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神學院愛與實踐

&nbsp你可能是預備成為傳道人的神學生,也可能是對神學有興趣的信徒;你可能是要在教會音樂上裝備自己的藝術家,也可能是對關懷弱勢充滿熱情的社工學生;在3月第3週南神主日,我們走入南神團契,看他們如何在團契生活中回應上帝呼召,傳承實況化的先知性神學理念。

團契生活◎王貞文(台南神學院老師)

獻身者的祝福與試煉

&nbsp

道明會前總會長賴茂德(Timothy Radcliff O.P.)在討論修會生活的當代使命時,敏銳點出現代人對於「團契生活」既愛又恨的矛盾心情。當他詢問弟兄們,他們獻身的生活中最大的祝福是什麼?許多人的回答是:「團契。」但是當他問他們,獻身之路最大的試煉是什麼?也有同樣多的人回答:「團契。」

對於歸入一個修會的人來說,一個緊密的共同生活團體,是培育他的生命、扶持他力量之源,但同時,共同的生活裡也充滿挑戰、失望、與傷害。在人心越來越孤寂的時代,共同生活的操練是一個艱難的考驗,但也同時是一個很大的祝福。

台南神學院是獻身者的共同體,是一個堅持迎向團契生活的種種挑戰,也滿滿地有團契生活的祝福的團體。走進綠樹成蔭的校園,你可以成為南神團契的一分子,開始操練過共同生活,品嚐生活裡激盪出的靈性。

走進南神團契,你可能是一位預備成為傳道人的神學生,也可能是一位只對研讀神學有興趣的信徒;你可能是一位要在教會音樂上進一步裝備自己的藝術家,也可能是一位對社區工作、對弱勢關懷充滿熱情的社工學生;你也可能是兼課的老師、帶領小團體的牧長、專職的教授、忙碌的職員、為校園的維持盡心盡力的工友、奔忙著寄信、整理花園、聯絡事務的義工,各樣的職分、各樣的關懷,交織成一個獻身者的共同體,一起照著一定的生活韻律,呼吸著聖靈的氣息,彼此磨練愛心與耐性,也一起在苦難中相扶持。

共同的禮拜餵養著這個團契。南神的一天,是由清晨共同的早禱開始,而在傍晚課程結束時,以共同的晚禱結束。對整夜掛在網際網路上的年輕人來說,勉強自己起來加入早晨的祈禱,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別人的提醒與規勸。但你也會看到,不少通學生天未亮就趕著火車,以嚴格的自律與渴慕的心,加入早晨的共同時光。

許多人是在離開這個團契,孤單地投入宣教的事工時,才領會這看似平凡的靈修時光的意義,他們就會懷念起樸素雅靜的教堂裡,那彼此扶持著的歌聲,那共融的安靜,還有那成為一個共同體的感覺。有時,在正式的早禱開始之前,天色才微亮,鳥兒才剛開始啼明,靜謐的教堂裡,就有喜愛安靜的人在默想,而小祈禱室中有熱切的歌聲與激情的禱告。在這個團契裡,有著各種不同的靈性追求方式,彼此競爭著。而不同的靈程、不同的靈性經驗與理性思維的互相激盪,有時也不客氣地互相批判,讓我們體會到這是一個在地上的團契,裡面有一切人性的軟弱、不足、饑渴、脆弱。也更讓我們謙卑地去學習,在這個時代成為獻身者團契的意義。

「牧笛會」是學生自治的組織,一個學習議會中溝通、提出異象、嘗試與創新的場域,也是團契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議會的「束縛」中,我們學習真正的「自由」;在不同意見的論辯中,我們在對真理的堅持與對人的體諒之間,尋找平衡點。

所以,在南神,神學的學習不單是課堂的事,而是全方位的,全人的。一個神學人在此,是在以基督為中心的基礎上,學習與人同工,學習成為團契。這個團契並不受校園圍牆的侷限,也不只是在神學的學習階段而已。這是一個擴及整個教會,甚至台灣社會的團契。

