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評論

觀點評論

「樹菊花開」

小小的個頭,大大的愛心;侷限的菜攤,無限的世界。捐款無數的台東愛心菜販陳樹菊阿姨,繼讀者文摘、美國時代週刊、富士比雜誌大力讚揚後,上個月月底又獲等同亞洲諾貝爾獎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頒贈獎金5萬元美金。 鎂光燈下,陳樹菊依舊不擅言詞,依舊堅持每分錢都是自己「3把菜50元」的長期叫賣所賺來,依舊強調社會上默默行善的人在各個角落都有,自己的事蹟不值一提。這回領取約為新台幣150萬元的獎金,樹菊阿姨全數捐給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蓋急重症醫療大樓,並且微聲盼望大家踴躍捐獻。她依舊認為任何人只要打開心窗,都會想做善事。靠賣菜維生的樹菊阿姨不僅是慈善家,國小畢業的她更堪稱教育家。 樹菊阿姨的生命記憶中,是媽媽等不及湊齊5000元就醫來離世;是小弟來不及從台東轉診台大醫院,無法長大。坎坷的人生道路讓她13歲從父親手中接下菜攤,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床到批發市場,批菜運到市場叫賣,近半百個寒暑的菜市人生,讓詩人林沈默在2005年為她寫下:「樹菊花開、心茫茫&hellip/市場人生濕濕暗,家庭擔頭日日重。/賣菜姐仔十三歲喊到大人:紅鳳、青江、小白菜,三把五十、半賣半相送。/買芹菜配好婿、買蔥互你嫁水尪。/油菜花頂小蜜蜂,不時飛來問起感情的事項。(台灣女兒認命操煩,實在無閒梳頭鬃!)/樹菊花開、金茫茫&hellip/果菜市有起有降,大愛心無震無動。&hellip&hellip」 林沈默在詩的後記寫著,樹菊又名五爪金英,秋冬開金黃花,類似向日葵,農戶當做儲養地利的綠肥,象徵台灣女兒歡喜做、甘願受的奉獻精神。相較噴口水愛台灣的政客,陳樹菊的平凡更見偉大。 我們的生活有好長的時間是在「說來嚇死人、做來笑死人」的官樣「口水災」下淹沒了。這樣的災難也悄悄的來到十字架下的籬笆內,水深及膝。聖經創世記一開始記載,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的話語是權柄、是真實也絕對實現;而我們常奉主的名說要行公義好憐憫,卻手軟腳麻心不正。錢進馬偕,150萬雖離急重症醫療大樓需要的10億還有段距離,但在拋磚引玉下絕非遙遙無期。只要菜蟲別來亂,哪怕需要客人「交關」數萬次,有著大愛心的樹菊阿姨仍有法子捐錢蓋圖書館、協助醫院造福人群。 願不是基督徒的「小小」樹菊阿姨成為上主差遣的使者,用手中「50元的3把菜」讓卸下銅盔、鎧甲身上滿是菜蟲的「大」長老教會再得力、再出發。

你關心的是大型聚會還是靈命的需要?

