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500芥菜籽齊聚 記念孫理蓮110歲

【邱國榮台北報導】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第一個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3月26日在台北真理堂舉辦「孫理蓮宣教士110歲感恩音樂紀念會」,行政院吳敦義院長與監察院長王建?均出席音樂會,與超過500名接受過孫理蓮與芥菜種會幫助過的芥菜籽,一同記念孫理蓮。孫理蓮的女兒瑪莉安講述母親常告誡她:「助人不要怕多,只怕有需要的事沒人做,我們能幫助別人不是因為我們有多麼厲害,是要感謝上帝給我們能力,不可以驕傲。」 孫理蓮被稱為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痲瘋病人之母」。她在1952年創立「基督教芥菜種會」,幫助困苦疾病貧乏者,開啟了深耕在台灣土地上的慈善工作;她一生竭盡所能,為貧苦失依的人的需要付出,為台灣奉獻51年,以82歲的高齡在工作中辭世,安葬於台灣神學院。 芥菜種會表示,孫理蓮從關懷痲瘋病人開始,接續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和烏腳病患等,設立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育,幫助原住民族擁有一技之長,並且鼓勵他們完成教育,尤其在全國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給予完善的安置與教育,所幫助過的人近百萬,因此,被國際譽為全球基督教界,百位影響20世紀的女性之一。 孫理蓮的女兒瑪莉安在台灣出生,在台灣50年,說著一口流利台語,22歲開始與母親一起工作。她指出,見到母親的行動,相當感動,遂與丈夫聯袂擔任母親的左右手,在母親過世後,持續在芥菜種會工作,直到1997年返回美國。瑪莉安現已近80歲,說話鏗鏘有力,她說:「我是按著自己的本分做事,東西要多和別人分享,不用擔心給太多。」 芥菜種會第一位至國外留學的受助孩童陳秉中,去年甫自波音公司退休,他指出,父母受到白色恐怖迫害,無法將他留在身旁;因緣際會,國小五年級住進芥菜種會兒童之家,在芥菜種會支助下,念書至大學畢業,於1975年申請獎學金到美國讀書。他表示,當年出國留學前,兒童之家的老師還帶他去買皮箱,預備出國的東西,孫理蓮也特別送他一本親手簽名的聖經,而自己也在孫理蓮身上學習到感恩、助人謙卑的精神,願將愛上帝的心意回饋社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野銀教會牧師周定頌則表示,少年時因為家境清苦而失學,經傳道人轉介,進入了芥菜種會在花蓮的義工學校,成為受助少年,完成了學業,而他為了感念上帝的恩澤,畢業後則報考玉山神學院,走上獻身傳道的道路,如今,也影響子女跟著走上獻身服事的道路。 紀念會中,多位基督徒藝人聯手以音樂戲劇演出的方式,呈現孫理蓮感人的故事,表達台灣人對她的感謝與懷念,並且,紀念音樂會也以影片重現她的身影,讓人再次看見這位美國阿嬤的精神與她對台灣的貢獻,過去受助者也用詩歌獻給上帝,以表感恩。 &nbsp

得恩感恩又報恩 上帝顧客都歡喜

【李信仁台北報導】3月22日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舉行得恩堂眼鏡公司70週年感恩禮拜,得恩堂董事長、台北東門教會長老廖恩賜說,感謝上帝帶領,得恩堂以「得恩」「感恩」「報恩」為宗旨服務社會,讓上帝和每位顧客歡喜。 早年,廖恩賜赴日本學習光學技術,1941年於高雄創設「得恩堂」;1965年成立台北門市,成為眼鏡業連鎖先鋒;1966年更是台灣最早引進隱形眼鏡的公司。另外,得恩堂重視福音和社會服務,支持花蓮門諾、恆基等醫院,經常為宣教奉獻。 禮拜以得恩堂70年回顧的啟應文貫串,司會和參加者輪流頌讀。台北東門教會牧師盧俊義以「心靈的光和身體的亮光」證道說,回顧得恩堂70年,不只是「生意」而是「有生命的事業體」,具有信仰基礎、憐憫苦難、關懷弱勢、回饋社會;最近日本震災,盧俊義建議與日本關係密切的得恩堂於全國門市放置捐獻箱,關懷受苦的人。 廖恩賜早期在壽山中會新興教會的主日學學生、現任壽山中會大順教會牧師陳勝政感謝恩師的教導,廖恩賜重視傳福音,常放下生意參與教會事工。他透露,早期很少人從事眼鏡業,廖恩賜之父廖得認為未來教育普及,眼鏡需求量大,建議他從事眼鏡業,可見廖得有遠見,陳勝政期許得恩堂持續為主發光,照亮人們身體和心靈的眼睛。 &nbsp

