手胝足、親力親為,把山莊當成自己家一樣關愛的那種愛心。&nbsp 現任利巴嫩山莊董事長林杏霞表示,山莊正整修園內山坡地,希望未來往「香草主題園區」規劃,也試圖結合公部門在大坑風景區的計畫,結合當地的觀光,重新創造利巴嫩山莊的價值,並回饋教會與社會。「目前也與彰基討論相關課程的規劃,彰基郭守仁院長相當支持,」林杏霞說,「目前就是缺乏專業經理人。」 「其實目前的狀況是重新思考的機會,」林杏霞說,大家一起思考未來的道路,而且是培養婦女人才參與經營的好機會,「山莊的轉型,要面對許多過去的傳統,對女性也是很好的挑戰,」此外,更可讓全國各地的婦女有更多互動、認識與交流,這樣才能夠凝聚認同,規畫出適合婦女的藍圖,「歡迎兄姊們來認領花園,或來此當志工。」 事工國際接軌 用信仰關懷社會 【李信仁專題報導】婦女是長老教會宣教的重要支柱,長老教會重視培養婦女祈禱、靈修,配合國際「小錢祈禱奉獻運動」,用每日的禱告和小錢奉獻關懷國內外弱勢,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期許,婦女從靈性追求得到力量,進一步投入社會關懷,勇敢為公義發聲。 1980年代長老教會婦女就發起「彩虹事工」拯救雛妓,結合教會人權、原住民團體,發動華西街反雛妓遊行,並關懷亞洲人口販運和性別公義議題,協助成立勵馨、彩虹、終止童妓協會、婦女展業協會等機構,經常參與社會運動,發揮影響力。近年婦女重視靈性塑造,各梯次全國婦女靈修會超過500人,總會婦女事工幹事李幸玲牧師表示,各教會婦女喜愛祈禱和靈修,希望從中獲得力量,參與社會公義行動。 結合祈禱、奉獻與靈性塑造,是長老教會婦女參與社會關懷的特色,其中最顯著的是「小錢祈禱奉獻運動」。1956年,印度婦女姍蒂所羅門見到亞洲有許多貧苦兒童,於是發起「小錢祈禱奉獻運動」,祈求國家與眾人的和平,1958年第1屆亞洲教會婦女協會決定推行「小錢運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該會創始教會之一,參與至今。 目前全球有100多國參加「小錢運動」,婦女事工委員會配合普世教會,邀請各教會婦女每年10月舉行「小錢祈禱奉獻感恩禮拜」,婦女事工委員會匯集各教會奉獻,一部分交給國際小錢祈禱委員會支持普世宣教、弱勢兒童與婦女關懷,一部分用作本土婦女事工。「小錢運動」曾幫助921大地震、88水災重建,2010年也決議提撥新台幣10萬元,支持柬埔寨聯合教會貧困兒童就學計畫,柬埔寨聯合教會代理總幹事安倫(Arun Van)表達感謝,婦女事工委員會希望未來能有平信徒宣教交流,增加台灣婦女普世公義的參與機會。 「祈禱、讀經與靈修,是婦女用信仰關懷社會的基礎。」李幸玲說,總會翻譯美國長老教會婦女研經手冊,配合實況提供經文釋義和信仰反省,助婦女了解聖經。今年預定出版約拿書、路得記,並於10月舉行婦女查經營,從聖經和神學研究中累積婦女宣教和社會參與的能量;另外,最近國光石化、大埔農地等環境事件,李幸玲期待更多婦女挺身為台灣環境發聲,成為關懷社會公義的起點。 回應呼召 母性特質社會發光 教會女性巾幗不讓鬚眉 &nbsp在社福機構與政策議題中發揮上主恩賜 庇護受傷少女 &nbsp終止兒少性剝削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終止童妓協會」於2009年7月慶祝創立15週年,創會會長高俊明牧師娘高李麗珍在回顧過去15年的記者會上,宣布了協會的重大變革:「從現在起,『台灣終止童妓協會』正式更名為『台灣展翅協會』。」 高李麗珍在記者會上表示,細數15年的歲月,台灣終止童妓協會一直致力於終止童妓、終止兒童色情、終止跨國性剝削的工作,幫助許多的少女,也推動相關法律的立法與修法,15年來終於看到一些成果;但是因為全球化、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口販運問題日益嚴重,也看到網路危機四伏,兒童少年上網時的安全問題,令人憂心。 所以協會擴大服務範圍與關懷議題,希望能夠提供更專業、更完備的服務,以及政策建議。她說:「展翅,是為了要匯集更多人的力量,將受傷的人庇護在張開的羽翼下,讓他們更有能力,就如聖經所記載:『受傷的人要如鷹展翅高飛』。」 根據展翅協會提供的2010年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近200萬名的兒童青少年遭受性剝削,有近120萬名兒少被販運遭受性剝削,而在台灣每年約有300多名少女,因為遭受性剝削接受安置保護;估計全球每年約有60萬至80萬人被販運,其中80%為女性,50%是兒童,在台灣則每年約有100多名人口販運被害人,接受安置保護。 此外,由於網路可隱匿身分,是意圖犯罪人經常利用的工具,台灣每年就約有400多名的兒童或少年,因為網路交友遭受性侵害,並且全球每月約有9600件網路檢舉案件,被證實為兒童色情。協會表示,自從立案以來,目標是終止一切兒少性剝削,面對最新資料數字,保護兒少人身安全的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止。 台灣展翅協會目前推展的工作有「少女展翅自立生活計畫」、「人口販運庇護所服務計畫」、「聽見兒童少年宣導計畫」以及「展翅公益募款活動計畫」,協助家庭失去教養功能的不幸少女,能夠展開自立生活,並且讓人口販運的被害人,於安置期間接受技職訓練,以及提升兒少人權的政策宣導與教育行動。&nbsp 關注婦幼人權 &nbsp設點安置受挫女 【邱國榮專題報導】1988年設立的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以「傳動女性內在力量」為主張,其緣起是美國宣教師高愛琪(Angie Golmon)。高愛琪於1985年帶領一群基督徒朋友從事不幸少女的救援與輔導,在她的心中描繪出「中途之家」的藍圖,這份藍圖靠著上帝的引領與社會大眾的協助下實現,結果一個希望之園的「勵馨園」就在1988年的5月正式成立,開啟了勵馨致力於關注兒童、青少年與婦女的人權道路。 根據勵馨20週年專刊,高愛琪受「中華女性宣教士聯盟」的邀請,赴公立庇護中心關心從娼寮救援出來的女孩,但是女孩經過6個月庇護後,卻重操舊業。因此,她開始有了讓女孩可以避風的中途之家「勵馨園」構想。勵馨首任執行長梁望惠傳道指出,當年尋找適合成立中途之家的地點,為免社會干擾,對外宣稱是教會找宿舍,對象則是中南部北上唸書的女孩;爾後「勵馨園」成立,為了讓女孩能從庇護工廠平安到家,同工常要與老鴇或人口販子諜對諜,每天更換路徑回家,以確保人口販子不知道勵馨園的所在。 勵馨成立至今23年,倡議了《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少年事件處理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人口販運防制法》等有關保護兒少與婦女的人權重要法案,同時,在全國北、中、南、東等地建立了近40處的服務據點,提供家暴安置、單親媽媽庇護工廠,以及未婚媽媽與性侵害少女的中途之家。2010年還發動「白玫瑰運動」,號召民眾集結凱達格蘭大道,要求政府立法剔除劣質法官,也要求「台灣梅根法案」立法。 勵馨指出,未來5年的目標,回應上帝的呼召關懷最弱勢的女性、賦予受創者開啟生命蛻變、接軌國際組織、研發社福事業與建立全國愛馨網。 女性心思細膩 &nbsp感受弱勢者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當初純粹是用母親的身分參與環保,」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陳椒華(台南中會富強教會)淡淡說出投身環保起初的動機。10多年來,她積極關懷電磁輻射受害者、台南東山垃圾掩埋場、七股反雷達等議題,從抗爭、靜坐、絕食到被起訴、罹患癌症,她堅持到底。陳椒華說,看到有人需要幫忙,能貢獻力量做有意義的事讓情況得到改善,感覺很快樂,「幸好我是女性,用母性的去感受弱勢者的需要,就覺得不能不做。」 陳椒華投身環保運動10多年,身為女性,傳統上應盡的責任如照顧家庭、帶孩子,一樣也不少,她也有正職的工作,還要花費心思投入關心環保議題,可說是「蠟燭三頭燒」。直到2個孩子獨立,讓她稍微喘口氣,但孩子大了、公婆老了,當年照顧孩子轉變為現在照顧公婆,陳椒華繼續燃燒自己。 「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但也真的十分辛苦。」陳椒華一路走來,她選擇的是困難的、鮮少人從事的「公害防治」、「推動立法」等與公部門、開發商直接對抗的這條路,雖然感嘆一路走來沒遇到幾個有相同心志的女性,但她能理解大多數女性無法投入的原因。「我的個性是,選擇了就不會停止。」當她看到基地台、高壓電纜造成多少平民百姓身家安全的危害,更感覺「不能停!要做下去!」 陳椒華指出,參與環保活動的女性志工很多,大多是環境教育推廣、資源回收等,這些事情也很重要,但做的人已經很多。「因為我有工作,各方面包括經費,我可以獨立自主,做想做的事。」陳椒華現職是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她勉勵女性一定要有專業能力,加上女性心思細膩、習慣瞻前顧後,以及天生俱有的母性特質,可以做比男性還多的事情。 她坦言,環保社運這條路不好走,無論是電磁波公害防治或阻止不當水資源開發,在在講求「專業」;希望能有更多具有專業背景的女性,發揮所長關心環保議題,「大環境越來越不好,人人都應該投入。」 &nbsp

跨海傳福音 原民宣教大使命

