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 3235

老人!敢有法度?

◎呂宗學 當教會的社青團契在計畫聯誼活動時,某位幹部建議邀請松年團契一起去爬山,這時馬上聽到另外一位幹部質疑:「老人!敢有法度?」社青團契幹部經過討論後,還是決定要邀請松年團契一起去爬山,團契會長去找松年團契會長提出邀請,卻聽到松年團契會長與幹部也很疑惑地詢問:「老人!敢有法度?」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提出「積極高齡化」(active ageing)的觀念,期望高齡者的身體「能」獨立活動,「可以」參與勞動力(工作),進而「持續地」參與社會、經濟、文化、靈性與公民事務。 可是,台灣大多數的高齡者「自己」卻沒有強烈追求更高體能、更多社會參與,及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望與動力。就算有些高齡者對此有所期待,但也沒有信心可以靠自己達到上述的目標。 同樣地,在高齡者周遭的非高齡者「別人」也沒有這些期望,所以在設計高齡者相關活動時,總是非常保守消極,譬如旅遊、唱歌、泡茶聊天或是跳土風舞等,不敢提供較高難度、具挑戰性、深度與持續的活動。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這些高齡者及周遭非高齡者對於高齡者的健康狀況、體能、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期待,都是根據3、40年前的高齡者實況來建構,所以是相當「低標準」。再加上「老化」的錯誤觀念深植人心,覺得這是不可抗拒的退化,所以當然不會有「高標準」的期待。以下是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這種高低標準的差異。 有一位70幾歲的退休牧師娘,罹患了嚴重膝關節炎且變形,走路不僅疼痛且困難,能參與的社會活動也相對減少,有人建議她去醫院看骨科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說:「妳年歲那麼高,換人工膝關節用不了幾年,現在健保有限制,還是先給年輕人換吧!」牧師娘聽了很生氣,去找另外一位骨科醫師,這位骨科醫師說:「你還可以走路,先吃止痛消炎藥,等到完全不能走或是變形到更厲害時再換人工關節。」 這位退休牧師娘後來移民到歐洲,去看骨科醫師要求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說:「怎麼拖那麼久才來換,馬上安排住院開刀。」住院後發現隔壁幾床換人工關節的病人都是8、90歲,有一位80幾歲老先生還說:「我之所以春天要趕快換人工關節,就是還希望今年冬天能繼續去滑雪。」牧師娘感慨地說:「為什麼2個社會,老人自己以及周遭別人對老人的期望差那麼多?」

合一服事,經驗上帝的驚奇

◎鍾淑惠 1月第3週是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來自英國各宗派基督徒一同聚集研討和敬拜,讓我體驗在不同文化族群中,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合一的課題。 英國聯合歸正教會普世幹事David Tatem牧師回應教會合一禱告時表示:「面對許多問題時,禱告應多合一。當我們禱告時,我們究竟是祈求看見神蹟?或應有不同的禱告?」的確,我們的目光若只著重於彼此的差異,而忽略相同的信仰主軸,團結合一恐怕只能期望不可能的神蹟。 聖經如何教導我們尊重彼此差異?使徒行傳記載,五旬節當天聖靈降臨在使徒身上,讓他們能向那些有同樣信仰,卻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猶太人作見證。「當時聖靈並沒有讓所有人變成同一文化,說同樣語言;差異和多樣性是被尊重的,多樣性就是使徒保羅後來所論及的基督的身體。」上帝並非要求所有人都要一樣,反而只要我們互相忍耐,彼此相愛。 現在我們明白了這事實,就必須更努力在生活中學習尊重彼此的不同。當不同文化彼此接觸時,唯有經過時間的磨合才能一起成長。然而,在這條路上常會遇見失望、困難;特別當過程中出現瓶頸或阻礙合一的可能性時,就會讓人沮喪。所以要更謹慎讓相互了解能不斷延續下去,並有更深層的交流與學習。此外,還要有緊密的關係,無論是在傳統教會或新興宗派均是如此。 Tatem牧師舉一個相當好的例子:在英國有越來越多教會積極投入街道牧師的事工,就是一個創新對話和交流的管道。大家來自不同宗派、不同背景,用合一的心志服事,是一個很美的同工機會。踏出教會建築,走入天父所愛的人群中,更深地與屬世社會密切接觸;這不但是遵行耶穌所給的大使命,是基督徒禱告合一旅程的印記,也是在靈裡彼此了解的機會。 不同宗派一起聚會可能偶爾一次,但這樣的活動從開始協調到活動完畢,可能需要無數次的會議溝通。不同宗派要一起同工,甚至一起進行長期的事工,真不是件易事。特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情境,甚至不同的神學立場中,要談合一,同心服事上帝、服務人,更是難上加難。英國是基督教國家,雖然大小宗派林立,但很多事工卻都一起合作。不論是社會弱勢關懷、提倡公義和平、族群文化分享、多元宗教對話,還是社區宣教等,均可看到眾教會的關注和參與。這方面的彼此尊重及互助確實值得台灣教會效法。 願意合一的教會,不僅要用禱告,還需要被上帝徹底更新,換上新靈和肉心,和其他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服事,時刻經歷上帝賜下的驚奇。

