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任總統的自由與責任

德國聯邦選舉大會在3月18日選出跨黨派聯合推薦的新任總統尤哈辛‧高克(Joachim Gauke)。高克原是東德時期的知名民運牧師,也是東德在1990年3月18日第一次透過自由選舉選出的國會議員。同樣的一天,20年前與20年後,這位牧師背負的都是人民與各黨派基於他兼具神職人員與民運人士特質而賦予的特別期許,主要理由在於:高克20年來不變的信仰與政治實踐信念──「自由與責任」。

高克在人民對政治普遍失去信心與希望的情況下,由於一生在民主與自由的努力,及信仰的堅持,讓紅、黑、黃、綠跨黨派,一致推選他擔任德國總統。其實,在2010年他曾以非常些微票數落敗。這次由於基督教民主黨推選的總統因借貸醜聞下台,他便在「重建德國希望」的氛圍中再度被推舉。他的聲望也來自於1990年統一後擔任「前東德國家安全局檔案管理局」的負責人,統籌負責轉型正義的執行與推展工作,從2003年至今擔任「拒絕遺忘,支持民主」協會的主席,並獲得社會與受害者的肯定。可見,如果能堅持人民認同的普世價值,那麼,一時的失敗並不代表永遠的「不可能」!

牧師、民權運動者、政治家、神學家,多重角色的交替轉變,不變的是他捍衛自由與強調公民責任的決心。過去在東德當牧師時,高克就認為,教會至少該成為自由的一小塊聖地,因此他積極將教會與青年工作當成宣揚自由與民主精神的途徑。

從2010年的選舉民調到這次民調,他一直是人民心目中最理想的「德國人民代表」。他的信念從未因選舉與否而有所改變;因此,在普遍對政治人物不信任的時代,他才能成為人民對理想的寄託。雖然他在婚姻與某些由於東德背景差異性的發言,備受評論者抨擊,卻不影響他在民間的聲望,因為他始終堅持核心信念而能帶給民眾信任感。

基於東德民主運動反對左派專制、強調右派自由民主價值的特質,他也被質疑過分強調自由而忽視社會公平,因為他曾認為佔領德國聯邦銀行的「反金融霸權行動」只是無聊的動作。為此,他主動澄清,「佔領行動」不能只停留在發洩,而應該具備實踐內容。因此,他特別在就任演講時強調,他絕對堅持德國的社會福利市場經濟,不認同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所以一直認為,自由的背後就是責任,他主張經濟自由,但必須以「社會正義」為前提,而且,每個世代都應該進行民主與公民責任教育,他把牧師的福音傳講轉化為對自由與民主的教育傳講,把福音的自由,落實在公民社會中。

可見,福音與社會、政治實踐是不可分的,教會應率先成為台灣民眾建立信心與希望的聖地,傳達自由與責任的教育中心,並進而影響台灣政治人物的價值觀,從社會的轉型正義,推動到政治的轉型正義,將民主與自由的普世價值深化,才可能打破國共聯手影響台灣政治的棋局。 &nbsp(作者為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