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

船愛巴拿馬 善舉助貧弱

【邱國榮台北報導】愛心無國界,勵馨基金會「船」愛巴拿馬。勵馨在農曆春節前夕,將團圓圍爐的溫馨感動,化作實際的行動,船運物資到巴拿馬幫助貧困家庭,巴國政府予以感謝,並向台灣駐巴國使節表達誠摯謝意。 勵馨提出巴國的貧困數據狀況指出,巴拿馬也有許多弱勢者需扶助,而該國因戰爭而造成身心障礙者約57萬5000人,這數據佔巴國總人口數的15%,而0~18歲約有2萬5000人;障別多元,大多數的生活貧困。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為協助友邦,基金會動員4大據點的「愛馨物資分享中心」,募集到240箱男女衣物、52箱玩具,並在長榮海運提供免費海運費,及巴拿馬駐台大使館負擔陸運、報關等手續費協助下,20尺貨櫃已在1月4日抵達巴拿馬,透過巴拿馬第一夫人辦公室、國家殘障人士秘書處,使台灣民眾的善舉,「船」愛到巴拿馬,將愛心與當地貧困的身心障礙大人、孩童分享。 我國駐巴國大使柯森耀代表台灣政府與勵馨,在巴國轉贈物資,估計可嘉惠400戶弱勢家庭。巴國殘障人士秘書處主任阿雷曼(Ram&oacuten Alem&aacuten)代表巴國政府,向我政府、勵馨、長榮海運與民眾表達誠摯感謝。(相片提供/勵馨基金會)

勤宣道奉獻 落實上帝國福音

【李信仁綜合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將1月第3主日訂為「國內外宣道奉獻主日」,今年總會傳道委員會期待透過國內、外宣教事工,配合總會主題「疼惜國家台灣.遍傳基督福音」,在台灣多元文化中,培育信徒、推動夥伴宣教,使教會成為和平使者和時代先知,宣揚和落實上帝的愛與公義。 1月15日「國內外宣道奉獻主日」,適逢總統立委大選隔日,執行國、內外宣道事工,總會傳道委員幹事蔡南信牧師說,看到選舉結果,提醒教會要加強信徒培育與宣教工作,長老教會以「上帝國」為宣教主旨,包含宣揚福音、培育上帝的兒女、愛心服務、社會改革、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等6大面向;從選舉呈現的民意來看,教會對社會改革、關懷受造界等還要多努力。 「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是總會傳道2010至2015年的重點,根據長老教會教勢統計,2008年洗禮9852人,信徒數達23萬112人;2009年洗禮8千961人、信徒數為23萬8372人;2010年初步統計,洗禮人數超過1萬5000人、信徒數已超過24萬,總會傳道委員會感謝全體教會牧長、信徒的努力,2012年持續新倍加腳步。總會傳道委員會主要事工包括:1.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2.推動靈性養成培育;3.牧師與傳道師養成;4.協辦「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相關活動;5.推動夥伴宣教與海外宣教師差派等。 關於「新眼光讀經運動」,總會傳道委員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合作,出版《新眼光讀經》手冊,內容與普世教會同步,以耶穌基督生涯為主的教會曆經課表為主,提供個人靈修、團契聚會、教會查經素材,每年舉辦3次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培育讀經手冊作者群,研討經文與現代信息的連結、以確認讀經進度,並將透過讀經分享會進一步推廣新眼光讀經。 為推動靈性養成培育,總會傳道、大專、青年委員會合作舉辦泰澤靈修營,為牧長、神學生及信徒籌辦愛修會,今年「一領一.新倍加」事工中心,推出門徒訓練課程教材,提供各教會使用。此外,總會傳道委員會關懷神學生,強化傳道師任命前審查作業,透過「傳道師在職教育制度」培育傳道師成為稱職的牧師,針對婚喪關懷、節期禮拜、信徒培育、社區宣教、母語文化、信仰教制,由中會執行訓練,總會傳道辦理城鄉宣教運動(URM)、中性第三者(TPN)、開放空間(OST)、靈性養成(CSF)等課程,並安排在職進修。 面對都市原住民增加,總會傳道委員會鼓勵都市與原住民教會建立夥伴,進行宣教合作,協助都市原住民成立團契或教會;海外方面則落實國外宣教地方化,鼓勵與協助教會舉辦國外短宣隊,目前有12位宣教師派駐海外,去年差派首位平信徒宣教師蘇子騰,協助鍾淑惠牧師英國學生宣教。總會傳道委員會感謝眾教會,在艱困處境中參與宣教,繼續為國、內外宣道事工關懷祈禱。

