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甘為霖《福爾摩沙島:它的過去與未來》分析 (下)

荷英競逐與台灣歷史的運動

甘為霖(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林昌華

《福爾摩沙島:它的過去與未來》(The Island of Formosa: Its Past and Future)中,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講完荷蘭人的故事,接著講述明鄭王朝的歷史。甘為霖不講鄭成功,或許因為他占領台灣沒多久就過世,沒什麼值得討論。甘為霖將焦點集中在繼任的鄭經身上,但不是講述鄭經如何統治台灣,而是探討鄭經王朝和英國貿易的歷史。

對英國讀者及甘為霖來講,這個主題比鄭經如何統治和開發台灣更有意義,儘管鄭經王朝存續時間不長,但貿易關係直接牽連台灣和英國兩地。簡單來講,接下台灣統治權後,鄭經希望透過鄭家拿手的海上貿易取得經濟資源,挹注統治台灣需要的財政支出,但不希望曾經統治台灣的荷蘭或西班牙重獲在台灣的影響力。當時荷蘭仍在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即今天的基隆和平島,維持商館的運作,因此英國便成了鄭經最理想的對象。

事實上,英國對台灣感興趣,不是因為鄭經招商,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不久,英國就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根據《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Formosa under the Dutch)書中附錄〈早期英國在福爾摩沙的貿易〉一文,早在1617年,已有英國的戎克船前往稱為「高砂國」(Tagasang,即台灣)及「漁夫群島」(Piscadores,即澎湖)的台灣停靠,並展開貿易了。當時台灣尚未被荷蘭統治,來自英國、日本、中國的生意人可以自由往來。

既然那麼早就注意到台灣,為什麼英國東印度公司沒有來台灣建立商館或甚至占領台灣?筆者認為不是英國不想,而是那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焦點還是摩鹿加群島的香料貿易,沒有多餘人力與資源。後來英國1623年在摩鹿加群島的企圖遭遇重大挫敗,更是完全退出東亞市場,轉而經營印度和馬來西亞地區。在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討論英國在東亞地區的貿易野心與遭遇挫折的歷史。

德瑞克爵士在北美洲西岸登陸的版畫,由特奧多雷‧德‧布里(Theodor de Bry)於1590年出版。(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藝文走廊】甘為霖《福爾摩沙島:它的過去與未來》分析 (上)

英國前進東印度


16世紀,葡萄牙開始在馬來群島的香料貿易,尤其摩鹿加群島特有的肉豆蔻和丁香,帶來豐厚的利潤。消息傳遍歐洲後,英國、荷蘭、法國、蘇格蘭、丹麥、奧地利及瑞典等國家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希望分享甚至獨占東印度的香料資源,當中最重要與強大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荷蘭東印度公司。

1577年,德瑞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受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任命,率領五艘船組成的船隊前往東印度地區,欲與統治者簽訂貿易條約及探查南半球未知的土地。根據當時地理學者推測,南方有一塊尚未被西方社會探查過的大陸,後來最早到達的是荷蘭人,將那塊土地命名為「新荷蘭」,也就是現在的澳大利亞。

五艘船離開英國後,依循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的路線航行,經過南美洲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及合恩角(Cabo de Hornos),由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當中一艘船繞往太平洋前即掉頭返回英國,其他四艘到達摩鹿加群島的蒂多雷島(Tidore),在那裡獲得友好的接待,晉見當地蘇丹(國王),獲准購買香料。女皇曾授權船隊,路途上若攻擊西班牙船,可劫掠船上的金銀珠寶。最後,船隊載運三噸的丁香及從西班牙船掠奪的黃金珠寶,凱旋歸返英國。

德瑞克爵士的香料群島之旅是英國首次成功航行東印度地區,許多英國商人紛紛籌措經費建造船隻,幾次派遣船隊前往東印度,試圖開創更多貿易的機會,但不是每次都順利。愛德華.芬頓(Edward Fenton)試圖發現西北航道未果,洛夫.費奇(Laugh Fitch)經由陸路探險,以及詹姆斯.蘭開斯特(James Lancaster)贊助東印度航行,蘭開斯特海峽因其而得名。

然而,自東印度購買香料的期待仍滿溢商人的心,終在1599年9月組成東印度貿易協會,與剛開始在當地活動的荷蘭人及經營已久的葡萄牙人競爭。1600年12月31日,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成立,伊莉莎白一世頒布特許狀,給予協會貿易的專斷權及東印度地區部分統治權。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計畫是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合作,趕走葡萄牙或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勢力。