921山崩地裂所留下的創痛中,有這個團契懇切的服務;莫拉克風災後深深泥濘中,南神的師生通過身心的勞動、長期的專業照護與關懷,來與受苦的人成為團契。哪裡有人在為台灣的尊嚴奮鬥,那裡就有南神人的身影,從白色恐怖時期到解嚴,南神團契與台灣土地生命相連。因為有這些故事,這些淬煉,南神的神學決非是孤單的菁英在優渥的環境中做出來的。

歡迎走進南神團契!在此歷經掙扎、論辯、傷痛、認同等等過程,終於成為生命共同體的經驗,會幫助在此駐足過的人,繼續以基督的愛,過這團契生活,來服事這個世代。

南神神學◎曾昌發(台南神學院教務長)

在實況中回應上帝

&nbsp

1976年台南神學院慶祝創校百週年時,蘭大弼醫生在感恩禮拜中說:「巴克禮是像保羅一樣有智慧的建築師,保羅在哥林多建立了教會,而巴克禮安置了地基:耶穌基督。&amphellip&amphellip100年後的今天,這根基仍然屹立。」

確實,耶穌基督是神學院的根基,也是神學的根基。在這根基上,1949年,黃彰輝牧師於228大屠殺後的艱鉅情境中將台灣人民的歷史經驗、苦難、及斯土斯民的哀嚎帶進神學的掙扎與奮鬥,神學在這情境中,以積極、負責任,和創造性的行動來回應,實況化神學由此產生。

在台灣的實況中從事神學,其過程不單要先將西方教會及其神學「去實況化」;接著還要在自己的處境中將信仰和神學「再實況化」;並且還要批判性的審視實況,走向前瞻性的「不斷實況化」。這是一個動態的、未來取向神學方法,超越靜態、過去取向的「本色化」,這不單是最切合台灣、亞洲及第3世界的神學,也是今日世界神學潮流的走向,更是台南神學院的神學傳統。

實況化神學因為不斷地與台灣的文化、宗教、政經、社會情境對話,在這當中,神學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和家鄉,有能力脫去歐美的框架,向台灣的人民說話。這樣的神學才能讓上帝的「道」在人民的苦難中成為肉身,帶來革新的力量。就像宋泉盛牧師所說:「上帝的話若離開了實況,是抽象的觀念,對實況一點也起不了作用。生命的實況若沒有從上帝來的信息,就缺乏革新的力量。上帝的話與生命的實況是互動的,2者都變動不停,沒有1個是靜止的。」上帝的話和生命實況是動態的,這種持續不斷的互動關係,使得神學能向自己同胞說話,能參與人民追求釋放的奮鬥。在奮鬥中,「出頭天」的盼望就像黎明的曙光漸漸展現,突破黑暗,迎向光明。

135年前,一位回應上帝呼召的英國青年──巴克禮牧師,他來到台灣,創辦了台南神學院,以60年的光陰服事台灣人民,並埋骨斯土,立下穩固根基;黃彰輝牧師不但回應上帝的聲音,他還傾聽時代的聲音,土地、人民的聲音,提出實況化的神學。因著時代的不幸,他埋骨異鄉,但不變的是他對故鄉永久的愛。2個時代,2個人,都埋骨異鄉,卻述說同1個故事。

這是神學的故事,是傾聽上帝呼召的人,在實況中忠誠回應上帝的故事。神學的「薪傳」,都是「薪盡火傳」的故事,巴克禮燒盡了,黃彰輝燒盡了,卻把神學的「火」傳下來,生命的典範傳下來。現今是我們以生命共同再傳「火種」的時候。

先知角色◎羅光喜(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與神學系主任)
關懷土地◎余心政(道碩學生)

傳承信仰走在時代之前&nbsp

&nbsp

南神神學立基加爾文傳統,開創了以台灣為主體的神學。

1.英國福音神學:聖經、科學、敬虔、獻身、大使命、教會中心主義

南神的創校者巴克禮牧師與當時宣教師熟知聖經、嚴謹敬虔、重視科學、獻身宣教。當時台灣社會貧窮、衛生不佳、教育低落、沉迷鴉片,又因受大清帝國殖民統治,島內各族或莊社間內鬥嚴重,他們決定由衛生切入,藉醫療傳道展開宣教。巴牧師來台後,開展宣教的第2面向就是教育。在1876年設立台南大學(即台南神學院),後來還設書房辦教會報來邁入社會教育,最後以翻譯聖經成本地語言為其最重要事工。當時的神學,在政治上採取與大清或後來日本帝國和諧相處,但在文化上除了語言外,採優位來面對本土文化,甚至屢發衝突。