◎沈懷恩 台灣教會界似乎存在外來和尚會唸經的心態,許多教會及教派引進韓國、新加坡、美國&hellip&hellip等教會建造模式,為要改變或改善台灣教會成長的瓶頸,開創教會復興的第二春。 台灣教會對增長緩慢,可說一籌莫展,因此牧師們就向外求援,尋找增長奇快的教會領袖開班授課,在「別人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行」的心態下,投入大量金錢,教會菁英配合演出,從世界各地邀請牧者輪番上陣,除了信徒造就的大型特會外,還要順便為牧者們上課,好似我們的牧者都不認真傳福音。若是如此,我們的神學院在培養造就的傳道人是怎樣的品質?真的那麼差嗎?非得向外取經才是好牧者嗎? 為何信徒們一窩蜂追逐大型特會,甚至有些還是游牧信徒,沒有意願在教會落地生根。問題在於牧者對聖經的教導是否有確切的把握,是否站在信徒的立場時時餵養關懷他們,或只是做禮拜天講道的牧師而已?許多信徒追著特會跑,大多數信徒靈命上並沒有多大改變,他們認真在每一場次中做筆記,特會結束後,還是將心得留在本子裡,行不出來,或有被改變的,卻是寥寥可數。大型特會不是不好,只不過在參加特會後,信徒及牧者的教會生活有改變嗎?還是反而批評教會不是、信徒不熱心,一味宣傳特會的好,從未感動要為教會、為主獻上活祭。 教會界引進小組模式、G12&hellip&hellip,甚至組團如同朝聖取經般前往外國教會參訪,引用各種口號、聚會方式,回台後還要邀請這些教會牧者前來訓斥我們一番,如此才會覺得夠爽,靈命好像電被充飽了。過些時日,沒電了,就再找名牧前來再充充電,週而復始,值得嗎?台灣教會若能像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巴西&hellip&hellip那些教會一樣復興,今天我們不會還在苦思要邀請哪一位名牧來舉辦大型聚會了。 其實這些受邀的講員,在他自己的教會中用心經營,才有今日的盛況,台灣忽略了人、時、地、物的不同,因著習慣、風土民情、各教會在城鄉的差距,資源的不平均,信徒的質與量等等,使這些方法英雄無用武之地,教會成功增長者屈指可數。 大型特會利用多數人的感覺來營造氣氛,但回到家中卻冷卻下來,多數人談論自己有多少得著,靈命如何被挑旺,講員的內容如何有幫助,但鮮有人在回家路上憑著剛剛熱誠的心尋索可傳福音的人。 試問,若每次特會都能如此享受教導,靈命都能挑旺,何以台灣今日信主人數還是停留在總人口數的3%呢?真需要這麼多的國外教材和大型聚會才能復興台灣教會嗎?回想福音藉著宣教師將福音傳至台灣之初,可有如此大陣仗的特會?但願今日的信徒、牧師、傳道人們,都能重拾起初愛上帝、愛人的心,跟隨基督,一步步踏實的傳,一戶戶確實的關心,相信遠比在特會中得著的多。 無論信徒、長執同工、教會牧者,唯有在上帝話語中下工夫才是正途,大型聚會可參加,但不要因著感覺而迷失於其中,個人信仰的根基穩固,且能尊主為大,必然在言行中表露無遺,成為一位有見證的福音傳人,相信遠勝過時常參加大型特會而行不出來的人。 (作者為太平會幕堂牧師)

營造安心就任的環境

◎顏約翰 阿美3中會(阿美、西美、東美)的聯會今年於8月27~29日3天,假台東知本東遊季舉行一年一度的聯會,此次聯會由東美中會主辦,計有來自3中會之牧傳、師母、師丈及孩子、孫子與會參加。在聯會舉辦之前,遭逢天秤及布拉萬颱風相繼侵襲台東,但卻無法阻止3中聯會之舉辦,甚至參與的人數更加踴躍,總計有129名參加。 此次活動係召開通常聯會,在會中報告聯會事工,聖詩及聖經編譯出版事工,以及聖禮典編譯事工,分別由3個中會之負責人提出報告,並在會中接納報告。除此之外,亦請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執行專員余淑玲傳師分享總會一領一事工,然後再行開放空間分組討論,研討在本族中之一領一宣教事工。 另外一項對3中會甚為重要且經常受關注的事工,是有關每年神學院畢業生派令事宜。因長期以來順著3中會以抽籤方式來進行,但近幾年來似乎造成一些不愉快的情事,因一些中會抽中畢業生之後,無教會可派,或教會無意願接納,以致畢業生深感恐慌。 所幸,東美中會常常做接收的工作,別的中會無法派任之傳道師,東美中會為了新畢業生的事奉與完成該員奉獻的心志,均會設法在中會內安排合適的教會,讓新任傳道可以前往赴任。這些工作並非相當容易或一蹴可及的,需要努力達成3方(畢業生、教會、中會)之共識與接納,最終才能促成新任傳道安心進行就任禮。 東美中會基於教會派令的機制,以下述4個原則設法善理: 1.教會與新傳道師要有「無選擇權」的信念:教會之成立是要在地上建立上帝國的一個團契,教會無權說,因為我們經濟能力不足不要派傳道人駐牧。或某畢業生因不想赴任去他所不願去的教會,那使命何在?教會存在何意義? 2.中會要具「派令權」的決志:中會因著需要教會的成長與管理,需要有智慧的安排派令的前置作業,以達成教會與新傳道者之肯諾。經過協調與酌議,繼續再做後續的輔導。 3.教會與新傳道師只有「順服權」:經派令後,教會要接納受派之新傳道師,而新傳道師就更需全力以赴又以責無旁貸的精神牧會。無形中彼此的順服必定會帶來教會對新傳道人的訓練,同時也讓新傳道師塑造牧會的藍圖與方向。 4.中會並非握權者,乃以謙卑的心為教會及新傳道者做更廣泛的思考與協助,促成提供3方都能認可與接受的法則,進而教會得著成長,新傳道者留戀他的第一間牧會的教會。 因此,東美中會常以如此謙卑的心來協助教會及傳道師,讓教會與牧會者歡欣上帝國的宣教。更期待3中會未來緊密的關心教會,且為基督新的精兵做貼切的關懷。 (作者為東美中會馬蘭教會牧師)

無婚者的罪名?

