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D】圓缺之間影展 思想精神障礙者處境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廣青文教基金會多年來透過「圓缺之間」身心障礙者影展,邀請社會大眾認識身心障礙議題與處境;今年度巡迴放映倒數第二場,攜手長期合作夥伴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於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五樓演講廳進行。當天放映影片為紀錄片《精神病院》和劇情片《大馬哈魚》,兩者皆是探討精神疾病患者處境、尤其聚焦「去機構化」的脈絡與影響。當天放映除了對活動感興趣的民眾參與,還有中華身心復元協會附設幸福社區復健中心及其他相關身心障礙社福團體共同欣賞。

擔任本場與談人的廣青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蔡尚志在引言時說明,這次影展主題為「不在場」,聚焦在身心障礙者因著環境限制而無法參與和他們權益相關的討論。他也指出,雖然現代社會通過環境改善來鼓勵障礙者社會參與,但其實所做的仍然不夠,例如曾有參與「圓缺之間」放映活動的全盲觀眾表示因自己無法單靠聽覺來理解電影內容;蔡尚志坦言這確實還要繼續努力、考量不同需求,把影展辦得更好。

(攝影/林婉婷)

《精神病院》和《大馬哈魚》這兩部影片所談的議題與精神障礙相關。《精神病院》的導演羅森堡(Kenneth Paul Rosenberg)本身是精神科醫師,其家人亦罹患嚴重精神疾病。該紀錄片拍攝超過五年,不僅長期追蹤多個案例的治療與生活情形,也回顧美國精神疾病治療史,邀請觀眾正視精神疾病的政策層面議題。

《精神病院》紀錄片團隊深入醫院急診室、監獄與社區等場域,探討「去機構化」的影響,呈現當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因著州政府、聯邦政府刪減預算,離開終身機構後由於資源限制而流落街頭或出入監獄的處境;哪怕有求助醫學中心者,也可能因為藥物副作用、家庭支持減弱等原因而無法持續治療,病況起伏以致無法穩定就學或就業,陷在入院治療、好轉、出院、惡化、再度入院治療的循環。

而由劉岳銘執導的劇情片《大馬哈魚》是以龍發堂肅清事件為題材,但沒有直接點名、反而以偽紀錄片和再現手法來呈現,透過去議題化、去標籤化、去脈絡化撐起更多觀影後思考空間。電影以魔幻寫實方式,拍攝精神障礙者如何面對自我認同、情慾、歸屬感,尤其以「夜市撈金魚」的場景與對話,藉由「你怎麼知道魚想要被撈、還是想要在水池裡?」引導觀眾們思考精神疾病治療的難題。

(攝影/林婉婷)

蔡尚志指出,廣青文教基金會設有「聽你說專線」(0800-581-185),當年剛成立時,很多致電者是身障者、視障者,但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致電率提高、去年高達七成,當中有不少是精神障礙者遭到汙名的案例。早期因無障礙空間不普及、社會參與具有門檻,障礙者難以出門、需要有抒發心聲的管道,現在硬體的障礙減少,然而社會對障礙的標籤仍成為無形阻礙,使得障礙者、尤其是精神障礙者還是難以走入公眾視線。

蔡尚志點出,通過這兩部電影,可以看見錯誤政策足以影響患者治療與生活權益。「去機構化」的初衷是希望障礙者回歸家庭,或有更合適的社區治療與照顧替代方案,但政策轉銜卻沒有成功,就像《精神病院》中幾位個案無法獲得家庭接納,於是流落街頭或進出監獄。

蔡尚志直言,長期機構安置究竟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實在難以一言以蔽之;不可諱言「龍發堂」提供的安置有幫助到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與家屬,但安置與照顧過程是否符合人道主義和精神醫學則需要進一步檢視。但他也相信,至少通過教育等方式減少社會對精神障礙者的歧視是共識。

(攝影/林婉婷)

蔡尚志提到,自己小時候曾無知跟著搭公車的同學們嘲笑一位站在巷口的婦人是「瘋子」,後來才知道這位婦人其實正是教會裡一位很照顧他的哥哥的母親。該婦人的丈夫早逝、獨自扶養子女,因為生活壓力而精神有些不穩定;但她沒有攻擊性或過激行為,反而在他去拜訪時很親切的招待他。這件事令他印象深刻,也鼓勵每個人將今日觀影的感觸內化、反覆思想。

屏東障福中心主任陳芬芩總結表示,目前政府正在推動精神障礙者的「精神會所」,盼望能夠幫助精神障礙者融入社區,並獲得同儕支持的力量。她強調,每個人的行為背後有他們的故事,社會多點理解能改變障礙者們被孤立的處境。

陳芬芩受訪時說明,屏東障福中心每年固定舉辦電影欣賞活動,邀請民眾通過影像接觸與思考多元議題。今年放映活動選在中心大樓二樓的運動休閒會館舉行,幾場下來已有民眾穩定參與、包含親子家庭;另今年也與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合作辦理兩場「怪咖紀錄片」放映活動

 

|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專題|

【IDPD】岡山障福多元服務 障礙青年談心聲

【IDPD】高齡與障礙日照據點 障關推動更全齡全人服務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