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 3248

見證生命 下半場更精彩

光鹽基金會公益講座 【陳韋鑑採訪報導】善於連結社會資源與社工需求的光鹽基金會,近年來舉辦多場公益講座,邀請基督徒來分享生命見證,透過生命改變的故事來見證上帝,而這次則是以〈下半場更精彩〉為題,邀請3位兄姊分享。 12月19日下午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由光鹽基金會與裕元教育基金會合辦的〈下半場更精彩〉公益講座,邀請莊馥華、田春生及楊萌智前來分享,現場人數超過300人。 分享者莊馥華是多重障礙的詩人,小時候因火災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導致口不能說、腳不能走、眼不能見,但她以僅剩的聽覺,靠摩斯密碼一字字寫成詩集,感動無數人。當天,她透過特殊的「溝通板」與台下聽眾溝通互動,希望藉由她的見證讓觀眾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田春生醫師不只投身救人身體的行列,更積極投身弱勢兒童教育、救生命的服務工作,因為他覺得教育可以救一個孩子脫離困境。至於楊萌智女士原是成功的企業家,卻在55歲的人生巔峰,毅然隻身前往嘉義縣的過溝鄉下成立路得關懷協會,幫助當地的弱勢孩子及婦女。 負責本活動的同工葉宓章表示,光鹽一直在做連結的工作,幫助有心想做事工的人到合適的禾場,因此累積許多這方面的人力資源,3位講員中的莊馥華是被逼提早面對人生下半場,另外2位都是在50歲以後,開始投入幫助別人;當天,台下觀眾的回應非常熱烈。(相片提供/光鹽基金會)

「民國初年」是何時?

中華民國慶祝百年,和台灣何干?中華民國建立的時候,台灣是日本的領土。在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程中,大多數台灣人的認知是:「台灣是世界的台灣」,他們的反抗運動是在日本帝國的架構下進行,或與日本的民主派、或與社會主義人士親近合作,追求高度自治或自治。當然,也有人寄望中國強大起來,協助台灣人脫離日本的統治,可是,那是像印度、巴基斯坦、緬甸、越南的革命者有些投靠中國或日本一樣,是在地緣政治結構中像打撞球般借力使力,弱小民族反抗殖民統治、尋求自立的策略之一。

神研40年 陪長青學子尋真理

輔導訓練傳承研經使命 &nbsp以整全多元宣教觀開闊學員信仰境界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簡稱神研班)從1971年開辦至今屆滿40週年,今年1月24日至29日「第48屆神研班」在長榮大學舉行,近400位學員和90位輔導共同參與這次研經的盛會,29日上午同時舉行神研班40週年感恩禮拜。 神研班由首屆14人到現在接近500人,40年來進展可觀,透過嚴謹的聖經研究,開放與熱烈的討論,使大專生重新認識聖經,帶動讀經風氣,從聖經話語獲得力量,活出信仰生命;神研班不僅影響教會發展和栽培人才,在社會各角落都能看到神研班學員參與的痕跡。 神研班也間接促成「新眼光讀經運動」,多位參與「新眼光」教材編撰的牧長也曾參加神研班,進一步幫助信徒建立正確聖經觀和研經方法;而神研班的輔導、學生籌委、工作坊(workshop)各有特色,許多發生在神研班軼聞趣事還在流傳。祝神研班40歲生日快樂!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40年來,神研班的小組研讀和討論占整個營會最長的時間,因此小組的輔導是神研班和讀經運動延續關鍵之一。「樹無根,葉未旺;人無歷史,理想未深!」擔任多屆神研班輔導的許承道牧師強調,輔導要了解並認同神研班信仰精神,尤其是敬虔操練、信仰「去偶像化」、開放對話、實況化神學反省的特點。 &nbsp 神研班輔導來自全國各大專中心工作者、神學生、地方教會牧者、長青團契畢契等,各屆神研班前都會舉辦輔導研習,使輔導預備和認識研讀經卷、神研班特色與精神,並調整自身應扮演的角色。為迎接今年48屆神研班,1月7日至8日舉辦了輔導訓練會,台灣神學院舊約教授曾宗盛介紹本屆研讀經卷創世記的經文結構和主題分析,邀請資深輔導傳承經驗,演練小組研讀。 &nbsp 長老總會助理總幹事許承道以「神研班的精神和輔導角色」為題強調,輔導必須要體認神研班與長老教會信仰精神緊密相連,包括信徒皆祭司、聖經是信仰生活準則、一切歸榮耀給上帝、因信稱義等,所以長老教會宣教觀是整全且多元,輔導須以此為基礎,和學生共同研經討論。 &nbsp 「沒有讀經靈修就不吃早餐,這是神研班可貴的敬虔操練。」許承道說,神研班要求輔導、學員全程參加,營會6天的小組研讀、討論、專講都不能離開,從早晨密集研經到深夜,這是嚴謹又辛苦的操練;常有學員在神研班經歷信仰拆毀又重建的過程,輔導與學員一起認識聖經,經歷挑戰,角色十分重要;輔導激勵引導,使學員找到生命定位,要懂得適時退場,討論時不要太多話或強勢介入,即便學員意見不甚成熟,也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nbsp 許承道從1970年代中期的大學時代參加神研班,之後就讀台神道碩、受派大專工作者和牧會時,擔任多次神研班輔導,他很珍惜神研班經驗,過去受陳南州牧師等輔導帶領,後來成為輔導和學生一同成長,「參加神研班是種享受,也是牧會服事的在職進修。」 &nbsp 神研班的營會和教會查經班有何不同?曾擔任神研班學生籌委、輔導的花蓮大專中心林熙皓傳道說,教會查經班通常由牧者主理,參加者領受;神研班則重視討論,互相切磋,分享讀經心得和信仰看法,「不只輔導,學生也是引導者,」學生提問五花八門,輔導要懂得引導啟發,而且要以身作則,因為輔導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 &nbsp 「神研班培養的讀經方法和態度,不只有1週的熱情,更是一生永續。」台南神學院道碩三年級陳振商表示,從當學員到擔任輔導,參加神研班讓他體認「信仰或聖經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從每個人生命經驗和聖經相遇,都是可貴的過程。」輔導也是學習者,要坦承自己的不足,謙卑與聖經對話,將上帝話語帶入生活。 &nbsp 除了牧者、神學生,有不少信徒、畢業生抽空擔任輔導,還有人為學生的報名和交通費奉獻,讓學生減輕負擔,放心參加;高雄大專中心義工輔導房美雲說,很肯定神研班以嚴謹的方法研讀聖經,用寬闊包容的態度分享信仰,鼓勵自我挑戰,參與輔導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學員回饋使她獲益良多。