◎清水信一 最近,在基督教電視台中聽到主持人說:「很多人講,沒有作父母親的人,可能聖經只看得懂半本......。」在教會講台上,一位男牧師說:「我沒有孩子之前,當我在講台講到愛時,會友說我講得很好,只是好得不像真的。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報紙中,有作者投稿寫道:「不願意在婚姻中委身的人,很難想像,能在工作、信仰等其他社會生活層面委身。......因為藏在不願委身背後的,其實是『驕傲』、『自我中心』、『自以為義』,對肉體老我的體貼。」上述每句話都打得無婚者在教會中好似另一種族類......看不懂聖經、不懂何謂真愛、甚至自私驕傲的賤民。 當教會界推出家庭優先的口號時,有一群委身家庭之無婚者也跟著齊聲高喊,只是他(她)們想的「家庭」是「原生家庭」。他們萬萬沒想到,那些有配偶有孩子的弟兄姊妹會突然轉身,開始追打站在身邊的無婚者,說他們是群自私、驕傲、不懂真愛、讀不懂聖經的人。 不可否認,無婚者中有不少人如他們所說,是自私、驕傲、不懂真愛、讀不懂整本聖經的人。但,已婚有孩子的人中,不也不乏這樣的人嗎!有人雖然沒有單身的恩賜,但因著原生家庭種種的需求,他們節制身心靈對伴侶的渴望,犧牲自己追求另組家庭的權利,服侍原生家庭的成員;不僅如此,也因著教會很多已婚有孩子者的忙碌,他們責無旁貸地扛起教會服事;在原生家庭中,也常因體貼其他已婚有孩子的兄弟姊妹的忙碌,獨力擔下服侍病榻長輩或有特殊需要的家人。 他們也孤單寂寞,但卻不敢太多說,因為一說,那些已婚有孩子的人,就開始對他們「曉以大義」,彷彿約伯的三加一個朋友:缺乏憐憫,文不對題! 一位很優秀40多歲的單身弟兄,雖是教會很多長輩心儀的女婿,更是很多女孩心中的好丈夫,但因著家中有個三餐都要他送到嘴邊的父親,及一個要他隨叫隨到並常常鬧自殺的妹妹,他選擇了不婚,並且從未有過花邊新聞。有位30多歲的弟兄因為家中有個癱瘓的姊姊要照顧,他也選擇了不婚。一位20多歲的優秀俊美弟兄,為了更專心追求主,將離棄他母子的父親留下的遺產,全捐給了教會,並從未想到結婚,連女友都沒有。很多4、50歲的姊妹,更因家中長輩的需求而留在家裡,還要隨時應召當侄甥的褓母,並權充家族成員間的跑腿。這些姊妹,也花更多時間在教會,成為很多牧者的幫手! 曾經有一位牧師說,他的牧會哲學就是讓教會成為可以在這裡找到所需要的人際關係的地方。沒有父親的人,在這裡可以找到如同父親的長者;沒有孩子的人,可以找到如同自己子女的孩子去愛;沒有兒孫相伴的獨居老人,可以在這裡找到如同兒孫的晚輩相伴。感恩節的時候,有家庭的人可以接待無婚者同享家庭的快樂,青年及少年團契也可常去獨居老人家裡或養老院去帶聚會與陪伴。這不是一幅非常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圖畫嗎,為何就要舉著「家庭優先」的旗幟,去打壓無婚族呢? 我明白這些已婚有孩子的人在責備的無婚者是怎樣的人,我也相信這些委身於原生家庭及教會的無婚者,若有了另組的家庭,也一定會對神的愛更有體會。但我也看到,已婚有孩子的人,並不都充滿愛心、謙卑、聖潔、讀得懂整本聖經。祈求教會界的弟兄姊妹在開口及寫文章評論的時候,公平一點,講得準確一點。至少,不要造成那群努力潔身自愛,也竭力去愛人的無婚者在教會裡的困擾,更不要造成教會對無婚者的歧視。怎麼忍心呢? (作者為傳道人)

