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中會設立60週年 宣教大樓獻堂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克服疫情、經費等種種困難,原地重建的Payuan(排灣)中會宣教中心終於落成,也成為中會邁入設立60週年的第一項獻禮、開啟未來的宣教契機。1月6日上午舉辦揭牌、剪綵和啟鑰儀式,緊接著是獻堂暨聯合受洗感恩禮拜,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牧師講道、Payuan中會議長Dresedres Tjaljimaraw(蔡美花)主禮,並安排中會各事工部詩班以歌聲傳達對上帝一路帶領的感謝與讚美。

(攝影/林婉婷)

彭志鴻以尼希米記3章1至2節、32節經文,以「連結恩賜、傳承建造」為題講道,透過經文強調每位參與聖殿修建者都很重要,上帝賜予每個人不同恩賜,哪怕個性不同,卻都能按照上帝心意、好好服事,恩賜會越精良、越擴展,不只受到上帝獎賞,也得到人的信任。

他又指出,經文裡可以看見每個人的工作彼此連結。某人建造、某人接續,不論個人階段性成就如何,上帝看重的是那甘心委身接棒與交棒;這顯示傳承的重要性。彭志鴻提醒,交棒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好好為接棒者禱告,並且學習欣賞、接納、給予犯錯的機會;而接棒者則好好汲取交棒者的經驗。他相信Payuan中會建造宣教大流過程有許多不容易,整理起來可以成為其他教會、中會/族群區會、甚至總會的參考。

「上帝看重的不是個人成果,而是我們同心合一的見證。」他強調宣教大樓的獻堂是開始,傳承做得好,上帝的教會可以不斷擴展,帶給更多人祝福;盼望眾人因為共同參與上帝的事工,成為生命有價值、上帝所喜悅的人。

(攝影/林婉婷)

回顧Payuan中會宣教中心建立的過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當時中會前身、高雄中會山地部第42回議事錄有提到建議在水門等地建造宿舍;是因臨近國立內埔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前身「山地農校」、為牧養來自各地與各族群學生而有這個異象。

1967年,排灣中會第三屆秋季議會即通過打造一棟具有學生中心、教會、事務所辦公室功能的建築,後組成籌備委員會、由吳銅燦牧師擔任召集人;隔年舉辦水門學生中心定礎禮拜。在吳銅燦為建築事宜積極募款,以及Payuan中會全力支持及動員之下,中心建築物在1971年獻堂。

Payuan中會宣教中心的歷史裡,可以看見不同族群中會、教會、牧長與弟兄姊妹的參與。例如那時屏東中會在當地設有水門教會,也會借給Payuan中會開會使用;後水門教會關閉,遂將禮拜堂歸給水門學生中心使用;受美國歸正教會差派來台的宣教師麥崇德醫師,在水門學生中心空地建立牙醫診所,後因返回美國而將房屋以新台幣1元價格賣給Payuan中會作為事務所。而1964年開始,也有排灣族信徒考量地緣之便而在自宅聚會,1967年開始借用學生中心空間,並在1970年設立水門佈道所,也是Suimung(水門)教會前身。

吳銅燦牧師家屬。(攝影/林婉婷)

建設水門學生中心當時中會僅購買土地使用權,1984年得知要台糖要出售土地,經開會決議和積極籌措後,中會購得609號土地。1987年由現屬於Ngudradrekai(魯凱)中會的Kucapungane(好茶)教會提出興建宣教大樓的議案,並期望成為中會25週年獻禮。但囿於經費、土地糾紛等因素,興建計畫反覆提出討論、暫緩,最終直到2017年設立建設委員會,並在2018年第54屆第一次議會中提出計畫書,2019年拆除原有地上物並舉行定基感恩禮拜。雖然因為疫情與其他因素影響,工程停擺直到2021年7月才開始,在2024年的第一個禮拜日獻堂。

延伸閱讀:以愛重建信仰與歷史 排中宣教大樓定基

在禮拜中細數這段歷史的Payuan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督達里茂)不諱言其中歷經種種艱辛,但也強調中會因此能重新回顧與整理排灣族宣教歷史,看見上帝的奇妙帶領,以及前人如何建立、耕耘、傳承的腳蹤,使得宣教中心不只是一棟建築物,更滿有關於生命和愛的故事。

延伸閱讀:排灣中會宣教大樓 延續對宣教與牧養展望

(攝影/林婉婷)

禮拜中以握手禮感謝中會宣教中心建設委員會全體委員,並贈禮感謝建設公司敦磊營造、當年為興建宣教中心積極奔走的吳銅燦(家屬代理),而台灣教會公報社與Ngudradrekai中會則贈禮祝福Payuan中會的宣教新里程。

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受邀致祝詞時指出,宣教中心是福音的出口,也將是信仰與生命的中心;除了培育和宣教的事工,也要持續與教會、部落連結,共同為實踐上帝國努力。而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則在祝詞中提到宣教中心是在疫情後的落成,鼓勵教會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宣教考驗。

(攝影/林婉婷)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