全台13處街友尾牙 同步吃飽30

【邱國榮台北報導】人安、華山、創世等3個基金會結盟舉辦的「街友尾牙」,今年邁入第22屆,於1月11日在全國13個地方同步舉行,總計席開3000桌。其中,台北地區不再如同往年辦桌的方式舉行,而是採改良式尾牙,以園遊會的方式進行,舉辦的地點選在自由廣場。當日上午不到7點半,報名擔任志工的民眾便絡繹不絕地出現在廣場上,協助園遊會需要的各項物資進入,並且設置攤位、桌椅,等待10點整開始的尾牙。人安基金會公關暨社資部組長吳昭芬,感謝志工奉獻辛勞,她表示,在月前徵召志工報名服事街友,報名狀況相當踴躍,志工名額在尾牙前一週便已額滿。 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舉辦「飢餓30」活動,而每年的街友尾牙活動則是訂名「吃飽30」。吳昭芬表示,前者是有飯吃的人,用30小時禁食,體驗飢餓滋味而發揮同情心,後者則是讓沒有飯吃的人,用一頓飯30分鐘的時間體驗吃飽,感受到來自各界的溫暖;或許基金會能給的並不多,只是一碗湯一口飯,但卻能夠溫暖街友、愛心捐款者以及志工的心。 1月11日上午10點,包含台北、基隆、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鳳山、高雄、屏東、羅東、花蓮等地全台13處,同步辦理「吃飽30」街友尾牙,發送給受邀參加者每人紅包一個,內含100元禮券與200元現金。聯合主辦單位盼望這份匯集自社會各界的力量,能夠持續溫暖一整年,吃的、拿的,總計3500萬元整。而本次所邀請的街友、獨居老人與清寒單親家庭總人數,估計全國有3萬人參與,其中人數最多的是台北場,憑票進入中正紀念堂廣場領取物資食物的人數,約2萬5千人。 往年台北場都是在松山菸廠以酒席圓桌的方式辦理,為何今年改以園遊會?對此,主辦單位解釋,今年因為松山菸廠正計畫興建巨蛋,而遍尋大台北15個地方,都無法找到可以容納2萬人以上的辦桌場地,所以選擇自由廣場,但是,為了要顧及國家門面,不方便以傳統酒席辦桌方式推出,所以採用「改良式尾牙」,改以園遊會的方式舉辦。 廣場攤位總計有250個,食材總重量達到90公噸,估計當天生產的垃圾量是15公噸,該數字相當於台北市政府廣場跨年晚會產生的垃圾量。動員人力有替代役230人,及志工約2000餘位相助。 吳昭芬指出,第一次舉辦尾牙是在1991年的除夕,當時是在萬華火車站前的地下道裡發送30個便當。由於當時的籌辦經費不多,街友的數量也不多,因此當年分送便當的數量與今日超過2萬人的數字相較,不得不令人感嘆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