日據時代後第一次舉辦南世部落masalut收穫節

日據時代後第一次舉辦南世部落masalut收穫節 賴約翰 (排灣中會比悠瑪教會長老‧紀錄片導演兼攝影剪接) 屏東縣排灣族的獅子鄉各部落早期可謂是失落了部落傳統文化。根據筆者2012年度目前尚在進行拍攝核定的紀錄片《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蔡愛蓮牧師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審核》於南世部落錄影採訪,日據時代時部落傳統生活文化與歲時祭儀及大頭目遭揉躪打壓迫害,至今七十餘年部落沒有舉辦過masalut收穫節,族人對傳統的masalut收穫節很陌生卻很期待。 十三年前受派於南世長老教會牧會,並非在地人的蔡愛蓮牧師,從小受母親的影響深具傳統文化內涵,並曾連續兩屆獲得教育部原住民族語文學獎之榮譽。初到任時,看見已半漢化的南世部落內心百感交集,於是立意推展「福音與文化」,營造建構「教會就是部落、部落就是教會」的牧會核心異象,掀起找回已失去的部落文化元素。從教會出發藉著舉辦不同的部落文化刺布繡與傳統圖騰蠟染研習,鼓勵在節慶中穿回原住民傳統服飾;並推展各家庭恢復傳統家族名,讓部落有家就有家族名,並推出出生或滿月感恩禮拜中為嬰兒賜傳統名儀式,讓身分認同使用於平時生活中。強力推展部落家庭母語教育,建立部落人人說母語的共識,期盼部落成為排灣語的學校。部落學生常代表各學校母語演說比賽,致使部落已取得族語認證考試的成人也非常多-等。多年後,部落基本生命文化元素已被建立趨向成熟,而漸回轉部落生命文化的本質與樣貌。蔡愛蓮牧師更深期望,藉著部落漸進累積的文化內涵基礎,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而形成部落共識期待,恢復七十年來未曾舉辦的部落masalut收穫節之節慶。 南世長老教會長期預備masalut收獲節到有了雛形時,在2012年6月定期長執會時議決,為了可以讓全村的族人參與(部落有部份是天主教會友),建請南世社區發展協會(幹部亦皆為教會長老執事)舉辦部落masalut收獲節,教會就退而成協辦單位。社區發展協會很樂意主辦masalut收獲節,並獲獅子鄉公所命為示範masalut收獲節並答應台幣十五萬元的經費補助。南世部落masalut收穫節於2012年8月25日如願結束了。當日比村運和鄉運還熱絡的盛況,與全村整日熱絡的參與活動至閉幕,不尋常的看不到喝酒或醉酒的人,至今仍令人感動的餘波蕩漾迥盪心懷。 蔡愛蓮牧師在masalut收獲節前,利用三次主日證道有系統性的做masalut收獲節的文化釋義,傳統信仰及基督信仰文化間意義的闡述與信仰轉化教導,並在masalut收獲節之後證道中的再回應、反省總結分享。這連續四次的主日證道對陌生未經驗masalut收穫節的部落族人,可以說完整建構對masalut收獲節的認識,強化了部落族人對masalut收獲節中的認知與對文化傳承與信仰的對遇。masalut收獲節當日獅子鄉鄉長孔朝(基督教循理會弟兄)接受本紀錄片採訪,對充滿部落文化性與全村族人扶老攜幼穿著傳統服飾參與,具有文化傳承教育意義深值感動與讚揚。部落現年95歲高齡的耆老vuvu iljuk(曾任教會執事)落淚感懷有幸在生之年經歷masalut收穫節。平時看不到或不善參與部落活動的族人,在此masalut收穫節牽動了他們熱忱協助與積極參與活動。活動結束部落族人的迴響是積極滿足也充滿期待。在網路平台上部落青年朋友、學生亦是熱絡討論表達萬分的肯定。 而其中亦有外村傳統文化人士族人在筆者的facebook發表質疑 『對於南世部落積極的辦理此一祭儀活動!本人是深感敬佩!目前由教會牧師代替排灣族傳統祭儀中頭目的角色!