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修

生活靈修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7:耶穌騎驢入城

題目:耶穌騎驢入城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一:1-11 撰文:盧俊義牧師 他們走近耶路撒冷,到了橄欖山地區的伯法其。耶穌派遣兩個門徒先走, 2吩咐他們:「你們到前面的村莊去。你們會立刻看見一匹驢和一匹小驢拴在一起;把牠們解開,牽來給我。3如果有人對你們說甚麼,就告訴他:『主要用牠們』,他會立刻讓你們把牠們牽來。」 4這件事是要實現先知所說的: 5去告訴錫安城的兒女: 看哪,你們的君王來了! 他謙遜地騎在驢背上, 騎在小驢的背上。 6兩個門徒依照耶穌的話做了。7他們把驢和小驢牽了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驢背上,然後請耶穌騎上去。8群眾中有許多人把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些人拿樹上砍下的樹枝鋪在路上。9前行後隨的人群大聲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 10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都騷動起來。有人問:「這個人到底是誰?」 11群眾回答:「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的事,且都有描述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時,民眾是如何歡迎他、門徒,和隨行的民眾,而這些民眾都是耶穌和門徒們從加利利一路走向耶路撒冷時,主動加入行列的,當然他們原本也是要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四本福音書在記載上都有各自的特色; 馬太福音並沒有說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之後,隨即就進入聖殿,而是說他進入城內,在民眾當中引起一陣騷動,大家紛紛在詢問「這個人到底是誰」。 馬可福音說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後,隨即就去聖殿視察了一圈,因為天色已晚,他就和門徒到伯大尼過夜。 路加福音強調因為耶穌門徒歌頌上帝,民眾也參與大聲歡呼耶穌入城的動作,引起一些法利賽人的不滿,他們要求耶穌禁止門徒大聲喊叫,但被耶穌拒絕。 現在耶穌和跟隨者走到離耶路撒冷已經非常近的橄欖山附近「伯法其」,原本地名的意思是「無花果之家」,顧名思義可知道這裡種植了非常多的無花果樹。 耶穌派兩個門徒先走去前面村莊,並告訴他們會看見「一匹驢和一匹小驢」,這麼說來門徒應該是看見兩匹驢。但馬可、路加和約翰等這三本福音書都說只有「一匹驢」。馬太福音的寫法很可能是受到先知撒迦利亞書第九章9節「一匹驢」、「一匹小驢」這種詞句的影響。其實,撒迦利亞書這種寫法並不是說有兩匹驢,其實是指同樣的一匹。 「驢」,這是巴勒斯坦地帶最普遍的家畜,可用來載貨,也可當作交通工具。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特別強調,該「驢」是沒有人騎過的,用此方式表示聖潔之意,也就說是要把最好的提供給耶穌使用。耶穌特別提醒門徒注意,若是遇到有人來問他們為們牽驢,就要回答說:「主要借用牠們。」這句話的「主」也有另一個意思,是指「主人」,也就是驢的主人之意。這也顯示這已經是事先約定好的暗語。也可看出耶穌在事先已經安排好,他要向驢的主人借這匹驢子作交通工具使用。 但直到現今還是有很多人在討論著耶穌為甚麼要騎驢而不騎馬這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為甚麼有那麼多的民眾會用如此熱烈的款式歡迎耶穌?這兩個問題剛好呈現出整個耶穌遭遇到殺害的背後因素。 耶穌騎驢進城,剛好應驗了先知撒迦利亞第九章9節所說的預言。而馬太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作者要告訴猶太人,耶穌就是先知所預言要來的那位拯救者,在舊約聖經中所說的一切現象,都在耶穌身上看得見,包括騎驢這件事也是其中之一。 許多人會討論這個問題:為甚麼耶穌會知道有一匹驢和一匹小驢拴在一起?而且只要告訴問的人說「主要借用牠們」這樣就可以了?可以這樣了解:就是當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的時候,他的名聲廣揚在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連外邦地區的泰爾、西頓等地的人也陸續到加利利來聽他傳講上帝國的信息,生病的人也特地遠路到加利利來求他的醫治。就像馬可福音所記載的: 「耶穌和門徒們離開那裡到加利利湖邊去,一大群人跟著他。他們是從加利利、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對岸等地區以及泰爾和西頓附近的城市來的。這一大群人來找耶穌是因為他們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馬可福音三:7-8) 當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時,因為他傳講的信息受到民眾極好的回應,為此而震撼了耶路撒冷經學教師當局,決定派人特地從耶路撒冷到加利利去查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參考路加福音五:17),這些都在說明,在耶路撒冷城內必定有耶穌相當熟悉的人,很可能他們當中有人就是被耶穌醫治痊癒的人。因此,當耶穌決定前往耶路撒冷城去過逾越節,也必然知道在這人潮最擁擠的節期中去,一定會發生住宿的問題。因此,如果他想要找一個寬過的地方,可以和門徒一起過逾越節,那就需要用一些時間作先前的安排,不只是居住的地方,甚至連交通工具都需要事先約好。將這種處境換成是我們,也是會這樣子想才對。何況,耶穌不是自己一個人,他至少還帶有十二個門徒,以及一群跟隨著他的婦女(參考馬可福音十五:40-41),而這些婦女在耶穌和門徒傳福音的工作上,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傳福音之需,她們可說是耶穌和門徒們不可缺少的助手(參考路加福音八:1-3)。因此,有事先安排是必定的方式。 再者,參考馬可福音第十一章3節的寫法:「如果有人問你們:『為甚麼做這事?』你們就告訴他:『主要用牠,用後會立刻把小驢送回來。』」這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耶穌只是借用這驢。馬太福音和其它福音書不同的地方,就是只有馬太福音說是兩匹驢,為甚麼是這樣,這就很難清楚知道了,很有可能是因為引用自先知撒迦利亞所說的「一匹驢」、「一匹小驢」的詩歌,而有這樣的想法,認為是兩匹,但撒迦利亞的詩句應該是只有一匹,且這匹驢只是小驢而已。不過這並不妨礙對耶穌和跟隨的門徒、民眾等整個進入耶路撒冷城過程的認識。 對照約翰福音第十二章1節、9節、12節等經節來看,就會發現這次耶穌上耶路撒冷的時間是接近逾越節的時期。平時,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約有四至五萬人,若是逾越節時期,因為傳統上有規定,凡居住在耶路撒冷鄰近二十公里內的猶太男人,都要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加上許多移居到國外的僑民都有這種許願:有生之年,至少要回到耶路撒冷聖殿去朝聖一次。因此,每年逾越節或是五旬節、住棚節等重大節期來臨,耶路撒冷城的人口就會增加好幾倍,特別是被看為最重要的逾越節更會暴增到十倍之多。也為了要維護節期的秩序,羅馬政府此時會派軍隊進駐城內防範暴動或是反抗事件發生。 馬太福音在編輯上的特色,就是喜歡引用舊約先知的資料,作者有一個心願,就是幫助猶太人認識耶穌就是他們期盼已久的彌賽亞。因為舊約先知所預言的景況,都在耶穌的身上看得到。因此,讀馬太福音經常會看到引用先知的資料。第5節就是引用以賽亞書第六十二章11節:「上主向普天下宣佈:要告訴耶路撒冷的居民,上主要來拯救他們;他要把他所拯救的子民領回來。」先知以賽亞在預言上帝的拯救已經來到。而馬太福音的作者則是將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行動看成是上帝拯救的來臨,是要向所有以色列人宣告的一件大好消息。 第6節說兩個門徒「依照耶穌的話做了」,結果所遇到的,就跟耶穌所說的相同。福音書的作者一再表達一個基本信念,就是只要依照耶穌的話去做,一定不會錯。就像耶穌在醫治病人時,不論他吩咐病人拿起褥子起來走(參考馬可福音二:11-12,約翰福音五:8),或是要瞎眼的人去洗眼睛(參考約翰福音九:6-7)等,只要病人依照耶穌的吩咐卻做,就會得到醫治。「依照耶穌的話做」,這就像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民也是如此,他們「一切是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九:7、21、26、31、42、43、四十:16、21、27、29、32)。聖經作者提供一個基本的信仰觀念,只要依照上帝的話做,絕對不會錯(參考創世記六:22、七:5),即使在生命出現危急的時刻,也會得到上帝的保守、帶領、看顧而獲得安全。 由於跟隨耶穌同時入城的民眾很多,約翰福音第十二章12至13節說,也有許多民眾一聽到耶穌要進城,就趕緊拿著棕樹枝出城去迎接耶穌和其他的民眾,迎接的群眾一看到耶穌就歡呼起來。 約翰福音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就是民眾看見耶穌要入城,特別摘下棕樹枝去迎接他,而這種拿著棕樹枝歡迎耶穌的動作,剛好符合利未記第廿三章40節記載關於住棚節活動的方式,以色列人民除了載歌載舞慶祝收穫,在準備收藏穀物的歡慶會中,人人手上還會拿著棕樹枝一面跳舞,一面歌頌上帝。因此,現在迎接民眾的動作,等於在象徵著耶穌就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收穫與滿足(參考約翰福音十:10)。而這種拿棕樹枝迎接耶穌的動作,也就為教會留下一個節期:棕樹節。節期的時間就是受難週的第一天。 這裡馬太福音說民眾歡呼聲音中有這樣的話語:「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這三句話確實都有他特別的意義在: 這句「大衛之子」,在馬太福音裡是一再被提起,包括有兩個盲人聽到耶穌來到,就緊隨在他的身後,高聲呼喊著:「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們吧!」(馬太福音九:27),然後耶穌要前往耶路撒冷而路過耶利哥城時,也是同樣遇到兩個盲人用相同的句子呼喊耶穌(參考二十:30、31),那位迦南的婦女來找耶穌時,也是這樣呼喊他(參考十五:22)。而當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之後,連該城的小孩子也是用「大衛之子」來頌讚上帝在耶穌身上顯示的能力(參考廿一:15)。這句話已經在暗示著:耶穌就是拯救者,來自大衛的後裔。 第二句「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這句話是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6節。這原本是用來迎接從各地來到耶路撒冷聖殿朝聖、獻祭的朝聖客,對他們遠道而來參加節期活動表示至高的敬意。因為他們不辭旅途辛勞、危險,來到耶路撒冷敬拜上帝。現在群眾之所以會這樣大聲呼喊,有可能是在耶穌身後因為有一大群民眾跟隨著湧進耶路撒冷。民眾站在城牆上吹號、歡呼,擠在城門口路邊齊聲呼喊歌頌,用這種方式表示非常歡迎大家一起來同聲歌頌上帝之意。 第三句「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這句原本是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5節的詩歌。意思是懇求上帝拯救。這句「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原本希伯來文是「和撒那」,意思是:「全能的上帝,救救我們!」這樣,用句話來迎接耶穌,所要表明的意義就非常鮮明了,民眾當中已經有人認為耶穌就是全能上帝派到世上來的基督、救主。 馬太福音作者說有民眾將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讓耶穌騎著驢過去,這樣的景象其實就是跟列王紀下第九章13節,記載耶戶就是被他的同事們臨時推舉給他「黃袍加身」而當上以色列的王時,這些同事就是把他們的外衣鋪在台階的上層,讓耶戶站在上面。福音書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表示耶路撒冷的居民,或是民眾當中有人也是將耶穌當作君王看待。 這樣,可以清楚看到一個事實:耶穌的名聲不是只有在加利利地區,而是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人都知道耶穌是一個大有能力者,且他傳講上帝國的信息跟一般經學教師所傳教的很不一樣(參考馬太福音七:28-29)。因此,他們都希望耶穌真的能夠出來帶領猶太人,或許這也給猶太人一個機會可以凝聚在一起,說不定就可以透過他所行的大神蹟,高聲一喊,就可以藉此逾越節的機會打敗羅馬帝國。這就是為甚麼約翰福音會說現場有人呼喊著,說耶穌就是「以色列的君王」之因(參考約翰福音十二:13)。 這就是逾越節民眾會在城牆上,或城門口邊夾道歡迎來參加節期慶典的朝聖客之景象。每當群眾越聚越多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全然是上帝拯救的恩典,因為他們的族人被俘虜到外國去當奴隸,有的被賣、有的被迫到外國去流浪,如今生死不詳。因此,若是能看到有同胞成群結隊的回來,就像是看到自己的民族獲救而燃起再生的一絲盼望,這就是他們會呼喊讚美上帝之因。因為在聖經的時代,當奴隸要生存下去,還會延續下一代子孫且又能活著回來故鄉朝聖,那種機率是很低、很低的。 描述整個耶穌進城的經過,馬太福音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第10至11節,這是馬太福音特有的資料,作者說耶穌一進耶路撒冷城,城內就轟動了起來,大家爭相問著:「這個人到底是誰?」,而答案是:「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穌。」換句話說,耶穌入城的事件已經引起所有參加逾越節慶典民眾的注意,而這也必然引起猶太人最高當局的不安,也為他們後來想要殺害耶穌增添了許多顧慮,「因為群眾都欽佩他的教導」耶穌的教導(參考馬可福音十一:18)。他們怕在節期中出手捉拿耶穌時,會引起民眾的暴動。 「這個人到底是誰?」將這句話對照第十六章13節,耶穌問他的門徒說:「一般人說人子是誰?」然後又問門徒說:「那麼,你們說我是誰?」現在,耶穌也在問我們這一代的信徒同樣的問題:「一般人說耶穌是誰?」我們說說看,我們所說的耶穌「到底是誰」? 經文默想: 1.經常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為甚麼耶穌不騎馬入城?有人說騎驢表示耶穌的謙卑,你認為呢? 2.若是耶穌真的有那樣大的群眾魅力,而他又真的有能力凝聚猶太人,他為甚麼不趁勢利用民氣,將之聚合起來,對抗羅馬帝國,進而取得猶太人獨立的機會?很多人是恨沒有這樣的機會,而耶穌卻是有這樣的機會,甚至已經有人將衣服鋪在地上迎接他,將他看成是君王了。那他為甚麼不掌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呢?如果他掌握了,豈不是更容易讓猶太人相信他就是救主、彌賽亞嗎?這樣也就不必有十字架的苦難了。不是嗎? 3.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信仰和政治之間的事?耶穌所言所行的,對當代人來看,是信仰的,也是政治的。因為他有群眾的力量,很可能會造成一股極大的社會動力,就像五餅二魚的神蹟使那樣多人相聚,甚至像路加福音第十二章1節所記載的,群眾是成千上萬,甚至多到彼此踐踏的情景。如果今天的教會有這樣的力量,想想看,這時教會應該怎樣從耶穌的身上學習? 代禱事項: 1.懇求上帝幫助我們知道學會謙卑,不是只會顯現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因為我們所有的才華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不是我們自己有甚麼能力。 2.祈求上帝幫助我們,不會因為人們許多讚美的聲音而受到迷惑,而是知道怎樣將這些讚美聲音轉為歌頌上帝的救恩。 3.懇求上帝幫助我們清楚知道耶穌是我們生命的救主。不論我們的環境怎樣變化,社會多麼動盪不安,我們都永遠記得耶穌就是我們的主。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6:作僕人的工作

