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度與部落慣習 長照自主的可能|

【林婉婷屏東報導】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最後一場專講為「原住民傳統慣習及國家律法」,由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教授主講,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與談。王增勇以「國家法律與部落慣習之間:原鄉長照與文化主權」為題,比較現行長照制度與部落長照需要的落差,並透過案例說明如何透過長照服務調整來實現部落自主。

延伸閱讀: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首屆登場 見證上帝合一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經驗他者 更新自我

【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福音與文化的對話

王增勇開宗明義指出,許多部落長輩失能後因部落無足夠醫療資源,只能送到外地機構,但其實長輩最希望的是在熟悉的環境臨終。在他的調查裡,長輩們感嘆去了醫院就病得更重,不是資源不夠好,而是語言不通、無人交流,處於孤立狀態讓長者身心狀況難以恢復。

醫療資源缺乏,與部落沒有足夠建地和建築執照有關。在國家想像中,部落是山林、國家公園與水源保護地等無人地,因此不只長照,連教育機構等都有不足。另一方面,現行長照專業資格強調要有證照,否則無法照顧長輩,在制度限制下,族人反而沒有資格照顧自己人;又對部落婦女們來說,政策要求的填寫報表、計畫書、網路文書作業等,都是挑戰。

長者是部落文化與知識的傳遞者,因此對部落而言,長照不只是照顧老人家,也是為了傳承部落的集體記憶。但國家政策設計強調社會權,即每個人都享有機會與保障,因此忽略族群差異;王增勇說明,針對原住民族應有「文化福利權」,指每個族群的文化差異能夠被尊重與認可,且他認為原住民族不用等到族群自治那日,在日常生活就能開始提升文化主權,透過轉化,讓僵化的國家政策能夠實踐在處境中,並成為對部落有意義的行動。

王增勇對比了國家現行制度與部落實際需要的落差:政策上,長照開案權由少數照管中心專員負責而不是部落,但在沒有建立足夠信任與關係的情況下,再加上文化、語言落差,可能導致專員評估較難適切。又根據法律,照服員需要專業訓練、證照,送餐則要有丙級廚師證照,另排除三等親;然以蘭嶼為例,在達悟族人的「惡靈」文化觀念中,長輩應由配偶或同性別子女照顧,照服員就像是走在玻璃上、火爐邊,隨時有危險。他們擔任居服員的條件不是滿足法定資格,而是克服恐懼的堅定信心。而長輩想要被熟悉的家人照顧,但法律排除三等親,這樣的為難與困境也存在於蘭嶼和其他地方的部落裡。

照顧制度也反映社會怎麼看待長輩的價值。在國家制度裡,被照顧的長輩或失能者就是依賴者,照顧以生理為主、心理為輔;但其實長者期待自己仍可以被看重,希望有身心靈陪伴,例如泰源部落文健站讓長輩當講師指導傳統技藝,而蘭嶼居服員花了很多時間陪伴長輩祈禱。

王增勇分享幾個案例:達悟族人、「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創辦人張淑蘭,在1999年成立居家關懷協會,培訓當地婦女照顧長輩。最開始是志工,2003年開始居家服務同時維持志工服務,2007年至今採整合方案,包含志工、服務員、勞委會多元人力、護理部等,是由族人主動發起並串連社會資源投入部落照顧的案例。

當年張淑蘭花費5年才成立居家護理所,主因是找不到有建照的房子可以登記。蘭嶼有99.4%的土地是公有地;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0條,只要有結構安全證明就可以替代建照,雖然要求衛福部在長照方面能比照並解套,但若地方政府從嚴審定,中央政府想推動也沒有辦法。

廣告

另個案例是卡那卡那富族人、「女窩」創辦人阿布娪・卡阿斐依亞,她與婦女們重建在莫拉克風災中受創的達卡努瓦部落,復育小米時有長輩們協助、指導耕種,除了是另類的長照服務,也達到傳承耆老智慧的成果,而他們共同耕作的這塊土地就被稱為「To’ona tamu」,意指「有老人在的地方」。