也許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基於對排灣族傳統小米收穫祭該有的祭儀(palisi)若部落因宗教信仰而不願復振!其部落祭典也只是趣味與民俗活動而已!和ㄧ般運動會有差別嗎?』 筆者因此做了回應─ 原住民排灣族在六十年前基督福音傳至部落以後,因為接受基督福音,在生命信仰意志與靈魂的歸依,確實從傳統宗教信仰完全的翻轉改變。這種改變是因從第一代的基督徒經驗接受基督「信仰生活化」與「生活信仰化」的實質心靈經驗與生活的改變,而取代了傳統宗教許多禁忌衍生不安與不便的生活。 從美國著名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此符合了第二層面的「安全需求」人得著平安的安全心理。而得當時第一代接觸基督福音族人嚮往,而此信仰的經歷一代傳一代至今福音已不斷的廣傳。這是排灣族在信仰基督心路歷程的轉變,這個轉變是意志與心靈結構性的更易,因此在宗教上產生了心靈性與生命靈魂的價質決擇依歸,傳統神位因此轉化為基督,以主觀的信仰觀點而言,確認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掌理風調雨順,滋潤大地的神。因此當部落以基督信仰儀式舉辦masalut時,無論是以任何形式活動呈現,在意識理智上就已不用考慮知道這本就是masalut,在心境或情境上仍是原有濃濃的masalut之意境與氣氛。而當部落舉辦運動會時,不會有如對masalut歲時豐收感恩神之masalut之情懷與氣氛。而對大部分信奉基督的部落要回轉到純傳統祭典,對傳統信仰者是很大的挑戰。記得去年獅子鄉要舉辦鄉運,鄉公所計畫聘請他鄉巫師於開幕時行傳統祭儀,遭到全鄉基督徒非議致鄉公所改順從民意。或者我們可以說:部落族人的共同信仰意志,決定了部落實行masalut內涵定義的解釋權與實行,相形之下也影響了族人對節慶的人心歸向與主觀氣氛感受。 在南世部落近半年拍攝核定的紀錄片,部落準備七十年來的首次masalut。南世部落因頭目式微(也可以說是消失不為過),經過討論以八十歲以上之齡耆老代替頭目尊位。待明年南世部落將討論確立慎重隆重扶位頭目。松年之齡傳統吟歌與蔡愛蓮牧師的感恩與祝福祈禱,取代了巫師祭儀(南世部落已沒有巫師),中午全族人相聚共分享傳統美食,及午後各項傳統民俗技藝。而這樣的masalut收穫節,並未失去masalut團圓歡慶的意義與精神,至今族人意猶未盡的不斷分享第一次過masalut的美好經驗,而滿懷期待著明年masalut的再呈現。然而,對排灣族而言教會牧師不宜也不應替代頭目,除非他有當地部落貴族vusam之身份。 因此之回應,原質疑作者亦回覆了令我們基督徒啟思的部落傳統文化思維: 『幾年前曾經在一個場合聽過一位牧者談論信奉基督的好!但也言詞批判傳統宗教的種種不當!當下的我聽來是何等震撼!心想若宗教傳福音似如殖民式地進行!與當年日本強佔原住民部落有何差別?尊重與包容不是信仰宗教的本意嗎?為何要如此的批判?當時我很受震撼!時過境遷!基督教會在部落的功能已非以往的框架!漸漸的成為部落推動各項活動的領頭羊角色!期望大家都能以互相彼此尊重與包容的心來看待!信仰不分種族.膚色.國界...更應不分孰好孰壞!面對一個即將沒落的傳統宗教(palisi)我們更應該加以尊重!加以包容!畢竟它存在在台灣這座島上也以好幾百年了!』 而另一外村族人的回應,倒是很接近南世部落恢復舉辦masalut收獲節的意義與精神。 『因為察覺失落,才會有找回的動力。不需找回複製的形式,那應被期盼找回的,是深藏其中的精神,以及展現智慧的文化。』 南世教會因為信仰反省認知所信的是全能、全知的神,承認排灣族文化是上帝賦於族人最美的祝福,讓族人因信仰基督教而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建立部落傳統文化傳承的平台masalut收獲節,因為拍攝紀錄片參與這份教會部落宣教而深感動容。