228與種族中心主義

&nbs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0年制訂每年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期望透過面對差異、接受差異與尊重差異的過程,營造一個不同族群與文化傳統間互相尊重、了解的機會與對話的管道。這個「國際母語日」看似無異於一般的節日,實則避免人類在種族中心主義(ethocentrism)作祟下,主張自我優越而發動屠殺與消滅殘害文化。如今,促進對語言文化差異的尊重,推廣多語文化的教育,的確是實現社會正義與公平機會的進步象徵。 當交通發達、資訊便利,人類從部落間的老死不相往來,逐漸邁向全球化的頻繁接觸。幾百年來的互動下,自認為文明的人卻擅用不文明的手段,對他們不了解、不懂得欣賞與尊重的族群以殺戮或脅迫受害者改變原有文化,歷史上一場場的浩劫不絕於耳。加害者總以為自己要完成民族大業,下場卻是其下一代要背負屠殺罪孽;不過,歷史事件的元凶民族反省有多強,民族重生的展望就有多大。擁有不良紀錄的德國,一直是他山之石的典範。 1947年台灣的228屠殺事件,帶有種族中心主義的成份,使得早在國民黨政權之前居住於台灣的精英分子,不是遭殺害、監禁,就是遠走他鄉。一般台灣人民的心靈,更是從2次世界大戰後,迄今無法掙脫桎梏,聞228色變;多少家庭橫跨2至3代悽慘落魄、斷送幸福。228的遺憾從不了解、不尊重與民族的自卑轉為狂傲開始,更遺憾的是,繼承國民黨政權的當權者,從禁止提起、消滅各族群文化與母語,到勉強承認錯誤,至今卻改而美化加害者的這條台灣歷史鋼索,走了64年。 當年228事件經過軍事鎮壓後,陳儀隨即展開「清鄉」行動,3月30日陳儀發出「為實施清鄉告民眾書」,裡面說著:「這次由亂黨叛徒所造成的暴動,使社會秩序一時陷於混亂,善良人民都蒙受有形無形的損失,回想起來,實在痛心。」在他的想法中,統治者正無辜的必須用屠殺來安撫恐懼!最近台北的228紀念館重新開幕,蔣介石被稱作對當時「恢復秩序」、「寬大處理」的人,這和當年有何兩樣?不都是一個騙字。 228因種族中心主義而起事端,如今又被這合理化罪行,長老教會除了要致力以公義的角度詮釋228事件始末,並將此納入主日學教材外;更需要懂得對語言文化差異的尊重,推廣多語文化的教育,才能避免有朝一日我們也成為帶著種族中心主義的歷史加暴者。

