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易澄
至今仍無法忘懷閱讀陳列的《地上歲月》的感動,那是本10年一冊的人間凝視。我的第1本書也是10年的累積,外表輕薄,內容沉重。新書以詩為名,總會產生誤會,以為這是詩集。《詩所教我的事》是散文集,有幸透過「2010高雄文學出版計畫」甄選出版,雖然很多文章都仍充滿稚氣,卻也記錄了我10年來重要、深刻的片段。
記得剛考上大學時,也跟著文藝青年的潮流,參加每年一度的巡迴文藝營。當時散文組導師是陳列,他在那個禮拜中,對學員創作刪刪改改,讓我體會對用詞遣字的謹慎與神聖。才剛走出苦澀的重考生活,對他書中「因故遠行」(政治獄)所寫的《無怨》印象深刻;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在書中寫罪犯、寫老兵、寫原住民,寫親愛的河。這段閱讀經歷,澆灌我的文學態度與美學基礎。
大學參加詩社,但創作與賞析卻不是社團活動的核心。「我們不被要求交出詩作,卻常常被帶往街頭抗爭的現場。在短短1、2個學期間,我們前往台機工人露宿高雄市府、面臨工業區威脅的七股海岸,萬丹汞污泥污染地,或是為愛滋病人奔走的工作室等。那些第一線的接觸,讓我逐漸了解即使是默默無聞的人,都必須如何捍衛著自己巨大的生命價值。」
書中的一段,是參與詩社時重要的轉折與啟蒙:「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曾驕傲天真地為文批判醫學院『缺乏人文精神』,卻遭到一名曾投入黨外民主運動多年,如今遠在英國修習哲學的學長,很不客氣地以「道在屎溺之間」回應。他曾讓我們詩社的許多人感到當頭棒喝的一句話是『以命相許即是詩』&hellip&hellip當一個人的行動決定不去閃躲那些威脅自己的生命來取得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尊嚴,那些高於肉體的存活的價值,那才是真正的具備了成為詩的條件。」
一開始懵懵懂懂地寫,心虛又充滿期待地投稿,幸虧有《台灣日報副刊》和認真熱心的總編輯路寒袖老師,在創作路途上給予鼓勵和指導,也是令人創作不輟的動力來源。爾後,在生命中2個家鄉──彰化和高雄,有吳晟老師和曾貴海醫師耳提面命,他們不只窩在書房,也不時身體力行,對社會不義倡議直言,是我以文學負起社會責任的榜樣。
我也慶幸與一群有共同的關懷和理想的朋友合作創立《嗷網路雜誌》,我們曾在雜誌贊助信中這樣期盼:「期許能夠累積更多台灣人民的主體經驗敘事,將那些立場先行的社論和民意論壇,或名嘴搶爭搶的麥克風,交回給人民自己;一字一句,也許拙樸但是誠懇,說出我們自己的故事。」雖然現在這份雜誌由於大家的忙碌有點停擺,但這理念不時召喚著我必須繼續書寫下去。
最後,這本書同時記錄著我的信仰經歷與態度,其中多篇選自在《台灣教會公報》發表的文章。身為信徒,以文字事工為志,我卻常常感受自己的文字無法承載「重價的恩典」,然而能做的,僅是把那些揉雜著痛與愛生命經歷,用拙樸的話語鋪陳開來,讓故事自己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