增長不等於復興

◎王宇軍 9月林書豪在台灣的特會活動,可說是盛況空前,索取門票的教會相當踴躍,竟然還出現得抽籤決定的情況。基本上,我認為抽籤是不公平的,資源多的大教會應該把這樣難得的機會讓給小教會才對。相信這個月,教會傳福音的重心將會擺在邀人參加林書豪的特會。如果「教會大復興」等於「教會人數增長」的話,可以想見,不少弟兄姊妹相信大復興即將臨到台灣。 其實不用等到林書豪特會,近年來台灣的教會人數是持續增長的,受洗歸入主名下的基督徒越來越多,台北市大安區的基督徒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0%。遺憾的是,「基督徒人數增長」並不等於教會大復興;相反的,當年其實沒什麼人信的基督耶穌,才是帶來史上最大一波的復興。大復興更應該是基督信仰的價值觀進入了我們所居住的世界,無論信主與否都接受這樣一套價值信念,願意在地上生活奉行,也讓弟兄姊妹在傳福音時變得更加容易,人心也變得更加柔軟而願意接受上帝。 如果只是教會裡擠滿了人,卻根本不知道自己信什麼,甚至回到日常的世俗生活之後照樣按照「世界的律」偏行己路,如商人剝削勞工、政客剝削人民、媒體仗勢欺人&hellip&hellip,一點都不以為意,或以「我也必須討口飯吃」來合理化自己的錯誤,那麼,無論教會裡擠滿多少人,都不是大復興,反而是大崩壞的前兆。 願我們不只是焦慮於教會人數上的增長,我們更應該焦慮的是,世界並沒有因為基督徒人數變多而變得更好,甚至反而變得更差。應該焦慮基督徒沒有辦法翻轉這個世界的邪惡體制,反而必須融入此一體制跟著為惡,才能興旺發達。 除非我們真正搞懂什麼是信仰大復興,制定正確的福音策略,否則就算神興起了林書豪這樣大大有名望且忠心愛主的弟兄為眾教會所用,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且最後歸信耶穌基督,大復興仍然離我們遙遙無期,因為我們沒有作光作鹽。 當前台灣社會的光景如此惡劣,貧富差距惡化、百業蕭條、低薪過勞、少子化&hellip&hellip,整個社會千瘡百孔,為何基督徒始終只看到拉人進教會這個責任,卻沒看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翻轉社會不公義這個義務?當我們著迷於林書豪特會的推廣,算計著將會有多少新人進教會之餘,或許更應該多關心一下我們生活的社會,正在發生的大小事情。傳福音、領人信主只是基督徒做見證的本分之一,而非唯一。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好個「依法行政」

◎郭信吉 7月9日《自由時報》報導:「高雄市湖內區一群反海埔教會麥比拉生命園區建案自救會成員,於園區前東方路大肆燃放1.4公里長鞭炮,慶祝他們訴願成功。自救會長得意的說:這是內政部訴願委員會5年來第一個訴願成功案例。」看到這則新聞,甚感訝異!由於海埔教會曾是自幼陪同內人成長的教會,今年初過世家母剛好也安放於園區,使得筆者對此事發展也有同理切身感受。 當初海埔教會以做社區好鄰居為念,欲美化園區景觀提升社區環境品質,特別聘請得過設計獎的建築師精心規劃設計,準備興建一座土木建物僅佔基地面積不到19%的公園化生命園區。如果順利完成,應是對社區發展有正面意義的好事。教會依規定提出申請,也應公部門各種要求,辦公聽會、送該送文件、經過嚴謹冗長申請過程終於准許興建,教會也突破經費困難問題順利開工。沒想到一切依法行事的海埔教會,在投入數以千萬計的資金,工程進度也達將要完工階段,只因內政部訴願會一紙公文突然被喊卡。海埔教會一夕間變成欺騙政府當局,不足以信賴保護的違法行事者。這個恍如天堂到地獄的轉折,只因自救會疑似找對人,以政治力不當介入,對於這樣結果,怎麼能叫我們相信這是「依法行政」保護百姓合法權益的政府? 8月17日早上我也參與教會至高雄市府陳情行列,面見相關承辦官員,他們仍臉不紅氣不喘大舉「依法行政」大旗,口口聲聲以同理心站在教會立場,卻無視教會因工程停頓,所造成重大財務損失及可能引起的糾紛。市府「依法行政」,海埔教會「依法行事」。縱使內政部訴願會有顛覆性見解,也是公部門間對法令的不同解讀。教會對法令解釋自始無權也無法介入干預。兩造廝殺沒事,善良無辜第三者卻無端受害。當初建照既是合法取得,依法我們有權要求原發照的市府,用負責態度與誠意,以最快最有效方式進行行政救濟,協助解決問題,來保障教會權益把損害降到最低。市府不思此,反而受制於地方惡勢力。教會被逼到不得不由牧師帶領會友到市府,無奈的舉標語牌做最沉重無言的抗議。是非、公理渾沌不清莫此為甚。 8月28日之前,高雄市府將依內政部訴願會要求,對建照准駁做出適法性裁決。我不知教會抗議聲音是否有被聽進去,不過從那天列席大小官員淡定態度來看, 個人頗覺憂心。在政治人物事事以選票考量下,如教界仍冷漠無感任由海埔教會弟兄姊妹獨唱「微聲盼望」的話,上帝公義將何以彰顯?社會正義何以伸張?此時此刻我想海埔教會最需要的就是教界兄姊齊心的代禱 ,及對此不公不義的事給予實際的聲援。&nbsp (作者為高雄中會前鎮教會長老)