&nbsp傳遞福音火種 &nbsp原民向馬國伊班族人傳揚好消息 &nbsp作當地族群橋樑 每年2月第3個禮拜為長老教會總會所訂之「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有許多原住民教會在窮鄉僻壤中努力,積極培育信徒;更與都市教會結合,照顧離鄉工作的族人需要大家一同關心。 然而,有不少原住民教會儘管自身仍有不足,卻還願意盡自己的力量從事海外宣教,為了其他還未認識主的地區,獻出自己僅有的。 在這個紀念主日時,本期《台灣教會公報》帶大家回顧原住民教會的海外宣教故事,再一次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感動,並鼓勵大家踴躍為原住民事工奉獻。 【陳韋鑑專題報導】曾在台灣留下無數美好腳蹤的美籍宣教師孫理蓮(Lillian Dickson),創辦了知名的「芥菜種會」。當時「芥菜種會」成為橋樑,讓許多美加地區兄姊的愛心來到台灣,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不只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也有原住民牧者受派前往南洋地區宣教,將愛從台灣分享出去,只是這段歷史漸漸為人所遺忘。 孫理蓮的另一半,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的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提議派遣台灣原住民牧者前往南洋地區宣教,1967年孫雅各過世後,孫理蓮邀請長老教會牧長組成「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考察宣教區1年後,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1批4位,1971年第2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向伊班人傳教。這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對外派遣原住民宣教師,這8位牧者包含了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 全所哲是中部布農族第1位牧師,1968年芥菜種會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10年的宣教合約,10年期滿後這些宣教師只能陸續返台。全所哲返台後於1983年開始在中布中會豐丘教會牧會,直到解嚴後,他們不停以短宣的方式回到沙勞越,並得到豐丘教會的兄姊們全力支持。同時,全所哲也在中布中會內帶領全中會每月1次禁食禱告會,禱告會的奉獻則成為中布中會的海外宣教基金,這個禁食禱告會延續至今。在全所哲的影響下,中布中會不只豐丘教會持續為沙勞越教會建堂奉獻,包括信義及望鄉等教會也參與協助建堂。 2002年全所哲安息後,全所哲的次子乎南.笛伴奉獻他所繼承的數萬元遺產,在沙勞越泗里街省如樓的Meluain區,距離詩巫(Sibu)市約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當時他與林金元牧師經討論後,決定要蓋一個「宣教信徒訓練中心」,全所哲的女兒全慈信奉獻出丈夫車禍後上百萬元保險金,幫助訓練中心在2006年落成。 有了硬體以後,除了豐丘教會每隔2、3年就派出短宣隊外,上帝也安排了全文河長老自願前來長期服事,延續布農族與伊班族之間的故事。全文河長老來自嘉義中會虎尾教會,他是一位從小由布農族撫養長大的漢人,在漢人的臉孔下有著布農族的靈魂,這種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困擾的處境,對全文河來說卻是上帝的賜福。他說:「這種背景讓我能夠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橋樑。」由於小時候歷經過山上沒有電的生活,全文河在伊班族的生活也十分習慣,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平地華人對伊班族的印象不好,還有些許歧視,就如同過去的台灣人看待「山胞」一樣。歷經過這一切的全文河,扮演當地華人與伊班族的橋樑,實在是上帝的美好旨意。 全文河說:「這裡現在還是淨土,還沒有電視跟網路,如果不把握,以後人們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來教會。」全文河與當地衛理公會牧者配搭,當地的牧者一個人必須服事近20個長屋,每個長屋最多又超過上百戶人家,因此有許多長屋每個月只能做1次禮拜,「當地許多信徒的信仰造就有很大的欠缺,信徒無法自發為孩子禱告,只能等牧者的帶領。」光是宣教中心5分鐘車程內就有5間長屋,這些都是關心的對象。 當地衛理公會牧者Rev. Idai Lugum表示,早期會友各自四散在長屋聚會,有了宣教中心後,可以凝聚當地會友的向心力,「以前都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時也有信心的軟弱,現在有同工互相幫忙,在信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嘗試。」對於來自台灣的兄姊們,能夠長期且實質的關心當地宣教事工,Rev. Idai Lugum表示真的是非常感謝。 豐丘教會短宣隊前往沙勞越服事的過程中,不管是奉獻中心土地與建物的全所哲子女、豐丘教會的牧長、會友,或是在當地服事的全文河,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事工。乎南.笛伴也強調,這個中心是屬於上帝的,打從一開始,建物就將產權登記在衛理公會名下,「我們單純要傳福音,既然是在衛理公會的牧區,那就讓衛理公會管理。」雖然不是長老教會總會發起的事工,但是這種精神正符合我台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夥伴宣教」的精神。 百里尋祖跡 達悟帶信仰回菲國巴丹島 共通血緣、文化連結2島人民 &nbsp牧養心靈也協助實際生活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根據達悟族老人傳說,達悟族人是從菲律賓巴丹島遷居到蘭嶼;2島距離僅百里,百年前就曾有熱絡的往來與文化交流。基於2地文化歷史關連及共通的血緣、語言關係,達悟族人曾多次前往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訪問。最近1次是在2010年5月6日至16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主辦,共14位成員,與巴丹居民分享信仰、交流農漁業,並深入當地家庭探訪、支持當地教會包含建堂在內的各項事工。 該次出訪由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長、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擔任總領隊,長老教會總會代表則為原住民宣道委員會主委盧天武牧師,團員包括東清教會張海嶼牧師、朗島教會王榮基傳道師、椰油教會李奉祈傳道師、蘭嶼神召會王春雄牧師、椰油神召會賴源發傳道師及多位長執、師母,並有隨團護士1位。董森永表示,此行是要分享愛與幸福給巴丹族人,藉由從台灣帶來的禮物以及親自服事巴丹島民,讓長期受到各界幫助的達悟族人更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雖然2島距離並不遙遠,實際上要從蘭嶼到巴丹島卻要經過台灣本島、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再轉機,因此在巴丹島上服事的時間為5月9日到14日;6天內拜訪Basco真道教會在內共5間教會,進行培靈及宣教策略座談,同時關心教會與傳道人的需要,協助並指導農漁業技術;並探訪當地家庭、為生病的人禱告、進行簡單的傷口治療等,其中一天還拜會巴丹省長及地方鄉長。宣教團從台灣帶去多達120種類的民生物資,計有農漁業用工具、衣物、藥品、食物等。董森永說,巴丹島人聽到這些東西是來自台灣,都豎起大姆指說讚。 擔任敬拜組的王榮基分享到,一開始聽說要到巴丹島宣教,內心有點害怕,因為聽聞發生過飛機漏油、船隻翻覆等意外,加上蘭嶼各傳道人原本服事的重點放在「地方牧養」,對於海外宣教的觀念較薄弱。王榮基透露宣教團一直到出發前,陸續受到許多的攪擾,最怕同工家裡有事而無法前行,幸而都能一一排除困難。 去年5月12日晚上宣教團與當地牧師、長老進行座談會,討論包括宣教、農業推廣、漁業發展、文化延續、觀光資源開發、母語保存等議題。王榮基說,在巴丹島上看見有許多年輕人亟需屬靈的培訓、母語逐漸凋零也是危機之一。 董森永則指出,到巴丹島訪問短宣,是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年度重要事工,看見島上生活貧窮,回頭看達悟族長期受到各界幫助,「實在是太幸福了!」另一方面,董森永分享到,這次也見到巴丹島民守法有禮、社區整齊美麗又乾淨,留下深刻印象,相對於蘭嶼紊亂的街景,自嘆不如。 「我們希望彼此扶持與合作,朝向永續發展。」董森永希望台灣政府能支持這樣的民間外交,讓台灣的名聲在國際上打開,更盼望台灣眾教會以基督的愛來扶持巴丹族群同胞的信仰復興。 泰雅爾田埔教會 力排眾議 &nbsp前往印尼短宣 認養謝禮 &nbsp協助開拓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彼得向跟自己同樣族群的猶太人宣教,而保羅則向外族宣教,彼得與保羅的宣教,都同樣重要!」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前任牧師黃田勝說,當年他帶領教會信徒與少數同族的傳道人赴海外宣教時,面臨中會主流聲音不予苟同的聲浪,但保羅向外族宣教的聖經根據,則是他反駁這些雜音的依據,也是堅持向外族宣教的感動,「如果聖經裡沒有保羅這種人,我們原住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基督!」因此15年前,黃田勝便帶著具有同樣心志的同工踏上海外宣教的路,直到他退休以後,依然有人繼續走在這條向外族宣教的道路上。 今年70歲的黃田勝指出,當年不認同海外宣教的主要聲音,是基於台灣原住民生活困苦,需要福音以提振民族,早日復興。「這道理我完全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偏頗,失去了向外族宣教的使命。」他說這是踏上海外宣教的動機,至於目的,則是「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建立培訓當地人成為傳道人的基地。」可是,黃田勝這個傳道生涯的願望,在他退休以前未能實現,他盼望後繼有人,協助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有朝一日如同台灣原住民,能夠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教會。 對於海外宣教的禾場,他們歷經許久的時間尋找,從中國鄉村至泰國北方的邊境,然後繞轉到了印尼,最後進入印尼的西婆羅州(今日稱「西加里曼丹省」)落腳,「那裡有超過120種語言的Taya族,與布農族海外宣教對象的Iban族是世仇。」