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

茄萣教會攜手榮總醫學中心關懷社區長輩

4月3日起往後12週、每禮拜三下午2點半,高雄中會茄萣教會與高雄市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攜手帶來「樂活健康逗陣來」預防延緩失能課程整合模式方案12週課程,盼望藉由知識課程與體適能等內容,幫助長輩們認識自己、照顧自己,同時教會能與地方居民連結,而榮總醫學中心則進行各地區長輩健康調查,可謂多方受益。

書介《美國國會前叩門的唐吉軻德:你應該知道的台灣關係法 》

文:王美書 王能祥長老,懷著對台灣的熱愛以及對政治的敏銳度,舉家搬到華府,一生為台灣的前途奔走,特別是在1978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之後,殫心竭慮設法為台灣人民圖謀出路,最重要的其中一項是在幕後參與制定讓台灣不直接被中國併吞的〈台灣關係法〉。該法案是由許多人努力的成果,促成其中的重要推手,台灣方面是郭雨新,美國方面是貝爾參議員和李奇眾議員。郭雨新在1977年流亡美國後,藉由先前在台灣累積的民主運動聲望,結合王能祥自年少在美國留學就開始累積的人脈與資源,於1979年成立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由郭雨新任主席,王能祥任秘書長),為關心台灣前途的本地人士與海外友人建立管道,使消息不再被國民黨政府把持;於此同時,也積極遊說美國國會保障台灣安全。 如果沒有王能祥在華府的長期經營、深交理念相近的美國國會議員、盡力團結海外主張自由民主的台灣人,現行的〈台灣關係法〉很可能無法從其他偏向中國、主張中國利益的其他兩個草案中脫穎而出,這也證明經營在美國國會中支持台灣的力量,對台灣而言是十分必須也重要的。談到〈台灣關係法〉本身,該法案四十年來對台灣的穩定與繼續邁向獨立的路有極大的助益。若根據楊嘉猷與周威霖所撰 「心繫台灣、老驥扶櫪的王能祥長老」一文,王能祥認為〈台灣關係法〉體制中,台灣在政治上是美國的自治的「準領土」(quasi territory),在軍事上則是美國的「保護地」(protectorate),若文中屬實,我們可能不會完全同意王能祥的觀點。 就我們的理解,〈台灣關係法〉是美國與中華民國與斷交之後,美國國會向台灣人民締約,確立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這可說是一方的人民向另一方的人民單方面締約,只是這樣的實踐,在國際上罕見,也形成一種另類的國際法實踐。一方面,它在形式上是由美國國會通過的美國法律,所以它無法歸屬至嚴格界定的國際法。另一方面,它的內容以及實踐卻創造了另一種國際法上的「新存有」,直接由國家三要素中的人民與另一國家的人民來締約。 如果用法律形式來看,那麼在嚴格的概念中,台灣就是美國的延伸領土。然而,從國家三要素中的土地、人民、政府三者來看,台灣又符合這三者,只是在政府上出了問題。當治理台灣的這個政府使用中華民國的時候,只有很少數的其他國家法人願意承認;但是當在台灣政府的名稱換成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後,就可以獲得某些國家的默認。所以,台灣關係法的存在,顛覆國際法的概念範疇。不禁讓我想起最近的同志伴侶法。當護家盟激烈地表達絕對不可以在民法中加入同志,改變婚姻的定義,必須另立專法。而行政院也沿用類似的概念,給個專法,但專法中用一句話,「比照或準用民法關於婚姻的規定」,於是同時滿足了護家盟形式上的勝利,卻也給了同志社群實質上的公平。在大國間斡旋與求生存的本領,倒是真的很好地發揮在內政的立法上。所以,到底,我們要面子還是裡子?理想的狀態是面子裡子都要,但是,如果只能擇一,那麼絕對是要裡子,面子不要全丟掉就好。 話說回來,無論是「上海公報」或者「台灣關係法」都好,也讓人看到作為公法人的美國是分裂的公法人。行政部門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部門,卻跟一個名為台灣的人民集合體立約。整合這兩者實踐與其法律依據(國際法與美國法),就是一種兩國論的歷史與正持續著的現象。那麼,台灣,該怎麼繼續走出更創意、突破僵局的路呢?我認為值得我們集思廣益。但更重要的是,對身為基督徒的王能祥長老而言,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在於追求公義、和平與謙卑;否則,就很容易從利益、大欺小、自私來出發,而國際現實的殘酷,正在於此。 王能祥深思熟慮後的呼籲,也正是黃信介的哲思:「能說的,不能做;能做的,不能說」。這與台灣關係法之父的李奇議員所言,獨立與自決間的張力是不謀而合的,可以做獨立卻不說獨立,可以說自決卻不做自決。換句話說,就是多說自決、多做獨立;少喊獨立、少做自決。以此檢視中國國民黨人的語言:「當民進黨佔有絕對多數的立院席次時,怎麼蔡英文不立刻推動獨立公投啊?」這種嘴砲式攻擊,其實正是掌握了台灣在國際間的苦境。可惜,沒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只有叫囂吹拂大街小巷。 也許,等候是必要的作法。等候,不是甚麼都不做,不是所謂的外交休兵。等候時,仍要有朝著某個目標前進或甚至朝著該目標的行動。因為大環境的海流,是想把台灣這艘船帶向別處的。「讓台灣成為新又獨立的國家」,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這個國家的目標。而我深信,這個新又獨立的國家,是一個能夠去愛、願意受苦,接受上帝治理,讓他人看見盼望的國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泰雅爾傳統技術助尼泊爾建造竹屋