從Rio+20守護全人類福祉

作者◎Maria Theresa Nera-Lauron 編譯◎蔡聖欣 &nbsp &nbsp 今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20)受到全球注目,多國政府高層、公民顧問及企業代表齊聚里約進行討論。這次大會是繼1992年第1次地球高峰會在里約舉辦後,相隔20年再度回到同地點舉行,可說意義非凡。 Rio+20討論焦點在於地球的未來,以及描繪未來如何永續發展。因此,未來的經濟可望在不持續傷害環境的情況下繼續成長。而這樣的願景,也就是被聯合國稱為「綠色經濟」的議程希望達成的。 但是,雖然在20年前地球高峰會時,各國皆展現對環境的重視,但是相關危機卻仍越演越烈,受到影響的人口也逐漸上升。從第一次地球高峰會至今,全球的財富確實增加了,但卻造成富者越富、貧窮者仍飽受痛苦的情況。並且,食物短缺、失業率上升以及武力衝突種種因素,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加劇。國際間雖訂定類似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這樣的公約,仍是無法改善貧困者長期的苦境。 我們都很清楚,金融投機(financial speculation)就是造成物價波動跟糧食價格高漲的主因。而在這一切貧富差距及不公平交易背後,始作俑者就是資本主義。累積越多的財富,表示地球的生態受到的影響越劇烈,人類也將面臨更多氣候變遷、污染及資源殆盡的狀況。當然,這些氣候變遷、物種滅絕跟各樣污染,都跟重工業興起及資本主義下的跨國企業所佔據的優勢脫不了關係。 除此之外,令人難過的是,在歷經多次協商後,所謂的「綠色」(Green)的意義已經改變。種種基於市場考量的方案,從碳排放總量的管制及交易方案,到REDD+計畫(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是站在大型企業利益這邊。這些計畫所做的,就是繼續默許已發展國家製造污染,然後支付發展中國家些許金錢,以種植樹木來抵消那些污染。因此,現在「綠色」一詞所代表的,是金錢、企業操控,以及獲利的追求。 這次Rio+20大會的決議,影響程度將長達10年或甚至20年,因此全人類必須對Rio+20的討論內容以及可能造成的風險有所了解。我們也知道,或許透過聯合國系統所能成就的有限,但是我們必須利用這樣的機會,極力要求各國政府採取積極行動,造福全人類及我們的地球。 我們希望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大國及精英手中。 我們希望的未來,必須將人類及地球福祉擺在利益之前。如此,我們才能守護全人類,而不是造福那些貪婪的經濟結構。 (註:本文作者為IBON國際的氣候公義計畫負責人,2005~2011年期間擔任WACC亞洲區秘書一職。IBON在菲律賓語為「鳥」之意,象徵自由。)

誰是下一個鍾鼎邦?