他說在1995年的2族衝突事件裡,同工親眼目睹人頭落地的慘境,「他們需要福音!」 黃田勝表示,同工是以短宣的方式「認養宣教」,沒有動用過教會的經常費,而是會友自掏腰包奉獻,並且以5年計畫的策略朝向目標邁進。首次的5年計畫,除了協助路德會在當地宣教以外,也認養7位當地傳道人的謝禮;第2個5年計畫,鼓勵與Taya友好的印尼華人向Taya宣教,並且奉獻近新台幣60萬元協助當地的教會蓋起3間禮拜堂;之後仍舊持續地往返,與印尼華人教會合作,開拓40間Taya教會。田埔教會15年的海外宣教路,黃田勝說:「我們還稱不上是宣教,只是學習宣教而已。」 阿美中會巴扶以善 不畏內戰 &nbsp從主日學做起 心懷異象 &nbsp激發宣教熱忱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我是阿美中會差派到海外宣教的第1位阿美族傳道人!」阿美中會巴扶以善教會牧師阿星‧阿曼說,他鼓勵後進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心中時刻要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就像當年阿美中會有強烈海外宣教的異象一般。阿星‧阿曼會這樣語重心長,是因為他覺得,現在年輕的傳道人對宣教似乎沒有熱忱。 阿星‧阿曼於1988年10月接受阿美中會差派,飛到了菲律賓向菲律賓聯合基督教會總會(UCCP)報到,然後轉往Sanfernando市,先於當地的神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Ilocano語言訓練,之後便派往市郊70公里遠處山區的Ilocano原住民族部落,開啟了他在海外開拓教會的宣教工作。「那個地方當時是危險地區,有新人民軍(共產黨)在那裡,聽說經常發生零星內戰。」阿星‧阿曼說,他來自當年仍然反共的台灣,為了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向UCCP申請1位傳道人陪伴前往宣教,除了相互照應以外,也協助他迴避反抗軍的麻煩,「到了當地,我是從小朋友開始做起,先建立『主日學』。」 他指出,雖然當地除了一間沒有神父駐堂的小型天主教堂以外,族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小朋友每天都在溪水裡戲水,因此他接觸小朋友的方式,就是每天躍入溪水裡與他們玩耍,於是孩子們呼朋引伴,開始有了主日學的雛形。「每天教他們讀書,家長當然高興,所以也跟家長建立起關係。」 從此,阿星‧阿曼與部落融洽,接著便合力蓋起了茅草屋頂的禮拜堂,結果主日學平均人數70人,成人主日禮拜60人,聖誕節感恩禮拜則超過百人參加,交出了開拓教會成功的成績單,前後3年時間,他結束了拓宣的任務、返國復職;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UCCP共同簽署了邦交關係,開始長期的友好關係。 曾經是長老教會總會第53屆議長的阿星‧阿曼表示,長老教會對海外宣教的異象不足,多只在乎自身的城池範圍,「但是我發現有海外宣教的教會,幾乎會興旺起來,」他呼籲教會要多關心海外宣教,「特別是神學院也該開始培養對海外宣教有負擔的人才。」畢竟宣教的禾場,不分海內外。 呼應新倍加,關心原民海內外宣教 【盧天武╱特稿】台灣原住民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海外宣教佳美腳蹤。然而原住民海外宣教在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的檔案裡,卻鮮少被提及,時常被視為個案,成為海外宣教史中的「野史」。台灣原住民族中、區會及教會在海外、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既弱勢孤單又被邊緣化。在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此刻,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議題,更是值得探究與反省。 上帝國的福音一直不斷地被傳揚且是生根發芽成長永續不止的,在菲律賓巴丹島的開拓宣教小組回國分享之後,蘭嶼達悟人與巴丹島民經由語言溝通、文化生活交流互相認親與建立族群共同體的共識,進而由教會宣教之旅至民間、政府之間互訪交流。自2001年到2010年間,「宣教之旅」計有4次以上,而「民間交流」計有3次以上,可謂交流互訪頻繁密切。而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宣教,是中布中會豐丘教會長期關懷的聖工,特別當開拓先鋒全所哲牧師蒙主恩召後,遺族子女們繼續承接與推動相關的宣教事工,同心合力參與,並在財力上大力的支持奉獻,方能有繼承者全文河長老前往當地服務。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網頁裡的緣起文章中,肯定地告白:宣教,是教會不可推諉的使命,也是教會被呼召來接續祂的「上帝國的宣教」,從初代至今日、從耶路撒冷到台灣,也未曾改變。但是,對達悟族群區會之菲律賓巴丹島宣教,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來說,卻是令人捏一把冷汗與擔憂的。因為他們所投入的海外宣教事工,不論是差派專職宣教師、國外差會支持、在地宣教事工配搭、資源整合分享等條件完全都是非常薄弱的,一切都必須自己主導策劃統籌運作。 所以,對達悟族群區會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來說,能否給予海外宣教牧區一個持續穩定或長期的宣教夥伴關係,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困難因素之一,乃是未正式向總會登記立案;在普世關係委員會以及傳道委員會的海外宣教計畫中,並沒有菲律賓巴丹島以及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方案。 今日,我們除了懷念國內外非原住民的宣教師在20世紀所建立的宣教神蹟,而願意追隨先人宣教腳蹤外,更要致力於向內(台灣原鄉、都會區)宣教的事業上,執行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所訂定的信徒及教會增長目標,更要在「宣教師差派、參與短宣、宣教區認領」的目標上有所落實,撒出上帝國的福音種子。我們必須有所領悟,在成熟的時機回應上帝向外宣教的呼召,特別是南島民族宣教禾場的關注。達悟族群區會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海外宣教,因積極尋求總會在體制內的認同接納,為「海外跨文化宣教」打開另一扇門,來榮神益人。 海外跨文化宣教聖工對今日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長老教會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新世紀宣教使命。在建立上帝國的普世價值上,將在地化、本土化的福音與文化,提供宣教資源的整合,訂定宣教人才培育養成計畫,開啟宣教網絡之連結平台。我們要的宣教策略要以「身分圖騰的傳教模式」,也要擁有「鮭魚返鄉傳道精神」。(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

跨海傳福音 原民宣教大使命

&nbsp傳遞福音火種 &nbsp原民向馬國伊班族人傳揚好消息 &nbsp作當地族群橋樑 每年2月第3個禮拜為長老教會總會所訂之「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有許多原住民教會在窮鄉僻壤中努力,積極培育信徒;更與都市教會結合,照顧離鄉工作的族人需要大家一同關心。 然而,有不少原住民教會儘管自身仍有不足,卻還願意盡自己的力量從事海外宣教,為了其他還未認識主的地區,獻出自己僅有的。 在這個紀念主日時,本期《台灣教會公報》帶大家回顧原住民教會的海外宣教故事,再一次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感動,並鼓勵大家踴躍為原住民事工奉獻。 【陳韋鑑專題報導】曾在台灣留下無數美好腳蹤的美籍宣教師孫理蓮(Lillian Dickson),創辦了知名的「芥菜種會」。當時「芥菜種會」成為橋樑,讓許多美加地區兄姊的愛心來到台灣,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不只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也有原住民牧者受派前往南洋地區宣教,將愛從台灣分享出去,只是這段歷史漸漸為人所遺忘。 孫理蓮的另一半,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的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提議派遣台灣原住民牧者前往南洋地區宣教,1967年孫雅各過世後,孫理蓮邀請長老教會牧長組成「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考察宣教區1年後,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1批4位,1971年第2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向伊班人傳教。這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對外派遣原住民宣教師,這8位牧者包含了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 全所哲是中部布農族第1位牧師,1968年芥菜種會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10年的宣教合約,10年期滿後這些宣教師只能陸續返台。全所哲返台後於1983年開始在中布中會豐丘教會牧會,直到解嚴後,他們不停以短宣的方式回到沙勞越,並得到豐丘教會的兄姊們全力支持。