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施捨,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Dennis 我們都知道「為善不欲人知」,行善應是發自內心真誠的表現,感受人溺己溺的精神,中國富商陳光標預備捐款1億人民幣給台灣的低收入戶,基本上我們應該感謝其善行,但是捐贈者卻在台灣吹皺一池春水! 接受他人的濟助,沒什麼好丟臉,但是大張旗鼓訴說其善行,只要還有一點自尊的台灣人,都會感覺不舒服。社會再富裕,多少都有窮人,只要窮得有志氣,為艱苦生活付出辛勞、努力工作,都值得鼓勵的;然而,財富不必炫耀,因為得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那股發自內心的滿足,比「大肆宣揚」更可貴,有能力默默助人,更要有一體貼的心,將心比心,體會受濟者的心情,真正能捨而才能有所獲得。 馬政府上台後,面對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失業率與貧富差距都創下歷史新紀錄,而台灣失業率是亞洲4小龍最高,這3年來小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嗎?雖然2010年國內經濟有些許成長,然而獲利全在大企業,因為企業經營者,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方式,這並無助於受薪勞工、促進就業! 小老百姓還是得面對勞健保、油價及民生日用品每週上漲的現實情況,造成開銷每月月增,日子越來越緊縮的窘境。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目前台灣有上百萬人月收入不到2萬元,貧窮現況在台灣5都、各鄉鎮、街角、待修的破屋內,企業家、馬政府、官僚、政客們,真能感受到嗎? 世界各國都有貧窮人口,近年中國經濟成長加速,但是,台灣國民所得近2萬美元,需要靠所得3000美元的中國救濟?況且中國需要接濟的貧戶高達1億5000萬人,比台灣貧戶還要高出好幾百倍!為何陳光標善行要「捨近求遠」? 當然,中國窮人多,不表示其富商不能到他國做善事,就如台灣有不少窮人,台灣宗教及善心團體將在台灣募集的善款,長年到中國行善濟貧,更遠及非洲、南美、亞洲等較貧困國家,他們的行善皆是本著傳統中國思想「為善不欲人知」!沒有任何動機,因此又何須讓人知道呢? 馬太福音6章1節:「你們要小心,不可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虔誠,故意讓別人看見。這樣做的話,你們就不能從天父獲得獎賞。」陳光標「義行」造成近來台灣媒體爭相報導,免費替陸商、中國大國「義行」置入行行銷,有這個必要嗎?愛心要有同理心,善舉也要顧及受贈者的自尊。陳光標敲鑼打鼓濟貧,要受贈者公開接受,在媒體前千恩萬謝,無論平面、電子媒體更大量地爭相報導,政論性節目極盡能力打口水戰,台灣的媒體人何妨冷靜思想,從中獲利的是陳光標、發此消息者、台灣貧戶,還是中國暴發戶? 馬政府在兩岸政策、租稅方向,情勢並無改善,反而窘態盡現。中國富商財大氣粗式來台撒錢濟貧,「祖國寶島」掛口邊,宣揚其「祖國」經濟大國「風範」,統戰味不言可喻,更讓馬政府施政醜態現形,台灣的中低收入人口加增,無異讓台灣政府自誇經濟成長不攻自破!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台北復興堂會友)