展望會OPEN祝福 急難家庭好過年

【陳怡萱整理報導】家家戶戶忙著打掃、辦年貨、準備迎新年,可曾想到弱勢家庭怎麼過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日前發起「OPEN你的祝福,救急不難」活動,只要民眾為國內「急難家庭」捐款滿1萬元,7-ELEVEN便贈送急難家庭「OPEN新春福袋」,而台南地區有57戶急難家庭獲得「OPEN新春福袋」,內容包括白米、沙拉油、洗衣精等民生用品及文具、玩具,讓大人小孩都能過個好年。 這次台灣世界展望會與7-ELEVEN台南市安南區淵安門市合作贈送「OPEN新春福袋」及禮券,幫助居住在台南新市區、永康區的急難家庭。其中一戶受助家庭由單親媽媽從事清潔工作照顧2個小孩,今年初不幸發生車禍、手腳受傷,目前只能從事資源回收工作,收入非常拮据;除了積欠健保費用以外,也沒有足夠的費用讓5歲的小女兒讀幼稚園。這次能得到福袋幫助,這位單親媽媽很感謝世界展望會和7-ELEVEN的關懷,讓家裡的糧食足夠撐到過年。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陳維智主任表示,當家庭中雙親失業、死亡、突發的意外或疾病、變故,很容易導致家庭功能失調,而成為高風險或急難家庭,將使原本困頓的生活更窘迫。因此展望會針對急難家庭的協助包括醫療費用、緊急救助、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等,加上社工員持續的關懷訪視,讓遭遇急難的兒童及家庭可以適時獲得幫助。 「OPEN新春福袋」內容物價值超過市值2500元,豐富的內容包括:白米、沙拉油、洗衣精、衛生紙等民生用品,以及小朋友喜愛的OPEN小將軟糖、文具福袋、公仔筆或其他益智玩具。世界展望會呼籲國人在熱鬧迎新年的同時,能關注身邊弱勢家庭的需要,愛心專線請洽:02-21751995。

歲末圍爐 獨居老人開懷

【林宜瑩台北報導】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連續13年為台北市獨居老人舉辦歲末聚餐,約有300多位中低收入的獨居老人,1月10日齊聚在海霸王餐廳,有內政部役政署替代役男安排熱舞、戲劇、魔術等表演;老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為讓300多位老人家齊聚一堂,要耗費許多人力與物力,是件很艱難的苦差事;不過,這些老人每年卻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因此,無論經費如何困難,老盟都希望能年年辦下去。 在老盟代言人郎祖筠炒熱氣氛下,老人家們露出燦爛的笑容。睽違已久的老友相聚,大家噓寒問暖,好像親人一般。老盟四處張羅籌募集許多摸彩獎品,更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吳玉琴說,這些獨居老人還能出來享用老盟準備的年菜佳餚,已是很幸運的,還有一些行動不便,或者是因天氣太冷生病在家的,只能由台北市社會局與老盟的義工定時送餐、探訪,並致贈一些慰問金或小紅包,讓不能來的獨居老人,也能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別看才300多人,光是要把他們用車載過來,就要花一番力氣!」吳玉琴說,這也是老盟一直以來只能在台北辦圍爐的原因,她盼望政府不要再刪減老人福利預算,若有足夠經費,老盟也期望在全國辦圍爐。(攝影/林宜瑩)

一生藏書 無私捐贈展示

【陳怡萱台南報導】長榮大學擁有全國第一間以「台灣」為名的研究所,幕後推手之一為莊萬壽教授,他今年2月份即將從長大台灣研究所退休,要把一生收藏的圖書、文物給捐贈給長榮大學永久收藏及展示。1月12日下午在長大校長室舉辦簡單而隆重的贈予儀式,由長大校長陳錦生與莊萬壽教授簽定合約,台灣研究所師生見證;莊萬壽親手把《百子全書》百年線裝書(1934年胡適購自紐約,後贈北京大學)交給陳錦生,這將是長榮大學圖書館中最古老的書籍。 莊萬壽自小就愛買書與蒐集文獻資料,成長過程等於見證台灣政治與文化的演變,50多年間購買的圖書與蒐集文獻,以及論述與創作的手稿、函件,連帶他家族的古文物,全數贈予長榮大學,比如當年海外洪門給中央黨部的名冊、父母結婚時的命理書、當年禁書等。他說,不只愛寫文章、買書,就連剪報、通勤用的車票等都會留存下來,早已養成「收集」的習慣,因而日積月累形成現今龐大的文獻收藏,「夢想之一是成立庶民文化博物館。」 長大聘請莊萬壽為「榮譽講座教授」終身職,陳錦生邀請他為文獻寫下故事,讓這些老東西能說出舊時代的美好事蹟。同時也在圖書館等處設置「莊萬壽名譽講座教授圖書、文物專室」3間妥善收藏、整理,提供研究,預計以2年時間編目整理。陳錦生表示,對讀書人來說,所有的書都是寶貝,每本都很重要、捨不得丟,感謝莊教授把畢生心血無私捐出,同時歡迎各界踴躍捐書。(攝影/陳怡萱)