南向宣教計畫 排中培育精兵隊

關懷重建區及恆春半島 排灣中會組宣教團隊 偕紐西蘭及澳洲短宣隊佈道 【陳怡萱採訪報導】為關懷重建區並朝向恆春半島宣教,排灣中會2月16日舉行「重建區關懷與心靈饗宴」暨「恆春半島短宣營隊」,帶領來自紐西蘭及澳洲墨爾本約明教會的短宣隊前往高士、牡林2個部落,走訪永久屋進行祝福禱告、分發福音單張,晚上則舉行「心靈饗宴敬拜讚美」。此活動亦為排灣中會「南向宣教10年計畫」之一,排中總幹事高天惠牧師表示,盼能藉由佈道活動帶給受傷的土地與撕裂的人心得到療癒,讓人看見生命的盼望及依靠。 16日上午,紐西蘭、澳洲墨爾本約明教會短宣隊抵達排中事務所,由高天惠進行重建站事工報告,說明88水災帶來的災情及重建現況;接著由排中議長許松牧師帶隊前往瑪家農場的永久屋探訪;下午前往高士、牡林2個部落,進行地毯式發放福音單張、拆除偶像。晚上則在高士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心靈饗宴敬拜讚美」,排中青年部帶敬拜讚美,墨爾本約明教會蔡坤助分享生命見證,他以自己罹癌為例,勉勵眾人走出去傳福音,就會有30倍、60倍、100倍的收穫,生命也得到更大的祝福。 高天惠指出,這次活動為要聚集恆春半島重建地區的高士、八瑤、牡林教會等週邊教會,約300人參與,良好互動與對話獲得熱烈迴響;另外則是透過短宣強化教會走進社區,尋找「教會的鄰人」。而與紐西蘭、澳洲墨爾本約明教會短宣隊合作服事,幫助他們了解重建站曾執行的事工,並進到災區部落及教會進行訪視關懷,為需要的人代禱。 排中重建站服務區域包括屏北的三地門鄉達瓦蘭、達瓦達旺、德文、金大露安等4間教會,瑪家鄉瑪家教會1間,中區泰武教會1間,恆春半島高士、八瑤、牡林等3個社區及部落教會。高天惠指出,目前重建站進行中的事工包括關懷族人陸續進駐永久屋、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關心部落水源地、配合長老教會總會關心興建中的長治分台第2階段工程、協助族人農業復耕、培訓離家到平地生活的婦女學習「家務管理」第2專長、建構網路行銷平台等。 排中去年曾辦過2次「部落領袖幹部培訓營」,從中培育出「宣教精兵隊」共30多名同工,形成常態事工組織,這次也投入短宣關懷。高天惠指出,恆春半島上「南部排灣」教勢較弱,部落信徒比例偏低,因此「南向宣教10年計畫」為排中重點事工;同時配合「一領一.新倍加」,透過短宣、夥伴教會及「宣教精兵隊」長期投入各教會服事,協助弱小教會人力等各項資源,盼能興起南部教會及都市區新設立教會。