接納外遇兄姊

◎王乾任 日前一則社會新聞報導,有不肖男子進入教會,誘拐已婚的姊妹,等對方落入情網後,偷拍親密照片,以此要脅對方持續提供金錢,最後女方無力支付,竟然傳簡訊給該名姊妹的丈夫,連同私密照一同曝了光。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名姊妹的丈夫可以告對方妨害家庭,還可以告對方恐嚇取財,侵犯個人隱私等等,就社會新聞的角度來看,好像也不過是千篇一律的外遇問題。然而,因為事情發生在教會,發生外遇的一方又是位「姊妹」,縱然弟兄姊妹們不當面責怪她,也接納她;但是,也許還是會有人不能理解,她為什麼會發生「外遇」?我想這位姊妹內心的壓力和痛苦,一定比任何人都深,被罪惡感挾制,需要神的恩典來釋放。 不過,通常一件外遇被人發現後,人們習慣去責怪發生外遇的當事人與第三者,視不知情的元配為被害人。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非常複雜,雖然發生外遇是不對的事情,但是,如果誤以為沒有發生外遇的那個人都沒有責任,卻也是錯誤的觀念。一對夫妻會走到有人發生婚外情,或一對情侶會走到有人劈腿,不可以簡單的用「誰的錯?」來歸因。如果真的要說誰有錯,是3個人都有錯。首先是元配雙方的婚姻關係早已經發生問題,2人卻都裝傻不願意解決,直到有機可趁的第3者出現,不想面對婚姻問題的一方拿第3者當逃避的藉口。若有心解決婚姻中的問題,縱然最後2人感情走不下去,也不致於會搞到在還有夫妻關係之名╱實的時候,同時在外面有婚外情,成熟人的作法,至少會好好地處理眼前的婚姻關係。 &nbsp 基督徒當然都知道,「神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兩人連為一體」、「信與不信之人不能共負一軛」等等許多關於婚姻的教導,不過,人畢竟不是聖人,而是靠恩典稱義的罪人,有時候教會太過高舉無誤真理,卻會讓那些已經落入試探中,深受軟弱綑綁的弟兄姊妹更加不敢讓教會知道自己的軟弱,不敢尋求牧長幫助,於是放任自己沉淪於罪中之樂,直到事情無可挽回。明知該及早收手,卻一直不敢面對問題,逃避問題。 &nbsp 我認為,教會在婚姻╱兩性關係的教導上固然要按照真理,也應該極力幫助每個弟兄姊妹遵循,同時也要告訴弟兄姊妹,有任何問題要馬上尋求幫助,由教會協談或轉介合適的婚姻輔導機構。我認為教會牧長一定會堅定而溫柔的告訴每個弟兄姊妹,教會無條件接納和包容,並給予適當的幫助。因為,主耶穌的恩典對於落入罪中之人的態度,除了以愛接納,還是接納。萬萬不可用嘲諷錯誤、自以為義的責備,或背後說人閒言閒語,那只會讓沉淪的弟兄姊妹更加遠離主。面對軟弱或落入試探的弟兄姊妹,我們除了接納,還是接納。 &nbsp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景美浸信會會友)