鍾鼎邦,原本是一個台灣社會陌生的姓名,無數前往中國的台灣公民之一,卻遭中共以違反「國家安全」為由,強行羈押拘禁,背後最可能原因就是「法輪功學員」的身分。經過海內外人權團體的奔走,終於獲釋返台。「鍾鼎邦」回來了,但是否還有成千上百的「鍾鼎邦」等待救援?誰又會是下一個「鍾鼎邦」? 身為基督徒,我們堅守自己的信仰,但也尊重宗教自由,這也是民主國家可貴的地方,但中國根本就沒有這樣自由。我們聲援鍾鼎邦,並非認同法輪功的信仰,而是反對中共侵犯人權,恣意濫捕。 台灣和中國的交流,雖然是難以改變之勢,我們對中國必須有全面性的了解,中國的經濟崛起受到全球矚目,背後卻也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貧富差距懸殊、官場貪腐、剝削勞工、犧牲環境等。中共不管如何以經濟誘惑台商,卻難以掩飾人權紀錄罄竹難書。 回顧整起事件,53歲的鍾鼎邦在新竹創辦一家科技公司,今年6月15日到中國江西省探親,原本預計18日返台卻失去蹤影,原來在機場遭中共江西贛州的國家安全局以「協助調查法輪功」為理由非法拘留,期間沒有律師陪同,無法與家屬和外界聯繫,9天後即被指涉及「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罪」拘禁。據了解,台灣的法輪功學員赴中國遭到囚禁拷問,早已不是少數,鍾鼎邦也成為第17例。 在家屬和海內外人權團體營救下,國際特赦組織總部也列為全球緊急營救對象之一,成為國際矚目的重大人權事件。歐洲議會副議長愛德華.麥克米蘭.史考特與美國國會眾議員達納.羅拉巴克等國際友人,分別致函總統馬英九,要求台灣政府應正視此事件,不應該坐視台灣人民被俘,沉默以對。 歷經一連串營救活動,適逢第8次江陳會在台舉辦,人權團體更集中火力施壓,中共終於在8月11日「放人」。然而,我們也納悶,如果鍾鼎邦必須歷經千辛萬苦,家人四處哭泣求助,動員眾人努力,又剛好遇到江陳會的敏感時機,集結天時地利人和,如此都得折騰拘禁54天,才能回到「祖國」台灣,難道任何台灣人都得面對這樣的恐懼和威脅? 此外,人權團體也不斷質疑台灣政府態度消極,政府宣稱透過《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司法互助協議》可以處理,卻仍處於被動等待中國釋出善意,任憑中國一味主導,突顯現有制度難以保障國人在中國的人身安全,這些也是眼前有待解決的問題。鍾鼎邦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絕非是單一個案,除了台灣人備受威脅,中國境內還有無數弱勢者遭受壓迫,此刻需要我們禱告與聲援。

如入「無上帝之境」? ──再思普世夥伴關係的意涵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普世合一運動的歷史已經超過一甲子。確實,自1951年成立總會以來,長老教會就積極參與重要的普世組織,並接受普世思潮的洗禮。在這些運動和思潮的影響下,我們學習探索普世宣教與合作、公義與和平、兩性平權、族群關係、宗教對話、全球化與經濟不公義、生態浩劫與環境整全等重要議題,並實際關懷兒童、婦女、原住民、殘障、移勞、無根子民及其他弱勢邊緣團體的基本人權與尊嚴。一路走來,我們深深感謝普世夥伴教會的陪伴,讓我教會逐漸茁壯、成熟。 近2、30年來,長老教會也逐漸突破「接受的教會」形象,學習成為分享、給予的教會,在世界上分擔宣教和見證的責任,特別是關心全球重大公共災難或協助其他弱勢國家的教會等。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教會也開始差派宣教師到偏遠有需求的地區,包括泰北、馬拉威、東非、北海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甚至具有爭議性的中國。這當中,有些是透過總會的普世關係促成的,有些則是由地方教會甚至個人自發性開啟的。這樣的宣教熱情值得鼓勵,但忽視普世夥伴關係或一廂情願的宣教浪漫主義則令人感到憂心。近年來,這些凌亂、不一致的作法已產生不少弊病,並引發檢討的聲音。 我們需要學習在普世夥伴關係的平台上和其他教會一起分享、成長。基本上,任何宣教或分享的工作必須建立在尊重、對等的基礎上,且必須以在地的普世夥伴教會為對話窗口。強調尊重、對等,主要是因為過去以西方教會為主的宣教模式往往夾雜著殖民╱帝國主義的優越感和家長式作風,導致本地教會無法邁向自立並建構主體性。事實上,非洲教會就曾於1950~60年代提出「暫緩差派宣教師」的訴求。宣教史學者沃爾斯也指出,第三世界基督徒所期待的,僅僅是友誼和對等的相互尊重。 另一方面,承認並尊重既存的在地教會,更是夥伴關係的基本信念。早自1990年代,普世教會就嚴詞譴責任何不負責任的「改宗主義」為「靈性的殖民主義」,例如前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解體後大批湧入這些地區熱心傳教卻完全無視早已存在當地的正教會。這種宣教態度假設該地區為「無上帝」(God-less)的宣教之境,卻忘了已存在的基督身體。在大發熱心之餘,若落入過去的優越心態和施捨作法,將是對當地教會和人民的極大不尊重。 記念普世主日,但願我們學習更寬廣的世界觀,也學習普世夥伴關係的真實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