ari!排中宣教論壇 誓約傳福音

【李信仁屏東報導】長老教會排灣中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運動,1月3、4日舉行「翻轉吧!Mission!」宣教論壇研討會,排中強調「門徒訓練是教會倍加的基礎」,今年總會推出門徒訓練系列教材,排中推動各教會進行門訓,加強南排灣宣教與開拓都市原住民教會。 「ari ari ari!vaiki a dingdu!」(走!走!走!我們一起去傳福音),這是排中「一領一.新倍加」的口號,排中2010年新倍加運動誓師,目標以2015年達到教會72間、信徒1萬5000人、禮拜人數7500人,差派1位海外宣教師,2012年到來,排中舉行宣教論壇,檢討與展望新倍加事工。 對目前排中宣教狀況,排中總幹事e&rsquoleng(高天惠)牧師指出,據統計2010年度信徒總數1萬622人,禮拜總數4923人,以區域來看,瑪家鄉信徒數最多,區域新倍加目標已達成30%,南排灣的春日、恆春半島等區域信徒較少,需加強;都市原住民教會有增設潛力。 e&rsquoleng強調,「新倍加」重要性,不只迎接2015年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更是要留給後代的信仰遺產;從「培育上帝兒女」層面,因為新倍加使福音廣傳,讓更多人成為基督徒,在不久的將來培育出更多神學家、宣教師貢獻教會,以及基督徒企業家、學者等各界人士,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門徒訓練」是今年排中新倍加運動重點事工,涼山教會牧師lavuras(蔡茂已)分享家庭小組培育信徒的經驗,lavuras說,牧會43年來最重要的事工就是信徒教育,門徒培訓從家庭做起,「家庭一起領受神的話語」就是教會成長的動力,他將涼山教會的信徒160個家庭分成11個小組,他編寫相關教材,從家庭小組聚會中培養同工,現在有近40人擔任家庭小組的輔導,彼此關心造就,在小組中操練,讓每個人參與事奉。 為了有系統協助教會訓練「活出信仰、為主見證」的基督門徒,今年總會新倍加推動中心、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門訓系列教材,全套32本;負責教材編輯的新倍加中心李位鼎牧師向排中介紹這套教材指出,「新倍加」主要策略是讓每位信徒經歷「靈命培育」、「參與事奉」、「宣揚福音」、「建立關係」的過程,成為門徒宣揚福音,為此,教材編撰有造就、祈禱、領人等系列,針對未信者接觸福音、慕道友、信徒、門徒等不同階段編寫,內容具有長老教會信仰神學基礎,與信徒生活緊密相關。 另外,基督教協進會王德成牧師發表「芥菜種教會轉化計畫」提供排中參考,各教會在這場論壇形成推動門徒訓練的共識。

婦女發揮關懷力量 多元角度識真理

【陳韋鑑採訪報導】由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舉辦的「2011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1月5日到7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由王華東牧師分享「彩虹的恩雨」,從創世記到健康操,從音樂創作到非核家園,為近180位參會姊妹帶來不同的視角。營會中也特別介紹今年的世界公禱日以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90週年慶典相關訊息。 總會婦女事工幹事李幸玲牧師表示,「一般牧者多是以神學的角度來看聖經,但是王華東牧師卻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聖經是禁得起檢驗的真理」,她認為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聖經,且王華東的多才多藝對姊妹們來說是很好的鼓勵,從音樂創作的引導到身體保健,甚至是他的核能專業都是很好的分享,她說,「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核能議題,讓婦女們能更理解台灣核能危機,」也鼓勵大家用婦女的力量去關心,要當個好管家。 在營會期間,也由七星中會的同工示範今年的世界公禱日,世界公禱日是每年3月的第一個週五,李幸玲表示,「今年的主題是『讓公義得勝』,主要代禱關心的國家是馬來西亞」,在奉獻的部分,除了小部分繳回以外,將關心在泰國的海外宣教師林仁山,曼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除了要建堂外,在前次水災中也遭受破壞,此外也將會有部分關心台灣的單親弱勢婦女事工。 而在營會的最後一天,李幸玲則是向在場的姊妹們分享,即將於今年9月4日至6日,在真理大學舉辦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90週年慶典的相關活動,主題是「主裡合一,興起發光」,邀請姊妹屆時共同參與。