別讓性變成了罪

◎李冠呈 電影《美麗境界》當中男主角約翰.奈許在酒吧要追一位火辣的金髮美女時,他說:「我現在要追妳,然後我們會開始約會、交往,但是我的最後的目的卻是跟妳上床,不如我們就直接省略中間的過程直接交換體液吧。」男主角當然被狠狠甩了一巴掌。這段令人莞爾的橋段道出時下男女交往與約會的現狀。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可以想像正在交往熱戀中的男女朋友經過浪漫約會後共進燭光晚餐,並進飯店享受浪漫夜晚度過最浪漫的一天。但是說穿了,每個被包裝得完美浪漫的最後目的就是為了一件事:「上床」。 不管受到生理因素或是西洋文化的影響,以為性是對愛情的肯定或性是用來控制對方、擁有對方的最簡單工具,已經成為大家「公認不公開」的默契。時下年輕人也會選擇在特別節日,如情人節、交往週年、生日作為將自己身體給予對方的時機。乍看之下一切都是這麼的美好與自然;但是且慢!享受最浪漫的「性」時,必須謹慎小心落入了「罪」浪漫的陷阱。 &nbsp 或許社會潮流越來越開放,基督徒的愛卻是謹守上帝教導、有分際的愛,十誡中的第7誡中,不可姦淫包含了「不可以發生婚前性行為」、「婚後外遇」、以及「不可有性幻象對象」的意涵。基督徒的愛,不是「愛我,就給我」,而是「愛我,就等我」,等到步入禮堂正式結婚之後,享受上帝賜與的連合,成為一體,這是上帝唯一許可的「幸福的性關係」。真正的愛情,是上帝所賜的極美禮物,是相遇、相知、相結合的過程,在戀情中互相吸引,然後攜手進到婚姻之中,因此,「愛情不是婚姻的墳墓」,反而「婚姻是把愛情延續進到墳墓(今生終止),直到主再來的日」。 &nbsp 藝人劉?宏,堅持求婚當晚仍然堅守「婚前禁慾」的規定;已退休的網壇好手張德培也是如此,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恪守「婚前不破身」的原則,一直到2008年(36歲)與妻子劉安寶結婚。金馬小生楊祐寧與女友感情穩定,卻堅持「不越雷池一步」。他說,當一件事從永恆角度來看,對錯就不見得是現在看的那樣,他還對摯愛的女友呼籲:「愛我不能比愛上帝多!」 &nbsp 因此,在享受愛情的甜蜜之時,不要讓自己陷入上帝眼中不喜悅或不聖潔的罪惡之中。不要害怕被嘲笑我們是老處男、老處女,落伍保守活在石器時代,屬神的兒女請記住:「我們的身體不是自己的,而是上帝的殿,既是上帝的殿,便要聖潔」,別讓性的享受變成了罪的沉淪。身為父母以及教會長者從小就要教導自己的兒女以及教會主日學、青少年這群教會未來的棟樑、屬神的兒女不落入犯姦淫的罪惡之中。我們有責任教導說:「當愛妳的男孩迫不及待的對妳說:『愛我,就給我』的時候,請女孩對愛妳的男孩說:『愛我,就等我』」、「請對你愛的女孩說:『因為我愛妳,所以我等妳』。」把最好、最完整、最珍貴的「第1次」留給結婚的另一半,別讓性變成了「罪」,活出上帝賜與性在婚姻之中的美好旨意。 &nbsp (作者為高雄中會援中長老教會牧師)

聽!鵝卵石的哭泣

◎詹益宏 或許在世上的時間已非常久遠 太平洋的海浪始終迴盪在耳邊 從來沒想過這一切會有所改變 遠望天邊雨後的彩虹依舊出現 靜靜等候椰子蟹在我附近流連 綠蠵龜總會安穩在我身旁繁衍 西方傳來反對國光石化的詩篇 北邊傳來祈求留片肺葉的想念 我以為這一切將不會有所改變 這些年有些人陸續在身旁出現 呼求政府保存恆春半島生態鏈 伙伴們被堆疊拍成美麗的照片 詩人何時為我寫下控訴的詩篇 何處文人為我沙發跪求的想念 公路的開通斷了椰子蟹的流連 經濟發展絕了綠蠵龜生態繁衍 請求你們都能確實來此走一遍 替我留下卑微呼求與絕望想念 &nbsp 那天有個鏡頭蓋不巧掉落身邊 她看我靜默無言卻已淚流滿面 我懇求她可否找機會為我發言 有誰聽見我的哭泣一遍又一遍 海浪拍打我身的日子尚有幾天 經濟發展掩蓋了多少醜陋罪愆 縮短城鄉差距是多美好的謊言 或許在世上的時間已非常久遠 人們真以為擁有上帝創造之權 &nbsp 參加東榮教會肥瑪團契「尋訪阿塱壹──見證台26的哭泣」,走過阿塱壹,更加反對以經濟發展之名,對大自然所施行的開發與破壞。 &nbsp 嚮導說,過年後台26線即將開工,如果還有時間,邀請您親自走一趟旭海──南田,聽聽鵝卵石的哭泣微言! &nbsp (作者為台中中會東榮教會長老)