神研40年 陪長青學子尋真理

輔導訓練傳承研經使命 &nbsp以整全多元宣教觀開闊學員信仰境界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簡稱神研班)從1971年開辦至今屆滿40週年,今年1月24日至29日「第48屆神研班」在長榮大學舉行,近400位學員和90位輔導共同參與這次研經的盛會,29日上午同時舉行神研班40週年感恩禮拜。 神研班由首屆14人到現在接近500人,40年來進展可觀,透過嚴謹的聖經研究,開放與熱烈的討論,使大專生重新認識聖經,帶動讀經風氣,從聖經話語獲得力量,活出信仰生命;神研班不僅影響教會發展和栽培人才,在社會各角落都能看到神研班學員參與的痕跡。 神研班也間接促成「新眼光讀經運動」,多位參與「新眼光」教材編撰的牧長也曾參加神研班,進一步幫助信徒建立正確聖經觀和研經方法;而神研班的輔導、學生籌委、工作坊(workshop)各有特色,許多發生在神研班軼聞趣事還在流傳。祝神研班40歲生日快樂!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40年來,神研班的小組研讀和討論占整個營會最長的時間,因此小組的輔導是神研班和讀經運動延續關鍵之一。「樹無根,葉未旺;人無歷史,理想未深!」擔任多屆神研班輔導的許承道牧師強調,輔導要了解並認同神研班信仰精神,尤其是敬虔操練、信仰「去偶像化」、開放對話、實況化神學反省的特點。 &nbsp 神研班輔導來自全國各大專中心工作者、神學生、地方教會牧者、長青團契畢契等,各屆神研班前都會舉辦輔導研習,使輔導預備和認識研讀經卷、神研班特色與精神,並調整自身應扮演的角色。為迎接今年48屆神研班,1月7日至8日舉辦了輔導訓練會,台灣神學院舊約教授曾宗盛介紹本屆研讀經卷創世記的經文結構和主題分析,邀請資深輔導傳承經驗,演練小組研讀。 &nbsp 長老總會助理總幹事許承道以「神研班的精神和輔導角色」為題強調,輔導必須要體認神研班與長老教會信仰精神緊密相連,包括信徒皆祭司、聖經是信仰生活準則、一切歸榮耀給上帝、因信稱義等,所以長老教會宣教觀是整全且多元,輔導須以此為基礎,和學生共同研經討論。 &nbsp 「沒有讀經靈修就不吃早餐,這是神研班可貴的敬虔操練。」許承道說,神研班要求輔導、學員全程參加,營會6天的小組研讀、討論、專講都不能離開,從早晨密集研經到深夜,這是嚴謹又辛苦的操練;常有學員在神研班經歷信仰拆毀又重建的過程,輔導與學員一起認識聖經,經歷挑戰,角色十分重要;輔導激勵引導,使學員找到生命定位,要懂得適時退場,討論時不要太多話或強勢介入,即便學員意見不甚成熟,也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nbsp 許承道從1970年代中期的大學時代參加神研班,之後就讀台神道碩、受派大專工作者和牧會時,擔任多次神研班輔導,他很珍惜神研班經驗,過去受陳南州牧師等輔導帶領,後來成為輔導和學生一同成長,「參加神研班是種享受,也是牧會服事的在職進修。」 &nbsp 神研班的營會和教會查經班有何不同?曾擔任神研班學生籌委、輔導的花蓮大專中心林熙皓傳道說,教會查經班通常由牧者主理,參加者領受;神研班則重視討論,互相切磋,分享讀經心得和信仰看法,「不只輔導,學生也是引導者,」學生提問五花八門,輔導要懂得引導啟發,而且要以身作則,因為輔導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 &nbsp 「神研班培養的讀經方法和態度,不只有1週的熱情,更是一生永續。」台南神學院道碩三年級陳振商表示,從當學員到擔任輔導,參加神研班讓他體認「信仰或聖經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從每個人生命經驗和聖經相遇,都是可貴的過程。」輔導也是學習者,要坦承自己的不足,謙卑與聖經對話,將上帝話語帶入生活。 &nbsp 除了牧者、神學生,有不少信徒、畢業生抽空擔任輔導,還有人為學生的報名和交通費奉獻,讓學生減輕負擔,放心參加;高雄大專中心義工輔導房美雲說,很肯定神研班以嚴謹的方法研讀聖經,用寬闊包容的態度分享信仰,鼓勵自我挑戰,參與輔導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學員回饋使她獲益良多。