同時,全所哲也在中布中會內帶領全中會每月1次禁食禱告會,禱告會的奉獻則成為中布中會的海外宣教基金,這個禁食禱告會延續至今。在全所哲的影響下,中布中會不只豐丘教會持續為沙勞越教會建堂奉獻,包括信義及望鄉等教會也參與協助建堂。 2002年全所哲安息後,全所哲的次子乎南.笛伴奉獻他所繼承的數萬元遺產,在沙勞越泗里街省如樓的Meluain區,距離詩巫(Sibu)市約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當時他與林金元牧師經討論後,決定要蓋一個「宣教信徒訓練中心」,全所哲的女兒全慈信奉獻出丈夫車禍後上百萬元保險金,幫助訓練中心在2006年落成。 有了硬體以後,除了豐丘教會每隔2、3年就派出短宣隊外,上帝也安排了全文河長老自願前來長期服事,延續布農族與伊班族之間的故事。全文河長老來自嘉義中會虎尾教會,他是一位從小由布農族撫養長大的漢人,在漢人的臉孔下有著布農族的靈魂,這種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困擾的處境,對全文河來說卻是上帝的賜福。他說:「這種背景讓我能夠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橋樑。」由於小時候歷經過山上沒有電的生活,全文河在伊班族的生活也十分習慣,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平地華人對伊班族的印象不好,還有些許歧視,就如同過去的台灣人看待「山胞」一樣。歷經過這一切的全文河,扮演當地華人與伊班族的橋樑,實在是上帝的美好旨意。 全文河說:「這裡現在還是淨土,還沒有電視跟網路,如果不把握,以後人們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來教會。」全文河與當地衛理公會牧者配搭,當地的牧者一個人必須服事近20個長屋,每個長屋最多又超過上百戶人家,因此有許多長屋每個月只能做1次禮拜,「當地許多信徒的信仰造就有很大的欠缺,信徒無法自發為孩子禱告,只能等牧者的帶領。」光是宣教中心5分鐘車程內就有5間長屋,這些都是關心的對象。 當地衛理公會牧者Rev. Idai Lugum表示,早期會友各自四散在長屋聚會,有了宣教中心後,可以凝聚當地會友的向心力,「以前都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時也有信心的軟弱,現在有同工互相幫忙,在信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嘗試。」對於來自台灣的兄姊們,能夠長期且實質的關心當地宣教事工,Rev. Idai Lugum表示真的是非常感謝。 豐丘教會短宣隊前往沙勞越服事的過程中,不管是奉獻中心土地與建物的全所哲子女、豐丘教會的牧長、會友,或是在當地服事的全文河,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事工。乎南.笛伴也強調,這個中心是屬於上帝的,打從一開始,建物就將產權登記在衛理公會名下,「我們單純要傳福音,既然是在衛理公會的牧區,那就讓衛理公會管理。」雖然不是長老教會總會發起的事工,但是這種精神正符合我台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夥伴宣教」的精神。 百里尋祖跡 達悟帶信仰回菲國巴丹島 共通血緣、文化連結2島人民 &nbsp牧養心靈也協助實際生活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根據達悟族老人傳說,達悟族人是從菲律賓巴丹島遷居到蘭嶼;2島距離僅百里,百年前就曾有熱絡的往來與文化交流。基於2地文化歷史關連及共通的血緣、語言關係,達悟族人曾多次前往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訪問。最近1次是在2010年5月6日至16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主辦,共14位成員,與巴丹居民分享信仰、交流農漁業,並深入當地家庭探訪、支持當地教會包含建堂在內的各項事工。 該次出訪由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長、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擔任總領隊,長老教會總會代表則為原住民宣道委員會主委盧天武牧師,團員包括東清教會張海嶼牧師、朗島教會王榮基傳道師、椰油教會李奉祈傳道師、蘭嶼神召會王春雄牧師、椰油神召會賴源發傳道師及多位長執、師母,並有隨團護士1位。董森永表示,此行是要分享愛與幸福給巴丹族人,藉由從台灣帶來的禮物以及親自服事巴丹島民,讓長期受到各界幫助的達悟族人更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雖然2島距離並不遙遠,實際上要從蘭嶼到巴丹島卻要經過台灣本島、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再轉機,因此在巴丹島上服事的時間為5月9日到14日;6天內拜訪Basco真道教會在內共5間教會,進行培靈及宣教策略座談,同時關心教會與傳道人的需要,協助並指導農漁業技術;並探訪當地家庭、為生病的人禱告、進行簡單的傷口治療等,其中一天還拜會巴丹省長及地方鄉長。宣教團從台灣帶去多達120種類的民生物資,計有農漁業用工具、衣物、藥品、食物等。董森永說,巴丹島人聽到這些東西是來自台灣,都豎起大姆指說讚。 擔任敬拜組的王榮基分享到,一開始聽說要到巴丹島宣教,內心有點害怕,因為聽聞發生過飛機漏油、船隻翻覆等意外,加上蘭嶼各傳道人原本服事的重點放在「地方牧養」,對於海外宣教的觀念較薄弱。王榮基透露宣教團一直到出發前,陸續受到許多的攪擾,最怕同工家裡有事而無法前行,幸而都能一一排除困難。 去年5月12日晚上宣教團與當地牧師、長老進行座談會,討論包括宣教、農業推廣、漁業發展、文化延續、觀光資源開發、母語保存等議題。王榮基說,在巴丹島上看見有許多年輕人亟需屬靈的培訓、母語逐漸凋零也是危機之一。 董森永則指出,到巴丹島訪問短宣,是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年度重要事工,看見島上生活貧窮,回頭看達悟族長期受到各界幫助,「實在是太幸福了!」另一方面,董森永分享到,這次也見到巴丹島民守法有禮、社區整齊美麗又乾淨,留下深刻印象,相對於蘭嶼紊亂的街景,自嘆不如。 「我們希望彼此扶持與合作,朝向永續發展。」董森永希望台灣政府能支持這樣的民間外交,讓台灣的名聲在國際上打開,更盼望台灣眾教會以基督的愛來扶持巴丹族群同胞的信仰復興。 泰雅爾田埔教會 力排眾議 &nbsp前往印尼短宣 認養謝禮 &nbsp協助開拓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彼得向跟自己同樣族群的猶太人宣教,而保羅則向外族宣教,彼得與保羅的宣教,都同樣重要!」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前任牧師黃田勝說,當年他帶領教會信徒與少數同族的傳道人赴海外宣教時,面臨中會主流聲音不予苟同的聲浪,但保羅向外族宣教的聖經根據,則是他反駁這些雜音的依據,也是堅持向外族宣教的感動,「如果聖經裡沒有保羅這種人,我們原住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基督!」因此15年前,黃田勝便帶著具有同樣心志的同工踏上海外宣教的路,直到他退休以後,依然有人繼續走在這條向外族宣教的道路上。 今年70歲的黃田勝指出,當年不認同海外宣教的主要聲音,是基於台灣原住民生活困苦,需要福音以提振民族,早日復興。「這道理我完全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偏頗,失去了向外族宣教的使命。」他說這是踏上海外宣教的動機,至於目的,則是「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建立培訓當地人成為傳道人的基地。」可是,黃田勝這個傳道生涯的願望,在他退休以前未能實現,他盼望後繼有人,協助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有朝一日如同台灣原住民,能夠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教會。 對於海外宣教的禾場,他們歷經許久的時間尋找,從中國鄉村至泰國北方的邊境,然後繞轉到了印尼,最後進入印尼的西婆羅州(今日稱「西加里曼丹省」)落腳,「那裡有超過120種語言的Taya族,與布農族海外宣教對象的Iban族是世仇。」他說在1995年的2族衝突事件裡,同工親眼目睹人頭落地的慘境,「他們需要福音!」 黃田勝表示,同工是以短宣的方式「認養宣教」,沒有動用過教會的經常費,而是會友自掏腰包奉獻,並且以5年計畫的策略朝向目標邁進。首次的5年計畫,除了協助路德會在當地宣教以外,也認養7位當地傳道人的謝禮;第2個5年計畫,鼓勵與Taya友好的印尼華人向Taya宣教,並且奉獻近新台幣60萬元協助當地的教會蓋起3間禮拜堂;之後仍舊持續地往返,與印尼華人教會合作,開拓40間Taya教會。田埔教會15年的海外宣教路,黃田勝說:「我們還稱不上是宣教,只是學習宣教而已。」 阿美中會巴扶以善 不畏內戰 &nbsp從主日學做起 心懷異象 &nbsp激發宣教熱忱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我是阿美中會差派到海外宣教的第1位阿美族傳道人!」阿美中會巴扶以善教會牧師阿星•阿曼說,他鼓勵後進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心中時刻要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就像當年阿美中會有強烈海外宣教的異象一般。阿星•阿曼會這樣語重心長,是因為他覺得,現在年輕的傳道人對宣教似乎沒有熱忱。 阿星•阿曼於1988年10月接受阿美中會差派,飛到了菲律賓向菲律賓聯合基督教會總會(UCCP)報到,然後轉往Sanfernando市,先於當地的神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Ilocano語言訓練,之後便派往市郊70公里遠處山區的Ilocano原住民族部落,開啟了他在海外開拓教會的宣教工作。