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嘗試與學習 重拾文化與族語|

【林婉婷屏東報導】9日10日上午登場的是第三場講座「福音與文化對話」,由台灣阿美族語言永續發展學會理事長Sifo Lakaw(鍾文觀)主講,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Payuan(排灣)中會Pucunug(文樂)教會牧師Tjuwu Vatjesan(竹嫵・法之山)與談。

延伸閱讀: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首屆登場 見證上帝合一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經驗他者 更新自我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以文化為根 實現部落自主

「我們以前不用談語言復振,因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Sifo Lakaw以「原住民族語言文化的邊緣化與主體生成」為題專講時指出,語言是歷史的產物,從家族流傳到個人身上,個人經歷社會化過程,又發展出新樣貌與詞彙,因此語言是透過使用成為慣習,而非透過學分來成就語言能力。

語言承載了文化觀,換種語言可能就換種世界觀。他舉例,澳洲北部的Guugu Yimithirr(辜古依密舍人)和Kuuk Thaayorre(庫克薩優里人)沒有使用「前後左右」等向心定位,而是以「東西南北」等離心定位指稱;阿美族語的「我們」有泛指所有聽者的「kita」也有具排他性的「kami」等。

族語記錄了人名、家族名、文化意涵、社會制度,更能夠從族語認識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例如伊努特族人有上百種對「雪」的描述。他也強調,語言字彙較少不代表是文化落後,而是各族群用不同觀點看待、認識與描述世界;族語的流失也是語言背後文化價值的消逝,華語式理解的族語教學則可能導致族語意涵被過度簡化。

(攝影/林婉婷)

Sifo Lakaw分享,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和南島民族語言具連結性,促進雙方傳統知識與公共議題的對話、合作;不過他也點出,雖然語言與文化具有相似性,但仍有各自獨特的知識與經驗,包含解殖民歷程。

1970年代,政府禁止毛利人使用族語,而憂心文化傳承的毛利人發起「語言巢運動」,將孩子們帶回部落教導毛利語,然而因為政府打壓與社會歧視,所以這樣的教育制度並未受到認可,只能以「家庭」為單位支持與串連,甚至後來發展出沉浸式小學,也是在車庫裡授課;經過堅持與爭取,終於在1989年,毛利族文化和語言學制正式入法。Sifo Lakaw補充,當代原住民族教育是反殖民壓迫的教育,也有與時俱進、多元文化的意義,並尊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與賦予教育權。

廣告

Sifo Lakaw另提到,都市原住民面臨身份認同的兩難,在都市生活被認為是原住民族,回到部落卻又難以融入,他認為學習族語有助於解決這樣的困境,因為語言能力是具體身份認同象徵。而使用族語確實也會面臨語言隔閡的挑戰,「但語言振興不是個人價值,是集體行動。」他認為降低歧視的做法就是「讓更多人認識」,不要擔心受挫,而是願意實踐,「要相信台灣具有多元文化的能力。」與會者們在問答時間交流投入族語復振遭遇的挫折與嘗試。

|理解處境與為難 賦予文化學習空間 |

Ciwang Teyra回應時從文化流失對家庭與個人的影響切入:在族語禁令下,部落長輩們當年在學校講族語竟被要求下跪道歉;另外有長者感嘆,日治時代要說日語、國民政府時期要說華語、現代社會孩子們又要重新學族語,很憂心未來某日又會有族語禁令。Ciwang Teyra指出,這些受創經驗至今仍為被傾聽與療癒。

同樣的,當代青年不說族語的原因是否曾經被理解?

她以都市原住民學生被同學質疑為何可以加分的真實案例,談到若沒有同理,反而直覺地責備為何當代原住民青年不會族語、不懂文化,反而讓青年懷疑自己沒有認同自身族群的資格,好像在都市長大就是原罪、不懂文化是自己和家人不夠努力。

Ciwang Teyra坦言,當代原住民青年承擔許多期待,尤其是長輩們經歷殖民壓迫,當初選擇保護下一代而不教導文化和語言,雖然隨著時代開放,態度也轉變為支持,但過去的失落感也加重了現在的期待與要求。她建議學習族群文化需要有空間,例如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方式。

Ciwang Teyra以「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與「熱原拳擊隊」合作「貧窮人的台北」都原劇場為例,當時主辦單位邀請都市原住民青少年們演出祖父母到都市打拚的歷程,藉此去重新認識、記憶家族故事;戲劇結束,小演員們和長輩們都非常感動。

「文化實踐必須與現代生活有所連結。」Ciwang Teyra表示,與生活連結的文化實踐,不只是讓現代人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成長脈絡,也能療癒長期殖民留下的族群創傷,修復那些因政策而破碎的「關係」;她也說明,談創傷不只是看見傷口,也是在談上個世代的願景,因為他們撐過那段艱辛的歲月,同時提醒當代的後輩們要努力的方向。

Ciwang Teyra另指出,除了都市原住民,在部落裡還有多元性別認同者也需要被理解、牧養和陪伴,如果只是責備,恐怕還是會把族人越推越遠,「理解很重要。」

「把我們的感動,成為我們的行動。」Tjuwu Vatjesan以帶Pucunug教會青少年體驗成年禮與過去帶Vungalid(望嘉)教會參與部落五年祭為例,談福音與文化的對話。「Papuljiva」是收穫祭中的一項禮儀,被譯為「送情柴」,但其實不只限於女性,也會送柴到孤兒、喪偶者等有需要的家庭;Tjuwu Vatjesan從字根「Ljiva」是「愛」的本質解析,認為Papuljiva帶有「送出愛、分享愛」的意涵。

Pucunug教會青少年的成年禮,是在教會長老和主日學老師們陪同、指導下結伴送柴,學習成年的責任,也透過長輩們親自示範與說明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另Tjuwu Vatjesan過去在Vungalid教會牧會20年;最開始教會長老們提醒她不要參加部落五年祭,因為那涉及迎祖靈、送祖靈等傳統信仰儀式,但她還是前往觀察。

當時望嘉部落有三分之二族人是傳統信仰,三分之一族人是基督宗教信仰,因此在五年祭期間,部落關係較為緊張,令她反思為何有這樣的衝突產生。後來,她請教會青年與部落長輩共同練習勇士舞,也在聖誕節晚會、鄉運等場合演出,另外在寒、暑假期間請青年們回到部落生活,以《新眼光讀經》帶領他們思考福音與文化議題。

Tjuwu Vatjesan表示,學習需要指導、陪伴與友善空間。Pucunug教會為青少年舉辦成年禮,也曾被其他長者們指責有誤,因為在傳統上,男性送柴後,女性不宜公開露面,但Tjuwu Vatjesan認為當代生活方式改變,年輕人本就會主動款待、表達謝意。她也提醒長輩們,這是破碎文化的重建過程;她當初在規劃時也多方詢問、記錄並請長老們校閱,雖然未必是最正確的,但她深信上帝會保守、看顧,所以仍願意嘗試,盡所能地面對各樣挑戰,「我們不要害怕痛。」

 


|花絮影像|

 開放空間會議中,青年們提出、討論「原住民族土地正義」「何謂普世」「如何看待多元性別」「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為何」「信仰的本色觀點與西方觀點如何取得平衡」等議題。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