牧會就是邊做邊學

◎王齡偉(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傳道師)&nbsp 我來自一個牧師家庭,教會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對於這個環境是再熟悉不過了。然而,上帝卻要我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到陌生的地方!我想起了上帝當初呼召亞伯拉罕時,也是這樣跟他說:「你要離開故鄉、親族,和你父親的家,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創世記12章1節) 從當兵、求學到牧會的過程中,上帝一直在挑戰我走出自己的安樂窩!2009年從台神畢業到台北濟南教會服事,乍看之下,濟南和我的母會台南東門教會都是同屬百年古蹟教會,但卻是全然不同的學習。濟南是個正在轉型採小組模式的傳統教會,我從小到大累積的很多事工經驗大都派不上用場,因為一切是新的事物,需要從零開始。我的主任牧師用一句話來鼓勵我,她說:「牧會就是邊做邊學!」而與牧者團隊有良好的雙向溝通,也是牧會成長的來源。 實際牧會之後,因為發現自己有許多的不足,就會時時刻刻自我省察和調整步伐。感謝主,讓過去離鄉背景的經歷打開了我的眼界,也除去了我的傲慢與偏見,打破了許多的自我設限,讓我可以帶著一顆謙卑寬廣的心,去學習接受不同的人事物,以多元的學習跳脫老舊的信仰框框。 在濟南我負責牧養青少年,關懷青少年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他們成長,把正確的信仰價值觀給他們。因此,關係的建立非常的重要。在網路上建立Facebook牧區粉絲團來成為彼此關懷的網路是必然的;而尋找並栽培年輕的領袖更為重要。建立關係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等到彼此有一定的信任度之後,青少年才會願意把心事跟輔導說,才能進一步牧養。在這個過程中,我常常需要提醒自己成為榜樣,成為好的見證,如此教導才能更有果效!另外,我也思考要如何把上一代與年輕的一代好好連結,而不是讓教會產生分裂! 在大都市牧會,容易在事工繁忙中迷失了信仰的本質,因為人們都講求效率和成果,也往往都能把事情處理得很好,卻經常忽略了牧養更需要看重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所以,如何把事工為導向的團契,轉化成關係導向的小組,是我努力的目標,我教導青少年更應該享受過程中那份彼此相愛的關係。 牧會1年半以來,我體悟到牧會不是只有忙教會事務,更要有計畫性的把家庭生活、運動、安息的時間安排到牧會生活中,才會是健康牧會之道! 感謝上帝,透過家人和信仰長輩的關心、代禱和支持,成為我屬靈的遮蓋,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心牧會。常常有人對我說:「你是傳道啊!怎麼那麼年輕?!」我期許自己,不管牧會多少年,我的心要保持年輕,充滿熱情! &nbsp