「那個地方當時是危險地區,有新人民軍(共產黨)在那裡,聽說經常發生零星內戰。」阿星•阿曼說,他來自當年仍然反共的台灣,為了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向UCCP申請1位傳道人陪伴前往宣教,除了相互照應以外,也協助他迴避反抗軍的麻煩,「到了當地,我是從小朋友開始做起,先建立『主日學』。」 他指出,雖然當地除了一間沒有神父駐堂的小型天主教堂以外,族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小朋友每天都在溪水裡戲水,因此他接觸小朋友的方式,就是每天躍入溪水裡與他們玩耍,於是孩子們呼朋引伴,開始有了主日學的雛形。「每天教他們讀書,家長當然高興,所以也跟家長建立起關係。」 從此,阿星•阿曼與部落融洽,接著便合力蓋起了茅草屋頂的禮拜堂,結果主日學平均人數70人,成人主日禮拜60人,聖誕節感恩禮拜則超過百人參加,交出了開拓教會成功的成績單,前後3年時間,他結束了拓宣的任務、返國復職;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UCCP共同簽署了邦交關係,開始長期的友好關係。 曾經是長老教會總會第53屆議長的阿星•阿曼表示,長老教會對海外宣教的異象不足,多只在乎自身的城池範圍,「但是我發現有海外宣教的教會,幾乎會興旺起來,」他呼籲教會要多關心海外宣教,「特別是神學院也該開始培養對海外宣教有負擔的人才。」畢竟宣教的禾場,不分海內外。 呼應新倍加,關心原民海內外宣教 【盧天武╱特稿】台灣原住民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海外宣教佳美腳蹤。然而原住民海外宣教在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的檔案裡,卻鮮少被提及,時常被視為個案,成為海外宣教史中的「野史」。台灣原住民族中、區會及教會在海外、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既弱勢孤單又被邊緣化。在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此刻,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議題,更是值得探究與反省。 上帝國的福音一直不斷地被傳揚且是生根發芽成長永續不止的,在菲律賓巴丹島的開拓宣教小組回國分享之後,蘭嶼達悟人與巴丹島民經由語言溝通、文化生活交流互相認親與建立族群共同體的共識,進而由教會宣教之旅至民間、政府之間互訪交流。自2001年到2010年間,「宣教之旅」計有4次以上,而「民間交流」計有3次以上,可謂交流互訪頻繁密切。而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宣教,是中布中會豐丘教會長期關懷的聖工,特別當開拓先鋒全所哲牧師蒙主恩召後,遺族子k們繼續承接與推動相關的宣教事工,同心合力參與,並在財力上大力的支持奉獻,方能有繼承者全文河長老前往當地服務。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網頁裡的緣起文章中,肯定地告白:宣教,是教會不可推諉的使命,也是教會被呼召來接續祂的「上帝國的宣教」,從初代至今日、從耶路撒冷到台灣,也未曾改變。但是,對達悟族群區會之菲律賓巴丹島宣教,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來說,卻是令人捏一把冷汗與擔憂的。因為他們所投入的海外宣教事工,不論是差派專職宣教師、國外差會支持、在地宣教事工配搭、資源整合分享等條件完全都是非常薄弱的,一切都必須自己主導策劃統籌運作。 所以,對達悟族群區會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來說,能否給予海外宣教牧區一個持續穩定或長期的宣教夥伴關係,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困難因素之一,乃是未正式向總會登記立案;在普世關係委員會以及傳道委員會的海外宣教計畫中,並沒有菲律賓巴丹島以及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方案。 今日,我們除了懷念國內外非原住民的宣教師在20世紀所建立的宣教神蹟,而願意追隨先人宣教腳蹤外,更要致力於向內(台灣原鄉、都會區)宣教的事業上,執行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所訂定的信徒及教會增長目標,更要在「宣教師差派、參與短宣、宣教區認領」的目標上有所落實,撒出上帝國的福音種子。我們必須有所領悟,在成熟的時機回應上帝向外宣教的呼召,特別是南島民族宣教禾場的關注。達悟族群區會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海外宣教,因積極尋求總會在體制內的認同接納,為「海外跨文化宣教」打開另一扇門,來榮神益人。 海外跨文化宣教聖工對今日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長老教會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新世紀宣教使命。在建立上帝國的普世價值上,將在地化、本土化的福音與文化,提供宣教資源的整合,訂定宣教人才培育養成計畫,開啟宣教網絡之連結平台。我們要的宣教策略要以「身分圖騰的傳教模式」,也要擁有「鮭魚返鄉傳道精神」。(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

跨界尋愛 勇敢追求主賜良人

&nbsp面對結婚率下滑、初婚年齡提高 &nbsp教會應看重未婚聯誼幫助青年走入婚姻 &nbsp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近10年的結婚率震盪下滑,初婚年齡也不斷上升。甚至社會上對於適婚男女為何不願步入兩性關係,也出現了所謂「草食化」的討論。在基督徒社群中,又時常充斥著「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的態度,致使許多青年在不敢、不願、不想,或是被某種既定規範限制下,無法尋得共度一生的良伴。 然而,同時也有許多人選擇跨出既有的界線,他們在傳統的期待之外,找到了上帝預備的另一半。本期《台灣教會公報》選擇了跨文化、跨年齡、跨宗教、跨國家等4個向度的例子,與讀者一起思索,如何跨界尋得真愛。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國人對結婚的熱情加溫?內政部長江宜樺去年底指出,2010年1至10月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1萬2020對,較2009年同期增加1萬9055對,大幅回升20.5%,全年的結婚總對數,雖然尚未發布,但是預估將較前年有所提升,水準會接近2005與2006年。可是,這看似回溫的結婚率,若是拉長了時間觀察,結婚率仍舊呈現下滑趨勢。 回溯至2000年,當年的結婚率是8.3&amppermil,也就是每千人中有8.3對新婚夫婦,隨著時間一路震盪下滑至2009年的5.0&amppermil,雖然內政部看好去年的結婚率可望恢復至2005、2006年的6.3&amppermil水準,但是總體的走勢仍舊是往下降。 為何去年的1至10月會較前年同期,成長20.5%?江宜樺在公布最新數字時指出,主要係前年適逢不宜婚配的「孤鸞年」,而去年適逢民國99年,該年的9月9日為黃道吉日,再加上99有長長「久久」之意,使得當日結婚的對數,創下近20年來單日結婚最高對數的紀錄,又同年的10月10日更寓涵「十全十美」的意思,因此才造就了去年結婚率的提升。 除了結婚率下降,更進一步需要關心的是結婚年齡逐年遞增的問題。依據內政部統計,按初婚的新郎、新娘年齡分,2009年的新郎平均年齡是31.6歲、新娘為28.9歲,均較前年增加0.5歲。拉長時間觀察變化,1999年的新郎平均年齡是30歲,到了2009年則是31.6歲,結婚年齡遞增了5.3%,而用同樣的時間看新娘年齡的遞增,從1999年的26.1歲到2009年的28.9歲,遞增了10.7%,足足高過新郎2倍;換言之,女性結婚年齡遞增的速度如果繼續高於男性的話,「女大男小」的組合將會越來越多。 此外,隨著年齡層愈輕,能接受女大男小配的比例也愈高;目前30至39歲的年齡層,妻子年紀較大的比例上升至12.34%,而20至29歲的女大男小的情況則突破2成,達22.22%。 我國異國聯姻配偶的國籍相當多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目前仍以東南亞、中國(含香港與澳門)的配偶占多數。目前以中國籍的人士以1萬1019人居冠,占了62.84%,其他外國籍者6515人占37.16%;後者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地區,若按其國籍別觀察,以越南人最多,印尼人次之,日本人居第3。 教會是社會的縮影,根據上述的資料推測,教會裡的未婚男女的年齡應該是跟著社會逐年攀高,結婚率也同步跟著下滑,而教會圈裡也不乏異國聯姻與打破傳統男大女小疆界的婚姻,本報邀請了幾位跨越傳統婚姻界線的當事人現身說法,分享他們是如何能夠「跨越界線愛上你」! 關於婚姻,經常協助七星中會婚姻部舉辦未婚青年聯誼活動的基隆中山教會牧師賴德卿說:「婚姻是上帝的恩典!」因此,她經常鼓勵未婚的男女要勇敢去追求婚姻,「婚姻既然是上帝的恩典,教會界就要看重未婚聯誼的事工。」而且從每次活動報名的盛況便可以得知,未婚男女對該事工的需求確實殷切。但是,教會舉辦的未婚聯誼,往往女性參與人數多於男性,不過該中會近年所辦的未婚聯誼,卻能夠保持著男女參加者各半的比例,也使未婚青年趨之若鶩。 賴德卿分享如何達到男女比例各半的技巧,她說,女性基於安全感與忠於信仰的緣故,多數期待配偶是基督徒,反觀男性的表現則是「可有可無」居多,因此辦活動時得先聯絡男性,並且確定好男性人數後,再開放相對的名額讓女性報名,如此便能夠創造出男女各半比例的聯誼,活動也才會跟著精采可期,因而形成了良性循環的該項事工,也就能夠獲得好評。 