題目:作僕人的工作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17-28 撰文:盧俊義牧師 17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把他的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一面走一面告訴他們:18「你們要知道,我們現在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被出賣給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他們要判他死刑,19然後把他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鞭打他,把他釘十字架;但第三天,他將復活。」 20西庇太的妻子帶著兩個兒子來見耶穌,向他下拜,請求一件事。 21耶穌問她:「你要甚麼?」 她回答:「求你答應,在你作王的時候,讓我這兩個兒子,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 22耶穌說:「你們不知道你們在要求些甚麼。我將要喝的苦杯,你們能喝嗎?」 他們回答:「我們能!」 23耶穌告訴他們:「你們固然要喝我的苦杯,可是我沒有權決定誰要坐在我的左右。這些座位,我父親為誰預備就給誰。」 24其他十個門徒聽見這樣的請求,對這兩兄弟非常惱怒。25耶穌把他們叫到面前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這世上的人有執政者管轄他們,有領導者支配他們。26可是,你們卻不是這樣。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27誰要居首,誰就得作你們的奴僕。28正像人子一樣,他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依照福音書的記載,耶穌至少有三次向門徒預言他將會受難,而這現在這段經文是第三次。前兩次分別記載在馬太福音第十六章21節、第十七章22至23節。當耶穌第一次預言此趟去耶路撒冷會受難時,彼得的反應是相當不以為然,甚至還想要阻止耶穌持續走向耶路撒冷去。結果被耶穌厲聲斥責是「撒但」,說他那樣的動作是人的想法,不是上帝的意思。 當第二次耶穌再次預言他將受難的時候,馬太福音說門徒們的反應是「非常憂傷」,而在馬可福音第九章32節記載說,門徒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不敢問」耶穌。 在馬可福音編輯上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在耶穌第二次預言受難的事之後,隨即有耶穌問門徒們,在旅途中吵些甚麼事?這並不表示耶穌不知道他們在爭吵些甚麼,因為門徒們是在爭論誰比較偉大。但耶穌故意要問他們,就是知道這件事。他們是不敢出聲回應。但耶穌就叫十二個門徒坐在他的前面,然後找來一個小孩子當作教材,並且教導他們說:「誰要居首,誰就得居後,作大眾的人。」(馬可福音九:35)接著又說:「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不僅僅是接待我,也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馬可福音九:37)這些都在說明門徒根本不清楚耶穌預言受難的事,是甚麼?或是說他們根本聽不下耶穌說會受難這件事。在他們聽來,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難怪馬可福音作者有兩次說門徒的思想遲鈍(參考六:52、八:17)。其實他們會爭吵的主要原因,不僅是在比較誰重要的問題而已,而是對耶穌的角色在認知上確實是出了問題。因為他們所想的是:如果耶穌此趟進入耶路撒冷去,奪得國王的地位後,那麼,誰要坐在耶穌右邊或左邊?也就是在討論誰能擁有比較重要的權位?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一樣,當耶穌第三次預言即將在耶路撒冷受難時,之後隨即就有西庇太的妻子帶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來請求耶穌,希望能讓她的這兩個兒子在耶穌作王的時候,能夠坐在重要的位置上。發生這件事的地點已經相當接近耶路撒冷城,因此,耶穌一面走一面教導門徒有關他會受難的事,這可以看出耶穌將此事當作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門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次預言中,他特別提醒門徒知道,他將會「被出賣給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可見在尚未進入耶路撒冷時,耶穌就已經發現猶大對他有不忠實的念頭出現了。 耶穌為甚麼會知道猶大想要出賣他?或是在甚麼時候,耶穌開始知道猶大有這樣的念頭產生?可以這樣了解,耶穌很早就已經知道猶大想要出賣他,只是他沒明確點名出來而已。但他是透過這種預言受難的事,且明白指出「將被出賣」這種方式,來暗示猶大,要讓猶大知道這樣的壞念頭應該要除掉。耶穌又繼續說了第二次,雖然沒有說明有猶大要出賣他,但至少他是再一次給猶大有這個機會,希望他能回心轉意改變念頭,但連續說了兩次,效果似乎不張。因此在這第三次,耶穌就用更清楚的話語提到是有人要「出賣」他,且是明白指出出賣給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會這樣連續三次提到這件受難的事,一定是和耶穌想要改變猶大做出賣的念頭有密切關係。耶穌一再提醒猶大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但顯然地,猶大的心早已經被撒但給抓住了,無法脫離吧(參考路加福音廿二:3)。 耶穌在這裡特別提到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他們都是猶太人社會在宗教領域上的領導階層者,也是猶太人社會兩股重要的政治勢力;祭司長就是來自撒都該派的傳統,而經學教師則是來自法利賽派的體系。而這兩個宗教派系原本是互不相容的(參考使徒行傳廿三:7-8)。但為了要除掉耶穌,他們寧可放棄自身的信仰立場,攜手合作要除掉耶穌。只要他們兩派的人合作,猶太人最高議會「三和林」就可以有絕大多數的半數以上,判處耶穌死刑。而這些密謀要害死耶穌的動作,從福音書中告訴我們,其實耶穌都清楚知道,因為耶穌來自上帝,他知道人的心思意念,就像他深知猶大的動機一樣。 在每次預言受難中,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耶穌都會提到他受難三天後會復活。我們不太清楚為甚麼是「三天」?有可能這是一個死亡生命週期的時間,就像約拿在大魚肚子內三天一樣。更特別的地方,就是馬太福音在第三次這裡也清楚提到猶太領袖當局,會判耶穌「釘十字架」的刑罰,這在馬可福音第十章32至34節,以及路加福音第十八章31至33節都沒有提到。馬太福音這樣的寫法有一個用意,就是要回應耶穌在第一次對門徒預言受難之後,提到要跟隨他的人,必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有關(參考馬太福音十六:24)。換句話說,想要跟隨耶穌的人,就要明白付出背十字架苦難的代價是多麼地沉重。 但不僅是門徒不明白為甚麼去耶路撒冷會受難的問題,包括約翰和雅各的母親,也就是西庇太的妻子一樣不明白。因此,她才會帶著兩個兒子來見耶穌,並坦白說出他們的期盼。但西庇太的妻子,就是雅各和約翰的母親,她萬萬沒有想到,在最後耶穌不但沒有作王,連她的兩個兒子也沒有坐上貴重的位子上,並且還親眼看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參考馬太福音廿七:56),而且同時有兩個也是被判死刑的囚犯,跟著釘十字架在耶穌的左右兩邊。 耶穌一回答就指出他們母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求些甚麼。其實這也是一般信徒的通病,往往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向上帝祈求甚麼。原因是他們向耶穌祈求說:「在你作王的時候,讓我這兩個兒子,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很清楚的,這裡所說的「作王」,是指政治領域上的,是世上的人看為很有權勢、權柄的政治領袖,說得更清楚些,就是當國王、領袖。 為甚麼西庇太的妻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她怎麼會想到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可能會當王呢?這很可能是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所致吧。當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時,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會有一大群民眾隨即圍繞過來在他身邊,聽他傳講上帝國信息,也請求耶穌顯現神蹟奇事的力量,治好各樣的疾病。再者,根據約翰福音第六章1至15節的記載,當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養超過五千人飽食之後,群眾就興起了一股熱情,想要擁護耶穌出來當他們的王,他們認為耶穌「一定是那要到世上來的先知」。但那次耶穌是從眾人的鼓譟聲中設法離開眾人,獨自一人避到山上去。現在從加利利沿路下來,跟隨耶穌走向耶路撒冷去的群眾,是聚集越來越多,要擁護耶穌當猶太人的王的話題也必定在群眾當中醞釀、發酵著。身為母親,會替孩子們著想,本是無可厚非,問題是她在想的,也許這是出自雅各和約翰兩兄弟的想法(馬可福音作者持這種觀點,參考馬可福音十:35),跟耶穌在傳講的上帝國信息完全不相同。 因此,耶穌除了先指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求甚麼,接著就再次提醒他們要有心裡準備喝「苦杯」。「苦杯」,這是指甚麼呢?很清楚地,這在表示苦難,且是死在十字架上的生命苦難。這也是耶穌在第一次預言將在耶路撒冷受難時,就提起門徒們要「捨棄自己」,背起自己「十字架來跟從」他的原因。因為若沒有這樣的決心,就無法完成福音傳播的效果。換句話說,要跟隨耶穌傳福音事工的人,就要有獻出生命的準備,而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再者,「苦杯」也在表示生命的苦難。認識基督教信仰就是從生命的苦難開始,這也是耶穌降生到世界上來主要原因,就是要拯救人脫離因罪所帶來的生命苦難。因此,耶穌告訴雅各和約翰,還有是他們的母親要有喝苦杯的準備,表示他們要有參與世上生命的苦難。他問這兩個門徒是否喝得下苦杯?雖然約翰和雅各這兩位門徒隨即表示可以喝下苦杯,但顯然地,他們並不真的清楚所說的苦杯之意。所有的門徒是直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他們才發現耶穌預言受難的意思。後來雅各確實喝下了苦杯,那是羅馬政府開始積極採取政策——迫害基督徒,這時,不但是門徒,連信徒也同時遭遇到極大的迫害。使徒行傳第十二章至2節的記載:「約在這時候,希律王下手迫害教會的一些會友。他把約翰的哥哥雅各殺了。」特別是在主後第65年左右,尼祿皇帝出重手迫害,派出情治人員到各地去搜捕基督徒,而最殘酷的手段,莫過於曾將羅馬城焚燒的罪過,嫁禍給基督徒,說是基督徒放的火。於是將搜捕到的基督徒給予釘死十字架的刑罰,根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Joseph)的記載,受難在十字架的基督徒超過二千人以上。 耶穌很清楚跟他們母子三人說,若是說要求坐在上帝國的位置,就不是他在決定,那是屬於上帝主權的事,是要由上帝來決定。 在一個團體裡,有人講究位階,就很容易造成紛爭,雅各和約翰這樣的動作,隨即引起其他的門徒相當的不滿,耶穌趕緊給門徒上了這門當僕人的功課。耶穌提出非常不一樣的觀念,就是要屬於他的跟隨者,應該要建構這樣的態度:居首的就要作別人的奴僕。 奴僕,這在聖經時代,就是如同奴隸一樣的角色。耶穌就是要大家學習當奴隸樣式的僕人角色,只有這樣,人才會知道生命的意義。因為僕人乃是社會最低層的人,也是經常受到壓迫的人,當人在被壓迫、藐視的生活中,才會感受到生存的不易,也才會體驗到生存的艱辛,也只有在這樣的經歷裡,才會想到自己的軟弱和有限,進而會謹記上帝的救恩。人最大的危機,就是當擁有權柄的時候,就會想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漸而忘記上帝,甚至想要取代上帝的位置,巴比倫帝國的皇帝就是犯了這個毛病,結果帝國維持不多久就被波斯帝國給取代了(參考以賽亞書十四:12-15)。 約翰福音記載在最後晚餐中,耶穌是親自扮演著奴僕的角色,替他的門徒洗腳。而這種工作原本是只有家僕才會替客人、主人做的工作,但耶穌身為一個老師,他將這樣的模式留給他的門徒,並且要門徒們跟著他這樣學著去做這種僕人的角色。耶穌告訴門徒說: 「你們尊我為師,為主,這是對的,因為我本來就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老師,我尚且替你們洗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我為你們立了榜樣,是要你們照著我替你們做的去做。」(約翰福音十三:13-15) 馬太福音在所讀這段第24至26節三節經文中,將信仰團契與政治或社會團體作了一個明顯的區隔,這種分別就在於信仰團契不是在講究權力大小,而是在卑微自己、服事別人的心。相對的,政治或社會團體是在講究實力、權力。有實力、權力的人,可以對別人發號施令,甚至管轄別人。但在信仰團契卻剛好完全相反,而是要去服事別人,甚至要成為別人的僕人。政治領袖會瞧不起別人,但成為福音的僕人,是要謙卑自己,好高舉上帝在耶穌裡的救恩。 基督教會兩千年來最大的詬病,就是有人把教會當作一個政治團體在操弄,這是非常錯誤的態度,正好顯示這種人在信仰認知上的錯誤。福音因為廣傳到世界各地,也形成一個龐大的教會組織,很自然地需要管理,且需要分層管理。但這並不表示誰的位階就比較高,誰的工作、角色就不重要。不是這樣,所有的人回到上帝面前都一樣,都是罪人。若是有清楚這樣的認識,就會清楚自己是甚麼角色和地位了。罪人會有甚麼地位呢?罪人有甚麼重要呢?能夠獲得赦免、寬恕,就是最大恩典了。不是嗎? 固然教會團契也有「教會政治」的一面,這是任何一個有組織的團體都會有所謂的政治面,並不是甚麼錯。但是,耶穌就是要我們將這種屬於政治面的要素,在信仰團契中降到最低,甚至讓它消失。這點也是今天的教會必須要謹記的一門信仰功課。 經文默想: 1.耶穌一再地告訴門徒他將在耶路撒冷受到苦難,而門徒似乎都聽不懂他的意思,這是甚麼原因呢? 2.人性的弱點,就是喜歡佔據重要的位子,以為位階越高,權力就越大,就可以做大事。但耶穌卻教導我們作最卑微角色的人,成為他人的僕人,而不是成為領袖。在教會中,我們重新來想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教導,尤其是傳道者、長老、執事、團契幹部等,都應該要學習成為僕人的角色。想想看,要怎樣才能將僕人的角色應用在教會生活中? 3.如果真的以僕人的意念參與教會事工,則在推選長執或教會幹部時,想想看,若是沒有被選上,應該用怎樣的態度看待呢?另一方面,若是有人到處打電話像是在拉票的樣子,這樣對嗎?在教會組織中,我們可以這樣子做嗎?如果不可以,那我們應該怎樣辦? 代禱事項: 1.為生命遇到苦難的人代禱,特別是為那些孤苦生活無倚靠的貧困者代禱。懇求上帝看顧他們,也同時增添我們有豐富的愛心,時刻知道伸出救助的手幫助他們。 2.為因為教會有選舉而發生不愉快的糾紛之事代禱。懇求上帝憐憫寬恕,讓這樣的事能很快就消除,使這樣的教會、機構知道反省、認錯。 3.為今天所有信徒在靈命上的成長代禱。祈求上帝賞賜智慧在每個信徒心中,使大家清楚知道要學習的對象是耶穌,學會怎樣侍候別人,建立美好的教會信仰團契的風範。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5:上帝的恩典