「非常感謝台灣、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協助尼泊爾建造竹屋。」尼泊爾柯海普市(Kohalpur Municipality)市長Lut Bahadhur Rawat與百佳斯農業市(Baijanath Rural Municipality)市長Man Bahadur Ruchal Thukari等一行4人,3月27日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事務所拜會總幹事林芳仲,再三感謝台灣及PCT提供泰雅爾族傳統竹屋建造技術給尼泊爾,以改善當地居民住屋,免去長年水患需逃離避難之苦。

克服障礙環境 身障者赴台中花博一日遊

來自屏東縣政府委託平安基金會辦理之「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中心」的13位身障者及同儕支持員、加上4位陪同者,一行17人於3月22日從屏東出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赴台中參觀世界花卉博覽會。活動目的除了鼓勵與訓練身障朋友勇敢參與社會活動,也體醒社會大眾無障礙交通與空間建設的重要性。

雙福策略及藝術治療研討 基督徒社工彼此分享

由南神神學院基督教研究所宗教社工組、台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科、台灣基督徒社工人員協會、台灣長期照顧教育學會、國際生命線亞太協會共同舉辦的「第6屆社區雙福策略及奇幻表達藝術治療研討會」,3月22日在台南神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

來台17年 印尼姊妹幫助外籍漁工

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與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承辦的2019年ICMA世界會議將於10月21至25日在高雄國賓大飯店舉行;為製作國際邀請影片,3月12日晚上,多位印尼籍與菲律賓籍漁工們受邀至中心擔任拍攝對象,其中唯一的女性兼非漁工者,是長期擔任中心翻譯志工的印尼姊妹劉麗娜。

關懷獨居長者身心靈 志工訓練內容豐富

要如何探訪社區獨居老人?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為讓設有社區長者關懷站的教會有所了解,台北中會教社部、松年長春基金會合辦「獨居老人、兩老獨居」關懷志工訓練會,邀請衛理神學院教牧輔導系研究生鍾宇音、華山基金會北投站站長張婷婉擔任講員,3月20日在台北中會建成教會分享「獨居老人居家安全與緊急處理」、「獨居老人的心靈關顧」及「獨居老人的探訪技巧」。

善牧辦影展 以復原力輔導兒少青

天主教會善牧基金會3月22日舉辦「我不是壞小孩」青少年主題影展記者會,由執行長湯靜蓮修女介紹「復原力」,被輔導的小陳現身說法,分享戒毒成功經驗。

扶輪社攜手雙豐教會等單位關懷波石社區

台北北海扶輪社3月23日前往南投縣信義鄉波石社區舉行「扶輪有愛——社區關懷服務」活動,在中布中會雙豐教會、南投家扶中心與水里扶輪社協助下,與水里商工職業學校師生、志工,約100多人合力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結合關懷弱勢、社區服務與產業推廣的公益活動。

美食攝影 總鋪甘霖關懷獨居長輩

有「總鋪攝影藝術家」之稱的劉俊茂,除了精湛的廚藝,也是攝影的愛好者。他的攝影作品也將結合甘霖基金會作公益義賣,回饋給支持獨居長輩送餐的捐款者,讓更多人一同來關懷台灣的獨居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