跨越文化的隔閡 布客結夫妻 用信仰克服萬難 【陳韋鑑採訪報導】為了獲得與心愛的布農少女交往的機會,一位客家青年走進了教會,從此改變2個人的生命;如今,他們是有著3個女兒的牧師與傳道,為了記念這段感情及2人的族群,大女兒取名為「白布客」。 故事中的男主角,白布客的父親就是一直在客家福音事工深耕的溫宏敦牧師,他從一個初代信徒,接受信義神學院裝備、歷經牧會以及客家宣教神學院的事工;而白布客的母親,來自台東布農族的白美月傳道在客家宣教神學院畢業後,目前則是客家福音協會的主要同工。 故事從一家醫院開始,當時的溫宏敦、白美月以及她的大姊,都是一個醫院裡的同事,相識半年後,眾人眼中務實的溫宏敦向她的大姊提出想追求白美月的想法,回想當年,白美月說:「當時大姊沒有提出經濟上的要求,也沒有因為他輕微小兒麻痺而拒絕,只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要他信耶穌。」對一個傳統客庄地區長大的年輕人來說,改變信仰是個非常重大的事,更何況信耶穌之後,只能開始交往而已;不過當時溫宏敦就在桃園開始固定教會聚會、查經,甚至與牧師一起探訪兄姊,他不只是以一個承諾來看信仰,而是認真的用生命去認識。白美月後來辭去了工作,回到台東的部落裡,2人開始書信往來,半年後溫宏敦受洗、再經過半年的交往,2人順利結為連理。 出身於客家庄的溫宏敦改變信仰,並沒有承受太大的家庭壓力,白美月表示,感謝神,可能是溫宏敦的腳不方便,所以當初與家人提到要信耶穌、要娶原住民都沒有被反對,更因為牧者、兄姊於公公癌症時的陪伴,使公公也受洗成為基督徒,還立下遺囑,要每個兒子都信主,成為村子裡第1戶舉辦基督教喪禮的家庭。「當時的宗親們直接站出來反對,直到聽了公公的遺囑錄音後,才勉強接受。」白美月說,公公過世後,溫宏敦決定舉家遷回鄉下與母親同住,「剛回鄉下的時候很多人等著看我們信耶穌的,搬回來要靠什麼過日子,再加上先生後來受到呼召,決定為了客家福音而獻身讀神學院,的確是有過經濟上辛苦的時光。」但是神在各方面都滿滿賜福這個家庭,白美月回憶,溫宏敦要開始牧會前,有一天婆婆忽然來說:「我兒子要牧會了,我不能再拜拜了。」而後就與大姑2人同天受洗,白美月說:「我們真的沒有做什麼,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在公主與王子結婚後,依然要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特別的是客家文化與布農文化的差別。提到文化差異,白美月說,婆婆堅持女人家早上起來要先把全家衣服洗好,這讓不同文化下長大的她有時無法照辦,「不過我老公從來不會轉述婆婆告狀,而且當婆婆急起來罵我時,我的客語程度就開始聽不懂,等到孩子翻譯時氣也消了。」 另一方面,雖然深耕客家福音,但是白美月還是在寒暑假都讓3個女兒回到部落去,讓她們熟悉部落的生活與文化,「大女兒白布客就很認同自己的布農族身分,」白美月提到自己當年也在文化認同中拉扯,婚後10年間一直很想回部落生活,但是當時為了照顧婆婆只好順服,如今受到客家福音的呼召,「早就認同了,自己也不知道呢!」白美月爽朗的笑著。 跨越年齡的差距 女大男小不成問題&nbsp年紀越輕越不介意 【邱國榮台北報導】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女主角小龍女的年齡大男主角楊過6歲,而他們的俠客戀情,讓眾多讀者回味再三,在心底迴盪。「年齡不是愛情的距離」這種打破傳統觀念的姻緣,也在「娶某大姊坐金交椅」的台灣俗諺裡找到相似的肯定,雖然這句諺語帶有父權思想的味道,但是祝賀之意,早已經勝過不討人喜的沙文主義,並讓人進一步思索,新娘年齡大於新郎的婚姻中,那耐人尋味的幸福滋味。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夫妻的年齡差距,妻子年齡大於丈夫的比例,在20歲以上的所有夫妻中,丈夫較妻子年長的總比例約8成。在丈夫50至59歲的年齡層中,妻子較丈夫年長的比例僅有6.81%,40至49歲的年齡層中也只有8.21%,但是到了30至39歲的年齡層,妻子年紀較大的比例則上升至12.34%,而20至29歲的年齡層中,女大男小的情況則突破2成,達到了22.22%。顯見隨著年齡層降低,年紀愈輕,「女大男小」配的比例也愈高。換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娶某大姊坐金交椅」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再也不是特例。 超越小龍女與楊過的6歲差距,而且鶼鰈情深的夫妻肯定不少,除了知名藝人曹啟泰與夏玲玲之外,內湖教會中也有1對相差9歲、婚齡即將邁入18年的夫妻;當事人蕭淑芬說:「當初面對婚事,當然有傳統包袱的壓力。」至於夫家,因為丈夫的父母早逝,所以反而沒有來自夫家的壓力。她回憶,在婚前,民間信仰的娘家人出乎意料的,竟然基於2人同信基督的理由,而主動關心起這樁婚事。 「年齡真的不是問題。」蕭淑芬說,維繫良好婚姻關係,有同樣信念的生活哲學最是重要。「我們共同的信仰,就是我們共同的生活哲學。」因為信念相同,所以彼此共同關心的話題也多,生活中隨時能夠產生共鳴,有了經常性的共鳴也才有習以為常的親暱,許多夫妻視大庭廣眾下牽手走路為畏途,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最稀鬆平常的事。 跨越國家的界線 語言無法澆熄熱情&nbsp共同志願維繫彼此 【陳怡萱專題報導】台灣西拉雅碰上菲律賓會擦出什麼火花?結婚近20年,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淑娟(Uma Talavan)與先生萬益嘉(Edgar Macapili)之間,以「愛的火花」跨越國境。採訪中聽不懂華語的萬益嘉常會用台語和英語表達與萬淑娟相同的想法,當萬淑娟笑說:「你比較包容我,」萬益嘉會接話:「我卡愛妳啦!」他們倆認為,這樣打情罵俏是婚姻中「愛情滋潤」很重要的方式。 萬淑娟從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前往菲律賓短期進修,由於水土不服,加上思鄉嚴重,當地的同學萬益嘉便開始照顧她。她說:「我是被他的體貼感動啦!」他說:「當時就覺得這個女生『足水』(很漂亮),就把她追求下來。」由於2人個性都帶有南島的熱情樂天,加上同樣的信仰與音樂專攻,半年後就結為連理。 然而,2人不曾因國籍、文化不同而產生衝突,細問之下,原來萬淑娟自小家教開明不受限,使她對新事物有好奇感,而萬益嘉則帶有菲律賓Bisaya族「凡事都好、不計較」以及「尊重女性」的性格,2人很好溝通。萬淑娟說,他們就跟一般的家庭一樣,偶爾也需要協調,但她不覺得是文化背景不同的關係。 萬淑娟在菲律賓看見不同國家的同學盡情展現自己的文化,受到極大衝擊,「這讓我去思考『我的文化可以帶來什麼?』」回台灣後一腳踏入西拉雅的世界。她形容追尋西拉雅就好像碰觸到一個寶盒,越挖掘就越是無限驚奇;而萬益嘉起初因她而認識西拉雅,當理解越多,也越傾身投入,2人全力爭取西拉雅族正名及復育沉睡已久的文化。「我們有共同的生命志願,這是上帝的奇妙安排。」萬淑娟說,2人至今遇到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但不懂華語的萬益嘉卻因天性樂觀,就算比手劃腳也能交朋友。萬益嘉笑說常有人問他「能不能適應這裡啊?」其實他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萬淑娟與萬益嘉,是夫妻,是戀人,也是夥伴和同工,萬益嘉說:「結婚也要維持是lover」,萬淑娟則強調:「我們沒有要塑造模範夫妻形象,只是一直很珍惜彼此的相遇!」 跨越宗教的藩籬 信仰不是感情阻礙&nbsp勇於追求上主預備 【李信仁專題報導】許多基督徒女性希望伴侶的信仰相同,但在教會機構任職的陳姊妹認為,男友不是基督徒反而更自在,因為少了教會裡過多「關愛眼神」,她認為宗教信仰不是2人能否合得來的關鍵,重要的是相同的價值觀、政治理念與人生目標。 「我不會找圈內人當對象」陳姊妹直言,教會裡談戀愛壓力很大,有很多人盯著看,因為教會界圈子不大,戀愛交往常成為話題焦點,「過度關心的人太多,這樣交往多痛苦啊,打死我也不找長老教會的對象!」 陳姊妹覺得只要對方能夠尊重基督教,不會強迫她拿香就可以了。男友來自民間信仰家庭,但從她身上知道長老教會關懷台灣社會,反而使他對教會充滿敬意,陳姊妹看到男友的成長,宗教信仰不是感情阻礙。 2年前陳姊妹結束一段6年的感情,她重新檢視自己和過去戀情,希望交往對象能有同樣的喜好,她寫下幾個條件:喜歡日本、會講日語、愛攝影、認同台灣。原本覺得這種人不存在,沒想到認識了現在的男友。 「和伴侶坐在京都的旅館,看著窗外風景,聊日本事物,那該多好,這是我最大的心願。」陳姊妹和男友談起日本,2人滔滔不絕,她的男友曾在日本留學,尤對京都情有獨鍾,有共同話題和愛好的2人,從相識到交往發展順利,交往近2年來,每晚透過網路聊天,熱戀「閃光」羨煞旁人。 婚前戀愛交往,有什麼需要留意?陳姊妹說,過去談過幾段戀愛,不會覺得有共同興趣,尤其是相同的政治理念有多麼重要,但交往時卻常為了政治而吵架,使她逐漸體會到,在台灣特殊的社會處境中,政治觀點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認同和性格,她覺得「政治認同比宗教影響更大!」 目前,陳姊妹和男友有許多夢想要完成,並不急著結婚,重要的是看到對方願意付出行動,而不是只用口頭承諾。陳姊妹肯定的說:「遇到他,是上帝極大恩典。」她以自己的例子鼓勵遭遇感情挫折的朋友:「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追求幸福,不因一時感情不順就否定上帝帶領,也許上帝預備的人已經靠近了。」 開放的信仰,跨界的愛情 【方嵐亭╱特稿】有位年輕人在高中時受同學邀約,參與教會聖歌隊;到了大學更活躍於團契活動,舉凡新生工作、查經班、偏遠教會的兒童青少年工作,無不盡心參與。他在一次聖經神學研究班的籌備過程中,結識了頗有才華的某教會牧師女兒,想以結婚為前題有計畫的交往,但在與女方的家長碰面後,一切卻變了調。 這位慕道弟兄目前初為人父,結婚對象也非基督徒,他雖相信耶穌,但與教會生活漸行漸遠,遑論受洗。他受傷的記憶中,疑惑著當年拒絕自己和其女兒交往的父母,真是在乎自己非基督徒的身分?若自己當時是醫學系的學生,爸媽是否會改口說沒關係,邊交往邊向他傳福音? 這是長老教會大專團契發生的真實案例,雖然在感情的世界裡本來就充滿許多美麗的遺憾,誰會和誰結婚沒有一個準,但是這個案例讓我們得以思考一個嚴肅的話題:基督徒的「同質婚姻」到底判準真在信仰,還是漸趨世俗化的社經地位? 著名的戲劇《屋頂上提琴手》中,女兒賽?戀愛的對象是貧窮但有抱負的裁縫師麥妥,但因違反猶太傳統,受父親泰維極力反對。泰維在反覆思考又經過掙扎後,答應女兒的要求,表現了猶太人的智慧,把衝撞傳統下的焦慮轉化成祝福。 舊約聖經中的約拿書,在短短4章的篇幅中讓我們看到,作者要以色列百姓們學會在偉大無盡的造物主面前更開放,即使是以色列的仇敵亞述人,上主仍舊會有賜福和應許。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如果約拿繼續待在尼尼微城,或許約拿書還要發展出一段未出現的第5章,關於「異族通婚」的內容,藉著跨越界線的婚姻,讓眾人得福。