題目:上帝的恩典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1-16 撰文:盧俊義牧師 馬太福音可說是四本福音書中蒐集耶穌所講天國比喻最多的,共計有十三篇(參考十三:1-9、24-30、31-32、33、44、45-46、47-50、十八:23-35、二十:1-16、廿二:1-14、廿五:1-13、14-30、31-46)。若是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耶穌所講天國的比喻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審判。而審判就有「分別」或是「分開」,這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懲罰,另一是拯救。「分別」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揀選」,而揀選的基礎就是「約」。在這些比喻中,馬太福音第廿十章1至16節的這個葡萄園徵工人進入採收葡萄的比喻,可說是相當膾炙人口的一則,也是以「約」為基礎而說的比喻。 讀耶穌所講這則天國比喻,第一個感覺就是和現實社會的實況非常不一樣,即使放在今天講究人權、保護勞工意念高漲的社會來看,也會引起許多爭議,因為雇主更不能隨心所欲的發放工資,否則必定會引發更多糾紛。但是若將這則比喻來對照路加福音第十五章11至32節,有關慈愛的父親之比喻,就會發現故事的精神非常類似。長子嫉妒浪蕩回來卻受父親的熱情接待的弟弟,對於父親寬恕弟弟所有犯過的錯誤,感到無法理解。同樣,那些最早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看到葡萄園主人善待那些最後才進入園中工作的工人時,心中感到相當的不悅,頻頻發出怨言。但若是注意看這則比喻,就會發現這比喻有一個中心主軸思想:上帝的恩典,使那些自認不配得到的人,都能享受上帝特有的恩典。而這點應該是讓所有的人感到相當欣慰、快樂才對。但人的嫉妒之心,卻壞了上帝原有的美意。 非常有趣的是,在第十九章30節說:「但是,有許多在先的,將要居後,居後的,將要在先。」然後在第二十章16節則呈現相反的次序說:「這樣,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在先的,將要居後。」前者說出從小就已經遵守摩西法律的人,結果可能變成最後進入天國的人;而在這比喻中則是強調心存感恩的人,會是先獲得上帝給予豐富恩典的人。這樣正好凸顯出耶穌的教導確實是和當時經學教師傳授給人的感覺,真的是很不一樣(參考馬太福音七:29)。 馬太福音若談到「天國」這名詞,就是和馬可、路加,以及約翰等三本福音書所說的「上帝國」都是相同的意思,都是指「上帝管理」,以上帝為中心的地方。也就是上帝的主權在管裡的地方,這不是用人的標準和條件在衡量、決定,而是以上帝為主。 這則比喻一開始就用「葡萄園」作題材述說「天國」的事。 猶太人最喜歡用四種水果來比喻他們和上帝之間的特殊關係,除了葡萄,再來就是無花果、橄欖,和石榴等。而說葡萄時,就會有葡萄園、葡萄樹、葡萄枝、葡萄等這些題材屢屢出現,他們會用這種方式來來表明他們就是上帝所親自栽種、管理的葡萄園(參考馬太福音廿一:33,約翰福音十五:1,以賽亞書五:1,耶利米書十二:10)。這比喻一開始就說:有一個葡萄園主清早出去,要雇工進他的葡萄園去工作。這樣可以清楚已經在暗示這位葡萄園主人就是上帝。工人就是上帝的子民。 第2節的這句「約定照常例」,可說是整個比喻中很重要的一句話,說明這個主人雇工進入葡萄園工作時,都有事先講好契約,而且都是有依照往例的規定,要給予這些工人每天「一塊銀幣」,這種價錢也是當時的時價。而這「一塊銀幣」至少可以提供一家六口每天足夠的生活費用,也就是飽食三餐的需要。再者,這裡提到主人很早就出門去找工人進去園子裡工作了,這時間大約是早上六點。 然後又在第二個時段,也就是上午九點又出去,看見還有人在街上「無所事事」,因此,他也雇用這些人進入園子裡工作,這位園主很清楚地告訴他們,雖然他們比第一時段進入園子裡工作的人慢了一些時間,但還是會給他們「公道的工資」。 請注意這裡的「公道」,也在表示有合理的工資給拿,而這種合理是有依據的。例如依照工時計價工資,也可依照工作的「量」來算工資,即所謂「論件計酬」。也就是依照社會大眾普遍認可的標準範圍。 比喻的特色是這個園主並沒有這樣就停止,他繼續出去街上,在第三時段的中午十二點、第四時段的下午三點,他都出去街上看看,又照前面時段的樣式,將那些站在街上無所事事的人都雇用進去,這樣一直到下午將近五點的時候,他還是出去,卻看見還是有人站在街上,就問這些人怎麼還站在街上,沒有去做工。這些人回答園主說:「因為沒有人雇用我們。」因為這樣,這個園主就要這些直到下午五點還沒有找到工作可做的人,「也進葡萄園工作」。這說明了這個葡萄園主人並不是真的需要工人,而是看到有人仍然沒有工作,在那裡等候,他就生出憐憫的心,才請這些人也進入葡萄園裡去工作。雖然這裡並沒有細說園主跟他們說要給予怎樣的工資,但可以理解這個園主也是答應給予「公道」的工資可領取,所以這些人也都進入葡萄園工作。 第7節這句「沒有人雇用我們」的話,說明了幾個可能情況: 一是前些時段這園主出來找工人時,他們還沒有出來。 二是主人所到的地方,是各個不同的角落市場。因此,前幾次都沒有遇上這些等待雇用的工人。 三是可能這些工人比較晚出來找工作。 但不論是甚麼情況,這些工人都是沒有固定工作,只靠做臨時工維生的人,也是所有工人當中,社會地位最卑微的一種工人,因為他們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這也是為甚麼在發放工資時,就必須在每天工作結束時算,除了是摩西法律的規定外(參考利未記十九:13,申命記廿四:14-15),也因為並不保證他們隔天會有工作可做,或是工人可能會換到另一個工作地點,不再是為相同的主人工作。 第8節說到「傍晚」的時刻到,這也是一天的結束,時間是第五個時段,也就是下午六點。主人要領班去把工人都叫來,他要分發工資給所有的工人,依照摩西的法律規定,在太陽下山之前必須付給工人當天的工資。因為他們都是屬於低層勞工階級者,必須在每天工作結束、日落之前給他們工資,不可以延遲到隔天,或是藉口延誤發放工資。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主人發放工資的方式,是「從最後進來的先付」,這句跟第16節提到的「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的話相同。結果發生了大出眾人意料之外的情景,是主人發給「那些五點鐘才來工作的,每個人是「領一塊銀幣」,這可說是非常特別的獎賞。原因是對照第2節,那清早六點就出門受雇到葡萄園去工作的人,主人跟他們約定好是「每天給他們一塊銀幣」,而現在這些最後到「五點鐘才來工作的」,也是「每個人領一塊銀幣」,這就已經有了「不同工卻同酬」的現象出現。因為最早進來工作的人,其工作的時間比最後進來工作的人是多達十二倍。但若是依約來看,主人給所有的人卻都是以「一塊銀幣」為酬勞,這一定會引起爭議。 果然,從第10至12節的記載來看,這些最早進園子工作的工人,他們是從清早六點就進入葡萄園工作,直到下午六點才收班停工,卻也是領到和下午接近五點時才進入園子裡工作的工人所得的工資相同,都是「一塊銀幣」,這跟他們原先看到最後進來的領一塊銀幣時,心中可能會期盼「多得些」大不相同。於是開始有了失落感而發出「怨言」。在他們的看法裡,主人這樣對待他們是不公平的。因為清早和最後進入的竟然相差高達十二倍之多。 這些最早進入園中工作的工人發出埋怨的語氣,這點和路加福音第十五章29至30節記載耶穌所說的比喻中,那位長子發出的怨言很類似。哥哥對父親這樣說: 「你看,這些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工作,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給過我甚麼呢?連一頭小山羊讓我跟朋友們熱鬧一番都沒有!但是你這個兒子,他把你的財產都花在娼妓身上,現在回來,你就為他宰了小肥牛!」 哥哥在埋怨父親是如此不公平對待他。在這裡是最早進園工作的工人,他們說自己「整天在烈日下勞作」,而那些最晚進園的工人是「只做了一小時的工」,二者之間所付出的勞力和時間確實是差距很大。他們說出了事實。 從聖經中的教導知道,「怨言」的另一個意思是指「嫉妒」,而嫉妒的背後因素就是「驕傲」。會驕傲的人,最容易有嫉妒人的心。這些清早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對主人發出怨言,他們是用驚嘆、驚奇的句子,說主人付給那些晚到的工人所得,竟然是和付給他們一樣,他們表示無法理解主人的作法,也同時表示他們心中的不滿,他們在控訴主人這種發放工資的方式,等於是表示他們十二個小時所做的成效,跟那些後來那些只做一個小時的工人相同,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遭到主人的羞辱了。 第13節是整個比喻的中心經文,在這裡主人回應這些早來卻在埋怨工人,說:「朋友,我並沒有佔你便宜。」這句表示主人並沒有違背原先跟那些最早進入園中工作的人之間所說好的約。這約就是在進入葡萄園去工作時,已經先說好「同意每天一塊銀幣的工資」,這是在雙方都同意之下,才雇用他們進去葡萄園工作的。接著,主人做出非常明確的決定,並不因為這群最早進園中工作的人抗議或埋怨,就改變原有的決定。他還是一樣要給「最後進來的」跟「最早進來的」相同的待遇,同樣領「一塊銀幣」。就像前面所說的,這「一塊銀幣」,正好可以使一家六口維持最基本的飽食費用。其實,這個主人這樣的作法,就是讓這些原本可能生活會陷入困境的卑微工人,能夠免除飢餓的威脅,使他們的家庭可以安心過生活。 第15節,這主人強調他有權「使用自己的錢」,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說明了整個比喻的中心&mdash&mdash天國的意義。不論是「天國」或是「上帝國」,都在表示那是上帝主權管理的地方,是屬於上帝的。因此,上帝有權決定要怎麼做,不是任何人可以過問,也不是依據人的標準來決定,更不會因為有人抗議,上帝就會改變。因為上帝心中自有一把尺,祂不是依照人的標準來衡量,或是依照人的看法、意念來作決定。因為上帝想的、看的,祂的標準是和我們世人差異相當大(參考以賽亞書五十五:8-9)。 當這些清早進入葡萄園工作的人發出埋怨的話語時,主人後來也不客氣地指出,他們是不應該看見主人「慷慨」的行動,就生出嫉妒的心。這裡的「嫉妒」一詞,意思是指「眼睛紅」,也就是台語所說的「目赤」之意。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指「吝嗇的眼」。這也說出了這些清早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他們可以得到「一塊銀幣」可使自己安心過生活,但卻不想讓其他工人也能得到和他們同樣的生活所需,跟他們一起分享安定、沒有憂慮生活的喜悅。這跟利未記第十九章18節所說的,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的教導相違背。猶太人一直在教導子孫,萬物都是屬於上帝的。因此,能得到任何禮物,都要感謝上帝。 再者,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這些慢進去葡萄園工作的工人,是懶惰,或是好吃懶做,不是,他們是「沒有人雇用」他們,才使他們整天站在街上等待。這種等待的心境,已經不是有工作的人可以感受得出那種心中的焦慮與不安。 前面已有說過第16節的這句話,和第十九章30節的次序相反。耶穌在這比喻中,主要在說明:天國,並不是倚靠人自己的力量可以決定。而完全是屬於上帝的恩典。若是以人的力量可以取得,人就不會記得上帝,而會在意自己的力量多寡。「居後的」,和「在先的」,可以用來比喻人對上帝的信心;有些人自認為比較早認識上帝,且自視對信仰認識很清楚、有深度,是屬於「在先的」,但是在耶穌所講的這個比喻中,可以發現這種人恐怕要落在那些比較慢認識上帝,自認信仰內含膚淺,但卻一直認真在追求的人之後。在上帝掌管的國度裡,沒有人可以自認比別人更優秀,或是比他人更有資格領受上帝的恩典。 將這個比喻引進今天的基督教會來看,在基督信仰團契中,大家都一樣,是上帝葡萄園裡的工人,不論早到或是晚進的,大家都是上帝國園中的僕人,在上帝的家園裡,一樣都是罪人,需要領受上帝獨生兒子耶穌的特別救恩。基本上要有這樣的認識:一個有罪的人,是沒有資格跟上帝談條件的,只有懇求上帝的憐憫和寬恕的份而已。但心中要有這樣的信仰認知,就必須先建立一個信仰準則:上帝是我生命的主宰;我是上帝的僕人。 這個比喻也談到整本聖經的另一個重要主題:「約」,是和上帝立約。我們看到葡萄園主人雇用工人入葡萄園之前,都會先說好「約」。聖經也讓我們清楚知道,只要談到和上帝之間的「約」,就會談到上帝的「揀選」。在這比喻裡,園主決定要從最慢進入葡萄園工作的開始發放工資,這就是「揀選」,這種揀選的主權是在園主,祂是上帝。祂決定要怎樣發放工資,但祂並沒有違背原有的約,祂持守著原有的約沒變。但祂決定賜下特別恩典給更需要的人。誰會是最需要的對象?這不是我們決定,而是上帝在決定揀選的對象。因此,有了揀選,就有救恩在裡面。在這則比喻中,園主給所有的工人都有工資,就是恩典。但將特別的恩典給那些最慢進入園中工作的工人。這是祂的主權。 基督教信仰培育我們認識生命的態度,不是嫉妒,而是分享和欣賞;分享我們擁有的,欣賞別人和我們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體驗和認識到上帝的恩典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和所帶來新生命的力量。自私的人,永遠體會不出上帝的恩典。也因此,只會埋怨而已,這就很可惜。 經文默想: 1.想想看,在我們工作的職場中,是否也會遇到像這些清早就進入葡萄園裡工作的工人一樣,埋怨其他同事被主管或老闆特別寵愛,而心生嫉妒?若是有,我們是否可以先回來想想我們當初進入這職場時,原有的約定是甚麼? 2.比起這些清早就可以進入職場工作的人,這些將近下午五點才能獲得機會進入葡萄園的工人,想想看,我們比較喜歡清早就有工作可做的工人,或是比較喜歡終日站在街頭無所事事地等待雇主來雇用?為甚麼? 3.在教會這個信仰團契裡,我們是否也在埋怨那些剛新進入教會的兄姊,說他們備受教會幹部、傳道者注意、關心?而疏忽了自己已經是年資甚深的信徒? 代禱事項: 1.為那些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失業待聘中的兄姊祈禱。懇求上帝幫助他們有堅忍的心,知道持續尋找,並且會知道放下身段先求溫飽的重要,以免因此使家庭基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受累。 2.懇求上帝增添我們關心、疼愛那些失業待聘、雇用中的兄姊的心。不是只知道他們的需要,而是會用實際的行動給予基本的協助,幫助他們在困境中得到溫暖、鼓舞,而不至於失去信心。也使我們因此能見證出上帝在基督裡的愛,藉著我們顯現出來。 3.為我們的國家代禱。在這紛亂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幫助執政的官員有聰明的知識,也有豐富的愛,會更關心社會低階層勞工、貧窮人的生活需要。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4: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