堅持原文對譯 麥煜道談客語聖經

從昔日使用打字機,到現代的電腦軟體,客語聖經翻譯歷經多年努力,完整的新舊約聖經即將在2012年正式出版。很多人以為,既然台灣已經有華語與河洛話聖經,要將聖經譯成客語頂多再參考英文版聖經就行了,但翻譯團隊非常堅持,一定要與原文對照。 除了台灣牧長同工之外,客語聖經翻譯團隊裡,還有一位藍眼睛大鬍子的加拿大籍牧師麥煜道(Paul McLean),他強調:「翻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偏離原文。」舊約原文是希伯來文,新約是希臘文,麥煜道表示,翻譯過程中,對原文的理解最為困難,尤其是詩體的幾卷經文,有些希伯來單字只出現過2、3次,學界也還在討論中。 2月15日例行的翻譯小組開會現場,桌上擺滿不同語言及版本的聖經,光是為了口氣的分別,成員分別以河洛話、英文、華語及客語來討論,「就是為了讓老人家能夠『聽』得懂聖經。」麥煜道解釋,這是一件非常需要謹慎細膩的事工,不僅原文探索困難,在客語的使用上,翻譯團隊也絞盡腦汁;因客語族群分布南北,各有腔調與習慣用法,最後決定以苗栗四線腔為主,與大部分使用者最為接近,翻譯團隊期待大家開放心胸來接受。 參與客語聖經翻譯25年,麥煜道表示:「客語聖經是非常美好的團隊事工,個人在其中也受到很大的祝福。」他自1985年開始參與翻譯事工,一開始隨著邱善雄牧師學習客語,1995年因故返加,直到2004年又加入團隊,期間也為了翻譯的需要進修舊約博士,目前在客語聖經翻譯中主要擔任客語與原文對照校對。(圖文/陳韋鑑)

陳勝政:開拓新教會 增加社會影響力

壽山中會成立開拓教會小組 舉辦研討會彙整倍增策略 【李信仁高雄報導】壽山中會傳道部2月18日舉行「開拓教會研討會」,壽中成立開拓教會小組,邀請牧長研商教會倍增;有豐富開拓教會經驗的陳勝政牧師表示,壽中10年來暫停開設新教會,十分可惜,他強調「一定要開設新教會」,多1間教會就增加基督教的社會影響力。 1972年成立的壽山中會,明年邁入40年,今年計畫推動「4050」計畫,壽中議長葉勝義說,總會迎接宣教150週年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壽中則以40週年作為教會數增加的起點,研究開拓教會目標和策略,壽中在1999年之後便停止開設新教會,近年許多牧長呼籲開拓教會很重要,因此壽中重啟教會開拓腳步。 受邀在研討會主講,曾開拓壽中民族、大順2間教會的陳勝政指出,1965年「倍加運動」使長老教會各地教會數量大增,提高長老教會在社會的影響,教會倍加從高雄擴展全國,現在壽中要更加積極;他建議以人口集中的新社區、大學附近、新工業區等人口密集地點優先開拓。至於開拓教會的資源,陳勝政說,民族、大順教會都是從零開始,不必擔心沒有資源,因為牧者本身就是最好的資源,而且「相信開拓教會成功,就會看見神蹟。」 另一位主講人,鳳山活泉靈糧堂牧師陳安誠說,靈糧堂主任牧師周神助指示全國84間靈糧堂積極拓殖新堂,目標是2015年全國319鄉鎮區都有靈糧堂,鳳山活泉2008年開拓大寮活泉,旗津福音站也開始運作,未來將在岡山、小港設點,拓殖新堂也能凝聚信徒向心力。 研討會與會者回應熱烈,鳳屏教會牧師林志遠說,靈糧堂開拓教會策略和長老教會50年前「倍加運動」類似,現在長老教會要用更多元的方式開拓教會;最近壽中將針對印尼配偶開設印尼語教會,也有教會提供本身場地成立另一間教會,例如:日本語教會使用民族教會聚會。 另外,德生教會牧師胡忠銘表示,大型教會成為母會,提供資源開設新教會,是現行長老教會體制的可行作法;壽中傳道部長陳明志期許從制度面調整,例如中會照顧從事開拓教會的牧者生活,期待壽中各教會關心開拓教會事工。