1625年的熱蘭遮城,收錄於1644年編著《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Begin ende voortgangh van de Vereenighde Nederlantsche Geoctroyeer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英荷在東印度的競逐


16世紀中葉,英國曾經於英吉利海峽殲滅西班牙的無敵艦隊。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逝世後,蘇格蘭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接任為英格蘭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及愛爾蘭王,展開與西班牙的和平談判,因此逐漸疏遠與荷蘭的關係,甚至發生摩擦。

160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出第二批船隊前往東印度群島,船隊抵達德那第島(Ternate),向先前接待德瑞克爵士的蘇丹繼任者請求建立英國商館,卻未獲得直接答覆。此時英國人發現荷蘭人已在當地擁有很大影響力,於是質問荷蘭商館長官,得到的答覆卻是:「依我們的看法,德那第王應該不會忘記他寫信給荷蘭的領袖,承諾只與荷蘭人而不與其他人做生意。」英國代表反駁,主張荷蘭沒有權力否決英國在當地設立商館:「我們的將軍說沒有必要和荷蘭爭論是否可以設立商館,因為德瑞克爵士早在荷蘭人出現在這片海域以前,就已經與當地居民進行貿易了。」

於是英國代表直接向蘇丹要求准許貿易,蘇丹最後雖然接見英國代表,卻表明問題出在荷蘭強迫他拒絕英國。但他答應當英國船隊日後再訪,願意販售英國所需的香料。原則上,蘇丹不反對英國人設立商館,但荷蘭人不同意,於是英國和荷蘭開始出現嫌隙,只是尚未到攤牌的地步。

17世紀所繪巴達維亞市場,攝於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館慶祝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400週年特展。(攝影/林昌華)

英國與荷蘭在東印度地區陸續發生幾次武裝衝突。1616年,英國艦長撒母耳‧卡司雷頓(Samuel Castleton)率領四艘船組成的船隊到摩鹿加群島,計畫攻占班達(Banda)的一個島嶼,但遭到荷蘭人抵抗,首波攻擊失敗,船隊駛離該地。探查數個地點後,船隊最終在1617年占領普羅朗(Poelorun)。

數個月後,荷蘭反擊,派船隊攻擊英國駐地,俘虜了天鵝號(The Swan)和抵抗號(The Defense)兩艘船。同年在巴達維亞城,有數名被荷蘭人監禁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逃離監獄,逃到英國船隻尋求庇護。荷蘭人聞訊後,派遣官員要求英方交出那幾人,但遭嚴詞拒絕而作罷。後來,逃往英國艦上的西班牙人出現在街上,遭到荷蘭人逮捕,且立刻送往荷蘭商館處決。

聽到消息後,英國派人攻擊班達的荷蘭商館,造成數名荷蘭人與爪哇士兵傷亡。這次攻擊讓原本即劍拔弩張的雙方頓時陷入開戰狀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印尼總督楊.彼得生.庫恩(Jan Pieterszoon Coen)領導的殖民政府宣布,要將英國逐出班達、摩鹿加及安汶的貿易網絡,召集所有船隊集合於班達外海,並向英國軍隊及附和英國的當地人興師問罪。庫恩寫信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會說:「我們不可能再保持與英國人友好的關係,我們最好向他們宣戰,因為我們互相謀害對方,而雙方政府皆沒有干預。這段時間以來,英國人誓言要將我問吊或刺殺,至今我們已有四位服務公司10到15年的職員遭到殺害,還有三位爪哇士兵為公司捐軀。」

英國退出東印度群島


1618年底,多艘英國船抵達班達港,接著又有五艘船加入,這支船隊由湯瑪斯.戴爾(Thomas Dale)與威廉.帕克(William Parker)指揮,總共有15艘船。有船隊作後盾,班達的英國商人誇口要將荷蘭人趕出安汶、班達和摩鹿加群島,活捉庫恩。稍後荷蘭人又得到情報,英國船隊已得到詹姆斯一世的授權,計畫將荷蘭人逐出整個東印度群島。

同年12月14日,英國船攻擊並俘虜一艘由日本開來載滿貨物的荷蘭貨船黑獅號(De Swarte Leeuw)。庫恩派代表質問英方,卻遭英方言語羞辱。指揮官戴爾對荷蘭來使表明,他是故意要俘虜所有經過巽他海峽(今印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間的狹長水道)的荷蘭船隻,不久後他將出現在巴達維亞城,打敗荷蘭,並逮捕庫恩。