題目: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 經文:馬太福音十六:21-28 撰文:盧俊義牧師 21從那時候開始,耶穌清楚地指示門徒,說:「我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在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手下遭受許多苦難,並且被殺害,第三天將復活。」 22彼得拉耶穌到一邊,勸阻他,說:「不!主啊,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 23耶穌轉身對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 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5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著我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26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甚麼去換回自己的生命呢?27人子將要在他父親的榮耀中,跟他的天使一起來臨。那時候,他要按照各人的行為施報應。28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有的在他們死以前會看見人子來到他們當中掌權。」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色和記號,可以說就是十字架這個記號吧。 十字架的刑罰並不是從羅馬帝國開始引用,而是更早在波斯帝國時代就有。羅馬帝國專門用十字架來懲罰處置派亂犯,因為這種刑罰相當殘酷,用之來懲罰叛亂犯,也有意要讓叛亂者看見殘酷的景象心生膽怯而不敢作亂。直到西元337年,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止再用此種刑具。 當耶穌帶著門徒和跟隨的民眾走到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時,問他的門徒,要他們說說看他們所認識的老師耶穌是誰?在彼得立即宣告耶穌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後,緊接著耶穌很清楚地告訴他的門徒們,此趟去耶路撒冷就是去面對十字架上的苦難。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個宣稱是救主的,卻要遭受到許多痛苦,且會被人殺害,之後又會復活,這樣的說法對當時的門徒來說都是很深奧又難懂的信息,而且感覺是非常不是滋味的。特別是當耶穌再說第二次類似的預言時,馬可福音作者在第九章32節很清楚寫著說:「可是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不敢問他。」路加福音作者在第九章45節這樣記再說:「可是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因為它的含意隱晦不明,使他們不能了解。他們又不敢問他這件事的究竟。」 其實,當耶穌說這趟去耶路撒冷是去面對且要接受生命的苦難時,他所用的詞字都是很清楚的,照理說,門徒們應該是聽得懂才對,如果門徒們有在注意,或是稍微沉思默想,就會知道耶穌講這些話的用意,是在提醒他們要有生命苦難的準備了。原因是當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時,從耶路撒冷領導當局已經有過好幾次,差派經學教師專程來加利利查詢有關耶穌的事蹟,這些經學教師都是相當有權威的法學大師,他們甚至和耶穌有面對面發生衝突過(參考馬可福音三:23-30、七:1-13,路加福音五:17-26)。因此,當耶穌提到他將面臨這些宗教領袖們的迫害,對這些門徒來說應該並不是很意外,甚至可以想像得到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但從彼得的強烈反應來看,他很不同意耶穌的想法和決定。因此,他伸手想要阻止耶穌邁向耶路撒冷的旅途前進。 在這段經文中,值得注意的是第21節,這裡提到的「長老、祭司長、經學教師」會聯手迫害耶穌。這三股力量合成起來的就是猶太人最高議會「三和林」(Sanhedrin),這議會是從這三股代表中共同推薦七十名代表參加,審理猶太人重大的案件,特別是有關信仰的問題。例如審判耶穌死刑的,就是這個議會(參考馬可福音十四:53、63-64),他們也判司提反褻瀆上帝,用石頭打的死刑(參考使徒行傳七:54)。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維護摩西法律的權威,另外就是維持聖殿的神聖。在猶太人的社會中,議會的議員有象徵性的社會地位,甚至被認為是一種極高的榮譽,反而不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司法審判權,因為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他們的司法自主權已經是既低又少,僅有的就是聖殿範圍之內的。耶穌因為不是在聖殿中被逮捕的,因此他們雖然有審判耶穌死刑的權柄,卻不能執行(參考約翰福音十八:31),還需要羅馬統治者給予背書同意才可以。 由於這「三和林」議會在猶太人社會中還是佔有極高的權柄和地位,而耶穌是明確地指出,說他將會被這個議會成員所殺害。耶穌提醒門徒們知道這件事,這對彼得和其他門徒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雖然猶太人議會沒有司法審判權,但他們還是有辦法將一個他們認為惡劣的人置於死地,而他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錢收買人來作「假見證」陷害人(參考馬太福音廿六:59)。而這樣的行為正好說明了他們心中已經沒有上帝,雖說祭司、法律教師都是宗教領袖,但卻敢做出這種違背信仰最基本原則的事。 沒有人會喜歡受苦難,能夠排除就盡可能排除掉。彼得,他可說是耶穌身邊最具核心的門徒之一。依照約翰福音第十八章10節的記載,彼得身上帶著一把可殺人的刀,因此,可以懷疑他是屬於「隱性」的激進黨派(奮銳黨)成員。若是耶穌僅說要上耶路撒冷去面對猶太人的宗教領袖迫害,或許他不至於會有怎樣的動作,甚至有可能還會鼓勵耶穌勇敢向前,他會陪伴前往。但當他聽到耶穌說要受到迫害,且會被殺害時,而所用的語句又是那樣相當堅定的口語時,彼得反應的態度是和過去對事情的反應一樣,很快又激烈,他隨即伸手拉耶穌到一邊,然後用高聲調的語氣說:「不!主啊,這事絕對不可臨到你身上!」他想要用這方式勸阻耶穌。馬可福音第八章32節的寫法,他是把耶穌拉到一旁去,要勸阻他。 不論是在馬可福音或是現在我們所讀的馬太福音,這裡所用的「勸阻」這個詞,原來都是指「嚴厲告誡」,也就是說彼得這時候所用的語氣很強,令人聽起來好像是含斥責的韻味在裡面。 作為一個門徒,聽到老師說會遇到苦難,且可能面臨死亡的威脅時,設法阻止乃是很自然的事,甚至會被看成是理當如此才對。但耶穌並不是這樣子想,而是完全相反。在耶穌看來,彼得這樣的動作已經是撒但滲透進入他的思維中,撒但想要用耶穌最核心的門徒彼得,來誘惑耶穌不要去耶路撒冷完成上帝賦予他的使命(參考路加福音九:31),這也是為甚麼耶穌會用相同且嚴厲的語句,斥責彼得這樣的動作,對他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這跟之前耶穌才在讚美彼得是「有福」的人,且說他會知道耶穌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是因為上帝親自向他啟示才使他明白的。而現在的彼得卻隨即變成耶穌斥責話中的「撒但」,且說他是「絆腳石」。怎麼會差這麼大? 可以這樣理解:撒但總是會找機會誘惑人來離棄上帝的旨意。而撒但最喜歡的對象,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因為這樣,影響的結果才會大。因此,地位越高的人,權勢越大的人,名望越普遍的人,以及財富越多的人等,都是撒但下手的對象。 聖經告訴我們「撒但」,意思就是指誘惑人離棄上帝教訓、旨意的力量。例如:誘惑人去吃那不能吃的果樹之果實的蛇,就是代表著撒但,也可以稱之為魔鬼。撒但的意思,就是想要與上帝對抗的力量。像在曠野中,撒但也是設法要誘惑耶穌,包括用食物、財富、地位等等,但都被耶穌給擊退了。 耶穌現在是要完成上帝的旨意,彼得設法要阻止,這就是撒但試圖透過他誘惑阻止耶穌接受上帝的旨意,因此,耶穌才會斥責他這樣的動作,是撒但的想法和作為。 撒但、魔鬼都是無所不在、也是最狡猾的力量,它們就像最難預防的蛇一樣,可以在人毫無知覺之下穿入帳棚裡,與人擁抱在一起。它們也會滲透進入人的心中,用甜言蜜語讓人不知不覺地就跟著它的話去走,忘記了上帝在聖經中的教訓。因此,拒絕魔鬼、撒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給予任何機會,因為它是很狡猾的,只要與它對話,就會被抓到機會滲透進入人的內心。耶穌就是毫不留情的就斥責了彼得,甚至清楚地讓彼得知道,他已經被撒但給滲透了。 耶穌要上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上帝的旨意,這是之前他帶彼得、約翰、雅各等三人到山上去禱告時,摩西和先知以利亞曾顯現來和耶穌討論過這件事(參考路加福音30-31)。換句話說,如果上耶路撒冷去接受死亡是來自上帝的計畫,那就不是用人的想法可以阻擋,也不是以人的任何能力可以改變上帝的決定。耶穌很清楚他是被上帝差遣到世界上來,因此,所要考慮的就是完成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先考慮到人自己的安危和需要。 人會想到保全自己的生命,也往往有這樣的想法:只要保有生命,就不怕往後沒有機會出現。就像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確實是這樣。因此,面對著死亡威脅時,很多人會採取暫且妥協,甚至允許邪惡勢力持續囂張,期盼用這種方式來保全自己的性命,或是保存有重新拉回版面的一天。可是有些事情是一錯過,機會就不再有了。上帝國的事就是如此,並不是都還存有機會,而是機會已經流失、過去了。當那位有錢的年輕人來找耶穌,希望耶穌告訴他怎樣找到永生的道路。耶穌要他把所有纏絆他生命的財富都變賣,然後去賙濟窮人時,他感到失望至極,臉色一變就離開了耶穌(參考馬可福音十:22)。耶穌很感慨地告訴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有錢人要成為天國的子民多麼難哪!我再告訴你們,有錢人要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困難!」(馬太福音十九:23-24)看,永恆的生命就這樣子失去了。 死,這是一般人最恐懼的一件事,也是最不喜歡談論的事。一般人都會認為死,就是萬事的結束。但在基督教信仰並不是這樣認為,因為有耶穌的救恩。因此,在基督教沒有所謂的死,也不認為死就是一切事物的結束,並不是這樣。在基督教信仰的觀點裡,只要是在耶穌的救恩裡,就沒有死這件事,因為耶穌已經復活了。所有信他的人,都不會死亡,而是會獲得永恆的生命(參考約翰福音三:16)。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只要是信耶穌的人,都要跟耶穌一同復活(參考羅馬書六:5、8)。 從第24節開始直到第28節止,馬太福音記載耶穌斥責彼得之後,隨即提出另一個值得門徒思考的問題:要跟隨他的人都應該有的認識,就是準備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前面有說過,十字架是羅馬帝國延續波斯帝國留下來的一種極其殘酷的刑具。羅馬帝國用來專門處置統治轄區內的叛亂份子。這是將囚犯釘在十字架上,然後讓之緩慢死去,甚至不准親人收埋,讓囚犯的屍體留在十字架上給野獸啃食。囚犯往往因此痛苦死去,死狀極慘。 耶穌用「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他這樣的句子,告訴門徒必須有忍受得住生命最大的苦難,才能有資格來跟隨耶穌。其實,耶穌的這些話已經為門徒往後要走的傳揚福音信息之路,畫出了一幅清楚的圖案,就是苦難,且是十字架的苦難。 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且復活之後,門徒到世界各地去傳揚耶穌復活拯救的信息時,在羅馬政府執行迫害基督徒政策之下,是一再用十字架當作刑具,想要用來嚇阻耶穌救恩的信息廣傳出去。特別是主又第65年左右,因為發生羅馬城焚燒的事件,當時羅馬皇帝尼祿就是將之歸咎給基督徒,只要抓到信耶穌的人,就用十字架的死刑處置,該次事件保守估計超過二千五百人被釘死十字架上,包括彼得在內都在該次事件受難。 從基督教會歷史來看,世界各地都發生過十字架的苦難,不僅在歐洲,也發生在日本德川幕府執政的時代,同樣是用釘死十字架對付基督徒。但也因為有十字架的苦難,才有後代子孫得到福音的恩典。因為福音是與永恆的生命連結在一起。有十字架苦難的福音腳跡,才能將福音釘根在每一塊走過的土地上。 即使今天看起來似乎已經沒有像聖經時代的十字架刑罰,但並不表示在傳福音的旅程中,不會有苦難發生,不,因傳福音而受難的事件依舊存在。在中國共產黨政府統治之下,若是沒有依照或是順服政府的指令,傳道者動輒就會被捕入獄受刑,這種案件一再發生在所謂「地下教會」信徒和傳道者身上。羅馬大公教會到現在還有幾位主教,他們就是因為不聽從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指令因而入獄受刑。 人往往喜歡看榮耀的鏡頭,特別是來自政府給予的各種榮譽獎項,但這些來自人間的獎項,很快就會改變價值,甚至消失。因為真正的榮耀不是來自人間的獎賞,而是來自天上的。這也是使徒保羅所說的:「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心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三:14)。十字架原本是羅馬政府對付耶穌和後來基督徒的刑具,但上帝卻將之改變成為榮耀的記號,是生命拯救的記號,也代表著天上榮耀的獎賞。 經文默想: 1.我們是否也會像彼得那樣,想要用我們所認為正確的觀點來阻止傳福音的計畫?也許我們會說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若是這樣,為甚麼每當有福音事工要推出時,還是有困難重重的阻礙?為甚麼當我們想去做福音事工時,教會在財物上的支持力卻是很軟弱?是不是因為有撒但的力量在我們心中而我們不知道? 2.耶穌對門徒們說,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他,那麼,我們想用甚麼方式來表示我們已經有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了?也可以想想看,我們所背的十字架是怎樣的十字架? 3.目前在中國、緬甸、尼伯爾,以及許多伊斯蘭教的國家,如果公開傳福音都會有面臨牢獄之災的危險,甚至在伊斯蘭教國家公開傳基督拯救的福音也會有生命的威脅。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們受到差遣,必須到這些國家去時,我們願意接受這樣的呼召嗎?或是會像彼得一樣,自己不敢去,卻又設法阻止想要獻身去這些國家傳福音的親友? 代禱事項: 1.為目前在神學院就讀準備要獻身傳道的學生代禱。懇求上帝幫助他們有更明確的獻身使命感,知道必須用堅忍的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緊密地跟隨耶穌。 2.為目前正在台灣各地傳福音的傳道者代禱。懇求天父保守他們,不受撒但誘惑離棄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生命之約,窮盡一生也不改變傳福音的心志。 3.為那些被中國共產黨政府關入監獄的傳道者代禱。懇求天父看顧、保守他們。即使在監獄中,也會有平安的心靈。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3:你說耶穌是誰?