台中公義行動教會成立 致力關心台灣公共議題

【陳韋鑑採訪報導】台灣公義行動教會於2010年2月28日在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成立,而今年228前夕,台中公義行動教會也將舉辦設立感恩禮拜,在記念228事件同時,也表達基督徒對當代公共議題的關心。 2月27日下午在台中公園更樓,由台中公義行動教會主辦的開設禮拜將邀請高俊明牧師主理,並由台中中會議長王武聰為228受難者家屬祝福禱告,同時舉辦228事件64週年公義和平祈禱會。 中中教社部長、台中公義行動教會副召集人陳育傑牧師表示,台中公義行動教會是由前國防部長蔡明憲長老及力行教會蔡主結牧師等人提議,目前由蔡明憲擔任召集人,未來台中公義行動教會將在每週日下午聚會,禮拜後舉行台灣現象論壇;目前台中公義行動教會暫由台中中會教社部牧師同工擔任講道工作。 陳育傑表示,以宗教團體、信仰為中心來展現基督徒對當代公共議題的關心,強調的是「和平」,期待台中公義行動教會能夠成為一個平台,幫助人民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下,以此為管道抒發意見,跳脫藍綠色彩,強調台灣主體。此外,陳育傑也說,公義行動教會的重點就是走出教會,並不是要再成立另一個教會;以野外禮拜的方式進行集結與思考,展現對中部地區的公義關懷,「包括目前大家關心的環保議題,如反國光石化等,由於這是我長老教會公開宣言,所以目前也與彰化中會同工進行相關討論中。」

公視看世事講台語 有台語字幕!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語新聞以台語字幕播報,公共電視首開先例,幕後協助記者將華語文字稿翻譯成台語字幕的是「李江?台語文教基金會」,該基金會總幹事、長老教會總會母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陳豐惠表示,目前以台語字幕播出的新聞節目,僅限於在公視PNN網站播放的《看世事講台語》,雖然節目尚無法在大眾媒體播放,但是對台語用字普及化的教育,公視貢獻一大步,對推動台語教育的人士來說,令人振奮。 陳豐惠表示,台語字幕播報的台語新聞於2月14日正式播出以來,陸續收到各方面的批評與指教,她認為都有助於台語教育的正常發展,原因是目前台語教育依然存在台語漢字、羅馬字各自學術本位的立場,雖然漢羅(漢字、羅馬拼音)共用已然是公約數,但是學術上的爭論未休,加上馬政府刻意干擾台語用字的教育發展,使得第一線推動台語的教育者與民間團體憂心忡忡。如今,公視的台語新聞製播單位願意呈現台語字幕,她相信對台語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 陳豐惠指出,公視基於政府賦予公視教育大眾的使命,早就有台語新聞用口說台語的字幕播出的打算,可是礙於本身員工缺乏台語讀寫經驗,難以有效使用電腦程式的台語輸入法,導致無法及時完成每日新聞的帶狀播出、遲遲未能執行這項計畫。但後來公視透過她,由李江?基金會開始在幕後協助翻譯,甚至尋找搭配新聞題材的諺語,讓主播播報完新聞後,教導民眾講諺語,藉以理解諺語的含意與正確的使用時機。 公視既然要教育大眾學習口說台語的用字,為何不透過大眾收視的電視播放,反而改以網路播出?據悉,公視高層人事異動,最後可能由馬總統的人馬上任,公視為了避免新官上任後台語字幕新聞節目短命,因此不敢大張旗鼓地在電視上播放,乃改以網路頻道播出。 對此,陳豐惠指出,近日公視總經理的人事異動,傳出馬政府伸手染指的消息,引發民意不滿,讓她不得不懷疑台語字幕新聞僅以網路播放的內情。她指出,2006年教育部就通過以台羅拼音為台語用字的教育政策,但是馬政府卻用另一套通用拼音檢定與台羅互別苗頭,模糊台語用字走向,令教育者無所適從,這就是馬政府「去台灣化」的居心,因此她呼籲關心台語的教育與普及化發展的民眾,上公視網站pnn.pts.org.tw/main/,收看《看世事講台語》節目,並且留言支持公視台語節目以台語字幕播出的走向。