跨界尋愛 勇敢追求主賜良人

&nbsp面對結婚率下滑、初婚年齡提高 &nbsp教會應看重未婚聯誼幫助青年走入婚姻 &nbsp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近10年的結婚率震盪下滑,初婚年齡也不斷上升。甚至社會上對於適婚男女為何不願步入兩性關係,也出現了所謂「草食化」的討論。在基督徒社群中,又時常充斥著「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的態度,致使許多青年在不敢、不願、不想,或是被某種既定規範限制下,無法尋得共度一生的良伴。 然而,同時也有許多人選擇跨出既有的界線,他們在傳統的期待之外,找到了上帝預備的另一半。本期《台灣教會公報》選擇了跨文化、跨年齡、跨宗教、跨國家等4個向度的例子,與讀者一起思索,如何跨界尋得真愛。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國人對結婚的熱情加溫?內政部長江宜樺去年底指出,2010年1至10月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1萬2020對,較2009年同期增加1萬9055對,大幅回升20.5%,全年的結婚總對數,雖然尚未發布,但是預估將較前年有所提升,水準會接近2005與2006年。可是,這看似回溫的結婚率,若是拉長了時間觀察,結婚率仍舊呈現下滑趨勢。 回溯至2000年,當年的結婚率是8.3&amppermil,也就是每千人中有8.3對新婚夫婦,隨著時間一路震盪下滑至2009年的5.0&amppermil,雖然內政部看好去年的結婚率可望恢復至2005、2006年的6.3&amppermil水準,但是總體的走勢仍舊是往下降。 為何去年的1至10月會較前年同期,成長20.5%?江宜樺在公布最新數字時指出,主要係前年適逢不宜婚配的「孤鸞年」,而去年適逢民國99年,該年的9月9日為黃道吉日,再加上99有長長「久久」之意,使得當日結婚的對數,創下近20年來單日結婚最高對數的紀錄,又同年的10月10日更寓涵「十全十美」的意思,因此才造就了去年結婚率的提升。 除了結婚率下降,更進一步需要關心的是結婚年齡逐年遞增的問題。依據內政部統計,按初婚的新郎、新娘年齡分,2009年的新郎平均年齡是31.6歲、新娘為28.9歲,均較前年增加0.5歲。拉長時間觀察變化,1999年的新郎平均年齡是30歲,到了2009年則是31.6歲,結婚年齡遞增了5.3%,而用同樣的時間看新娘年齡的遞增,從1999年的26.1歲到2009年的28.9歲,遞增了10.7%,足足高過新郎2倍;換言之,女性結婚年齡遞增的速度如果繼續高於男性的話,「女大男小」的組合將會越來越多。 此外,隨著年齡層愈輕,能接受女大男小配的比例也愈高;目前30至39歲的年齡層,妻子年紀較大的比例上升至12.34%,而20至29歲的女大男小的情況則突破2成,達22.22%。 我國異國聯姻配偶的國籍相當多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目前仍以東南亞、中國(含香港與澳門)的配偶占多數。目前以中國籍的人士以1萬1019人居冠,占了62.84%,其他外國籍者6515人占37.16%;後者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地區,若按其國籍別觀察,以越南人最多,印尼人次之,日本人居第3。 教會是社會的縮影,根據上述的資料推測,教會裡的未婚男女的年齡應該是跟著社會逐年攀高,結婚率也同步跟著下滑,而教會圈裡也不乏異國聯姻與打破傳統男大女小疆界的婚姻,本報邀請了幾位跨越傳統婚姻界線的當事人現身說法,分享他們是如何能夠「跨越界線愛上你」! 關於婚姻,經常協助七星中會婚姻部舉辦未婚青年聯誼活動的基隆中山教會牧師賴德卿說:「婚姻是上帝的恩典!」因此,她經常鼓勵未婚的男女要勇敢去追求婚姻,「婚姻既然是上帝的恩典,教會界就要看重未婚聯誼的事工。」而且從每次活動報名的盛況便可以得知,未婚男女對該事工的需求確實殷切。但是,教會舉辦的未婚聯誼,往往女性參與人數多於男性,不過該中會近年所辦的未婚聯誼,卻能夠保持著男女參加者各半的比例,也使未婚青年趨之若鶩。 賴德卿分享如何達到男女比例各半的技巧,她說,女性基於安全感與忠於信仰的緣故,多數期待配偶是基督徒,反觀男性的表現則是「可有可無」居多,因此辦活動時得先聯絡男性,並且確定好男性人數後,再開放相對的名額讓女性報名,如此便能夠創造出男女各半比例的聯誼,活動也才會跟著精采可期,因而形成了良性循環的該項事工,也就能夠獲得好評。 跨越文化的隔閡 布客結夫妻 用信仰克服萬難 【陳韋鑑採訪報導】為了獲得與心愛的布農少女交往的機會,一位客家青年走進了教會,從此改變2個人的生命;如今,他們是有著3個女兒的牧師與傳道,為了記念這段感情及2人的族群,大女兒取名為「白布客」。 故事中的男主角,白布客的父親就是一直在客家福音事工深耕的溫宏敦牧師,他從一個初代信徒,接受信義神學院裝備、歷經牧會以及客家宣教神學院的事工;而白布客的母親,來自台東布農族的白美月傳道在客家宣教神學院畢業後,目前則是客家福音協會的主要同工。 故事從一家醫院開始,當時的溫宏敦、白美月以及她的大姊,都是一個醫院裡的同事,相識半年後,眾人眼中務實的溫宏敦向她的大姊提出想追求白美月的想法,回想當年,白美月說:「當時大姊沒有提出經濟上的要求,也沒有因為他輕微小兒麻痺而拒絕,只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要他信耶穌。」對一個傳統客庄地區長大的年輕人來說,改變信仰是個非常重大的事,更何況信耶穌之後,只能開始交往而已;不過當時溫宏敦就在桃園開始固定教會聚會、查經,甚至與牧師一起探訪兄姊,他不只是以一個承諾來看信仰,而是認真的用生命去認識。白美月後來辭去了工作,回到台東的部落裡,2人開始書信往來,半年後溫宏敦受洗、再經過半年的交往,2人順利結為連理。 出身於客家庄的溫宏敦改變信仰,並沒有承受太大的家庭壓力,白美月表示,感謝神,可能是溫宏敦的腳不方便,所以當初與家人提到要信耶穌、要娶原住民都沒有被反對,更因為牧者、兄姊於公公癌症時的陪伴,使公公也受洗成為基督徒,還立下遺囑,要每個兒子都信主,成為村子裡第1戶舉辦基督教喪禮的家庭。「當時的宗親們直接站出來反對,直到聽了公公的遺囑錄音後,才勉強接受。」白美月說,公公過世後,溫宏敦決定舉家遷回鄉下與母親同住,「剛回鄉下的時候很多人等著看我們信耶穌的,搬回來要靠什麼過日子,再加上先生後來受到呼召,決定為了客家福音而獻身讀神學院,的確是有過經濟上辛苦的時光。」但是神在各方面都滿滿賜福這個家庭,白美月回憶,溫宏敦要開始牧會前,有一天婆婆忽然來說:「我兒子要牧會了,我不能再拜拜了。」而後就與大姑2人同天受洗,白美月說:「我們真的沒有做什麼,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在公主與王子結婚後,依然要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特別的是客家文化與布農文化的差別。提到文化差異,白美月說,婆婆堅持女人家早上起來要先把全家衣服洗好,這讓不同文化下長大的她有時無法照辦,「不過我老公從來不會轉述婆婆告狀,而且當婆婆急起來罵我時,我的客語程度就開始聽不懂,等到孩子翻譯時氣也消了。」 另一方面,雖然深耕客家福音,但是白美月還是在寒暑假都讓3個女兒回到部落去,讓她們熟悉部落的生活與文化,「大女兒白布客就很認同自己的布農族身分,」白美月提到自己當年也在文化認同中拉扯,婚後10年間一直很想回部落生活,但是當時為了照顧婆婆只好順服,如今受到客家福音的呼召,「早就認同了,自己也不知道呢!」白美月爽朗的笑著。 跨越年齡的差距 女大男小不成問題&nbsp年紀越輕越不介意 【邱國榮台北報導】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女主角小龍女的年齡大男主角楊過6歲,而他們的俠客戀情,讓眾多讀者回味再三,在心底迴盪。「年齡不是愛情的距離」這種打破傳統觀念的姻緣,也在「娶某大姊坐金交椅」的台灣俗諺裡找到相似的肯定,雖然這句諺語帶有父權思想的味道,但是祝賀之意,早已經勝過不討人喜的沙文主義,並讓人進一步思索,新娘年齡大於新郎的婚姻中,那耐人尋味的幸福滋味。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夫妻的年齡差距,妻子年齡大於丈夫的比例,在20歲以上的所有夫妻中,丈夫較妻子年長的總比例約8成。在丈夫50至59歲的年齡層中,妻子較丈夫年長的比例僅有6.81%,40至49歲的年齡層中也只有8.21%,但是到了30至39歲的年齡層,妻子年紀較大的比例則上升至12.34%,而20至29歲的年齡層中,女大男小的情況則突破2成,達到了22.22%。顯見隨著年齡層降低,年紀愈輕,「女大男小」配的比例也愈高。換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娶某大姊坐金交椅」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再也不是特例。 超越小龍女與楊過的6歲差距,而且鶼鰈情深的夫妻肯定不少,除了知名藝人曹啟泰與夏玲玲之外,內湖教會中也有1對相差9歲、婚齡即將邁入18年的夫妻;當事人蕭淑芬說:「當初面對婚事,當然有傳統包袱的壓力。」至於夫家,因為丈夫的父母早逝,所以反而沒有來自夫家的壓力。她回憶,在婚前,民間信仰的娘家人出乎意料的,竟然基於2人同信基督的理由,而主動關心起這樁婚事。 「年齡真的不是問題。」蕭淑芬說,維繫良好婚姻關係,有同樣信念的生活哲學最是重要。「我們共同的信仰,就是我們共同的生活哲學。」