為了「九把刀」

◎賴信瀚 &nbsp「九把刀」是一位年輕多產的作家,《親子天下》雜誌針曾對全台2000多位國中生進行閱讀習慣調查,其中最喜愛的作家第1名,就是九把刀。他也成為各地學校競相邀約演講的熱門人物,由於他作風自由、大膽,也常引發爭議。 日前,九把刀受邀到新竹縣關西高中演講,言詞辛辣,不時以「幹」、「靠」做語助詞。校長在他演講後大聲說:「幹!真是太好聽了!」師生報以熱烈掌聲。校長體會到九把刀不假道學,與其用八股、教條式的結論,不如讓孩子們感覺被理解。他隨後也提醒同學,不要只看到表面,要看到更深層意義。遺憾的是,最後在社會輿論以及「教育當局」的壓力下,校長仍為當天的發言,以及不良示範黯然道歉。 九把刀也在台南女中演講時,轉身脫下牛仔長褲,露出預穿在裡頭的「南女運動短褲」,藉此呈現該校學生在2010年3月間,力抗校方爭取穿著運動短褲上學的勇氣,此舉引來台下一陣尖叫歡呼。學務主任林秀珍表示:「從頭到尾沒有冷場,連老師也被鼓舞了!」雖然受學生歡迎,也獲得老師肯定,但九把刀還是背上「粗鄙」、「幼稚」等罵名。 有人說,世上最困難的2件事,是將別人口袋裡的錢,放到自己口袋裡;把自己腦袋裡的東西,放到別人腦袋中。九把刀難免挑戰社會「約定俗成」的價值,但卻成功創造一個「將自己腦袋裡的東西,放到別人腦袋中」的機會。這豈不是教育工作努力的事嗎?面對時代的挑戰,太堅持傳統,並不能有效傳達理念。 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會堅持用拉丁文舉行彌撒,認為翻譯聖經,容易使譯文偏離原意。即使會眾聽不懂拉丁文,仍然緊抓著這個傳統。保羅說:「在信心軟弱的人當中,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爭取他們&amphellip&amphellip在什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什麼樣的人&amphellip&amphellip我為了福音的緣故做這些事,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章22~23節) 耶穌也是這樣的典範,祂沒有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以崇高的道德標準要求我們。相反的,祂以人的樣式來和我們一同生活,藉此彰顯屬天的真理。今日長老教會面臨人口老化的危機,許多2、3代信徒外流,這讓我們反省:「年輕一代的需要到底是什麼?」我們必須探討,教會核心價值是什麼。是傳統、文化傳承、習慣,還是福音呢?想清楚了,我們會發現很多緊抓不放的傳統,其實沒有什麼好堅持的,只有一件事不能放,就是耶穌啟示的真理。記得耶穌說:「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路加福音21章33節) (作者為台南中會大同教會牧師)

拜讀社論有感

◎張揚道 &nbsp拜讀《台灣教會公報》3072期社論〈從讀經與祈禱出發〉,有感長老教會為迎接宣教150週年,推動「一領一.新倍加」運動,它觸及個人、教會、社會、普世等層面,期盼信徒的質與量都增加。唯部分教會長執與牧師的理念不一致,或信徒只是「坐禮拜」;也有部分守成的牧師,以保持會友人數不減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信徒靈命要如何增長,人數怎樣才能倍增,福音要如何廣傳? 教會應循「大誡命」,才能達成「廣傳福音、引人歸主」的「大使命」。大誡命是「愛主你的神」、「愛人如己」2件事,也就是「愛神愛人」。「愛主你的神」是尊主為大、謙卑降服於神。「愛人如己」是有憐憫的心,願意饒恕與接納。要落實「大誡命」,從讀經與祈禱出發是正確的,聖經是神的話語,指引我們進入神救贖國度;而祈禱是祈求聖靈的幫助,使我們願意去偏入正,以神的愛來愛人。雖然我們願意,但常做不到,若要落實「大誡命」,唯有祈求聖靈的幫助,使我們的生命從偏心的老我,漸漸回復正心的新我,與神有深度的連結。 每當教會事工檢討會時,錯的都是對方,然而要先改變自己,別人看見你的改變,才知道自己的錯,進而願意祈求聖靈幫助除去老我,成為新造的人。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大家都能夠去偏入正,真正與神連結,成為上帝合用的器皿,才能達成「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來榮神益人。 (作者為台灣基督教道生長老會傳道師)