2.實況化到解放神學:道成肉身、社會公義、台灣主體、上帝中心主義

受一連串外來政權統治之影響與宣教師的離去,南神神學逐漸轉向以台灣為主體。第1位台灣人院長黃彰輝以「道成肉身」基督論為基礎,提倡實況化神學。強調跟隨耶穌入世委身、付出自己,以服事上帝邁向拯救滿全。

按此,宋泉盛開啟故事神學、亞洲神學;王憲治參酌鄉土文學與解放神學,建立台灣鄉土神學;鄭兒玉結合出頭天俗語及歷史神學邁向台灣建國;駱維道發展本土神學聖詩;陳宗仁帶入世社會服務;謝秀雄的先知拯救與盼望;郭榮敏的出埃及建國與先知社會公義;陳南州倡認同斯土斯民的倫理;黃伯和有出頭天神學與自決神學。現在南神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人權宣言與過去傳承,倡導婦女神學、弱勢關懷、重視本土語言文化、後殖民主義的台灣建國神學與生態公義倫理。

南神神學偏重道成肉身、公義、與台灣主體的上帝旨意,實起因於教會犯錯而生的宗教改革傳統,歐洲殖民主義宣教缺點的反省,以及當前台灣外受中國併吞威脅與內有弱勢苦難之故。

3.繼續傳承信仰與分享時代先知性信息

作為教派神學院,南神必須繼續為教會訓練神僕,同時扮演先知角色。按加爾文的領受,在教會有牧師、傳道師、長老、執事負責傳道、聖典、監督、與社會服務的祭司與牧者職,而教師則專職於信仰追求與教導,應分享時代先知性信息。以上帝為中心做這樣的安排,使神學對教會除有護教或建議教會使命事工之外,有時也會對教會某些事會具批判性。教會支助神學研究不應使它喪失先知性,古代以色列壓制先知信息的結果是滅亡。我們祈求上帝使南神神學繼續發揚聖經、科學、敬虔、獻身與大使命外,也服事祂社會公義、反抗強權、基督福音救台灣以及重建受造整體健康的救恩。

為此,南神自黃彰輝院長以來孕育無數學生,成為「倍加運動」及其後宣教主力。有許多神僕如高俊明牧師服事神甚至不怕被抓被關,讓台灣在恢復民主與主權的歷史中刻下了不可抹滅的上帝救恩。近10多年來,南神在921大地震到88水災均積極參與。聖詩本土化成果也展現在新聖詩中。目前的「新眼光讀經運動」、「舉目向山祈禱運動」、「客家宣教」與「新倍加宣教運動」均可看到南神師生校友參與,積極配合總會事工來服事神。

&nbsp

用生命跟隨耶穌

&nbsp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受了12年「國民教育」的我,原以為踏入台南神學院就是像以前「背著書包上學去」一樣,不過是人生中「受教育」的一站,卻沒想到,這竟是一趟顛覆我生命與信仰價值的旅程。

在南神的課堂、禮拜與生活中,老師們以身作則,幫助我們學習思考、挖掘這個信仰與人、與社會、與土地的關係,當我開始懵懵懂懂的思考著我、信仰、土地、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之後,才意識到,原來台灣的歷史根本不是以前歷史課中背誦的夏、商、周&amphellip&amphellip,台灣人也不全是所謂的炎黃子孫。因為有這樣的覺醒,於是這塊土地開始跟我對話,邀請我進入她的回憶、催促我關心她的現在,更讓我深覺必須對我們的未來負起責任。

當我跟著老師、同學在校園內看紀錄片、討論社會議題與信仰實踐,到校園外上街頭、面對著鎮「暴」警察、坐在野草莓的帳篷內、走入國光石化預定地。看著周圍和我一起邁開步伐、一起席地而坐的人,她ellip&hellip。