別讓原住民羊廄空空

◎林順源(七星中會雙連教會名譽長老) &nbsp在我出生之前,天父上帝所創造的許多原住民族群,已經在這美麗的寶島生活、打獵和繁衍,等我慢慢長大,經過童年、壯年,到了老年,除了周圍的親戚、朋友外,我很自然地也有了許多忠實、可愛又富有友情的原住民朋友。這些原住民族群裡,純潔、率直的長者、弟兄姊妹不時給我不可多得的友愛與關懷,滋潤我、豐富了我的人生。 &nbsp回應呼召關懷原住民兄姊 隨著年歲的增長,慢慢也會留意、關心起生活周圍的事務,對原住民的弟兄姊妹也自然產生關心。我看到他們貧瘠的山地、醫療缺乏的生活、靠天吃飯的無奈,時常有弱小病痛的待援者。我心中無形湧現上帝的誡命:「你要愛你的鄰舍,像愛自己一樣。」雖然我沒有大氣力,但耶穌說:「為我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位所做的就是為我做的。」這些意念一直縈繞在我心中,終於在2006年奉上帝的名成立了「台北市耆英愛心協會」。 感謝全能的大老闆──慈愛天父的帶領,雖然有時碰到困難,有祂的保守也就不算什麼了。在這幾年,我們協會為遭受颱風、水災、土石流的原住民受災戶、原住民教會的老人關懷站,提供超過14萬公斤的食米,關心超過50間教會。另外,每當聖誕節期也為超過50間偏遠教會製作聖誕糕,數量超過8000個。雖然這些只是杯水車薪,我知道尚有許多需要幫助、關照的原住民朋友未能得到幫助,內心不免覺得遺憾,只有懇求慈愛的天父體恤我的軟弱與不力了。 &nbsp別讓原住民羊廄空空 近幾年來,除了想盡辦法資助原住民長者們的食米,也想到原住民族群的教勢與信仰問題!回想50、60年前那些奮興教會、力傳福音的信仰前輩、外國宣教師,不顧環境惡劣、居無定所、食無定時亦無佳餚,行無車船,只靠雙腳和一顆堅定信心傳福音的熱誠,爬山越嶺、任勞任怨,多麼美的信仰典範哪!有他們熱心為主打拚、犧牲奉獻,創造了號稱20世紀原住民宣教神蹟。這些值得記念的宣教前輩,他們傳廣福音的心,永遠值得敬仰。 由於老一輩純全、堅定的接受基督教信仰,激起了整個原住民社會的宣教工作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禮拜堂一間間建立,歌頌天父的歌聲此起彼落。然而幾十年歲月經過,曾幾何時,整個大環境受到物質生活豐富的影響,依靠上帝的心淡薄了、動搖了,甚至被物質淹沒了。信徒少了、教會屬於老人了,是否再過幾十年,教會又回到50、60年前的情況,恐怕那時羊少了、不見了,牧羊人只有望「羊廄」興嘆了。 &nbsp重新拾回給原住民的福音 我們前面的路既然那麼崎嶇難行,為了未雨綢繆,何不現在就懇求慈愛的天父開路、耶穌帶領、聖靈引導,我們需下決心,不分牧者、會友,同心熱切禱告,手牽手心連心,奮興福音振興教會,勇往直前,報答慈愛天父的大恩。 在各位前輩與神職人員前面「班門弄斧」,說些內心常想起就會激動的話,只期望在原住民族群中辛苦傳播上帝國福音的傳教者的故事,能激起各位傳播福音的堅定信心,並彰顯慈愛天父的大能;在原住民社群中,若能「擴張你居住的帳篷,拉長帳篷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以賽亞書54章2節)則將大大蒙上帝的賜福。 以下一些小小建議:原住民兄姊是天生的歌者及舞者,唱歌跳舞既能凝聚向心力又能產生親和力,若以原住民的福音詩歌、民謠大聲唱出讚美天父的歌聲、盡力跳舞,從心底敬拜偉大的天父,多麼快樂、多麼美啊!也可帶動社區的福音活動,這不是很有意義嗎?或者是多安排探訪軟弱、病痛、孤單的原住民朋友,不時舉辦餐會,一起享受美好飲食、說故事活動、作物收成感恩禮拜等,一方面舉辦活動,一方面鼓勵會友帶領未信朋友來參加,一方面聯合附近友好的教會來共襄盛舉,讓天父上帝的福音如流水湧向原住民社區,流向各個家庭、流向每位上帝疼惜的兄姊心裡。我相信上帝的祝福將充滿他們,他們將得到天父上帝同在的喜樂,以及耶穌基督白白賜給他們的平安。 另外,教會之間,一年不妨有幾次互訪,牧師帶聖歌隊、會友交流,牧師交換講台。如此一來,牧師的講道會感動更多人,聖歌隊也有到別的教會展現歌喉的機會,受訪教會也會因迎接客人而熱鬧起來,眾人都可在互動中,體會一起同心敬拜上帝的喜樂與平安。在我們呼喊以「夥伴教會」幫助弱小教會之際,原住民教會的中、區會,也要動起來,因為「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就一同受苦;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肢體就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 只是想為上帝的福音盡一份心力,尤其我已是78歲、頭髮全白的老人,在活著的時候寫出內心感受,期望21世紀原住民教會教勢不至於倒退。謹在此懇求慈愛的天父上帝親自帶領與賜福原住民教會,讓基督福音能從傳道人及所有仰望基督的兄姊傳揚出去,並願上帝的國臨到、祂的旨意在原住民族群中得成,原民的社會像在天上一樣。 &nbsp