題目:你說耶穌是誰? 經文:馬太福音十六:13-20 撰文:盧俊義牧師 13耶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在那裡他問門徒:「一般人說人子是誰?」 14他們回答:「有的說是施洗者約翰;有的說是以利亞;也有的說是耶利米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 15耶穌問他們:「那麼,你們說我是誰?」 16西門‧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17耶穌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有福了;因為這真理不是人傳授給你的,而是我天上的父親向你啟示的。18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19我要給你天國的鑰匙,你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 20於是,耶穌吩咐門徒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就是基督。 這是一段大家甚為熟悉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當耶穌決定朝向耶路撒冷去面對十字架苦難之時,也是在加利利的工作告了一個段落之後。發生的地點是在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這是羅馬帝國分封的王腓力所建造的城市,取名為凱撒利亞,也是腓力王建造此城的主要目的,是要將此城作為禮物獻給羅馬皇帝奧古斯督。換句話說,地點是在被尊崇的羅馬皇帝之城。耶穌在此時此地詢問他的門徒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但卻是最重要的問題。 有長達三年之久的時間,這些門徒跟他在一起四處傳福音,他們日夜相處,也親眼看過耶穌行過許多神蹟,就像施洗約翰差派門徒來問耶穌的身份問題時,耶穌回答所說的:「你們回去,把所看見所聽到的報告約翰,就是失明的看見,跛腳的行走,痲瘋的潔淨,耳聾的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路加福音七:22)這些都是門徒們親臨其境,一點也不陌生的神蹟奇事。 再者,因為耶穌傳講的信息深受民眾熱烈的迴響、喜愛,且因為經常有行各種神蹟的能力,因此,民間流傳有關耶穌的傳奇故事甚多,連希律王都曾耳聞過。那是在施洗約翰被希律王殺死之後,因為聽到有關耶穌的事蹟,他就認定耶穌就是施洗約翰復活。但民間卻傳說耶穌就是舊約聖經中被認為最偉大的先知以利亞,也有人說他是先知中的一位(參考馬可福音六:14-16)。 到底耶穌是誰?這個問題也曾在門徒心中產生過疑問。例如:當他們一起搭船過加利利湖時,因為遇到大風浪,船幾乎快要沉下去之時,門徒們把耶穌叫醒,說船就快要沉沒了。耶穌起來命令風浪停止,結果風浪也聽耶穌的指揮,就在此時,門徒們驚嚇到彼此說:「這個人究竟是誰,連風浪也聽從他!」(馬太福音八:27)當夜晚耶穌在水面上行走時,門徒們看到後,幾乎嚇得說不出話來,以為是看到「鬼魂」(參考馬太福音十四:26),後來,當他們確定是耶穌之後,就又向耶穌下拜說:「你真是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十四:33)。但我們知道,在耶穌帶著門徒四處去傳福音,也行神蹟奇事時,經常會遇到猶太人領袖當著眾人面前,說他是倚靠鬼王的力量在趕鬼(參考十二:24)。雖然是這樣,都無法阻止民眾喜歡來接近耶穌,跟隨著他到各地去聽他傳講上帝國的信息,或是從他身上發出來的神奇力量,治好民眾身上的各種疾病。 因此,當耶穌決定要邁向耶路撒冷,走向十字架苦難之前,他想要先讓他的門徒明白他的身份,也或許可用這種方式讓他的門徒先有個決定:是否要繼續跟進?或是退出?因為緊接著這段對身份的確認之後,耶穌就開始讓他們知道有關他即將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事。在這趟往耶路撒冷的路中,耶穌至少有三次向門徒們提起,此去耶路撒冷,將會面臨宗教領袖們的陷害而深受苦難,且是會有死亡(參考馬太福音十六:21、十七:22、二十:18-19)。他之所以會這樣提醒,也是希望這些跟隨他的門徒必須先作個明確的選擇。 面對生命的苦難或死亡,這就需要每個人自己作抉擇,不能由別人來取代,或是勉強接受。就像耶穌告訴那位決志想要跟隨他的人說,要跟隨他,就要有四處漂流的準備一樣(參考馬太福音八:20)。 現在耶穌開始詢問門徒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從民間聽到的傳言:「一般人說人子是誰?」這樣開始問起。在這裡耶穌採用了但以理書第七章13節提到那位拯救者來臨所用的「人子」,有意要讓門徒知道,他就是上帝差派來到世上的「人子」。再者,耶穌這樣發問門徒,並不表示他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另一方面,這句「一般人說人子是誰」,也充分說明了在加利利各鄉鎮之坊間,隨時都有人在談論著有關耶穌的各種事蹟,這些反應不僅來自一般人,也有「污鬼」對耶穌身份的認識(參考馬可福音一:22、二:12、三:11、21-22、六:2-3、14-16、七:37)。 第14節,門徒們紛紛回答他們所聽到的,耶穌當然很清楚這些在民間傳聞的耳語,因為他就在民眾當中傳福音,且是周遊各鄉鎮村落。馬太福音這裡記載門徒回答第一個坊間傳聞耶穌「是以利亞」這個先知。 要知道,在猶太人的認知中,以利亞是最偉大的先知之一。根據瑪拉基書第四章5節的記載,只要看見先知以利亞來到,就是上帝審判日子來臨的時刻。因此,當坊間有人說耶穌就是先知以利亞時,是在表示猶太人開始在注意,這是否就是上帝審判的時刻來臨了?這點很可能也是民眾每當聽到耶穌到了某個鄉鎮,他們就趕緊群聚過去,要聽他傳講上帝國的信息的原因之一。而想到耶穌就是先知以利亞,可能是因為先知以利亞會行神蹟,曾使撒勒法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過來(參考列王紀上十七:19-24),並且呼叫上帝從天降下大火燒了他獻在祭壇上的祭牲(參考列王紀上十八:36-39)。 而馬太福音會提到先知耶利米,很可能跟先知耶利米用很強硬的語句在譴責當代的社會有關,而且他也是一樣在自己故鄉不受歡迎的先知,和耶穌的情況非常相似。因此,後來早期猶太人民間會流傳這樣的說法,認為先知耶利米就像先知以利亞一樣,都是沒有死,是直接升天。 另外也有人說耶穌就是「先知中的一位」,這可能和申命記第十八章18節摩西轉達上帝的應許有關。 不論怎樣,這些都是別人對耶穌身份的認識,而這些認識都與他過去所言所行有密切關係。但真正重要的,乃是門徒們怎樣認識他。因此,耶穌才會在最後轉問門徒,要他們說說看,他是誰?就像一個基督徒,如果自己無法宣告自己所信的耶穌是誰,而只知道父母說的、牧師講的,這樣的信仰基礎就顯得相當薄弱。因此,耶穌問門徒:「那麼,你們說我是誰?」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也繼續在今天的世代發出,在問所有的基督徒。不論看到的書、電影,都不能替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只有自己認清之後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彼得搶先回答耶穌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請注意,當彼得用「永生上帝」這詞句來回答時,已經在表示一個重要的意義:羅馬皇帝不是「永生」的,是會死去的人,不是永恆的神。因為羅馬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皇帝神格化,甚至要人民去拜羅馬皇帝。這種現象並不是只有在聖經時代才有,而是只要是集權、獨裁統治的國家都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2011年12月17日去世的北韓統治者金正日一樣,他在北韓人民的心中,就是被塑造成和神明一樣的偉大。但很清楚,無論他的部屬怎樣將他神格化,我們只要清楚這一點就可以:只要是人,就會死。會死的人,絕對不會是神。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會混淆了我們的信仰認知。每當有人將一位統治者,或是社會領袖給予神格化時,我們就會知道那不是基督教信仰所能接受的對象。 因此,千萬不要小看彼得的這句「永生」,是已經在表明上帝與羅馬統治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在當時已經開始在積極推動皇帝崇拜的羅馬帝國,腓力王為了要表達他對一位羅馬偉大「神明」的尊敬。而如今耶穌和門徒就是站在這個被稱之為偉大羅馬皇帝的城市,但卻告白說上帝才是真實的上帝,是「永生」的上帝。因為這一詞已經表示彼得是在宣告他對耶穌的認識:耶穌就是那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差遣到世界上來的彌賽亞、救主。這就難怪耶穌對彼得相當稱讚,說他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這樣的宣告也等於在否定羅馬皇帝是真正的神,而是會死的人,彼得的這句話也是在反對羅馬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的皇帝崇拜運動。如果這樣的宣告被羅馬政府聽到了,必定會遭遇到生命的危險。因為羅馬政府正在推行皇帝崇拜的政策,為了要推動皇帝崇拜,只好說皇帝就是神明的化身,就是神明自己。 耶穌給予彼得極大的鼓勵,加上他的名字原本有「磐石」的意思,因此,耶穌告訴彼得,要把「教會」建造在彼得這「磐石」上。但這句話很可能不是是耶穌所說的,因為在耶穌的時代,還沒有教會出現。有兩種可能性的說法; 其一,這句話是耶穌說的,但意思跟今天教會來源不相同。耶穌在這裡所謂的「教會」,在當時的人共同之了解是「一群人聚集的地方」。因為彼得清楚地說出他對耶穌的認識,因此,耶穌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今後,所有認識我的人,都將以這樣的信仰告白為基礎,成為大家相聚在一起的力量。」換句話說,從彼得開始,將會成為一個嶄新的信仰團體出現。 其二,這句話有可能是後來聖經在編輯的時候加上去的。因為在馬太福音成書的時代,早期教會已經逐漸成形,而彼得又是早期教會很有影響力的門徒之一(參考加拉太書二:9)。因此,為了要建立傳承的權威,並且穩定教會秩序,彼得成為教會歷史的傳承者,因此,說教會要建造在他這塊磐石上。 「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這句話與彼得的告白耶穌就是「永生上帝的兒子」的「永生」相稱。已經清楚說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在耶穌裡,生命是超越死亡,原因是在信耶穌的人的身上,生命有獲得拯救的盼望。耶穌就是拯救者,這一點也是馬太福音作者一再努力要表達的信息。因為馬太福音就是專對猶太人而寫的一本福音書,就是要告訴猶太人,他們所期盼已久的彌賽亞、救主,就是耶穌。只要信靠他,就不會有死亡的威脅。 第19節,這節說耶穌給予彼得天國的鑰匙,這一點剛好說明了耶穌所帶來的,就是一個嶄新的以色列。因為猶太人一直有個傳統,也是拉比在教導民眾時經常提起的一件事: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守在地獄的門口,檢查每個死後前往地獄的人,如果發現有猶太人往地獄的門走去,亞伯拉罕就會阻擋著,將這個猶太人從地獄門口搶救回來。拉比這樣的說法,就是在說明上帝給予他們祖先亞伯拉罕有極大的權柄,這權柄就是永生與永死之別。但現在都將因為耶穌來臨,而使一切都為之改變了,不再是亞伯拉罕,而是彼得;他是耶穌的門徒,手上握著耶穌交給他的天國鑰匙。這樣的說法已經清楚說明了使徒保羅所見證過的:「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哥林多後書五:17) 當耶穌回應了彼得的話之後,他沒有再繼續聽其他的門徒說,因為彼得的告白已經夠了,且彼得也是他們當中的領袖。但耶穌禁止他們對外說出他就是「基督」這件事。原因是當時的人對「基督」這個拯救者的角色認識不清,跟門徒們所了解的不相同。一般人都以「政治領袖」的角色在看、等待拯救者來臨,但耶穌扮演的角色則是完全不同,他帶來的是生命更新,也是心思意念的改變(參考羅馬書十二:2,以弗所書四:23),是要使人從罪的死亡中脫離出來,而成為一個上帝用新形象所創造的人出現(參考以弗所書四:24)。 不過,早期的羅馬大公教會曾經引用這段耶穌說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的話,就宣告說:一個人若要得救,都必須經過羅馬大公教會才有機會。羅馬大公教會自認就是傳承自彼得,而彼得手上握的這把天國鑰匙,因此,該教會就繼續傳承到羅馬大公教會手上。羅馬大公教會這樣宣告,也在表示它並不承認其它教會存在的正統性。不過,這樣的宣告後來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時改變,它承認凡是用基督的名所建立的教會,都是屬於上帝國度的子民。 再者,耶穌認為彼得會清楚這件事,並不是他有甚麼特殊智慧、能力,而是來自上帝給他的啟示,才使得他能夠說出這樣的信仰告白。這點也是聖經給我們的教導,是聖靈在我們生命中做工,才使我們因而能敞開心門接納福音的信息。用這樣的觀點來看今天基督教會福音事工,不是某某人有甚麼能力佈道感動多少人,而是因為上帝的靈在教會,或是在某人的身上做工,藉此讓聽到、看到的民眾,因此而認識上帝在耶穌裡的愛和救恩,因而悔改皈依基督的名。 經文默想: 1.如果今天耶穌問我們說:「你說,我是誰?」想想看,我們要怎樣回答耶穌給的這個問題? 2.如果我們回答說:「我相信耶穌是我生命的救主。」要有這樣的告白,就必須對耶穌有清楚的認識。那麼,我們認識耶穌多少?如果我們需要向別人見證說:「耶穌是我生命的主。」我們要用甚麼方式來見證這句話? 3.當羅馬大公教會曾有過堅持除非透過它的教會,否則找不到進入天國的門路時,正好在說明那時的羅馬大公教會在彰顯它的權威。但把上帝拯救的恩典當作自己權威時,就是信仰出現問題的時候。今天的基督教會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危險:當一間教會的教勢越來越高漲,蓬勃發展很快時,是否也會陷入這種危險:以為只有自己的教會才是聖靈同在的教會,認為自己教會所傳講的信息才是真確的,而忘記耶穌才「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代禱事項: 1.為信仰冷淡或軟弱的兄姊代禱。在基督教會裡經常會遇到一些信徒,有的是剛來的,也有的是老信徒,但卻因為教會的某些事,使他們離開了教會,不再參加聚會了。我們要為這樣的事反省,也要為遇到信心變冷淡的兄姊祈禱。懇求上帝幫助,使他們能夠回心轉意,重回敬拜的行列,和加入基督信仰團契的生活。 2.為正在興旺而教會教勢持續發展龐大起來的教會代禱。懇求天父聖靈的力量幫助這樣的教會,會知道伸出援手救助那些位於偏遠窮鄉僻壤地區貧困弱小的教會,讓這些教會也能因為強有力的教會的挹注、關心,而在該貧困地區見證耶穌拯救的愛。 3.為教勢越來越軟弱的教會代禱。懇求天父憐憫看顧,使這些教會不會因為人少而失去活力。而是會清楚知道「凡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集的地方,就會有耶穌同在」(馬太福音十八:20)。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2:好大的信心