向民間信仰傳福音 莫忘愛心

董芳苑談台灣人命運觀 籲基督徒多理解傳統文化背景 【陳怡萱台南報導】面對台灣民間信仰,基督徒如何傳福音?3月27日下午在台南中會東門教會一場「認識台灣民間信仰造就會」,邀請專長為台灣民間信仰研究的董芳苑牧師來談傳統命運觀、台灣的「未識之神」。 董芳苑以自身為第一代信徒為例表示,信仰改宗入門「問題很多」,基督徒雖認為福音是好,但要理解台灣人的文化背景;而身為基督徒則不可「盲信」,上帝容許我們去懷疑,要動腦思考,要知道自己信的是什麼。 造就會中談兩大講題「傳統命運觀的批判」與「認識真神──從『未識之神』談起」,董芳苑播放80張從台灣各地廟宇蒐集來的神像照片,引發熱烈討論。他指出台灣有3種命運觀,即是傳統的「命運天定論」、佛教徒的「命運自造論」及基督徒的「命運自決論」,前兩者可統稱為「宿命論」,著重顧守個人利益、行善積德;但基督徒的命運觀則是「集體性」,追求「生命共同體」,對人有愛、對制度講求公義。 董芳苑列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等常見俗語,顯示台灣人受到「命運天定論」影響極大,但這是過去封建制度產物,流傳至今不只影響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礙社會進步,更讓人存有自私顧己心態。 會後有人發問提到安太歲、點光明燈,也有牧長表示有會友是聽信算命指示來信主。董芳苑強調,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的差異極大,對台灣人來說,祭祖讓香火不熄就是一種「永生」,基督徒在傳達「信耶穌得永生」時必須理解傳統台灣人的處境、文化背景。而面對已受洗的會友仍有傳統命運觀,董芳苑認為「會友的信仰到什麼程度,就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幫助他」,之後再慢慢開導,更重要的是「有愛心」,無論是牧者對會友、或會友對未信者均是如此。

認識長老宗精神 穩固根基新倍加

【李信仁屏東報導】排灣中會青年部3月25、26日舉行幹部研習會,強調青年要扎根聖經真理,了解長老教會信仰精神,根基穩固就不會失去方向;認真研讀聖經是排灣中會青年參與「一領一.新倍加」與生命成長的基礎。 排灣中會青年部長陳慶林說,排中各教會青年團契幹部需要認識長老教會信仰精神和體制,了解聖經真理;造就會安排長老教會宣教、信仰基礎、音樂事奉等專講,以及團契各部門事工經驗分享,期待青年建立正確信仰。 「長老教會就像臉書(Facebook)擴展全球。」排灣中會新倍加事工專員Vuruvur(周成輝)傳道師分享「長老教會在排灣」,強調長老教會具有普世性,信仰精神包括一切榮耀歸主、唯獨聖經,重視信仰和生活紀律、焚而不燬、民主共和等;長老教會1865年來台,1945年許有才牧師將福音帶進排灣,1948年排灣第一間教會在三地門設立,初期部落警察、頭目踴躍信基督,帶動排灣中會發展。他用此例,期許排灣青年如「綠樹長青」,活出信仰生命。 部分青年受靈恩特會影響,對於信仰真理認識不明,王潔衣牧師用「真道與聖靈」為題帶領青年認識聖經和聖靈,強調「回到聖經才能清楚認識上帝」,鼓勵年輕人認真讀經,每年都要讀完整本聖經1次;她提醒,靈恩特會常強調「說方言」等是錯誤的教導,聖靈恩賜不是特殊能力,聖靈充滿也不是滿口方言,聖靈更不能任意使喚,聖靈充滿就是完全降服於主。 這場造就會在排灣精神象徵的大武山舉行,排中各教會青契幹部參加踴躍,領取「一領一.新倍加」禱告手冊和認領卡,挑戰青年至少帶領1位朋友信主,而聖經話語就是動力來源,最近排中積極促成印度長老教會Mizoram大會詩班來台交流,鼓舞各教會為宣教努力。