毛毛再見 一堂「領受與失去」的功課

◎楊淑清 &nbsp2009年,我工作忙碌之至,加上女兒要考基測,緊張得動不動就到診所打一劑肌肉鬆弛劑;偶遇假日便哈欠連連,只想窩到沙發一角睡將起來。回頭過來看,當時的我,可用老態畢露來形容。 不料在附近當警官的小弟,有日央請我代為照顧一隻走失的長毛臘腸,「最多照顧3個月。」這是警方協尋流浪狗的最長期限──聽起來似乎是中華民國好國民應有的作為,「好吧,你放心交在我這兒吧!」我拍拍胸脯掛保證。 &nbsp&nbsp &nbsp擄獲全家  臘腸狗毛毛 我完全低估了長毛臘腸狗的魅力,打從第一天送進門,牠那特有的圓眼珠,就致令很少和名犬打交道的我,驚嘆不已,「怎麼看起來那麼無辜啊?」小女兒則著迷於牠嘴角的微笑,「毛毛──」一個禮拜後,這隻長毛臘腸狗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稱謂,「每次出來玩,好像都很開心哪。」才一歲左右,整個行為反應都像小孩,偶而帶牠到附近運動公園散步,牠那飛躍的腳步、晃動不已的尾巴,在在顯示:「哇!我太開心了。」牠不會說話,但肢體語言道盡牠的情感,有時我在廚房裡忙著,牠──毛毛跟進跟出,「毛毛!你很忙哦。」我喊著。 「是啊,我知道妳在煮好吃的,動作快。」牠的嘴角滿是笑意。 待有一天,一下班我就緊張兮兮的拎起皮包開車回家,不禁自問:「咦?聽說我向來敬業,怎麼像煞一門心思專等下班的不爭氣傢伙?」望著後照鏡裡的自己,我知道自己愛上了毛毛。擔心牠的主人來找牠,已不勞贅述。兩個女兒們早已為這件事禱告。在不到3個月時間裡,牠悄悄的改變了全家人的生活方式,卻是更驚人的事實。 「妹妹,起床啦。」每天清晨我像每家媽媽般義務充當鬧鐘。 「好啦,毛毛咧──」妹妹的手一伸出被外,立即有一毛絨絨的物體,應聲撲上。小女兒順手把牠抱進被窩裡,再「睡睡」,幾分鐘後才完成整個起床程序。 聽說每天例行性的兩次外出散步兼上廁所,是狗狗應得的最低待遇,問題是寒冷的冬日清晨,如何要求兩位掌珠自暖呼呼的被窩裡爬出來,帶毛毛散步呢?她們不行,誰呢?會是誰呢?等我又是大衣,又是厚毛襪,裝扮奇異的帶牠外出,只見冬日清晨天際猶有星月高掛,我方才對整件事有了醒悟:如果連頭髮掉一根都出於上帝,那麼臨危受命被託照顧一隻流浪狗,自然也不會只是偶然,「上帝啊,?看不慣我未老先衰,所以差派毛毛來攪動巢窩吧?」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連坐下來好好看份報紙都算是難得的享受,遑論清晨外出散步10、20分鐘?迄今記得2009年,我有了一個充滿清晨冷洌空氣,卻又不失輕快的「小運動」冬天。緊接著另一半被教會差派到宜蘭參與植堂配搭,老婆孩子哪能每週跟著?車程寂寞,毛毛常被徵召陪同,我可以想見另一半邊開車,邊和毛毛說話,而毛毛安靜的坐著,偶或搖尾巴的模樣。國九的大女兒是受益最多的,學校晚自習返家,猶有一大堆待讀的功課,夜深人靜,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岑寂時光中,毛毛是唯一的陪伴者。 其他像是假日上菜市場,去郊區玩,甚至和親友歡聚,毛毛自然以家人資格列席。印象最深的是有幾次我陪另一半到宜蘭參加主日崇拜,「偷偷」把毛毛藏在禱告室裡,詩歌、禱告、講道聲中,牠只一味安靜坐著,等崇拜結束才把牠「變」出來,惹得眾人驚喊:「你們家的狗狗怎麼那麼乖啊!」