題目:好大的信心 經文:馬太福音十五:21-28 撰文:盧俊義牧師 21耶穌離開那地方,避到泰爾和西頓附近地區去。22當地的一個迦南女人來見他,喊著說:「主啊,大衛之子,可憐我吧!我的女兒被鬼附著,痛苦不堪。」 23耶穌一句話也不回答。門徒上來求他,說:「請叫她走開!她跟著我們,一路喊叫呢!」 24耶穌回答:「我奉差遣只去尋找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 25那女人一聽見這話,就在他的腳前下拜,說:「主啊,請幫助我!」 26耶穌說:「拿兒女的食物給小狗吃是不對的。」 27那女人說:「是的,主啊,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屑呢!」 28於是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好大呀!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吧!」她的女兒就在那時候好起來了。 整本聖經都是在談信心的問題,從上帝揀選亞伯拉罕開始,直到新約時代,人們對耶穌的信心,都是談到信心這方面的問題。聖經也一再教導我們要對上帝有信心,因為祂才是宇宙萬物生命的主。希伯來書作者用這樣的話來形容信心的意義:「那麼,信心是甚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古人能夠贏得上帝的讚許就是由於他們相信上帝。」(希伯來書十一:1-2)。 確實是如此,對上帝有堅定信心的人,一定會帶來上帝的賜福。例如:亞伯拉罕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從他被呼召出哈蘭到「上帝指示的地方」,以及答應賜給他「親生的兒子」,和應許給他偉大的國家等等,這些就像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說的,亞伯拉罕相信上帝一定會實現祂他的承諾,雖然這些都是他眼前看不見的景象,就如同創世記第十五章6節作者所說的:亞伯拉罕因為信上帝,所以上帝就認他為義人。這裡的「義人」一詞,表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和好之意。 當我們看到摩西被上帝呼召在一般人看來那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為當時以色列人民在埃及是奴隸的身份,隨時會被拍賣掉,又是手無寸鐵,更困難的是摩西本身又是朝廷通緝犯。雖然上帝呼召他回去埃及時,已經是改朝換代了,以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已經過了通緝令的時限,但相對的也在說明跟他在王宮生活時代,已經是人事全非,要去帶領以色列人民離開,談何容易啊!當他無法拒絕上帝呼召而回去時,那真的是一種信心和耐心的考驗,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好不容易地將以色列人民帶領出來。但卻也隨即面臨著進入曠野的苦境,特別是在曠野漂流的四十年間,所面臨的是缺乏食物、飲水,還要面對敵兵攻擊等等生死威脅的問題,若不是有堅定的信心,要帶領那樣多的人走過那段艱辛的路途,是不可能完成的。 又例如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以色列王亞哈的巴力先知相抗;他是一個人面對巴力四百五十名的先知(參考列王紀上第十八章),這種要面對殺頭的場面,若不是有堅定的信心,很可能一下子就嚇死了,但他並沒有懼怕,他知道誰是真正的上帝,不是信的人多勢眾,就表示正確。真理往往是在極少數的人的身上出現。耶穌後來會被彼拉多判決釘十字架的死刑,就是因為群眾呼喊的聲音過大,產生一股龐大的勢力,逼使他必須妥協(參考路加福廿三:23),但這卻是極大的錯誤。 不論是亞伯拉罕,或是以撒、雅各、摩西、約書亞,或是歷代先知,都有同樣來自上帝揀選呼召的一句話:「我要與你同在。」有上帝同在,就是生命的力量。 新約福音書中,我們也看到幾則受到耶穌讚美的信仰見證,包括有我們現在所讀的這段經文,以及在馬可福音第五章25至34節記載一位患血漏病長達十二年的婦女,她只「聽見過耶穌的事,所以雜在人群中走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這個女人並沒有親眼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也幾乎沒有親耳聽見耶穌傳講上帝國的信息,因為她身上的疾病讓她成為一個不潔淨的女人(參考利未記十五:25-26),但她只從街坊聽到人家在傳述耶穌的故事,她就相信在耶穌的身上必定有特殊的能力,只要摸到耶穌的衣裳,身體的疾病就會得到痊癒。因此,她不顧一切困難、阻擋,突破了生存環境的限制,伸手去觸摸耶穌的衣裳,果然,她的信心救了她。 路加福音第七章1至10節記載有一位羅馬軍官,他家中的僕人病得相當嚴重,快要死去。他也是「聽到耶穌的事,替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後來當耶穌要前往他的家時,他又差派人去告訴耶穌,只要耶穌「吩咐一聲」,他相信家裡的僕人就會好起來。耶穌很驚訝在外邦人當中竟有這樣堅定信心的人,因此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路加福音七:9) 如果將這些例子用來對照一下耶穌的門徒,那就能看出相當明顯的差異,耶穌有好幾次都對門徒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馬可福音四:40、九:19)馬可福音的作者甚至描述門徒們是「思想遲鈍」(參考馬可福音六:51-52、八:18),表示他們對耶穌的認識不足。另外,大家也都很熟悉多馬的故事,他被耶穌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信的是多麼有福啊!」(約翰福音二十:29)這些都在說明信心是對上帝賞賜生命的回應,耶穌就是這樣子告訴門徒:「對上帝要有信心!」(馬可福音十一:22)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21至28節的這段經文,也同時記載在馬可福音第七章24至30節;馬可福音將重點放在這個外邦的女人,只是聽過耶穌的事,就來跪在耶穌的腳前,請求耶穌醫治、趕走她女兒的身上的鬼。在馬太福音則是強調耶穌對這個女人的信心的稱讚,說她的「信心好大呀」,就如同在路加福音第七章9節耶穌稱讚那位羅馬軍官一樣。 被耶穌稱讚,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因為耶穌知道人內心的意念(參考約翰福音二:25)。因此,這些被耶穌稱讚的人,都是出自內心的告白,且是真實的,因為他關心的是信心的問題,也是人性的問題,是生命的問題。美好的信心,會使一個人從罪惡的邊緣中迴轉過來,而堅定的信心,會使人從死亡中獲得生命重生的希望。路加福音就有記載有一位和耶穌同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囚犯,他在最後的一刻鐘,向耶穌告白他生命的惡,承認自己所受的刑罰乃是罪有應得(參考路加福音廿三:41),因此,他祈求耶穌在「作王臨到的時候」能紀念他,就這樣一句出自內心真誠的告白,獲得了耶穌肯定的回應,答應他說:「我告訴你,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樂園裡。」(路加福音廿三:43) 有沒有信心,這並不是用尺來衡量,也不是用秤可以評量,信心並沒有一套制式的規則來表示,也跟信仰的「年資」沒有關係。因為信心並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生命的問題。談生命,就要避開數字的觀念。因為上帝並不是用數字造人,而是用祂的形像(參考創世記一:26),而且用祂的氣和人連結(參考創世記二:7)。因此,信心,是指對上帝的愛的呼聲有回應。 另外一點,這位來下拜在耶穌腳前的女人是迦南女人,這也就是猶太人口中的外邦人。雖然這裡並沒有記載耶穌門徒對這個外邦女人來見耶穌的事提出甚麼看法,但可以理解耶穌的門徒必然驚訝。因為依照猶太人的慣例,一個猶太人的男人,特別是老師(拉比)是不會在公開場合與外邦女子談話的。約翰福音第四章27節記載耶穌的門徒從敘加鎮買食物回到井邊,看見他正和一位撒馬利亞人談話時,都「覺得很驚奇」。因此,當這個迦南女人來接近耶穌,並且「跪」在耶穌腳前(參考馬可福音七:25),必定讓他的門徒感到不安與緊張。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個迦南女人一來到耶穌面前,就高聲喊著說:「主啊,大衛之子,可憐我吧!我的女兒被鬼附著,痛苦不堪。」一個外邦的女子會稱呼耶穌是「主啊,大衛之子」,從她用這樣的名號來稱呼耶穌,就顯得非常特別。因為猶太人用「大衛之子」,這句話本身的含意是在表示彌賽亞、拯救者之意。很顯然地,這已經在表示在這位迦南女子心中的耶穌,就是一位拯救者。而她之所以會有這種認識,必定就像馬可福音第七章25節所說的,她是聽過耶穌的事,就相信耶穌是來自上帝差遣的彌賽亞、拯救者,否則耶穌不會有這樣特別的能力,能行各種醫治的神蹟奇事(參考約翰福音九:32-33)。而更重要的是她聽過耶穌所行的事蹟之後就相信了,這相對於許多猶太人,特別是那些宗教、社會領袖們,不但是聽了也不相信,就連親眼看見了,也還是不信(參考約翰福音十二:37)。 很多人讀到這段有關外邦女人來見耶穌,懇求耶穌醫治她的女兒、卻遭遇到耶穌用「我奉差遣只去尋找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這句話回應時,都很難理解為甚麼耶穌會這樣回答?甚至連帶的對耶穌在差遣他的門徒出去傳福音時,這樣交代說:「不要到外邦人的地區,也不要進撒馬利亞人的城市。你們要到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群那裡去。」(馬太福音十:5-6)也會感到相當的不解,很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確實是個很難解的問題。不過,有個可能,是當時耶穌對自己傳福音的工作時限很緊湊,並沒有想到要擴充範圍,且呼召來傳福音的門徒並不多,再加上兩個人一組派出去時,可抵達的範圍其實並不大。因此,當耶穌差派他們出去傳福音時,就交代他們甚麼東西都不用帶,連換穿的衣服也不需要準備(參考馬太福音十:9-10)。他差遣門徒是這樣交代,他自己也持守了這個原則,因此才會這句名言:「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馬太福音八:20)。這也是為甚麼在剛開始之時,當這位婦女在呼喊耶穌的時候,他都沒有出聲回應的原因之一。可是當他的門徒告訴耶穌,說他們想要他阻止這位婦女繼續發出噪音騷擾的時候,耶穌就回應了這位婦女的呼求。 要特別注意的是第24節,這原本並不是說給這位迦南的婦女聽的,而是對門徒回答的。但這位婦女很機警,她一聽耶穌這樣講,隨即有了反應,她用非常謙卑的態度,在耶穌的腳前下拜,對耶穌說:「主啊,請幫助我!」(第25節)在耶穌的傳道工作中,他從不拒絕任何生命有苦難者的請求。而這個女人並沒有因為耶穌在第24節對門徒回應的話,感到難過就放棄。她是把握機會讓耶穌知道,她確實是需要他的幫忙。 第26節,耶穌的這句話或許讓很多人感到納悶,因為猶太人喜歡用「狗」來稱呼外邦人。這樣,耶穌怎麼可能會用這樣的話回答一個外邦女人?由於當時的猶太人若稱呼一個人為「狗」時,那是在羞辱一個人,說他骯髒、不潔淨如外邦人,而且耶穌這樣的回答,也等於將「女兒」與「狗」作對比,含有鄙視的意思。 但從第27節可看出這個婦人非常聰明,她是來祈求耶穌醫治她女兒的病,並不是來跟耶穌辯論的。她沒有反駁耶穌說「拿女兒的食物給小狗吃是不對的」這句話,她清楚猶太人看外邦人的態度,這不是她在意的。她繼續懇求耶穌,只要給予剩下的恩典就夠了,因此她回答耶穌說:「是的,主啊,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屑呢!」這句話已經說出這女人不但是謙卑到極點,並且清楚一個重要的認識:她知道上帝的恩典不但足夠,而且是綽綽有餘,而這點正是聖經的教導(參考馬太福音二十:1-15)。再者,她也一定聽到耶穌在傳福音過程中,經常受到猶太人領導當局的排斥,但卻深受民眾的喜愛。因此,當她說「小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屑」這句話時,已經在表示若耶穌能醫治她女兒的病,正好在表明珍惜上帝的恩典,和猶太人浪費、拒絕上帝的恩典完全相反。 早期基督教會一直有個觀念,上帝拯救的福音是從猶太人開始,然後傳到外邦地區去(參考羅馬書一:16)。使徒保羅強調這是因為猶太人一直拒絕福音的信息,結果反而使外邦人得到福氣(參考羅馬書十一:11-12)。 第28節,這個外邦女人展現了她對福音的敏感和重視,她沒有讓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從她的眼前消失、錯過,她是緊抓著這個機會回應耶穌所說的先後次序問題,隨即做出了反應,表示她很清楚這個問題,自己也沒有強求,但就算是家狗也會得到主人從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這樣的機警比起那些自命清高、有學問的猶太人宗教領袖,正好突顯出這個外邦女子對福音的渴望,和她對耶穌能力的信心。難怪耶穌會回應這個女人的要求,稱讚她的「信心好大呀」,且成全了她的祈求,她的女兒就因此痊癒了。 其實,我們也從這個迦南女人身上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有堅定的信心,並不是驕傲。相反的,信心越堅定的人,是越會謙卑下來,因為知道施恩典的,是上帝。上帝的恩典只會給謙卑且信心堅定的人,而不會施予在驕傲的人的身上。 經文默想: 1.若假設我們就像迦南的女人,聽到耶穌這樣的回應時,我們會怎樣回答耶穌所說的話?是失望且生氣地離開呢?或是我們也會像這女人一樣,對耶穌說:我只需要一點點別人拒絕的恩典就夠了? 2.如果我們向上帝祈禱,祈求祂賞賜給我們需要的,例如身體疾病得痊癒、生活的需要等等,若是沒有成功,我們是否會像這個迦南的婦女,繼續祈求?或是就此失望,不再祈求了? 3.緊抓住機會,這對一個人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這個婦女,當她知道耶穌到了她所居住的地區之後,她隨即緊緊抓住機會,沒有使之錯過,並且排除所有的困難接近耶穌,雖是遇到了困難,卻一點也不氣餒,直到耶穌治好了她的女兒的病。我們從這女人的身上學習到了甚麼信仰功課? 代禱事項: 1.為所有生病的兄姊代禱,特別是為那些重病纏身而痛苦的家庭祈禱。懇求天父憐憫的恩典加倍看顧這些家庭。 2.為我們軟弱的信心祈禱。懇求上帝幫助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和謙卑的心靈,不會被世上的煩惱困惑而起懷疑的心思,也知道用謙卑的心靈回到上帝面前。 3.為與我們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代禱。懇求上帝幫助我們,知道會將上帝在耶穌裡拯救我們的愛分享給他們,而不是鄙視他們的信仰。