連演16場 傳遞福音真諦

【陳韋鑑採訪報導】聖誕節期是教會的大日子,許多教會的外展事工在12月連續不停地進行。台中中會篤行教會的聖誕劇團,以彩虹愛家的聖誕音樂劇為媒材在國小、社區及機構共演出16場,除了讓小朋友觀賞戲劇演出外,也讓更多人了解聖誕真諦並接觸福音。 從12月10日至30日,短短的20天內,篤行教會彩虹聖誕劇團在中部地區連演16場次,其中包括12所國小,以及與更生團契合作前往女監等地演出;過去每年都前往演出的惠明學校,今年則擴大成大雅區的聖誕晚會,邀請當地社區居民共同參加。 負責該活動的篤行教會牧師娘成如慧表示,從2008年開始,教會就有彩虹聖誕劇團演出,主要成員有25人,其中有1/4為非基督徒。她說,「4年前剛開始時,校方都擔心宗教味會太濃,因為我們堅持以教會為主辦單位演出,但是現在學校都很歡迎我們。」她指出,在篤行及健行這2所離教會較近的國小演出時,也邀請校長、主任一起演出,對同學來說更添樂趣,「對校長與主任來說,藉由排練過程與同工們相處,也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信仰。」 這次在12所國小的演出,是受ㄧ些有做彩虹媽媽事工的教會邀請。成如慧說,有的教會只因為在網路上看到篤行的劇團分享,就主動致電邀請;這些教會有在做彩虹媽媽,卻沒有劇團支援,因此會主動打來詢問,「最遠的有從嘉義跟台北打來的,可惜我們能力上只能支援中部地區。」 「同工們對劇團演出真是又愛又怕啊!」成如慧說,這些參與演出的同工都是媽媽,從10月份拿到劇本開始排練、製作道具、服裝,到12月的演出,在在都是時間與體力的投入,家人的支持也相當重要,「所以在教會演出時,她們會邀請家人來觀賞,家人看了就會認同與支持。」而整個教會也對這個事工很投入,「外出巡迴時,長執們還輪流請假排班來幫忙當司機,」經費上除了固定預算外,超支部分兄姊也都會奉獻,讓人感動。(相片提供/篤行教會) &nbsp

暑假來台 公演助日重建

【陳怡萱台北報導】為感謝台灣去年對日本311地震的關心奉獻,每年聖誕節期演出兒童音樂劇的日本札幌愛鄰教會,預定今年暑假來台公演。負責接洽的台灣MEBIG協會理事長吳瑞仁牧師,1月6日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邀請長老教會加入音樂劇公演共同主辦,張德謙十分樂見跨教派事工合作。兩人達成共識,要把音樂劇演出的部分收入,交由長老教會繼續投入關懷311災後重建。 愛鄰教會長期關注兒童教育,1975年成立Children Rescue Mission,致力阻止家庭崩壞、為兒童打造健全成長環境,教會內則推行結合聖經與遊戲的MEBIG兒童創意事工。每年兒童音樂劇由教會的兒童與青少年擔綱演出,腳本、音樂、舞蹈、服裝則由愛鄰教會同工一手包辦,演出日當天也動員全體會友協助換衣、化妝、搬運器材等工作。去年12月17日演出的音樂劇,藉由3棵樹的夢想,強調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今年暑假將由原班人馬來台演出。 吳瑞仁表示,得知長老教會持續關心日本震災重建,委由京都國際平安基督教會林茂宏牧師親赴仙台等地「面對面」傳達台灣基督徒的愛心與支援,他十分感動,希望這次藉愛鄰教會來台與台灣民眾面對面,更拉近台日關係,也提醒民眾不要忘記311大地震的教訓。 張德謙表示,長老教會的事工多元整全,不只是傳福音讓個人得救,更關心社會公義盼望全體得到救贖。他指出,311地震後長老教會陸續奉獻達5000多萬,也與林茂宏牧師達成協議預定用3年時間及1000萬元長期關心受災地的學生、小家庭、弱小教會,「災後3個月後,鎂光燈逐漸退去,卻是災民最痛苦孤單的時候,長老教會要繼續陪伴,特別是心靈上的關懷與重建。」(攝影/陳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