我臉上飛金的笑將起來,的確,我也這麼認為呢。至於原來主人找不找得心急,抑或刻意遺棄呢?反正已經過了3個月,鴕鳥一家人也不去管了。 &nbsp&nbsp &nbsp賞賜收取  都在耶和華 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日子──在毛毛走進我們家1年10個月之後,牠被一輛疾駛的汽車撞到,獸醫說只有小骨折,明天安排手術,沒想到第2天送到醫院時,牠已經安息。「有幾種處理方式&amphellip&amphellip」醫療專業訓練致令院方冷靜客觀的分述應有步驟,然而牠的體溫猶在,我怎麼能把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交給醫院處理? 還記得我抱著牠返回車上,一路淚眼迷濛,整件事像在作夢,毛毛軀體猶有體溫,像牠常在我車子睡覺一般,彷彿一喊:「毛毛。」牠就會站起來,伸伸懶腰,搖擺尾巴。 我自責極甚,數不清的「如果」出現的腦海;一方面又確知在擁有過的時光裡,我的確盡所有的力量在對牠好,實在想不出除了自己的孩子,對誰我曾經如此深深的愛──讓我中斷工作,只為了陪牠玩;讓我假日捨不得加班,只因不忍牠單獨待在家裡;讓我整理到一半的文件倏然自電腦螢幕消失,只因毛毛把電線插頭扯落,牠面對工作成果化為烏有的我的震驚,只依舊開懷的搖尾巴,我怎捨得罵上一句呢?甚至牠曾經自我膝上爬到鍵盤上,大搖大擺的坐下,頭抬得高高的,似乎在說:「妳都不陪我,不准妳工作了。」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老約伯的話浮現腦海。經過幾千年,面對失去,椎心之痛依然令人難以忍受。 處理好一切,走進屋裡,突然真實感襲來,我再也不用擔心隨手擱的眼鏡,會被毛毛拿去咬;沙發桌角、椅墊猶有毛毛磨牙的痕跡;牠的玩具、衣物、飼料、心絲蟲藥&amphellip&amphellip連空氣裡隨處隨在都是牠的氣息。 &nbsp&nbsp &nbsp一紙懷念  盡藏傷心淚 我腳丫子伸進拖鞋,不料卻被什麼劃到?低頭一看,又是毛毛做的好事,牠何時連拖鞋都啃咬了?坐到沙發上,膝上空落落的,再沒有柔軟溫暖的軀體立時跳上來,還伴隨舌頭粗粗黏黏的。眼淚再度掉出來,我知道這只是開始,毛毛已深深烙印在心裡,要很久、很久,我才不會那麼痛。 「媽媽,我曾經禱告,在天堂我要有一個有1000萬隻毛毛的農場,妳猜上帝會不會聽?」這是小女兒的思念。 「我早就告訴妳,帶著牠要像牽孩子,妳老是不聽。」這是另一半的難過。大女兒住校,得知訊息,電話那端久久無語,隨即掛上。 「你說,我們要再買一隻長毛臘腸狗,讓我們每天擔心牠,陪牠玩,又每天趕下班;還是這樣清清靜靜的過日子呢?」雖是負擔,卻是如此甜蜜,叫人忽忽如狂啊! 「把所有毛毛的照片和影片作一個檔案,記得標記2009年9月到2011年1月5日,以免和以後的毛毛分不清楚。」把牠的照片自電腦桌面、手機移除,也是千絲萬縷善後的工作之一。 「媽媽來寫一篇有關毛毛的文章。」最後我這麼說著。然而,在上帝所給予的1年10個月裡,毛毛給我們的這麼多,難道我能做的就只是秀才人情紙一張嗎?此際已是週末凌晨3點,毛毛通常4點喚我起床,想到這兒,我的眼淚落在牠的腳曾踏過的鍵盤上。 &nbsp