上述是體制外的案例,而體制內的案例則有2015年開辦、撒奇萊雅族的Sakul(撒固兒)文化健康站,督導李逸偉原先是按照政府規定辦理文健站,後來發現這樣無法滿足長輩們的需要,於是決心翻轉,例如當長輩2次未出席再安排訪視,以人際關係觀念來取代訪視績效,甚至讓整個部落都像文健站場域,不強制長輩出席,而是配合長輩們生活、工作的時間,並進一步規劃出全部落的照顧地圖等。

(攝影/林婉婷)

Saidhai Tahovecahe與談時首先回顧自己在2020年提案《原住民族健康法》即後續相關質詢、政策調整等歷程。但她也坦言,早在2009年就有呼聲與行動《原健法》至今沒有通過,仍是涉及朝野認同度,而原住民事務很難全靠6位立法委員完成,還是要取得各方支持。

她說明,排灣族語裡「祖父母」與「孫子女」都叫「Vuvu」,是因為小孩子是做夢的年紀,要認識神話與自然的故事,而隨著年歲增長,當自己成為祖父母後,就從生計角色退位,開始帶領小小孩,告訴他們所需要聆聽的故事。

從這種族語裡顯露的隔代教育觀念獲取靈感,於是Saidhai Tahovecahe擔任泰武國小校長期間,邀請長輩們到附設幼兒園擔任講師,並安排編織、種植等傳統技藝課程,以「夕陽映朝陽,部落更輝煌」的願景推廣沉浸式族語幼兒園,也是現今民族實驗學校的原型。她提到,王增勇所介紹的案例,都不是學習別人、而是堅定發揮自己文化的智慧,這樣的堅持能夠改變國家法律與社會規則,「要相信自己文化的養份,發展並做認為對的事情。」

「把夢做大,也要把根紮深。」Saidhai Tahovecahe強調,相信自己文化養份前,更要深刻認識自己的文化,有這樣的基礎才能感動別人,展現自己的文化讓人好奇、認識、欣賞與羨慕;她以泰武國小和附設幼兒園呈現原住民本位教育成果,同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肯定的例子點出,「當我們做真正的自己,就不是穿著國家制度給我們那套不合身的衣服,需要修修補補、怎樣都不會漂亮,而是穿上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衣服,展現自己最美的樣子,那也會成為別人看我們最舒服的樣子。」

 


|欣賞別人 認識自己|

【林婉婷屏東報導】因為燦樹颱風逼近,為安全考量,原訂9月11日中午結束的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營提早在10日晚間落幕。在閉會禮拜中,總會副書記Fuyan Suda(張培理)以羅馬書12章4到10節經文、「一個身體,不同肢體」為題證道,首先說明普世關乎於基督裡的合一,並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裡「認同所有的住民」談合一,「當我們敬畏上帝時,也必須同時尊重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中的生命。」他點出,普世宣教是在委身於對他人的服事,尤其是弱勢者、邊緣人,是生命彼此扶持的信仰實踐。

他也指出,普世呈現的是上帝所創造的多元,是認識別人的不同也接納自己的不同,思考自己是誰的同時也學習接納別人;原住民普世人才培訓正是提供動力,啟發眾人開始去認識自己。Fuyan Suda表示,環顧現場雖只是個小小空間,但在場每個人都代表不同的族群、文化與個體性,「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面,已經有普世的意涵存在。」而當範圍擴大,就更需要普世的眼光去欣賞;最後Fuyan Suda提醒,多元的肢體雖然並非都完美,但接納成就了基督的一個身體,並展現了上帝的豐盛。

信息後,眾人們頌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後吟唱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詩作填詞的〈所有美善力量〉,並為颱風過境的可能災情、世界疫情緩和與台灣防疫人員、台灣原住民族建立身份認同等事項代禱。

 

 


|影像花絮|

(攝影/林婉婷)

運用台灣各族群元素與重要議題口號組成的禮拜意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