關乎期待和反省

◎陳香枝&nbsp 讀了3069期《台灣教會公報》,吸引我目光的關鍵字是:人權、恢復、活出、照暗瞑、出外水手、重障生、守護、不便長者、省思、分享、公義、照護、遊民、孤老、愛滋、Shalom等字,使我願意成為榮神益人的耶穌跟隨者,不負祂為愛降生,成為我及眾人的救主。 提及「人權」──我想到的是家暴;「恢復」──我則希望自己更誠實、純真、聖潔的過每一天,如同初信之時;「活出」──令我期己更加勇敢傳福音,經營精采下半生;「照暗瞑」──催促我續關心走偏的邊緣青少年;「出外水手」──教導我懇切禱告,關懷其親人家屬;「重障生」──喚醒我找機會親近他們及其家屬;「守護」──叫我注意軟弱信徒的信仰;「不便長者」──求主引我知,對待那些推著長者輪椅的移勞朋友們,並對座上長者打招呼;「省思」──日日度量己愛,能付出多少,不過分求己之需;「分享」──隨時隨處靠主熱情,溫暖待人,有好吃食物時,不吝讓他人嚐嚐,更可與他人共享生命故事。 至於「公義」,則是在適當場合,堅毅地為正確之事發聲,深信上帝必同在;「照護」──照顧、保護,尊重生命;「遊民」──渴盼遊民有乾淨洗澡處,更祈禱他們有朝一日回得了家;「孤老」──尤其一人獨居者,可常邀伴探望,帶些熱食,協助洗衣、整理環境,令他們如得家人之愛;「愛滋」──鼓勵有病要醫,協助其正確觀念之養成;「Shalom」──透過耶穌之福音,讓同胞實得豐盛、有意義的生命。 新的一年即將開啟新頁,重生了的你、我基督徒,需要省思、反省再悔過,以新面目重新出發,竭盡心力服己本分,如同一位牧者,不視己為工作者,更令有上帝給予之「聖職」。 (作者為台北中會三角埔教會長老)

台灣子婿,蕃薯心──《台灣公報》出版30週年感言

&nbsp◎陳美津 《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eacute)這份專門報導台灣政治發展的英文刊物,從1980年出版至今滿30週年。30年前我和先生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受高雄事件的衝擊而投入台灣民主人權運動,也為了營救受難的高雄事件政治犯而創刊《台灣公報》。 我們以感恩的心來看這個里程碑,我感激傑理的恆心和毅力,每2個月出版1期,達30年之久;更感謝海外的台灣人30年來贊助支持這份刊物發行。還要感謝多位義工,尤其是郭惠娜女士,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幫忙郵寄。他們的熱忱給我們很大的鼓勵。 這30年來,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傑理是荷蘭人,怎麼會這麼愛台灣、怎麼會辦《台灣公報》?是不是受我這個台灣太太的影響?」說實話,我的影響非常有限。我的荷蘭婆婆說他兒子從小妒惡如仇,因為這種個性,30多年前在西雅圖當學生的時候,已經是國際特赦組織會員,課餘時投入救援國際政治犯的人權工作。當時有一位台灣來的學生,懇求他救援台灣的政治犯,因為台灣有戒嚴法,沒有人權和言論自由。傑理的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到圖書館借讀柯喬治(George H. Kerr)寫的《被出賣的台灣》和彭明敏寫的《自由的滋味》2本書。傑理受這2本書啟蒙,從此跟台灣結下不解之緣。&nbsp 他決定邀請彭明敏教授來華盛頓大學演講,在那個白色恐怖的時代,彭明敏蒞臨華大,造成相當大的轟動,也讓傑理親身體驗到國民黨校園間諜的囂張。為了宣傳演講,傑理親自設計海報到校園所有的佈告欄張貼,這些海報隔天都被撕掉。演講當天,氣氛很緊張,傑理發現一位校園間諜站在禮堂門口,威脅台灣來的學生不能進入禮堂聽演講,傑理請他離開,否則叫校園警察來處理。 我們在西雅圖求學那段時間,黨外人士不斷被逮捕,傑理開始寫緊急救援新聞信。1979年12月,高雄事件發生之後,傑理更是不眠不休的打電話給人權組織、美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積極投入救援的行動。事件隔日,島內傳來黨外精英130多人被捕入獄的消息,令我們驚心動魄。當時國際媒體都根據國民黨政府提供的宣傳資料,把被捕的人抹黑為暴力分子,為了讓真相公諸於世,傑理根據艾琳達打來的電話錄音,於12月15日發出長達8頁的英文新聞信報導高雄事件始末。&nbsp 傑理知道救援是長期的工作,海外的台灣人有需要一份專門報導台灣政治發展的英文刊物,所以自告奮勇,把不定期的新聞信改成每2個月出版1期的定期刊物,定名為《台灣公報》,傑理白天上課兼當助教, 晚上不眠不休的打字寫《台灣公報》。 在林家血案發生之後,他覺得打電話不夠積極,2度自己買機票飛到華府去遊說國會議員。傑理最耿耿於懷的,是林家血案和陳文成事件至今尚未破案。1986年民進黨成立,年底我們返台觀察選舉,隔天被新聞局指責為參加政治運動,干涉中華民國內政,從此他成為黑名單人物,直到1993年黑名單解除後,才有機會返台。 民進黨執政8年,台灣有「世界上言論最自由國家」的美譽;但馬英九執政後,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司法公正都大幅受限,親中政策已經威脅到台灣民主和主權,給台灣帶來空前的危機。但傑理對台灣前途還是很樂觀,他指出歷史上有很多國家在獨立建國的路上,都會面對許多挫折,只要有信心、勇往直前,我們會達到獨立建國目標。 因為建國的路還很長遠,傑理說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再接再厲繼續出版《台灣公報》。雖然我們的生命有限,而時間也會沖淡我們的記憶,單30年來寫《台灣公報》的目的,除了替台灣在國際上宣傳,也盡可能把台灣民主政治的演變記載下來,給歷史做見證。《台灣公報》網站:www.taiwandc.org&nbsp (作者為《台灣公報》創刊者夫人) &nbsp