一領一就是勇敢傳不要怕

【邱國榮台北報導】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運動,各地如火如荼進行,大專與青年也不落人後。台北中會大專部於3月26日在士林教會舉辦「一領一.新倍加之青年裝備訓練」。 主辦單位邀請台北中會城市復興教會牧師張瑞賢擔任訓練講師,該教會於短暫時間內升格堂會,且會友以青年居多。張瑞賢以「起初的愛」為題,帶領會眾模擬如何見證、向人傳福音,建立一套有效達到「一領一」的方法,進而讓教會呈現「新倍加」的果效;他也呼召與會青年學生獻上活祭,成為宣教的器皿。 「我們不敢講耶穌,才是羞辱了主的名。」張瑞賢說,很多人不敢向人見證基督,是害怕一旦事情沒有像原先所講的信心一般,最後並未成就,就是羞辱了主的名;但身為基督徒,如果不向人傳講基督,那才是羞辱了上帝,「畢竟,成或不成的結果,一切都取決於上帝」,不該因自身的信心矮小,逾越了上帝的權威。他說,一領一是過程,若要成為貴重的器皿,就要脫離不良的習慣與言語等卑賤的事;不要失去起初對上帝的熱情與愛,因為有美麗的行為,必然成為美好見證及卓越、聖潔的榜樣。

善用多元科技 媒體宣教取先機

簡訊軟體傳福音效果佳 媒體節目帶來祝福 新眼光座談會共識軟硬體並重、提高影響力 【林宜瑩台北報導】「其實媒體宣教除了電視、廣播、報紙外,是否可以考慮用最新的科技或管道來達到傳福音的果效?」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彭文正,去年底研發「31SMS」手機簡訊傳送軟體,透過3G手機讓人免費發送手機簡訊,下方則有聖經經文的呈現,居然在短短2個月內,成為下載率最高的手機軟體。 彭文正在3月25日新眼光電視台的座談會上受邀分享時,道出他透過最新科技管道,創造出另類傳福音模式。彭文正說,一開始是因為他要傳簡訊通知學生上課相關訊息,發覺非常耗時與花錢,於是才會想辦法研發手機軟體,透過Android與iPhone的App下載平台,以「真正的全方位傳簡訊軟體」讓人免費下載,結果吸引使用3G手機的消費者下載,目前,每天有超過11萬人在使用「31SMS」,而且該軟體標榜無論任何型號的手機都收得到相關簡訊,但每則簡訊發送的同時,都有聖經經文列在下方,向人傳達基督教的真理。 彭文正說,每天11萬人的流量,相當於電視台1%的收視率,但電視台的營運至少要50至100億新台幣才能建台,而「31SMS」僅花掉他與太太的存款約新台幣500萬左右,「神興起環境給我們新的科技與平台,我們可以去思考,如何取得先機,避開電視台被少數財團壟斷的有限頻道及資源,開創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的另一條新路。」 座談會中,還邀請好消息電視台資深副總游清田、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前資深新聞人周正達牧師、原民台副台長丹耐夫正若、總會助理總幹事許承道牧師等人一同分享。1997年開始在佳音電台主持溪水邊節目的許承道說,這節目內容主要是教導人如何在安靜、安息中讀經、禱告,深獲聽眾的好評,可見基督教媒體如何發揮具有生命力的正面影響,將「燈」點在燈台上,便能使神的光祝福更多人。 不過許承道也坦言,教會有很多很好的事工都在進行著,但要是沒有基督教媒體如新眼光、好消息等電視台,或者《台灣教會公報》、基督教《論壇報》等報紙,抑或是佳音等電台來加以報導,可能鮮少人知道教會做的許多宣教及社區事工;游清田則表示,好消息電視台不是以經營媒體為目標,而是在經營屬靈事業,但他也坦言,電視是個燒錢的行業,因此節目內容如何獲得基督徒的認同,願意踴躍奉獻來支持更顯重要。 管中祥也以苗栗大埔事件是由公民記者發起,最後主流媒體跟進為例指出,電視台經營者沉迷收視率迷思,但事實證明收視率高低與影響力大小未必有相對應的關係,何況當年耶穌以用說故事方式在傳講真理,誰會想到,他居然影響近2000多年的許許多多人。 &nbsp