耶穌看到了猶大的眼神,有些緊張與畏縮,卻已完全不想與耶穌親近。耶穌嘆了口氣,撕下一小塊餅沾了酒,遞給了猶大:「快去做你所要做的吧!」霎時間,猶大的眼神變得危險而嘲弄,耶穌知道撒但已進入他的心,猶大迅速離席,隱沒在黑暗中&hellip&hellip。
望著猶大消失的方向,耶穌為了他憂傷。因為從晚餐之前,自己已不斷地給予他回轉的機會:在為猶大洗腳的時候,自己已暗示門徒不都是乾淨的;吃飯的時候,耶穌也藉遞餅,幾乎明指猶大就是出賣自己的人;同時再次提醒猶大,自己已知他要做什麼。耶穌想要點醒猶大,不是為了逃避祂自己該走的道路,而是期待祂所愛的學生,離開通往滅亡的結局。祂召選了猶大,愛他,而且愛他到底──就算祂清楚地知道,這個人將出賣祂。
耶穌終究順服,讓猶大去完成整個救贖事件中最黑暗的那個環節。
3年來,猶大被選召為門徒,甚至被賦予這個信仰團體幹部的職分;他也被授與能力去宣教、醫病與趕鬼,也獲得了成績。但是這個3年來,幾乎天天與耶穌同桌的人,終究離棄了主。
做為基督徒,我們當儆醒,我們都與耶穌同桌,但我們是否與耶穌同心?&nbsp
  
默想:我們成為基督徒多久了?我們是成為基督的「信徒」,還是成為基督的「門徒」?我們是否真正摸著基督的心意?
4 月21日(週四)聖餐日
約翰福音13章1∼17節;31b∼35節

彼此洗腳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老師,我尚且替你們洗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約翰福音13章14節)
&nbsp
「為門徒洗腳」,是受難週中非常美的故事。「洗腳」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創世記,例如:亞伯拉罕接待上主向他顯現的天使(18章1∼5節);羅得接待來到所多瑪的2位天使(19章1∼2節);拉班接待亞伯拉罕的老僕人(24章32節)&hellip&hellip,都可看到洗腳的記載。
在耶穌的時代,以色列人家門口都會擺幾口石缸,裡面裝水。當人們從外面要進屋子吃飯時,一定先用水洗手、洗腳,因為地面都是泥巴塵土,腳很容易弄髒,所以當宴請客人時,僕人一定要打水給客人洗腳。因為「為人洗腳」本屬卑賤之事,是僕人所做的。
經文中描述,耶穌從席位上起來,脫了外衣,拿了一條毛巾束腰,然後倒水在盆裡,開始替門徒洗腳&hellip&hellip。這些細微的動作,代表耶穌是以僕人的樣式為學生洗腳,然而,祂一點也不擔心,如此僕人般的服事,會貶低自己的身分。洗腳是最基本、最卑微的工作,但是耶穌卻讓這個動作成為最神聖的服事。
透過「洗腳」,耶穌要門徒,包括我們知道3件事:1.服事需以愛為出發點,而且是絕對的愛(包含對猶大);2.真正的服事是可以在主裡彼此潔淨的,主的服事是為了讓門徒得潔淨;3.只有絕對的屈身,才能達到真正的共融,在共同體裡建立真正美好的關係。
耶穌為門徒洗腳,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你們也當彼此洗腳!」主怎樣服事我們,祂要我們也怎樣彼此服事;主怎樣潔淨我們,祂要我們也在祂救贖泉源裡彼此饒恕;主怎樣接納我們,愛我們,恩待我們,祂要我們也彼此接納,彼此恩待。
主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默想:我們是否曾以各種形式為別人洗腳?我們是否真正肯為家人、配偶、兄弟姊妹洗腳?
4 月22日(週五)受難日
約翰福音18章1節∼19章42節