知足的管家

◎蔡明昌 &nbsp前陣子新聞報導某婦人在路上掉了現金11萬遍尋不著,還問了鄰居老伯有沒有看到,老伯說他看到被別人撿走了,待警方調出監視器畫面後,發現那包裹正是老伯撿走的!這下不只被控侵佔罪,也賠上鄰居對他的信任,事後老先生回應:「我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以才撿。」令人無言以對。 「金錢」是世界價值觀的代表,人們常說:「有錢就是大爺。」也許真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導致許多人經常落入白花花鈔票的誘惑及綑綁。甚至聲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卻自打嘴巴,使用不合神心意的方式來取得錢財。 基督徒需謹慎當心,我們雖活在世界,卻不屬於世界,我們不隨著時代的潮流而浮動,乃是穩穩地跟隨耶穌的腳蹤。世界會告訴你許多小利如:公車上乘客掉落的銅板是你的、公司裡會計多給的帳也是你的、公路邊遺留的包裹是上天給你的禮物&amphellip&amphellip;卻不會告訴你「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船可以乘風破浪安穩地行在海上,只要海水不在船上;照樣,我們可以靠主恩典站在世界裡面,只要世界不在我們裡面。 上帝照祂榮耀的豐富,充足供應我們的需要,而非替我們的慾望背書,滿足我們貪婪的想要。我們可以領受富足的恩典,像亞伯拉罕牛羊成群、以撒百倍收成、所羅門平安康泰,也可以在窮乏之間顯出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厚恩,像那窮寡婦投入的2個小錢,得著耶穌稱讚。 重點是把焦點轉向神,相信天父會賞賜日用的飲食。因為神的心意是要均平,不是均貧。上帝常使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出堅強豐盛的生命,好使我們可以承接並管理祂所賞賜的富足。金錢是很好的僕人,卻是很壞的主人;願神祝福我們在基督裡「君子愛主,用財有道」,專心跟從唯一的主人耶穌,成為祂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作者為溪湖靈糧堂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