【舉目向山】上好的投資

將自己與主連結,得著豐盛的生命 馬太福音25章11~30節 ◎李冠呈(高雄中會援中教會牧師) 讓咱的生命真正與主連結來豐盛生命,無論咱有沒有錢,生活好不好過,心靈欠不欠缺,都可以來做這上好的投資,因為「生活的目的,在領受上帝同在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傳揚耶穌基督之生命。」我要再說:「這是上好的投資」 投資的時代 賺錢,可能是全世界所有人有志一同的希望,從孩子被接生開始(其實更早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開始做產前檢查),出生之後的衣服、尿布、奶粉、醫療,一直到安息主懷蒙主恩召,可以說從在母胎的第1天到回天家見天父的那天,每天活著都必須花錢;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的無奈,在世界上的每個角落演著。也因此,如何投資致富、月翻數翻、一本萬利,一直是眾人的夢想。古諺有云:「第1賣冰,第2做醫生」,便是教我們在什麼地方投資可以賺錢、回本之外還有賺頭;即使不若家財萬貫,至少也求溫飽,可知賺錢的重要性,有賺才能花,有入才能出。 處在21世紀,投資是現代人必學的功課之一,舉凡「實質投資」如房地產、黃金、珠寶、貴重金屬、古董、土地、產房、機器等實質產品,或是「金融投資」如股票、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諸如保險、期貨、基金等都是投資。即便是在銀行、郵局、農會、合作金庫等金融機關「儲蓄存款」賺取利息收入,也都可視為投資的一部分,就算是把錢放在自家保險櫃或是「自行收藏」都可以算是投資,只不過投資報酬率是零罷了,可以這麼說:我們活在投資的時代。 選擇對的投資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上帝要咱投資,並且從中賺得報酬。馬太福音25章14~30節中,每個得到主人讚賞的僕人都是從投資中賺取金錢並以100%的報酬率,得到主人的讚賞;第3個僕人將金錢放置家中,什麼事也不做,當然是一毛錢也沒有賺到了。但是不要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在這當中沒有算到人事與行政的花費,也就是說第3個僕人若以現代用語來說,就是每天上班玩Facebook,什麼事也沒有做,坐領乾薪,「吃呼肥肥,裝呼錘錘」,對於主人而言,這位僕人是他錯誤的投資,無怪乎主人如此憤怒生氣把他趕出去了。 怎麼樣讓資產能「漲高長大」真的很重要,選擇對的投資讓咱的心情好似在天堂,錯誤的投資,便讓咱的心情好像住在牢房。20世紀是投資在保險最好的年代,除了終身保單、儲蓄型保險、或是嬰兒保險,都是不錯的選擇。早年若有投資於黃金,現在已經漲了2~3倍,近幾年基金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投資項目。 上好的投資 投資已然成為顯學之一,因此懂得投資成為每個人的必備基本技能。在選擇對的投資之餘,有2件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知悉: 1.投資與投機、賭博的區別,可以用「行為的動機」作為區別標準,若期望在承擔適當的風險下,未來能夠賺取長期、穩定的報酬,其行為可稱為「投資」。「投機」則著重於追求短期的暴利,且須承擔較高的風險,大部分是在未經由分析並預估報酬與風險的情況下進行。「賭博」係在公平(Fair Game)的前提下,其行為結果完全取決於運氣的好壞,如購買彩券、樂透。投資有其聖經根據,上帝也樂見我們投資並從中賺取投資報酬率。 2.做上好的投資。投資一詞解釋係「利用目前多餘的資金,從事未來具有增值效益的活動。」然而,上好的投資不在金錢,而在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26節,主耶穌說:「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著我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什麼去換回自己的生命呢?」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咱的生命可以投資在有形的物質上如上所述豐富所有,也可以投資在無形的心靈上,從事休閒娛樂嗜好,如看場好電影、聽首好音樂、讀本好書籍、泡杯茶品茗等豐厚所是;在此之外,有一件上好的投資就是在生命上,奉主名來讀經、禱告、聚會、事奉、傳福音,如每天讀《新眼光讀經手冊》、到教會參加「舉目向山祈禱會」,讓咱的生命真正與主連結來豐盛生命,無論咱有沒有錢,生活好不好過,心靈欠不欠缺,都可以來做這上好的投資,因為「生活的目的,在領受上帝同在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傳揚耶穌基督之生命。」我要再說:「這是上好的投資」。 舉目向山祈禱會──尚好的投資 預備:請安靜心預備好自己來到上帝面前 序曲:我要向高山舉目(我beh舉目向高山) (司琴彈奏一次後吟唱數次) 「我beh舉目向高山 我的幫贊叼落來 我的幫贊是對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來」X2 「哈利路亞X3 哈利路」X2 宣召:同心來到主面前(齊念詩篇67篇1~7節) 願上帝憐憫阮,賜福阮,互伊的面照光阮, 通互世界知?的道路,萬國中知?的救恩。 上帝啊,願列邦謳咾?!願列邦攏謳咾?! 願萬國快樂出歡喜的聲;因為?欲照公道 審判列邦,治理地上的萬國。 上帝啊,願列邦謳咾?!願列邦攏謳咾?! 地已經出土產;上帝──就是阮的上帝,欲 賜福阮。 上帝欲賜福阮;地的四極攏欲敬畏伊! 《泰澤詩歌本》70首〈哈利路亞〉(讀完1節吟1次)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詩歌: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主 《泰澤詩歌本》36首:〈上帝?堪得謳咾〉 (吟唱數次) 上帝?堪得謳咾 上帝我感謝? 讀經:馬太福音25章14~30節 默想:默想3分鐘,聽到音樂吟詠〈我的靈魂稱頌天父〉。 《泰澤詩歌本》35首〈我的靈魂稱頌天父〉 (默想後吟唱2次) 我的靈魂稱頌天父 我全心全靈稱頌 祂的聖名 我的靈魂稱頌天父 永遠感謝天父的豐盛恩典 信息:上好的投資 奉獻:甘心樂意的奉獻蒙主喜悅 《泰澤詩歌本》55首〈即若有仁愛〉(奉獻完吟唱2次) p即若有仁愛和愛心 即若有仁愛 上帝就同在 祈禱:主請聽、請憐憫阮的禱告 ‧ 為上帝引導咱選擇對的投資來祈禱 ‧ 為咱所做的投資都能獲利祈禱 ‧ 為了上帝引導咱做上好的投資祈禱 ‧ 為了上帝保守咱不會投資在肉體的私慾、目睭的私慾及人生的驕傲祈禱 ‧ 為咱懂得投資在得救、得勝、得榮的生命祈禱 ‧ 為咱投資在內在的生命,能夠勤讀經常禱告祈禱 ‧ 為咱投資在外顯的生活,能為主事奉、傳福音祈禱 ‧ 願咱的投資三生有幸,在生存、生活與生命上都有豐盛果實祈禱 《泰澤詩歌本》73首:〈主耶穌求?憐憫〉 (每項禱告完吟唱1次,結束吟唱2次) 主耶穌,求?憐憫X2 詩歌:求主親自教導與引導 《泰澤詩歌本》45首: 〈主聽阮祈禱〉(唸完主禱文吟唱2次) 主聽阮祈禱 主聽阮祈禱 懇求? 聽阮求 主聽阮祈禱 主聽阮祈禱 聽阮懇求的聲 祝福:唱完請自行離開,或繼續留下禱告直到音樂停止 《泰澤詩歌本》42首: 〈不免再煩惱〉(吟唱數次) 不免再煩惱 不免再驚慌 即若有上帝 無欠缺一件 不免再煩惱 不免再驚慌 有上帝夠額 願主耶穌基督豐盛的恩惠 天父上帝豐富的愛疼 保惠師聖靈豐厚的充滿與相通 與咱同在,直到世界的路尾,阿們