假裝不認識主

「耶穌知道將要發生在祂身上的一切事,所以上前問他們:『你們找誰?』他們回答:『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就是。』&hellip&hellip看門的女孩子指著彼得,說:『你不也是那個人的門徒嗎?』彼得說:『我不是!』」(約翰福音19章4∼5b,17節)
&nbsp
在今天的經文中有一個很鮮明的對比。當猶大、羅馬兵與聖殿警衛浩浩蕩蕩來到客西馬尼園要捉拿耶穌時,耶穌很清楚地告訴他們:「我就是!」這讓一堆人「退後倒在地上」(5節)。後來,當使女問彼得是否是耶穌的門徒時,他竟然回答:「我不是!」
沒錯!耶穌被捉拿的時候,彼得經歷了一場「被認為與耶穌同黨」的苦難,他當時正進行著良心的爭戰。問題是,彼得不是信誓旦旦地要跟隨耶穌到死嗎?為什麼一下就崩潰了呢?是因為包括彼得在內的所有門徒,都仍「不明瞭」耶穌的榮耀是必須犧牲的榮耀!只有耶穌知道,所以祂說:「我就是!」毅然決然地往前大步邁進;耶穌也知道人的限度與軟弱,所以祂預言了彼得的不認。按路加福音記載,當彼得第3次不認耶穌時,耶穌轉頭看了他。
各位,我們明瞭耶穌的旨意嗎?我們明瞭基督徒該有的堅持與勇氣嗎?當我們惋惜彼得3次不認主時,我們又何止3次不認主呢?內心沒有主、遇上不公義之事時,扮作看不見、犯罪&hellip&hellip,每一項都是在不認主。我們的神,每一次都在為我們的背棄感到傷心;祂期望人們的回轉、倚靠和尊重,只要我們懂得在羞愧無力時尋找神的憐憫,祂正轉頭看我們──正如耶穌轉頭看彼得一般。
女兒曾經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爸爸,猶大出賣耶穌,彼得3次不認耶穌,為什麼他們2人的結局有那麼大的不同?」我回答:「因為彼得看到耶穌看了他,所以悔改了;猶大頭也不回地走了,所以他滅亡了。」
  
默想:我們明瞭耶穌的旨意嗎?我們明瞭基督徒該有的堅持與勇氣嗎?我們是否曾與世界一起烤火取暖(18章18節),而否認了基督?
4 月23日(週六)墳墓日
約翰福音19章38∼42節

暗暗的門徒

「這些事過後,有一個亞利馬太人約瑟向彼拉多請求,准他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的領袖,不敢公開。)彼拉多准了他的請求,約瑟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約翰福音19章38節)
&nbsp
「我能為耶穌做些什麼?」約瑟心中悲傷地想著。「我曾跟隨耶穌,只不過作為三合林(Sanhedrin),是猶太公會的一員,所以不能公開承認,但我還是尊敬他啊!現在他死了,我至少也要幫他安葬吧!啊,對了,找尼哥德慕,他跟我一樣跟隨過耶穌,他一定可以幫忙的。」
2個膽怯又大膽的猶太有錢人私底下找了彼拉多,將耶穌的身體領了去。他們珍而重之的用混合著沒藥和沉香的香料,並且用細麻布仔細地包裹了耶穌的軀體。「主啊!」約瑟含著淚說道:「我只能為你做到這樣了,這樣是合乎我們猶太人傳統的。」他們動作很快地將耶穌的身體輕放在原為約瑟自己開鑿的新墳墓中,因為一旦太陽下山,安息日就到了,就不能再動作了。臨走前,他們望了望守在外面的婦女們,然後將大石頭滾到墓門口&hellip&hellip。
4本福音書中都詳細記載了耶穌的安葬。我們知道是誰把耶穌的屍體由十字架上取下的,也知道祂的身體如何被包裹,放在哪裡,包括詳細位置甚至主人的名字。這代表耶穌的受難、死亡與安葬是絕無疑惑的事,看似一切都終結了。但是,這樣詳細的記載更是為了顯現出復活的確實性──耶穌真的死了、確實葬了,而後3天榮耀復活了!
暗暗作門徒的約瑟,可能無法想像耶穌真的能復活,所以他按他的認知將耶穌「合乎傳統規定地埋葬」了。萬世皆傳訟他的勇敢與善心,但是他就缺了那麼一點「信心」。暗暗的門徒終究只能做到「安葬耶穌」。各位,做為基督徒,我們是跟隨主多一些,還是與世界妥協多一些?&nbsp
  
默想:我們是「暗暗的門徒」嗎?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合乎禮數」地葬了耶穌?還是歡欣雀躍地與主同復活?
&nbsp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