2013年受難週靈修默想01:在耶穌裡得安息

題目:在耶穌裡得安息 經文:馬太福音十一:25-30 撰文:盧俊義牧師 25那時候,耶穌說:「天父,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卻向沒有學問的人啟示出來。26是的,天父啊,這樣的安排都是出於你的美意! 27「我父親已經把一切都給我了。除了我父親,沒有人認識兒子;除了兒子和兒子所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認識父親。 28「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29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30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如果我們問一般人生命中最大的喜樂是甚麼?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如果我們靜思下來,從生活和工作中來想,相信很多人會說若是能將生命中的重擔卸下來,或是能減少、輕省些,那將會是一種極大的喜樂。 這段經文是耶穌在加利利各地巡迴,傳遞上帝國福音信息告一個段落之後所發出感慨的句子。就像整本聖經所記載的,每個時代、地方,人們對上帝拯救信息的反應是兩種,有一種人聽是到了之後會接受,但另一種人是聽到了之後,還是一樣會拒絕。在福音書中,我們看到耶穌在各地傳福音也是這樣,一般民眾聽到福音的信息之後,越是社會階級越低的人,越會喜歡接受,相對的,那些自認很有學問的人反應就不是如此。 耶穌在加利利各鄉鎮傳福音,並不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人喜歡聽,他最經常遇到的就是許多自以為有知識、學問的人,對他所傳講有關上帝國的信息採取很瞧不起的態度,特別是那些在當代社會很有地位的宗教領袖們,更是對耶穌的言行舉止嗤之以鼻,甚至認為耶穌根本就是倚靠鬼王別西卜的能力在誘惑民眾(參考馬太福音十二:24),特別一些自認很有學問的人,聽了耶穌傳講的信息之後,是感到相當驚訝,但卻用很疑惑的語句說:「這個人沒有跟過老師,怎麼會這樣有學問呢?」(約翰福音七:15)他回到自己的故鄉拿撒勒去傳福音,他們聽了之後的反應是:「『他豈不是一個木匠?他不就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瑟、猶大,和西門的哥哥嗎?他的妹妹門不是都住在我們這裡嗎?』於是他們厭棄他。」(馬可福音六:3)看,這是從人的家世背景看上帝拯救福音的信息。即使是如此,還是有許多民眾喜歡聽耶穌所傳講有關上帝國的福音,大家紛紛從各地鄉鎮相偕來聽他傳講的信息(參考馬可福音三:7-9)。 當時猶太人宗教、社會領袖心裡是充滿著矛盾,原因是他們一方面不相信耶穌有甚麼來自天上的能力,另一方面卻又很希望多看到幾次神蹟,想要知道他到底是否真的來自上帝。有人認為耶穌所行的神蹟,一定是用邪術迷惑人心,他們硬是不信,因此,他們希望能再多看幾次他所行的神蹟,好從他所行的神蹟中,找到把柄好控告他迷惑民眾(參考馬太福音十六:1),但耶穌很清楚自己所行神蹟奇事是在彰顯上帝的權柄、榮耀(參考約翰福音九:3),而不是要讓這些猶太人領袖作為檢定真實或虛假的測驗劑,因此,他拒絕他們的要求,甚至用很嚴厲的話回應說「除了約拿的神蹟」,他們「再也看不到別的神蹟」,他甚至斥責這些人的心思是邪惡、淫亂的,是對上帝不忠實的(參考馬太福音十六:4)。 另一種矛盾是他們當中有的人,內心確實是很喜歡聽耶穌傳講的信息,但卻不敢公開承認這種心境,原因是怕被其他宗教領袖譏笑為沒有水準,或是因此而被剝奪了當時社會看為榮耀的社會地位,因為他們還是喜歡聽到來自人們的稱讚(參考約翰福音十二:42-43),但福音是上帝拯救的信息,這絕對和來自社會大眾的稱讚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審判的主權是在上帝,任何人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參考傳道書十二:14,希伯來書四:13),這跟有沒有人們的稱讚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上帝察看的人內心、意念。而這些自認有地位、權威、學問的猶太人領袖,也確實發現一般民眾確實是喜歡聽耶穌傳講的信息,甚至民眾認為他所講的,比起他們所說的是還要有「權威」,更嚴重的是有差異(參考馬可福音一:22)。最後,他們有好幾次想要將耶穌逮捕殺害,但卻因為看見民眾都喜歡耶穌的教導而懼怕,不敢對他動手(參考馬可福音十一:18、十二:12)。 一般民眾,特別是當時猶太人社會低階層的民眾,他們很喜歡接近耶穌,因為他們聽到耶穌所傳的福音,正是他們渴望已久的信息。也因為這樣,每當耶穌來到一個地方,總是會有許多民眾從各地蜂擁而來傾聽(參考馬可福音三:7-9),也發生過因為民眾太多,導致「彼此踐踏」的情景(參考路加福音十二:1),當然這些民眾當中也有許多人來找耶穌,是想要從他身上擁有的能力,來醫治身上的疾病(參考路加福音四:40-41)。而值得注意的,是被當時猶太人社會所鄙視、遺棄的「稅吏和壞人」則是很想聽耶穌的信息,卻也因此而引起猶太人領袖們的不滿,說他總是跟這種壞人混在一起(參考路加福音十五:1-2)。 這樣看來,到底誰是真正有學問的人呢?誰才是真正聰明的人呢?使徒保羅對耶穌所遇到這種景象有很好的詮釋,他說: 「上帝運用他的智慧,使世人不能夠藉著自己的智慧去認識他;相反地,上帝決定藉著我們所傳那『愚拙』的信息來拯救信他的人。猶太人要求神蹟,希臘人尋求智慧,我們卻宣揚被釘十字架的基督。這信息在猶太人看來是侮辱,在外邦人看來是荒唐。可是在蒙上帝選召的人眼中,不管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這信息是基督;他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因為所謂『上帝的愚拙』總勝過人的智慧,所謂『上帝的軟弱』也勝過人的堅強。」(哥林多前書一:21-25) 使徒保羅的這段話可說是為馬太福音第十一章25至26節耶穌所講的這段話作了最好的回應。這也讓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信息:要認識耶穌,不是憑著學問多寡,也不是仗恃自己的經驗有多麼豐富,更不是以累積的財富多少來評斷,而是因為有一顆謙卑的心。因此,只有謙卑的人才能明白上帝拯救的愛。 第27節可說是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最清楚,也是最重要的一節經文,也是馬太福音作者寫此本書最主要的目的:讓猶太人明白耶穌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要來拯救以色列人的彌賽亞。馬太福音中一再出現這種以「父子」來形容耶穌和上帝之間的特殊關係,例如第三章17節、第八章29節、第十四章33節、第十六章16至17節、第十七章5節、第廿一章37節等。從這些經文可看見作者用許多不同的句型在說明: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差派到世界上來要拯救所有信靠他的人。 也可以將第27節經文對照約翰福音第十四章9節,耶穌說的「誰看見我就是看見父親」這句話;這很清楚地說明在耶穌的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上帝的樣式。其實,耶穌在馬太福音裡所表示的這種上帝和耶穌之間的「父子」關係,在約翰福音也一再呈顯出來;例如第一章18節、第三章35節、第十章14至15節,甚至在第十七章,整章都在說明耶穌和上帝就是「合而為一」的關係。 為了要進一步說明從耶穌的身上就可以接近上帝,耶穌在這裡提出了很重要的宣告,就是呼籲所有感受到生命有苦難的人,都可以到他的身邊來,且可因著他而得到上帝賞賜的「安息」。這樣的宣告也等於在回應第25至26節所提到真正生命有苦難的人,往往是那些被壓迫、藐視、卑微等這種在社會上所遺棄的對象。他們背負著生命的重擔,有時是連想要找到生存的空間也沒有。但耶穌降生到這世界,卻是為這些生命有苦難者找到了美好的「安息」站。 「安息」,這個詞從奴隸的身上來看就會明白。在每個時代都一樣,奴隸是沒有安息的福利和權利的,因此,若是主人給予他們有「安息」的機會,對奴隸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大福音。出埃及記第二章23節這樣記載著:「過了一段時期,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仍舊過著奴隸的生活。他們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幫助他們脫離苦役。」就這樣,出埃及記描述上帝是「聽見」他們呼求的聲音,也「看見」了他們被埃及人奴役的境況,上帝表達了非常關心,而展開的一連串的拯救計畫(參考出埃及記二:24、三:1-10)。 但過著奴役的生活,並不是只有在政治上的,這是被逼的。而有的是為了人心的貪婪所捆綁,或是自我捆綁起來,使自己陷入在慾望的泥沼中無法自拔,這也是另一種奴隸。就像台語所說的「作錢奴才」一樣,這種人在現今時代中更為明顯。這樣的人,想要獲得安息是非常困難的。 聖經讓我們知道,不公平的行為,就是一種罪。而利用自己的權勢來壓迫別人更是罪。貪婪,就是等於拜偶像(參考以弗所書五:5、歌羅西書三:5)也是罪。人若是活在罪惡中,罪就成了人的主人。這樣,人就是罪的奴隸。因此,耶穌很清楚地宣告:只要是罪人,都可以來到他那裡,他將賞賜給尋找他的人獲得安息,也就是脫離被奴隸的生命苦難。 一個真心信耶穌的人,會很清楚知道知足,不會貪婪。因為知道上帝才是賞賜一切的主。只要有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就永遠不會有缺乏。耶穌曾對來尋找他分家產的人說財主的比喻外(參考路加福音十二:16-20),還特別勸勉他的門徒,不要為了吃、喝、穿的忙碌,把生命耗在這種不會讓人感到滿足的東西上。他要門徒謹記一件事:「所以,不要掛率吃甚麼、喝甚麼,為這些事煩惱。這些事是世上不信的人所追逐的。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路加福音十二:29-31) 「軛」,這是套在牛隻頸部上的耕種器具,可以用來控制牛隻耕種的方向和速度。古時候,甚至也會用這種套在牛隻、驢等動物身上的「軛」,套在奴隸的身上,逼使奴隸們耕種,做田園或粗重的苦工。例如:拉載重的車子,或是拉粗重如大石塊等物品。因此。「軛」所代表的就是一種生命的苦擔。 耶穌要跟隨他的人學習他的「柔和謙卑」,這句話可用來比較馬可福音第十章42至45節,耶穌提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就會知道自己就像一個僕人一樣,越會將自己視為卑微的人,生命的負擔就越輕。這就和耶穌在前面所提到的,謙卑自己的人會看到生命的拯救者耶穌就在他的身邊,他的生命可以毫無掛慮。但相對的,當人想要倚恃自己的能力獲得永恆生命時,每一天的日子都是一種重擔,並且在最終會四處尋找永恆生命之道(參考馬可福音十:17),但是他會發現無法用自己的能力、才華尋找得到永恆的生命。 耶穌說他的「軛是容易負的」,在這裡所說的「容易」,這字原本是指「完全相符」、「吻合」之意。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量身訂造」之意。若將這種「完全吻合」的「軛」套在牛隻,驢的身上,牠們一定會舒適甚多。同樣的,耶穌對跟隨他的人說,誰跟隨他走上帝國之路,就像是在每個人身上有一套量身訂造的「軛」一樣,生命將不會再是一種負擔,而是非常舒適的旅程,這樣的人,就會感受到生命的安息。 「擔子是輕省的」,這句話剛好與馬太福音第廿三章4節,耶穌在譴責當代宗教領袖欺壓猶太人時所說的:「他們捆紮難背的重擔擱在別人的肩膀上,自己卻不肯動一根手指頭去減輕他們的負擔。」是完全相反的狀況;宗教領袖經常用許多法律限制了人生命的自由,他們訂定了許多法律條文,包括傳統的習俗也會將之當作法律來規範。例如怎樣洗杯盤、床鋪等物品(參考馬可福音七:3-4)。但耶穌是要將這些箝制人生命尊嚴的枷鎖給拆開、卸下,使人生命的枷鎖得以獲得釋放。 在我們生活的台灣社會,往往會看到許多禁忌,不但有數字上的禁忌,也會在居住的環境中出現種種傳統習俗的規律。例如:選擇良時吉辰的日子,甚至會說生辰八字影響到男女雙方婚嫁的要件,或是看居家方位,說甚麼風水之類的事。一個已經確實信了耶穌的人是可以免除這些禁忌的,因為我們深信所有的時間都在上帝的手中,祂是時間的主;所有的大地都是上帝創造的,每塊土地都是好的。因此,我們認為只要時間方便大家來聚集,就是好時間,只要有好的管理,任何一塊土地都是好的、美麗的。有了這種了解,就會使我們的生命重擔減輕,也會使我們的生命,在耶穌拯救的愛裡,獲得安息。 經文默想: 1.想想看,我們生命中最大的重擔是甚麼?當有這些重擔之後,我們是否有將之放在祈禱中,祈求上帝的幫助,使這些重擔因為耶穌拯救的慈愛,重擔因而輕省? 2.我們是否真的懷著「柔和謙卑」的心來接近耶穌?若是,我們用甚麼方式來表明?想想看,我們對參加聚會的態度是否夠嚴謹、慎重?也想想看,我們是否自認很有學問? 3.如果我們不覺得自己的生命中有重擔,那麼,我們是否有看到他人的生命中有重擔纏絆著他們的生命?若是有,我們要怎樣幫助他人減輕重擔?是否有想到要介紹他們認識耶穌的救恩?或是有,你認為甚麼方法可以幫助這些生命有重擔壓住的人最容易接近、認識耶穌的救恩?因為耶穌說有重擔的人都可以到他那裡去,他要讓有生命重擔的人得到安息。 代禱事項: 1.為我們認識耶穌的救恩獻上感謝,這是生命中極大恩典。但懇求上帝幫助我們清楚知道,這種恩典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會分享給尋求生命救恩的人。 2.為生命正陷入苦難中的人代禱。特別是為那些因為家庭破碎而孤苦無助的人代禱。懇求天父垂憐看顧,也讓我們知道會伸出救助的手給予扶持、幫助。 3.為我們的世界代禱,在許多地方發生災難,許多人因此而喪失生命;許多地方發生戰爭,許多家庭瓦解、生命遭到摧殘。懇求上帝看顧,憐憫這些災難地區,使執政者有能力進行賑災的工作,也會知道用柔和謙卑的心來治理國家大事。

【舉目向山】迦拿的婚宴

約翰福音2章11~11節 ◎鄭浚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迦拿婚宴的水變酒是耶穌在福音書中的第1個神蹟,這個神蹟的結果乃是讓門徒們都能因此而信他。對於神蹟的記載,我們所追求的不是事實性和可信度,其重點是在背後的意義為何。 婚禮是在第3日舉辦,婚禮的過程中因為沒有酒而無法盡歡,所以耶穌的母親向耶穌提出眼下的難題,且囑咐僕人遵照耶穌的要求配合。但是母子倆的對話中,耶穌不但沒有針對難題進一步回應,反而請母親不要勉強他,因為他的時刻還未到。這樣的互動當中,耶穌的母親表現出順服的態度,讓耶穌的神蹟得以實現在婚禮上。這樣的意義突顯出信基督的人可以看見上主的榮耀。 神蹟彰顯上主的榮耀 這個神蹟對於耶穌基督來說,宛如約翰福音1章14節說的:「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祂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因為神蹟是呈現真理的方法,使我們經歷到上主的全能。換句話說,上主是一切能力的源頭,透過上主的作為讓我們可以有完整和豐富。這一點在約翰福音的7個神蹟都是如此。因此這場婚宴中,水變酒的神蹟是上主對人類的恩典,這份恩典就是上主的兒子──耶穌基督,透過祂讓我們與上主的關係被重建且和好。 福音書中的神蹟,都與人有相當大的關係。神蹟出現在人有特別的需要時,上主則為回應人而有特殊運行,「祈禱」就聯繫了人的需要和上主的拯救。進一步來說,人要順服上主且謙卑心思意念,因為有太多的時候,外在的影響使我們不願意順服,甚至阻礙了屬靈成長。簡單來說,我們往往只用理性認識上主。 經歷神蹟體會上主的愛 神蹟來自上主的創造,是上主給人類的記號,透過這個記號讓人能夠走向真理與榮耀的目標,當人們相信,就能得著生命。約翰懷著傳福音的目的,在福音書中試圖引領人歸信基督,按照他自己的話,他的基本目標是傳福音。但這不全是他要做的,因為他的話對信徒同樣具有意義。信徒正確的認識耶穌,持續相信耶穌是很重要的,約翰不會忽略要建立具有信心的信徒。因此,這卷福音書的主要神學教導,就是神已經差派彌賽亞&mdash&mdash耶穌,祂是上主獨一的兒子,祂來是要帶來生命。 綜觀目前台灣教會的情況,有許多教會透過特會尋找神蹟,這些活動的確帶給許多參加的人得到安慰與釋放。但是,外在表象的成功與否,卻無法與我們的信心連結,使得我們的信心不再與內在靈命的根基有關。 這樣的情況儼然就如同電影《王牌天神》(Bruce Almighty)裡,神向男主角布魯斯解釋神蹟與魔術的差別:魔術是神力的展現,但卻較為自私,對於人和神都沒有太大的幫助和好處;但神蹟是神與人在互相信任與合作下所得來的成果。所謂人先自助而後天助就是這個道理,神蹟幫人滿足需要,也讓人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穩固。片中要表達的重點是,神蹟大多掌握在自己手裡,需要人的努力與決心,神只是輕推一把的助力。神將行神蹟的職責從布魯斯身上收回,告訴布魯斯自己就有成就神蹟的能力,希望他從此改變怨天尤人的態度,自己創造奇蹟。 換句話說,神蹟並不是不存在了,上主也不是沒有與我們同在。相反地,要是我們能夠對上主有更多的信心,而非抱怨;對上主有更多的接納,超越排斥,我相信我們都有許多機會可以經歷神蹟,從其中體會到上主的愛。 不致缺乏且有喜樂盼望 迦拿的婚宴中,耶穌基督的神蹟使我們看見上主的榮耀,並且因為信祂而得到生命。今日我們要如何經歷到上主對我們的愛呢?最後有3點彼此勉勵。 1.真實的上主使我們人生不致缺乏 真實的上主乃是我們人生的基礎,祂能帶來不致缺乏的恩典,幫助每個人的生命不再投機取巧找尋虛幻的靠山。換句話說,我們在生活中有太多禁不起考驗的目標阻礙信仰,使我們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慰與釋放。 2.善良的上主使我們人生擁有喜樂 我們需要回轉面對善良的上主,上主將從愛中展現出公義的作為。當人在上主的愛中,將能體會不住的喜樂,這是恩典的喜樂,也是幫助我們克服人生難題的喜樂。在上主的公義中,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挾制與綑綁。 3.美好的上主使我們人生充滿賞賜 如果難以經歷到上主的美好,原因常常出在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使人生總是不切實際地沉溺在慾望中。美好的上主是充滿賞賜,讓人有信心面對生命的一切,使我們的人生不致缺乏且充滿喜樂。 X  X  X 願聖靈幫助我們每個人,作為現代的基督徒,我們不應利用神蹟來建構信仰,更重要的是辨識出神蹟的背後所要傳揚的真理,使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固,從中獲得盼望,並且因著耶穌基督而看見上主的榮耀。 舉目向山祈禱會 主題:迦拿的婚宴 序樂 宣召:上主啊,?不變的愛多麼寶貴!人都在?的翅膀下找到庇護。他們在?家中享受盛筵;?給他們喝你那喜樂的泉水。?就是生命的泉源;在?的光照中我們得見光明。求?不斷地眷顧認識你的人;求?繼續善待正直的人。(詩篇36篇8節) 唱詩:新《聖詩》179首〈榮光歸佇聖父上主〉 祈禱:創造的上主,我們感謝?!透過?的創造,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恩典,因為我們知道?是豐富的。當我們在人生中渴慕生命出路時,?差遣耶穌基督帶領著我們邁向真理,因為除?以外我們別無倚靠。感謝主,讓我們在迦拿的婚宴中經歷到神蹟的彰顯,並且見證上主的榮耀。因為如此,我們更加信靠?。阿們。 聖經:約翰福音2章1~11節 信息:迦拿的婚宴 祈禱: 1.為自己祈禱 慈愛的上主,感謝?始終不離不棄的圍繞我。因著?的愛,讓我的軟弱得到剛強;因著?的愛,使我的缺乏得到豐富。謝謝主,讓我在?的愛中領受極大的恩典與福氣,並且在人生中得著信心與盼望。阿們。 2.為家人朋友祈禱 以馬內利的主,?的同在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有平安與喜樂,也因為有?的同在,我們確信所信仰的上主是真實的。我們特別求主與我們的家人同在,願主保守他們為工作奔波同時有強壯的體魄,在氣候溫差變化極大時仍保有健康的身體。同時,也為我們的朋友祈禱,讓未信的與慕道的都能被主的聖靈感動而進入教會且成為信徒,更進一步來成為基督門徒。阿們。 3.為教會牧者祈禱 大牧者上主,教會是奉?的名所設立的,求主讓教會可以在台灣的社會帶來盼望的記號,從其中行出公義與憐憫,讓每個人都能經歷上帝國的臨在。同時,也求主看顧每個牧師與傳道師,使他(她)們在傳道、服務與教育的事工上都能充滿聖靈加添的力量,猶如老鷹展翅上騰。在為主服事的過程中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阿們。 4.為國家社會祈禱 公義的主上帝,?是創造的主,也是秩序的主。一旦失去秩序的社會就會失去人民的動力。如今,台灣因為沒有動力,使得政治、經濟、司法等都出現混亂,導致社會向下沉淪,並且人民非常「火大」。求主憐憫我們的國家社會,讓我們可以因著?的拯救而脫離不公義的現狀,重新得到生命與生活的力量,讓台灣充滿向上提升的力量,充滿公義、平安與愛。阿們。 5.為新倍加運動祈禱 天父上帝,當我們成為?宣教器皿的時候,我們就有使命到萬民中為主作見證且傳福音。現今,我們參與在「一領一&bull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過程中,以整全宣教的面向在台灣各個角落遍傳基督福音,目的就是要活出大誡命且完成大使命。求主成為我們宣教的幫助,尤其未來門徒培育種籽教會的訓練會以及生命分享會的舉辦,願聖靈親自感動每個人,讓教會的質量能繼續成長,並且活出榮神益人的人生。阿們。 唱詩:新《聖詩》400首〈願主仁愛及你同在〉 殿樂 &nbsp