府城百年教堂──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

                創立時間:1868年 地址:台南市中山路86號 歷史143年   建築特色 台灣的教堂始建於荷西時期,但今皆無存。19世紀中葉,到了清領時期,開放通商口岸,第2波的基   督教與天主教再度登陸台灣,此時西洋傳教士特意將台灣鄉土特色融入教堂建築中   增加親切感。但日治時期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教堂卻完全模仿西洋建築原型,在建 築中大量放入西洋建築語彙,台灣並沒有嚴謹的哥德式教堂建築,但這些建築語彙不斷出現時,一般稱為仿哥德式教堂,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即是這種建築。 教堂採仿哥德式建築風格。在造型上面,教堂入口門廊及正面中央的陡斜山牆都傳達出歌德尖拱的意象,門廊由兩根獨立方柱與兩根壁柱組成,柱間並有兩 根小圓璧柱方柱形成類似簇柱之組合,小圓壁柱上撐一個圓拱,拱心石部分則為類似勳章式的紋樣,正面左右兩側牆面開圓形拱窗,拱窗的飾帶橫貫全壁面,兩端壁柱上端的屋角有多層次的流蘇設計,裝飾甚為細緻。山牆山尖內為天主教道明會標誌 ,左右兩側的次入口,各有3個拱窗,彼此間有3個壁柱作為隔間。背面斜邊收尾設計非常精巧,輔以5根梯型壁柱強化,兩邊有小圓窗與中央的透光拱弧窗,甚為少見。教堂最高點以十字架收頭,充分傳達了宗教的神聖意涵。 教堂建築本身為長方形巴西利卡式空間型態,中央為中殿兩側為通廊,室內原本由8根石柱撐起如雨傘弧形之拱頂天花板,兩者之間有2排列柱,用意在將男女各分一邊,最底部為木造聖壇,雕刻精美古色古香。1986年,教堂再進行改修工程,修改之後,分隔中殿與通廊的柱子被拆掉,聖壇也略作修改。室內成單一大空間,天花板則4分成為變形拱頂,從承重柱上延伸出來一根根筋勒,在拱頂上形成特殊的十字。內部的陳設主要還有前方那1片壓克力裝飾,每格各有不同意義,三角及中間的眼睛,代表3位1體上帝看顧世上萬民;手及&Alpha&Omega標誌代表上主是創始成終的創造者;其餘還有代表誡命的摩西石板、代表施洗的流水。而在教堂內正中央的地板上也有道明會的標誌。   歷史沿革 天主教傳入台灣,可溯源到1626年,西班牙道明會馬蒂內神父率4位神父及1位修士隨軍登陸三貂角,他們以基隆為中心,在台灣北部向平埔族原住民宣揚天主的福音,但隨著西班牙殖民軍於1642年被荷蘭擊潰退出台灣,剛剛萌芽的天主信仰,不得不宣告中輟。 1866年,郭德剛神父派傳道員前來台南辦理孤兒收容救濟事宜,成立「聖幼兒之家」。1868年購地建屋,地點就在今成大光復校區的榕園,然而在全台灣皆瀰漫著排外仇教的氣氛下,再遭居民百般阻礙,建築工程中斷,最後僅能搭蓋草茅竹屋一間,權充臨時聖堂及住所,這就是台南天主教第一座自建的聖堂! 1871年,李嘉祿神父受命前來台南府傳教。1872年在小東城門外,建造2層樓高的聖多瑪斯聖堂。1889年又在今中山路段以640元購買中式房屋一座,內有房廳10餘間,可充臨時聖堂、道理廳、神父與傳道員宿舍之用。此外又另購臨近一大片土地,以備新建聖堂,後經過與官府交涉,以蓋2層樓為限,如願完成聖堂之興建,天主教台南教會從此奠定鞏固之基礎,這就是目前中山路天主堂的前身。 1911年,日本政府開闢自火車站至市政府之大正町2丁目道路(即今中山路),教堂基地被徵用,一分為二,乃將路西北邊土地變賣,保留今中山堂用地,從此教堂面臨大街,更加有利傳教。1925年,洪羅肋神父以歷年向國內外各界募捐所得的8000餘圓,大興土木,興建了新聖堂,這就是一直延續到戰後的無染原罪聖母聖堂。雖然台南無染原罪聖母聖堂有百多年歷史,但因後來歷經多次修建,致無法列入古蹟。 畢生致力於傳教工作的郭德剛神父,第1站就是福爾摩沙,他在台10年又2個月,除了台南教會外,他也創立了目前的高雄主教座堂、前金堂區、萬金及溝仔墘、老埤堂區、山腳(鼓山)天主堂。 (圖文提供/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生命的出口

◎天空 &nbsp常常有朋友誇讚我是個很有包容力的媽媽,因為我們家養蟲、養魚、種花,但事實是,這些我都不喜歡。 上學期中,兒子小毛從學校帶回來十幾顆葵花子,興高采烈的問我可不可以種。經過他苦苦哀求了3天,我決定答應他。於是,我拿了個閒置的小花盆給他,告訴他,只能把葵花子種在這個花盆裡,他開開心心地種了好多種子下去。&nbsp 種下後,小毛每天一大早起床,第1件事就是邊哼歌,邊拿著噴水壺朝著葉子和培養土噴幾下水,天真的以為這樣就夠了。雖然小毛知道怎麼讓葵花子發芽,卻不知道該怎麼種出健康的向日葵。想當然爾,我們家的向日葵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儘管向日葵長得不好,他還是逢人就說,他種了向日葵,老師講夏天就會開花。 剛開始,向日葵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細細的莖是彎曲的,綠綠的葉片也往下垂。當時我並不以為意,畢竟我們家就是沒有種花的天份。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讀到一篇文章,提到向日葵需要大量的水分及生長的空間,從此之後只要我記得,就會再幫花多澆點水。可想而知,在這之前,向日葵已經過了好長一段乾旱的日子。不過,向日葵也常常提醒我去澆水,因為只要一天忘了澆水,整株莖葉就又全都往下垂。而我也在澆水與忘記澆水、向日葵抬頭挺胸與垂頭喪氣之間,意識到我們家向日葵「抬不起頭」的原因。 就這麼又過了一陣子,某天我拿水去澆花時,發現最瘦弱的那株好像結了花苞。但那株又瘦又小,連站都站不太直,和我們在花店看到的向日葵相比,簡直像醡醬草一般瘦弱,因此很難想像它結了花苞。 又過了幾天,那小小花苞竟開花了!開出小小、黃色、花瓣稀疏的花。我再觀察花盆中其他的向日葵,其他比較瘦弱的,也結了花苞,反倒是頭幾名外觀相對強壯的,連一個花苞的影兒都沒有。這不是很有趣嗎? 前兩個月我去荒野保護協會上課,那堂課講的是關於植物。講員播放了一段BBC製作的影片,當中正拍攝到同種的較弱小植株,為了爭取傳宗接代的機會而搶先開花。如果她不搶在強壯植株之前開花,她的花將比不過其他同種花大,也比不過同種花豔麗,在這樣弱勢的情況下,她將爭取不到昆蟲的注意,更遑論有昆蟲會幫她傳粉。所以,搶先開花是她延續生命的唯一機會。 生命,自會找到她的出口。這個故事,也活生生的在我家上演。 我不禁感謝讚美主,讓我們全家得以藉著向日葵見證生命的奇妙。即使是一株瘦弱不堪的小小向日葵,也無損她的生命力,以及繁衍後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