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為記念魯凱族宣教70週年,Ngudradrekai(魯凱)中會自2018年起就開始預備系列活動,重頭戲之「小米收穫祭暨感恩差遣禮拜」於10月11日假大仁科技大學舉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Abus Takisvilainan(阿布絲・打給絲非來南)、助理總幹事’Eleng Tjaljimaraw(高天惠)、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Fuyan Suda(張培理)、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霧台鄉鄉長Kalrimadrau(杜正吉),和高雄韓國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彰化基督教醫院、多間原住民中/族群區會及地方教會牧長等代表均到場致意,遠在韓國的永樂教會和天安牙山中會則以錄影方式傳達祝福。
延伸閱讀:
禮拜中特別安排「魯凱宣教、百合綻放」歷史回顧,連結對魯凱族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百合花」,以6辦花瓣代表魯凱族6段福音開拓歷程:排灣族的Valjulu(瓦酪露)教會傳福音至Kucapungane(好茶)教會、Timur(三地門)教會至Vedai(霧台)教會、Tjavatjavang(達瓦達旺)教會至Kudrengere(谷川)教會、Tjukuvulj(德文)教會至Karamumudisane(佳暮)教會、Tjailjaking(賽嘉)教會至Talamakau(青葉)教會、Talamakau教會至Teldreka(茂林)教會;儀式邀請上述教會的牧者們組合百合花模型,再由魯凱族首位牧者Valrialane Palriuma(王朝賢)牧師將完成的花朵豎立在舞台上。
延伸閱讀:
禮拜邀請Abus信息分享;她引羅馬書1章8至12節之經文、定「分享福音的恩典」為講題,首先肯定Ngudradrekai中會以充滿族群特色的本色化禮拜來紀念宣教70週年,重申原住民族是南島語族、不是炎黃子孫,「我們透過上帝創造、賜予的文化,來回應上帝的愛。」接著談到,70週年是信仰成熟的時候,應能夠分享上帝恩典、形成屬靈大家庭,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教會。
Abus表示,基督徒光有愛心不夠,因為基督徒行善不只是為了做功德,而是因為先愛上帝、被聖靈感動,因此以「分享」來回應上帝的愛。她點出,基督宗教就是「分享」的宗教信仰,並以災害救援及重建為例,坦言有些人認為其他宗教團體的行動比教會更快速、物資比教會還優渥,這確實會挑戰弟兄姊妹們的信心l但在媒體熱度消退後,其他團體就會離開災區,基督宗教卻持續關心,沒有撤離和退出,這也證明基督信仰不是建立在鎂光燈之下,而是在關注散去後仍然駐守。
Abus也強調,在同他人分享前,自己一定也要成為被上帝的愛所充滿的人,「我不可能與人分享自己沒有的東西,我能分享,是因為我裡頭有豐盛的生命——那就是耶穌基督的生命。」最後期勉會眾,聽到福音就要化成具體的行動,「而分享本身就是具體的信仰行動。」盼望上帝保守,讓教會真正成為「盼望的記號」。
證道後進入魯凱族宣教70週年獻禮環節,包含2017年完成的魯凱族語聖經、2018年開始的手抄本聖經,另由Ngudradrekai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牧師報告魯凱族配合「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執行過程與成果;接著是感恩禮時間,贈禮予開拓福音的使者/教會、首位領受福音的吳桂香長老、曾陪伴魯凱族教會成長的Payuan(排灣)中會、Ngudradrekai族群區會/中會歷屆議長。
延伸閱讀:
‘Eleng、Fuyan、Saidhai和Kalrimadrau皆受邀致祝詞。’Eleng表達總會的祝福與自己的感動,亦說明提升原住民族身份認同也是教會責任,並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祂要使人從罪惡中得釋放,使受壓制的人得自由、平等,在基督裡成為新創造的人,使世界成為祂的國度,充滿公義、平安與喜樂」共勉;Fuyan則提醒「差遣」的重要性,並以青年身份期勉在場年輕世代勿忘上帝創造的族語及文化,感謝的同時也要記得扎根與傳承;Saidhai將信仰與文化連結,指出原住民族透過儀式與作物、獵物和解,為得是與土地連結、與自然共存,而Ngudradrekai中會將宣教70週年感恩禮拜與小米收穫祭異象結合,是重新建立主內肢體的關係,也重新建立與神的關係,沐浴在主恩當中;Kalrimadrau則朗誦自己所寫的詩作。
上午禮拜後,下午為「為普世青年而唱」草地音樂會,除了詩歌、舞蹈、趣味競賽的交流,也舉辦青年宣教基金奉獻禮,用以培育傳道人與國外宣教等事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