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郇城教會50週年系列活動 尋根之旅訪母會

2024年為台中中會郇城教會設教50週年,為此,教會規劃系列活動,並以1月27日上午進行的尋根之旅揭開序幕。當天參與者約40多位,按照世代分成福音車、腳踏車及步行三組,從教會出發,前往吉峰教會與母會霧峰教會。

族群歷史創傷的和解可能 從認識自己開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魯凱樹企業社-1的n次方工作室」合作在谷川部落辦理的「Kadadalranane路.手舞.足蹈」共作展,並配合展覽推出三場系列活動;第二場活動、「DJALAN 加拿大原住民族歷史創傷修復之路」講座於1月27日晚間登場。

旅途中遇見教堂 蔡尚志探索宣教巨人馬偕腳蹤

1月23日,七星中會退休牧傳夫婦聯誼會於南港教會舉行年度首次例會。會中特別邀請了《旅途中遇見教堂》一書作者蔡尚志長老來分享其對宣教師馬偕博士開拓教會的旅程見聞及感想。該書曾獲文化部選介讀物人文社科類別獎,內容豐富且豐富精采。

《重探戰後台灣政治史》新書座談 陳翠蓮:民主路仍需追求

1月14日下午2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禮拜日」在濟南教會大禮拜堂舉辦由春山出版社出版、陳翠蓮教授的《重探戰後台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台灣社會的三方角力》新書座談會。陳翠蓮是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也是研究台灣戰後政治史和台灣日治政治史的著名學者;在座談會上,她以豐富的檔案資料與深入的分析,分享她對台灣歷史、民主化、獨立以及前總統李登輝的看法。

台文作家講座 談學生台語文運動經歷

致力於台語文復振的打狗台語文促進協會,於2019年創辦「台文博覽會」,至今每月定期舉辦講座、課程、分享會和讀書會,透過多元方式帶領社會大眾認識、學習台語與台文,累積建立台語生活的能量。1月13日下午透過YouTube直播舉辦今年度台文作家系列首場講座,以「故鄉ê聲嗽:陳明仁kap1990年代ê學生台語文運動」為題,邀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蔣為文、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林裕凱、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楊允言主講。

多元家庭特展 看見不同促理解與尊重

台北市大同區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將於1月10日至6月30日舉辦「你知道台灣有多元家庭的存在嗎?」特展,展現台灣家庭型態的多樣性,並呼籲社會對不同家庭形式的理解與尊重。

政治受難者關懷 專業團隊深入探索不義遺址

受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委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台北市松年長春基金會承辦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與照顧管理中心,1月9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據點工作者需要認識的不義遺址」活動,共有全台26位據點工作者參加,並在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的導覽下,認識戒嚴時期原為「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的景美紀念園區的過往歷史。

排灣中會設立60週年 宣教大樓獻堂

克服疫情、經費等種種困難,原地重建的Payuan(排灣)中會宣教中心終於落成,也成為中會邁入設立60週年的第一項獻禮、開啟未來的宣教契機。1月6日上午舉辦揭牌、剪綵和啟鑰儀式,緊接著是獻堂暨聯合受洗感恩禮拜,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牧師講道、Payuan中會議長Dresedres Tjaljimaraw(蔡美花)主禮,並安排中會各事工部詩班以歌聲傳達對上帝一路帶領的感謝與讚美。

春日的偶遇 政治受難者後代書寫家族故事

春山出版社在去年11月出版《春日的偶遇:白色恐怖、我的阿公黃溫恭與家族記憶追尋》,作者為生物學博士、政治受難者黃溫恭的外孫女張旖容,和歷史研究者、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林傳凱;這本書透過張旖容追尋家族故事的心路歷程,呈現政治受難創傷如何影響家族與後代,並收錄珍貴史料與照片。1月7日下午,春山出版社在三餘書店舉辦新書講座,邀請張旖容,以及和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分享。

原住民宣教事工七十載 環台傳遞宣教異象之騎開始報名

為慶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成立70週年,從2月19日起,Tayal(泰雅爾)中會的「不老騎士」將領銜,從花蓮Ciwang(姬望)教會出發,揭開70週年系列活動的首部曲──環台傳遞宣教異象之騎。此後,各原住民中會及族群區會的成員將於21日起接續以騎單車方式環島,耗時一週。活動最後階段,由徒步組接力,把慶祝活動推至高潮,並於玉山神學院落幕。報名現已開放,更多細節請至總會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