長老教會總會關注國家前途

&nbsp印單張辦演講揭中國企圖 &nbsp 邀人民自決 &nbsp 【李信仁綜合報導】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邀請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3月30日至4月4日舉行「台灣轉化的契機」全國巡迴演講,印製「長老教會看建國百年」單張,反對部分教會不經信仰反省參與國民黨慶祝;另外,7月15日至17日總會青年、大專和教社合辦「長老教會青年國是會議」,邀請青年分享對國家前途的看法。 今年1月美國「大紐約區海外台灣人筆會」第7屆年會,《台灣大劫難》、《台灣大國策》等書作者袁紅冰演講指出,中共將極權主鋒芒指向台灣,許多跡象顯示中共可能在2012年全面吞併台灣,呼籲台灣人要大聲喊出「台灣人要永遠做自由人!」筆會會長林興隆博士、前南神教授郭榮敏牧師認為袁紅冰的觀點具有關鍵性,建議長老教會邀請他來台演講。總會教社主辦袁紅冰演講會,從3月30日上午在花蓮開始,巡迴台東、高屏、桃竹苗、中彰、台北、嘉南等地。 袁紅冰曾擔任北京大學法學教授,他在1989年天安門學運組織「北京大學教師後援團」支持學生的民主呼聲,1994年被中共以「企圖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祕密逮捕,後來流放貴州,2004年參與學術會議,在澳洲取得政治庇護,2008年和劉曉波等人共同簽署《零八憲章》,2009年底來台演說,曾經在台南神學院舉行座談。 袁紅冰廣泛收集資料,密切注意中國動態,他公開2008年中共制定的「解決台灣問題的政治戰略」,指出中共在2012年之前用「一國兩制」控制台灣的戰略企圖,袁紅冰強調,獨立建國就是抵抗中共併吞台灣,廢止不合時宜的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台灣共和國憲法,使用新的國名、國旗和國歌。 針對馬英九政府大肆慶祝「建國百年」,許多教會也隨之起舞,去年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合辦「長老教會看建國百年」座談,最近教社委員會將座談內容印製單張發送各教會;總會教社幹事黃哲彥表示,除了從歷史、政治等觀點論證台灣與中華民國建國無關,並從信仰神學指出部分教會「雙禧年」說法的錯誤,今年是長老教會1971年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40週年,從對「建國百年」的批判與袁紅冰演講中,回顧40年前〈國是聲明〉提出「人民自有權利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的先知性呼籲。 此外,今年7月長老教會舉行「台灣青年國是會議」,歡迎青年共同探討台灣主權、人權、社會公義、建國百年迷思等議題,共同記念長老教會國是聲明40週年,即日起開始報名,詳洽:02-23625282轉248總會青年事工中心。 &nbsp

日本加油,我們一起微笑度過!