因為信念相同,所以彼此共同關心的話題也多,生活中隨時能夠產生共鳴,有了經常性的共鳴也才有習以為常的親暱,許多夫妻視大庭廣眾下牽手走路為畏途,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最稀鬆平常的事。 跨越國家的界線 語言無法澆熄熱情&nbsp共同志願維繫彼此 【陳怡萱專題報導】台灣西拉雅碰上菲律賓會擦出什麼火花?結婚近20年,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淑娟(Uma Talavan)與先生萬益嘉(Edgar Macapili)之間,以「愛的火花」跨越國境。採訪中聽不懂華語的萬益嘉常會用台語和英語表達與萬淑娟相同的想法,當萬淑娟笑說:「你比較包容我,」萬益嘉會接話:「我卡愛妳啦!」他們倆認為,這樣打情罵俏是婚姻中「愛情滋潤」很重要的方式。 萬淑娟從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前往菲律賓短期進修,由於水土不服,加上思鄉嚴重,當地的同學萬益嘉便開始照顧她。她說:「我是被他的體貼感動啦!」他說:「當時就覺得這個女生『足水』(很漂亮),就把她追求下來。」由於2人個性都帶有南島的熱情樂天,加上同樣的信仰與音樂專攻,半年後就結為連理。 然而,2人不曾因國籍、文化不同而產生衝突,細問之下,原來萬淑娟自小家教開明不受限,使她對新事物有好奇感,而萬益嘉則帶有菲律賓Bisaya族「凡事都好、不計較」以及「尊重女性」的性格,2人很好溝通。萬淑娟說,他們就跟一般的家庭一樣,偶爾也需要協調,但她不覺得是文化背景不同的關係。 萬淑娟在菲律賓看見不同國家的同學盡情展現自己的文化,受到極大衝擊,「這讓我去思考『我的文化可以帶來什麼?』」回台灣後一腳踏入西拉雅的世界。她形容追尋西拉雅就好像碰觸到一個寶盒,越挖掘就越是無限驚奇;而萬益嘉起初因她而認識西拉雅,當理解越多,也越傾身投入,2人全力爭取西拉雅族正名及復育沉睡已久的文化。「我們有共同的生命志願,這是上帝的奇妙安排。」萬淑娟說,2人至今遇到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但不懂華語的萬益嘉卻因天性樂觀,就算比手劃腳也能交朋友。萬益嘉笑說常有人問他「能不能適應這裡啊?」其實他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萬淑娟與萬益嘉,是夫妻,是戀人,也是夥伴和同工,萬益嘉說:「結婚也要維持是lover」,萬淑娟則強調:「我們沒有要塑造模範夫妻形象,只是一直很珍惜彼此的相遇!」 跨越宗教的藩籬 信仰不是感情阻礙&nbsp勇於追求上主預備 【李信仁專題報導】許多基督徒女性希望伴侶的信仰相同,但在教會機構任職的陳姊妹認為,男友不是基督徒反而更自在,因為少了教會裡過多「關愛眼神」,她認為宗教信仰不是2人能否合得來的關鍵,重要的是相同的價值觀、政治理念與人生目標。 「我不會找圈內人當對象」陳姊妹直言,教會裡談戀愛壓力很大,有很多人盯著看,因為教會界圈子不大,戀愛交往常成為話題焦點,「過度關心的人太多,這樣交往多痛苦啊,打死我也不找長老教會的對象!」 陳姊妹覺得只要對方能夠尊重基督教,不會強迫她拿香就可以了。男友來自民間信仰家庭,但從她身上知道長老教會關懷台灣社會,反而使他對教會充滿敬意,陳姊妹看到男友的成長,宗教信仰不是感情阻礙。 2年前陳姊妹結束一段6年的感情,她重新檢視自己和過去戀情,希望交往對象能有同樣的喜好,她寫下幾個條件:喜歡日本、會講日語、愛攝影、認同台灣。原本覺得這種人不存在,沒想到認識了現在的男友。 「和伴侶坐在京都的旅館,看著窗外風景,聊日本事物,那該多好,這是我最大的心願。」陳姊妹和男友談起日本,2人滔滔不絕,她的男友曾在日本留學,尤對京都情有獨鍾,有共同話題和愛好的2人,從相識到交往發展順利,交往近2年來,每晚透過網路聊天,熱戀「閃光」羨煞旁人。 婚前戀愛交往,有什麼需要留意?陳姊妹說,過去談過幾段戀愛,不會覺得有共同興趣,尤其是相同的政治理念有多麼重要,但交往時卻常為了政治而吵架,使她逐漸體會到,在台灣特殊的社會處境中,政治觀點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認同和性格,她覺得「政治認同比宗教影響更大!」 目前,陳姊妹和男友有許多夢想要完成,並不急著結婚,重要的是看到對方願意付出行動,而不是只用口頭承諾。陳姊妹肯定的說:「遇到他,是上帝極大恩典。」她以自己的例子鼓勵遭遇感情挫折的朋友:「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追求幸福,不因一時感情不順就否定上帝帶領,也許上帝預備的人已經靠近了。」 開放的信仰,跨界的愛情 【方嵐亭╱特稿】有位年輕人在高中時受同學邀約,參與教會聖歌隊;到了大學更活躍於團契活動,舉凡新生工作、查經班、偏遠教會的兒童青少年工作,無不盡心參與。他在一次聖經神學研究班的籌備過程中,結識了頗有才華的某教會牧師女兒,想以結婚為前題有計畫的交往,但在與女方的家長碰面後,一切卻變了調。 這位慕道弟兄目前初為人父,結婚對象也非基督徒,他雖相信耶穌,但與教會生活漸行漸遠,遑論受洗。他受傷的記憶中,疑惑著當年拒絕自己和其女兒交往的父母,真是在乎自己非基督徒的身分?若自己當時是醫學系的學生,爸媽是否會改口說沒關係,邊交往邊向他傳福音? 這是長老教會大專團契發生的真實案例,雖然在感情的世界裡本來就充滿許多美麗的遺憾,誰會和誰結婚沒有一個準,但是這個案例讓我們得以思考一個嚴肅的話題:基督徒的「同質婚姻」到底判準真在信仰,還是漸趨世俗化的社經地位? 著名的戲劇《屋頂上提琴手》中,女兒賽?戀愛的對象是貧窮但有抱負的裁縫師麥妥,但因違反猶太傳統,受父親泰維極力反對。泰維在反覆思考又經過掙扎後,答應女兒的要求,表現了猶太人的智慧,把衝撞傳統下的焦慮轉化成祝福。 舊約聖經中的約拿書,在短短4章的篇幅中讓我們看到,作者要以色列百姓們學會在偉大無盡的造物主面前更開放,即使是以色列的仇敵亞述人,上主仍舊會有賜福和應許。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如果約拿繼續待在尼尼微城,或許約拿書還要發展出一段未出現的第5章,關於「異族通婚」的內容,藉著跨越界線的婚姻,讓眾人得福。

神研40年 陪長青學子尋真理

輔導訓練傳承研經使命 &nbsp以整全多元宣教觀開闊學員信仰境界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簡稱神研班)從1971年開辦至今屆滿40週年,今年1月24日至29日「第48屆神研班」在長榮大學舉行,近400位學員和90位輔導共同參與這次研經的盛會,29日上午同時舉行神研班40週年感恩禮拜。 神研班由首屆14人到現在接近500人,40年來進展可觀,透過嚴謹的聖經研究,開放與熱烈的討論,使大專生重新認識聖經,帶動讀經風氣,從聖經話語獲得力量,活出信仰生命;神研班不僅影響教會發展和栽培人才,在社會各角落都能看到神研班學員參與的痕跡。 神研班也間接促成「新眼光讀經運動」,多位參與「新眼光」教材編撰的牧長也曾參加神研班,進一步幫助信徒建立正確聖經觀和研經方法;而神研班的輔導、學生籌委、工作坊(workshop)各有特色,許多發生在神研班軼聞趣事還在流傳。祝神研班40歲生日快樂!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40年來,神研班的小組研讀和討論占整個營會最長的時間,因此小組的輔導是神研班和讀經運動延續關鍵之一。「樹無根,葉未旺;人無歷史,理想未深!」擔任多屆神研班輔導的許承道牧師強調,輔導要了解並認同神研班信仰精神,尤其是敬虔操練、信仰「去偶像化」、開放對話、實況化神學反省的特點。 &nbsp 神研班輔導來自全國各大專中心工作者、神學生、地方教會牧者、長青團契畢契等,各屆神研班前都會舉辦輔導研習,使輔導預備和認識研讀經卷、神研班特色與精神,並調整自身應扮演的角色。為迎接今年48屆神研班,1月7日至8日舉辦了輔導訓練會,台灣神學院舊約教授曾宗盛介紹本屆研讀經卷創世記的經文結構和主題分析,邀請資深輔導傳承經驗,演練小組研讀。 &nbsp 長老總會助理總幹事許承道以「神研班的精神和輔導角色」為題強調,輔導必須要體認神研班與長老教會信仰精神緊密相連,包括信徒皆祭司、聖經是信仰生活準則、一切歸榮耀給上帝、因信稱義等,所以長老教會宣教觀是整全且多元,輔導須以此為基礎,和學生共同研經討論。 &nbsp 「沒有讀經靈修就不吃早餐,這是神研班可貴的敬虔操練。」許承道說,神研班要求輔導、學員全程參加,營會6天的小組研讀、討論、專講都不能離開,從早晨密集研經到深夜,這是嚴謹又辛苦的操練;常有學員在神研班經歷信仰拆毀又重建的過程,輔導與學員一起認識聖經,經歷挑戰,角色十分重要;輔導激勵引導,使學員找到生命定位,要懂得適時退場,討論時不要太多話或強勢介入,即便學員意見不甚成熟,也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nbsp 許承道從1970年代中期的大學時代參加神研班,之後就讀台神道碩、受派大專工作者和牧會時,擔任多次神研班輔導,他很珍惜神研班經驗,過去受陳南州牧師等輔導帶領,後來成為輔導和學生一同成長,「參加神研班是種享受,也是牧會服事的在職進修。」 &nbsp 神研班的營會和教會查經班有何不同?曾擔任神研班學生籌委、輔導的花蓮大專中心林熙皓傳道說,教會查經班通常由牧者主理,參加者領受;神研班則重視討論,互相切磋,分享讀經心得和信仰看法,「不只輔導,學生也是引導者,」學生提問五花八門,輔導要懂得引導啟發,而且要以身作則,因為輔導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 &nbsp 「神研班培養的讀經方法和態度,不只有1週的熱情,更是一生永續。」台南神學院道碩三年級陳振商表示,從當學員到擔任輔導,參加神研班讓他體認「信仰或聖經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從每個人生命經驗和聖經相遇,都是可貴的過程。」輔導也是學習者,要坦承自己的不足,謙卑與聖經對話,將上帝話語帶入生活。 &nbsp 除了牧者、神學生,有不少信徒、畢業生抽空擔任輔導,還有人為學生的報名和交通費奉獻,讓學生減輕負擔,放心參加;高雄大專中心義工輔導房美雲說,很肯定神研班以嚴謹的方法研讀聖經,用寬闊包容的態度分享信仰,鼓勵自我挑戰,參與輔導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學員回饋使她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