真心真情惜台灣 每月推薦原民產品

避免盤商剝削 總會原宣設網站、上廣播邀兄姊用原貨 【林宜瑩台北報導】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吳信如、《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前《新使者》雜誌總編輯林淑芬,力邀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在其主持的《真心真情惜台灣》節目中介紹原住民產品,獲得廣大迴響;原宣也設立「原之原味」網站來推廣原鄉農產品。 據了解,總會原宣設立原住民產發推廣事工已有5、6年之久,是由前總會議長陳信良牧師擔任召集人,目標是促進原住民中、區會成立產發事工部,因為看見原住民農產品,往往被中間商層層剝削,致使原住民所得利潤不多,甚至有些原住民不堪長期剝削,乾脆在原鄉附近的道路上設攤,銷售給觀光客來提高收入。可是,近年因颱風土石流等天災頻頻,到原鄉的旅客銳減,對原民產銷更形雪上加霜。 因此,總會原宣也積極懇請長老教會所屬醫院、學校、各事工機構,協助或邀請到該機構義賣原住民農產ㄇ品及手工藝品。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表示,非常感謝如馬偕、彰基、新樓、台灣教會公報社等總會所屬機構,願意敞開大門接納與配合,讓原住民直接受益以改善其生計。 不過,由於原鄉產業種類及數量相當龐大,單靠眾教會或總會機構協助恐怕仍是杯水車薪,需要多元管道讓更多人知道原住民產業的銷售訊息。因此,歐蜜.偉浪非常感謝吳信如、方嵐亭、林淑芬的積極爭取,在全國性「快樂聯播網」的廣播電台節目《真心真情惜台灣》,能免費空出時段從今年1月到12月介紹原鄉產業,例如1月時曾介紹台東的柴魚,2月介紹原鄉高山茶,3月是台東釋迦,4月份起也會特別介紹災區原鄉農產品如水蜜桃、甜桃、梅子醋等,讓台灣人民能愛用原鄉國貨。 想了解原宣產發的產品,可直接上網至「原之原味」www.twisc.com.tw/,或者連結www.pct.org.tw/loveTWradio/,透過網路下載《真心真情惜台灣》節目內容。

南中推廣數位課 攝影首要練構圖

【陳怡萱台南報導】數位相機日漸普遍,但並非人人都能拍出有明確主題的照片。台南中會大眾傳達部長、看西街教會牧師劉柏超笑說:「常看到會友拍出來的照片令人『頭暈暈的』。」因此,大傳部安排2月19日上午在看西街教會舉辦「數位照相攝影講座」,邀請講師分享拍照基本功、構圖技巧等,訓練會友善用工具記錄教會活動。 這次活動獲得熱烈迴響,120位教會牧長、兄姊攜帶數位相機出席講座。南中大傳部邀請知名相機品牌推廣講師李芳銘,以淺顯易懂、風趣口吻解說構圖基本概念以及對焦、光圈、快門、景深、曝光補償、白平衡、裁圖等技巧。 李芳銘開門見山表示,拍照的問題不是如何操作相機而是「構圖」。他指出,攝影可分2方面來看,一是「技巧」,多學、常拍就能累積經驗。另一個則是「眼光」,即是藝術涵養;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藝術涵養,但人人可以透過練習幫助提升攝影能力。 「拍照是一種『減法』。」李芳銘說,透過觀景窗鎖定想拍攝的人事物,可善用「畫面特性」、「黃金分割」,例如直幅較集中於單一人或物,橫幅則能拍出壯闊的景色;另外,水平、垂直線要拉好,拍照時可試著尋找不同背景,以突顯主題、製造不同氛圍。 這是南中大傳部第2次舉辦拍照攝影講座,劉柏超表示,3C產品越來越普遍,若牧長、會友能善用這些工具,相信有助宣教及事工推廣。大傳部員、臨安教會牧師劉世光認為,數位相片很方便能張貼在facebook、blog上與親朋好友分享,可促進情感交流、事工宣傳。 南中大傳部積極推動數位教學,3月14日預計舉辦「Apple軟體講座──Pages文書處理」,介紹文書處理軟體另一種選擇,可廣泛用於教會週報、活動海報製作。地點同樣在看西街教會,報名洽:06-2371793蔡牧師。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