庫恩考量當時敵我的實力,發現先前評估錯誤。他以為荷英會在摩鹿加群島一帶發生戰事,所以將大部分船艦集中在該地區,沒想到英國艦隊卻兵臨城下。當時留在東印度公司總部的七艘荷蘭船艦根本無法與英國對抗,於是他將駐守巴達維亞城的兵力分為兩大隊,由他率領七艘船艦突圍,前往摩鹿加群島與其他荷蘭船隻會合,而巴達維亞城的固守則是交給另一個人負責。

《17世紀荷英海戰圖》(The Battle of Scheveningen),揚‧亞伯拉罕‧比爾斯特拉特恩(Jan Abrahamsz Beerstraaten),攝於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館慶祝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400週年特展。(攝影/林昌華)

庫恩突圍後,抵達摩鹿加群島,但是當庫恩率領所有荷蘭船艦回到巴達維亞城準備復仇時,卻傳來荷英雙方已經和談的消息。原來,為緩解兩國在東印度地區的張力,英荷雙方代表分別於1613年、1615年和1619年在倫敦與海牙舉行三次會談,第三次會議中,甚至提出合併雙方東印度公司成為聯合公司的構想。經過數個月討論,最後雙方同意以25條條文解決衝突與矛盾,內容包括將對方視為朋友、鄰居與盟友;自由在東印度貿易;有責任管制貨品的數量和價格;在摩鹿加群島,英國有三分之一的貿易配額;雙方有共同防衛的關係;最後,並討論到雙方如何在東印度地區駐軍和武裝的問題。

然而,位於海牙的會議代表沒有考量實際執行層面的問題,以致雙方雖簽訂條約,最終仍遭到庫恩的堅決抵制,根本無法落實。

1619年的衝突雖沒有造成英荷兩國海上大戰,但是對彼此敵意已然高築,最終在普羅朗島發生一次小型戰爭。

荷蘭東印度公司印尼總督楊‧彼得生‧庫恩於故鄉荷恩市(Hoorn)的雕像。(攝影/林昌華)

1623年,荷蘭人藉著鎮壓安汶叛亂的機會,殘忍地處決駐紮普羅朗島的12名英國士兵,驅逐英國商人。眼見荷蘭在東印度地區已經握有絕對優勢,荷蘭總督庫恩始終敵對英國,英國於是決定退出東印度群島的競逐,轉而前往印度。

歷史的難以預料


上述歷史回答了為何1623年至澎湖設據點、隔年統治台灣的是荷蘭人而非英國人。歷史的轉變往往令人難以想像,假如當時英荷三次會談後,照著雙方簽訂的條約整合英國與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那麼鄭成功是否還有機會在1661年趕走英荷聯軍?假如鄭成功當時的登台戰役以失敗告終,自然不會有後來的明鄭王朝,那麼,清國是否還有意願或能力攻打台灣?果真如此,台灣歷史將會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福爾摩沙島:它的過去與未來》中,甘為霖討論英國與鄭經王朝的貿易關係,是台灣歷史研究相當被忽視的環節。台灣學者曾抄寫相關檔案且出版著作的當推賴永祥教授,他的《明鄭研究叢輯》曾發表兩篇明鄭與英國的研究文章〈鄭英通商略史〉及〈明鄭時期英國商館紀錄〉,一為史料紀錄,一為明鄭與英國貿易歷史的分析。

賴永祥的史料來自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的岩生成一教授。根據《十七世紀台灣英國貿易史料》序言,岩生成一1930年先後前往荷蘭及英國約兩年時間,抄錄台灣相關史料,最後半年他在英國瀏覽英國東印度公司文書,抄寫台灣商館相關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岩生成一返回日本,將這批資料託付台灣大學陳紹馨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與賴永祥得到岩生成一允許,各抄寫一份保存。後來,經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任周憲文引介,以曹永和的抄本為底本,台灣大學外語系教授周學普翻譯,再由賴永祥根據他的抄本校對,在1959年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為《十七世紀台灣英國貿易史料》,隸屬台灣研究叢刊第57種。相關細節可參考網路「賴永祥長老史料庫」(www.laijohn.com)中的「賴永祥著作集」。 (全文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