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開斯特遇見阿美許人

&nbsp文圖◎陳治旭

若說美國賓州蘭開斯特(Lancaster)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或許一點也不為過。綿延的農田、美麗的農舍、緩慢的生活步調。有人說那裡是上帝賜福的地方、有人去該地找尋簡樸的意義、更多人想要去哪兒一睹阿美許人的生活,想要從中獲得些啟發。

蘭開斯特是台灣門諾會宣教士謝緯基(Sheldon Sawatzky)師母蘭瑪麗(Marietta Sawatzky)的家鄉。他們待我如同家人一般,赴美旅行時正巧他們從門諾會東亞宣教幹事一職退休,預備在師母出生地Bowmansville的Pine Grove Church教會接受表揚,我也應邀參加並在其中分享他們對我的影響。

蘭開斯特對我而言並不陌生,這次卻是第一次在那裡停留居住。接待我們的是師母家鄉教會的一對夫婦Larry 和 Mary Louise。他們的房子蓋於1830年左右,石造的建築,家中的佈置盡是美國鄉村古董。屋外則是一片綠意盎然,花香瀰漫,佈置得十分典雅。房子周圍約有300坪大小的農地,種植著當季的作物,心想這不就是我一直期望的居住環境嗎?感謝上帝讓我們能夠在此短暫居住。

Fay是師母的妹妹,我們一到蘭開斯特就到她的家中享用野餐,這種生活形式在美國很常見,在台灣卻十分難得。或許是台灣人比較追求實用主義,看重食物的美味勝於環境氣氛所致吧!在她家中後院用餐,享受著陽光和綠樹的確是一種享受。

Fay的鄰居Brubaker一家是保守的門諾會信徒,擁有一大片水蜜桃園。雖然店裡使用電子式收銀機,卻仍使用馬車作為代步工具。為了讓我們體驗乘坐馬車的感受,Fay代我們詢問他們,沒想到竟獲得允諾,這位妙齡駕駛Mary Jane熟悉地駕著馬車,載著我們穿越果園與農田,乘著微風奔馳在鄉間的小徑間。其實為了賺觀光客的銀子,乘坐馬車在該地算是一項旅遊活動,數個人坐在由馬拉著的拖車上;相較於他們,我們乃是坐在真正的馬車上,而且沒想到當我們表示要付費給Mary Jane時,她竟執意不收。

蘭開斯特可以說是美國馬車最多且密集的地區,馬車是阿美許人與保守門諾會信徒的代步工具之一,馬路上不時可以看見迎面而來的馬車。記得10年前去拜訪一位友人時,在她家門口便遇到一輛阿美許人駕駛的馬車,車上坐著一位10歲左右小女孩,緊盯著我,我想或許那是她第一次見到華人。於是我向她揮揮手,她也以此回禮,我心想如果有機會,或許應該坐下聊聊,分享彼此的文化,那一定會是一次很棒的相遇!

我雖然沒有機會與阿美許人做文化交流,上帝卻讓我們在一間餐廳能與接近阿美許人生活的「舊體制的門諾會」(Old Order Mennonites)信徒談話。或許是因為他們容許我拍照,使我過於興奮而忘記那次的談話內容,只記得為了要把拍好的照片寄給他們,問了一個「你們有沒有e-mail?」的愚蠢問題,他們當然沒有。如同一般的旅客,我對阿美許人的生活方式充滿了興趣。

主日的早晨,驅車去教會之前,我們停留在阿美許教堂前,吸引我目光的不是白色的教堂,乃是排列整齊的馬車,一輛輛排列在車庫裡,彷彿回到17世紀,一切是如此地令人感到新奇與興奮。正當我拿起相機拍攝之際,一個阿美許人手牽著一位黑人小女孩步出白色洗手間。看到他們跨越種族領養非洲裔的美國小孩,令我想到2006年,一名歹徒進入阿美許學校槍殺了5個孩子,震驚了整個社區,最後整個社區選擇寬恕。被槍殺身亡的13歲女孩Marian Fisher的家庭也邀請劫持者的遺孀參加Marian的安息禮拜,藉此安慰雙方的家庭。一位友人曾說阿美許人的信仰需要更新,然而我在當地看見他們用生命為上帝做的見證,可以看出這一支獨特的宗派,正透過他們的生活與信仰影響這個世界。

阿美許人另一項為人稱道的是他們的拼布工藝。不只是阿美許人,拼布在門諾會的姊妹中,也是一項頗受推崇的手工藝。這些拼布多用來當成棉被套,我曾看過4個固定被套4角的木製夾具,可供4位婦女集體製作一床棉被套,而在製作被套的過程也是婦女們團契的時間。阿美許人的拼布價格不斐,我們只是觀賞並沒有購買。最後聽說Fay也是製作拼布的能手,因此就向她訂製了一件拼布掛飾。

阿美許人最為人感到訝異的是排斥科技,他們的店裡不使用電燈做照明,大多使用自然光或是煤氣燈之類的照明設備。他們如此行似乎不是盲目地拒絕科技,反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為的是能過一個簡樸又簡單的信仰生活,如同一位阿美許人曾解釋他們為何用馬來犁田卻不用耕耘機,他大智若愚地說:「因為馬會生出小馬,耕耘機只會生出債務。」我們所處的世界隨著時間的進展與思維的變化,不時有新的生活思潮出籠;然而人們對自己的生活常常感到不滿,物質雖豐富,心靈卻貧乏。阿美許人卻能靠著基督信仰活出簡樸而豐富的生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