苦難中的祝福

&nbsp神說: 「這就是我與你們, 與一切跟你們同在有生命的活物所立之約的記號, 直到萬代。 虹在雲彩中出現, 我看見了就記念我與地上一切有生命的活物, 所立的永約。」 &nbsp 創世記9章8~17節 &nbsp 文◎林珊宇(大波士頓台灣長老教會牧師) 譯◎孫志硯 記憶 記憶是我們認同與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舉例來說,如果你認識任何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智症患者的家人,你就會明白失去記憶的人也失去了他們本來的面貌。失去記憶的人,仍然活著。大多數時刻,他們的身體仍然可以運作,但是他們的心卻已不知去向何方,不再是他們自己。因為記憶,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同樣的,我們因為共享的集體記憶而成為群體。 紀念過去 記念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也讓上帝的樣貌變得清晰。記念一詞在聖經中出現約有150次之多。這還不包括別忘、記得、緬懷、記住等等詞彙。 真正有趣的是,我們常常想起過去的記憶。但是,不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上帝都記念我們。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不僅要我們記住上帝曾因世人的邪惡而毀滅這個世界,也不只是要我們記得挪亞和他的家人是義人而得救。 2013年2月17日是大齋節期的第一個主日。大齋節期是警醒與悔改的時間。大齋節期歷時40天,我們在這40天中記念耶穌在曠野中的日子。我們記念上帝透過救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也記念基督如何為我們,也與我們一同受苦。在記念的同時,我們也慶祝。慶祝痛苦與磨難的說法聽來或許有點奇怪,但是我們所慶祝的並不是受苦與折磨,我們慶祝的是我們擁有全新的生命,且透過新生繼續勇敢往前。簡而言之,我們慶祝的是希望。舉例來說,在大齋節期中,我們教會午餐時間停止供應甜點。藉此,我們的教會慶祝,也記念耶穌為我們所受的苦難。戒除甜點的行為是在提醒我們,生命並非總是甜美。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深受祝福,因為耶穌與我們同在。 當然,身為台灣人,我們知道生命的滋味有苦有甜。某些日子,像是生日、感恩節、聖誕節、復活節、週年慶等等,慶祝不需要太多理由。可是,有些日子,我們則會想,我們是不是仍然需要「慶祝」。像是美國國殤紀念日,或是即將來臨的228紀念日。有些人會問:我們為什麼現在每年都還需要被提醒這段不開心的往事?畢竟,我們生活中已經充滿許多關於台灣政治的紛擾。對許多人而言,台灣如今已經是個民主國家,為什麼還需要回頭去看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往事? 記念未來 上主說:「看哪,我現在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並且與所有跟你們在一起有生命的活物立約,包括飛鳥、牲畜和所有地上的走獸,就是與從方舟裡出來的立約。我要與你們立約:凡有生命的必不再被洪水除滅,再沒有洪水來毀滅大地了。」 在這段經文裡,我們看見上帝記念未來。正因如此,歷史終將不再重蹈覆轍。地球上永遠再也不會有洪災讓所有人滅亡。所以,我們也必須記念過去,好讓未來不再重複一樣的錯誤。228事件在66年前發生,台灣如今跟當時已是全然不同的社會。我們在往後的日子,必須記住228事件的教訓:一個因為渴望自由所釀成的悲劇。儘管我知道我們當中仍有許多人此刻仍為台灣的政治動亂感到悲憤,但是我要提醒各位:我們是一群擁有自由的人,我們是一群有權利、也有能力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的人。從歷史的角度看來,我們已經成長茁壯,可以產生影響。 在我們記念過去的此刻,也重新發現我們現在的認同。我們記念過去的樣子、過去的苦難,然後點燃我們對未來的希望。228事件是我們的集體記憶。228事件是毀滅性的歷史悲劇,是我們共同的傷口。然而透過這個事件,我們被再次提醒,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若沒有228事件,我們的認同將不會一樣。同樣的,若是我們遺忘台灣與中國間的差異,我們也將逐漸淡忘228事件的過往。 挪亞故事提醒我們,未來存有無限可能。豐收的未來,將不是毀滅,而是榮耀。我們將不再受苦,將不再需要獨自一人走向目標。我們記念上帝與我們所立的約。不論事情變得多壞,世界仍有救贖的希望;我們也不需要害怕救贖不會臨到我們。 迎向盼望 許多在228事件中身亡的人,為了他/她們的國家與同胞獻上生命。這告訴我們,我們是共同體,我們有共同的聲音,有共同的權利向世界宣告我們是台灣人。因為過去太過傷痛,因為現實太過失望,因為我們常感到被後代誤解,於是我們常常不願提起228事件的種種。然而,我們仍然必須記得今天,因為這是我們認同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們記念228事件的同時,我們不是要開始另一場戰爭。今天跟政治無關,也跟我們對於泛藍的忿恨與敵意無關。我們希望重新喚起我們作為上帝兒女的認同,以上帝對我們的賜福,榮耀我們的過往,彰顯我們的認同。我們以我們是誰為傲,我們的祖先是一群堅強、充滿盼望、充滿夢想的人民。有一天,我們希望我們可以憑藉與上帝所立的約,抵禦霸凌與反對,讓台灣人的認同,被全世界看見聽見。 大齋節期是我們反思自己生命,重新評估我們怎麼作為基督門徒的時間。我們在大齋節期放棄某項東西的意義,是要提醒我們是上帝的子民。從悲傷中,我們看見光亮。從苦難中,更為強壯、更為有智慧、更為熱情,更有愛心的人民將要興起。這些人將為許多不能言語、缺乏認同、正在受苦受難的上帝子民發聲。 讓我們在記念228與大齋節期的同時,也思想我們從何而來、由誰所出、將在上帝的帶領下往何處去。同時,也讓我們感謝上帝給了我們共同的歷史,使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讓我們從痛苦與磨難的過往中,找到迎向未來的力量與盼望。

我熱衷政治嗎?

&nbsp「愚頑人說美言本不相宜,何況君王說謊話呢?」(箴言17章7節) ◎林瑞隆 我熱衷政治嗎?聽見信仰堅定、從來不談論政治議題的基督徒說他或她不是熱衷政治的極端派時,我常常這樣自問。基督徒或牧師熱衷政治是極端?不理會政治才是溫和?中庸?或信仰純正? 生活與政治無法切割 我熱衷政治嗎?再次自問時,我覺得迷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是什麼。作為一位全職事奉的牧師,如何可能熱衷政治?如果政治是指參與和公眾事務有關的活動,那我應該是一位客觀上沒有時間而無法熱衷的人。如果是指用言語、文字表達對政治議題的熱烈參與,我也應該是不及格的人,因為缺少強烈的熱情。不過,我顯然在某些場合未曾避諱提及對政治之事的看法,或許這就是一些人眼中所看的熱衷政治吧! 政治是俗世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卻不是生活的全部,也非信仰的核心主題,更不是個人生命最重要的追求。基督徒生命最重要的是遵行上帝的旨意,追求愛與公義的實踐,因為這兩樣是上帝的基本性格與要求。此外的重要事項還有:讓自己成為上帝的器皿,與上帝同工,幫助上帝拯救世人脫離罪的綑綁,讓自己的靈魂有機會進入上帝國,永享真正的安息。 世界是由社會「眾人」組成的,管理「眾人之事」或「公共事務」便是政治的最簡單定義,所以人的社會生活與政治有著無法切割的密切關係。制定法律和合理的社會規範、納稅、服兵役、國民教育、健保、投票選舉議員、地方首長或國家領袖,無一不和政治有關。但很奇怪,有些人投票選舉,讓自己喜歡的人可以當選,他們認為這不是政治,而是公民權,可是自己擁護的人被批評時,卻覺得批評者「太政治」了。有些教會或基督徒認為參與擁護某個政府或某位國家領袖的活動不是政治,但若批評或反對政府的某些政策則是政治。然而實際上,不管贊成或反對,不管選的是誰,只要參與投票或擁護或反對政策,全都是政治行為。 與政治隔離之不可能 那麼,不參與投票或不對政治議題發言可以嗎?當然可以,但這也是一種政治選擇,這種選擇的實際意思是「隨便啦,我不想費心在這件事上!」不過,這樣的「隨便」之選擇不表示就不會碰到政治的影響和干擾。汽油或民生物資漲價、通貨膨脹或貨幣貶值、稅金增加或減少、社會福利政策萎縮、失業率升高,社會動亂有哪一樣和政治無關?所以,想與政治隔離嗎?不可能!除非活在一個無其他人的孤島上。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和國家裡,但其前提必定是有一個以民為主、有能力又負責的政府。若治理的人蠻橫又無能,剛愎自用又不知民間疾苦,則又如何能夠經營出安和樂利的社會和國家?而這,不是政治問題?一個政府喜歡構陷人民入罪,官員任意陷害無辜,還藉此請領功勞,隨後又互相包庇,置百姓生命於不顧,任憑有權勢者宰制,這不是政治的操弄?如果是,為什麼袖手旁觀,任憑強者濫權、弱者遭凌遲,甚至失去生命、財產?是因為事不干己?但住在埃及被迫為奴的以色列人呼求上帝的拯救,這與上帝何干?上帝卻興起摩西和他的哥哥亞倫前往法老王宮交涉,這又與摩西和亞倫何干?交涉過程中法老不從,逼得上帝行了10個神蹟,上帝和摩西的作為不是政治手段? 上帝熱衷救人而非政治 上帝熱衷政治嗎?不,我想上帝不熱衷政治!祂熱衷救人,但祂介入法老的統治,這當然是政治的行動,是基於愛與公義的原則和要求,而關心照顧弱勢,約束掌權者的私慾與濫用權力,這公義和關懷的對象是公共事務和福利,這不是政治嗎?其實,上帝的行動不僅表現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這件事上,在建立國家以後的以色列社會中,上帝也常常差遣先知警告、譴責以色列君王及貴族欺凌寡弱的不義作為,貴族的胡作非為和人民的受苦又與先知何干?他們卻甘心受上帝派遣。 上帝熱衷政治嗎?不,上帝不熱衷政治,祂熱衷救人,但祂不僅救人的靈魂,也救人早日脫離因掌權者不公義之作為所導致的水深火熱生活困境。這樣的拯救行動難免衝擊掌權且自私的君王、貴族,確實也涉入了政治的領域,但這樣的涉入錯誤嗎?牴觸信仰嗎?難道上帝要保持屬靈清高,任憑窮人、寡弱被凌遲至死,或早一點讓他們生病、被害遭殃,以利回收靈魂? 上帝熱衷政治嗎?絕對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黨殺害600萬猶太人,日本軍人殺害好幾百萬中國人;戰後,台灣的228事件中,1、2萬社會菁英被國民黨殺害;共產黨統治期間,不論是蘇聯或中國皆有幾千萬人死於共產黨的手中,都未曾聽說或看到上帝迅速阻止或出手擊打「壞人」。許多無辜者死了,上帝似乎也未曾親自積極介入、干涉邪惡的政治,卻只興起一些正義之聲呼籲停止讓罪惡繼續肆虐。但這些正義之聲太微弱了,多數社會大眾包括基督徒仍保持沉默或視而不見,所以罪惡與錯誤繼續,傷害擴大,正義之聲最後被驅逐、消滅、匿跡,總要等到2、30年之後再來反省、懺悔、道歉,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上帝熱衷政治嗎?絕不!所以我們要學祂保持沉默不語?不要理會政治的邪惡?或者我們也等某一天再來反省、懺悔、道歉、掉淚?其實,除了政客之外,有誰熱衷政治?許多公務員根本對政治沒有興趣,他們只知依法行政、奉命行事,對是否造成人民的損害要不是無感,就是說自己也沒辦法。既得利益者更不喜歡別人談政治。那麼,我們就讓這一切這樣繼續下去?如此的話,我們要如何實踐「主禱文」裡面的首要祈願:讓上帝的國降臨,叫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盡己力為困苦人發聲 我再度自問:我熱衷政治嗎?絕對不,因為我沒有時間和體力,沒有熱情,也缺乏積極參與的動機,但我可以因此對政治的黑暗視而不見,對弱勢者的哀哭聽而不聞?我自省:雖然我沒有可依恃的能力改變什麼,但至少能為困苦人發出一些微弱的聲音,這已經是最少的出力了。若連這也不做,那不就是無感於人間疾苦,不食人間的煙火?有信仰的我,可以如此嗎?如果信仰導致我無感於人間疾苦,不食人間的煙火,那麼信仰做什麼?只能超渡亡魂,引人歸西天嗎?或自求上天堂的特權? 我的談話可能涉及政治議題,但我祈禱上帝保守,使我不至於違背信仰良心說出違反真理的話,我真的並不熱衷政治!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詩篇2篇1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