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1986年4月27日成立,服務內容為海員漁民爭取權益,包含法律支援、急難救助、協調勞動與勞資爭議、營救海上扣押船舶、關懷海員漁民家屬,與船上、監獄和醫院訪視等。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近來尤其重視外籍漁工在台權益。

(攝影/林婉婷)

「船上就像一個封閉的小型社會。」中心社工曾芳喬提到,曾到旗津關懷坦薩尼亞漁工,並協助處理其遭受種族歧視問題。船上常見的人員衝突,主要為種族歧視和資源分配。「大家都以不同文化價值相處,若管理者沒有好好處理,就會有很多問題。」曾芳喬認為中心的角色是傾聽、溝通和減壓,讓漁工們知道自己並非孤單無助。

(攝影/林婉婷)

中心國際專員賴慧蓉回憶,和外籍漁工們相處時發現,菲律賓人熱情主動,而印尼人靦腆害羞。她笑著說一開始因為語言不通,印尼人總是對她投以疑慮和困惑的眼神。「他們怕被我騙錢,因為他們到港後,會有人故意用比較高的價格跟他們兜售商品。」但幾次相處後,會發現漁工們都很友善,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榮譽感,每次中心成員訪船時,漁工們介紹工作環境時,「眼神都閃閃發亮,」賴慧蓉感嘆:為何外籍漁工們努力工作,權益還要被剝奪?

(相片提供/海員漁民服務中心)

中心督導戴華菊身為土生土長高雄人,坦言在到中心工作前,正如多數台灣人,對漁港和船上生態一無所知。以最基本的食、住與安全來說,長達半年至一年才回台的遠洋漁船上,多為是冷凍食品,少有新鮮蔬果和肉類可以食用,必須等靠岸或補給船才能補充;另外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漁工們,必須配合廚師的烹調口味,難有機會吃到家鄉菜。漁工們休息的地方是狹窄悶熱的船艙,有的漁工受不了,跑到甲板休息,反被蚊蟲叮得滿頭包;但回到船艙睡,也要小心蟲子跑進耳裡。船上沒有太多醫護資源,受傷只能簡易包紮,生病就服用成藥,曾有遠洋船漁工操作漁具時受重傷,被船長丟在外國醫院即無人過問的慘劇。

議題宣導(攝影/林婉婷)

「勞工不分本外,應有平等對待與保障。」今年3月24、25日中心於大港開唱NGO議題村特區設點宣傳,喊出這樣的口號,呼籲重視漁工的基本人權。去年初《遠洋漁業條例》實行,在薪資、保險、福利和工作環境上給予外籍漁工們一點保障,但遠稱不上「公平」。而向來充滿爭議與弊病的仲介制度,除了台灣仲介和雇主必須檢討,也與漁工母國法令相關,台灣若不積極與各國協調,難有改變。

(相片提供/海員漁民服務中心)

「在船上,我找到一點生計,在船上,我的指望破滅。」、「我做這份工作,是因為想賺錢改善家人的生活。」獄中的外籍漁工用生硬的中文寫下這些心情。去年開始,中心進入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第二監獄,開始外籍漁工關懷監獄事工。高雄監獄並非台灣主要關押外籍受刑人之處,只是判刑確定前的過度所,雖然資源和時間不足,但中心盡力在心靈、生活、聯繫家屬與法律諮詢上提供協助,尤其是薪資部分。不少僱主害怕連帶責任,不願給付漁工薪資,但戴華菊強調,就算漁工們觸犯法律,他曾工作就必須給予所得。

中心定期舉辦活動,除了邀請漁工們同樂,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主流媒體聳動報導外、單純且才華洋溢的漁工們。去年陸續舉辦「相揪顧健康、漁聲訴心曲」、「漁民節:海洋文化之夜」、「關懷有愛、守護健康」活動,提供健康檢查、按摩舒壓、美髮義剪、紀錄片欣賞和才藝交流等機會。

美髮義剪。(攝影/林婉婷)

為了幫助漁工,中心更開創許多不同面向事工。去年9月與漁業署漁業廣播電台合作推出「快樂一家人」節目,設計台灣、英文、印尼、菲律賓當地語言講談和音樂廣播內容,讓漁工們能定期聽見懷念鄉音。年底聖誕月,察覺天氣變冷,遂發起募集冬衣盥洗包活動,且舉辦「漁港達人秀」聖誕慶祝晚會,以多項活動串連、分享愛與平安。

健康運動。(攝影/林婉婷)
聖誕晚會。(攝影/林婉婷)

中心不忘社會教育,曾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海海人生講座:《漁聲The Cries of Sea》外籍漁工之哀愁與悲苦」,特邀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專講。另獲邀於第24屆海洋使徒世界大會報告,將外籍漁工處境曝光給全世界知道,更在會中與他國海員關懷單位交流,建立全球互助網絡。

議題講座。(攝影/林婉婷)

2015年8月底遠洋船「福賜群號」印尼籍漁工Supriyanto遭虐待身亡,為配合今年5月初屏東地檢署重啟調查,曾同在福賜群號工作的印尼漁工Sukhirin來台作證。跟據《中央社》採訪,他現在於印尼國內打工維生,日薪約台幣100多元,約莫是他擔任福賜群號漁工的三分之一,但他寧願賺得少,也不願再到台灣當漁工。

勞動脫貧是多數外籍漁工的夢想,然而「海上受困於剝削,上岸在生活擱淺」,一艘曾經讓漁工們受苦的漁船能否成為拯救他們的方舟?外籍漁工的權益需要社會更多關心。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