【李信仁綜合報導】「日本加油,我們一起微笑度過!」長老教會青年曾偉宗、總會青年事工助理柴毓美等人發起的「微笑日之丸應援」為日本加油網路串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賴顯章、總幹事張德謙等多位牧者信徒,拿起「日本頑張??!」微笑標誌,為日本救災與重建祈禱。賴顯章代表長老教會總會發函呼籲關懷日本震災,強調長老教會本著「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精神,邀請全國各教會及機構為日本大震災關心祈禱,為救援與重建事工奉獻。 長老教會青年、大專與日本各友好教團關係密切,去年日本基督教團青年組團來台交流,長老教會青年則赴日參加基督兄弟團青年大會,總會大專與亞細亞福音宣教會合辦的「MAKINO福音日本語學院」培養日語人才,成效良好。日本受災,長老教會青年、大專用行動關懷。 &nbsp

落實非核家園 遊行籲廢核

基督徒透過信仰反省 &nbsp要求政府放棄核能擴張 &nbsp發展永續再生能源 【邱國榮台北報導】日本福島核災引發全球的反核聲浪,台灣環保聯盟於3月20日發起「我愛台灣、不要核災」遊行活動,要求政府放棄核能擴張政策,依照《環境基本法》的規範,早日落實非核家園目標。&nbsp 環保聯盟表示,近年來,非核家園的朝野共識,被政府逐步破壞,不僅對既有老舊核電廠提出延役計畫,甚至有增設核能機組的規劃,但是,政府對於核一、二、三廠營運,以及核四廠興建的管理與監督的態度,異常草率。遊行提出的主張有:1.反對核一、二、三廠的延役,以及新設核能機組計畫;2.立即停工,全面體檢核一、二、三廠機組,檢討安全設計規範,提高核電廠的防震係數,若無法達成,應即刻除役;3.核四工程弊端叢生,所在位置又易受地震及海嘯威脅,核四應立即停建;4.對現有核電廠立即進行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的可行性評估,若無法有效保障人民免於輻射傷害,應立即關廠除役。 遊行於下午2時半出發,在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羅榮光牧師帶領遊行民眾禱告後,隊伍從中正紀念堂側門的大忠門出發,走向終點立法院。途經核電主管機關經濟部時,環盟以行動劇方式,將象徵核電廠反應爐的半圓形建物,扔向經濟部大門。 遊行隊伍中,不乏有基督徒的身影。士林靈糧堂會友、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坐著電動輪椅行走在遊行隊伍間,「政府做事不是賭氣、賭運氣。」唐峰正說,政府推動政策,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財產開玩笑,可是台灣政府卻偏偏在能源政策的選擇上,獨厚令人聞風喪膽的核能,所有保證核能安全的說帖,就在這次日本福島核災事件上,印證無效,也更突顯政府一味高調暢談核電廠安全,分明就是在賭氣,只不過是為核能政策背書。唯有用不傷害自然的替代能源發展電力,才是幫助台灣人過得更好的能源政策,然而,政府卻是背道而馳,在賭運氣。 剛去日本勘災結束回國的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幹事黃哲彥牧師,也在遊行隊伍當中。他表示,連科技尖端、資訊公開透明的日本,都會發生這次福島核災,反觀台灣,核電廠是否安全的資訊,卻是毫不透明,令人擔憂。「台灣從來沒有聽過核能安全警訊問題,那是因為沒公布,」況且核能的問題,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尤其是「萬一」一旦發生,台灣根本無力承擔「撤出20公里的範圍」,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200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國內其他基督教團體,為台灣朝向「非核家園」聯合簽署了一份《台灣基督教會對新政府新能源政策之建言》,黃哲彥認為,之所以能促成聯合簽署,是因為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才能聚集共識;但是,教會必須以信仰立足台灣,不是從政黨立場看公共議題,這次福島敲響核能警鐘,諸多教會面對反核運動表現出昨是今非的態度,令人遺憾。聲稱沒有政治立場的教會,面對要求馬政府停止興建核四的聲浪,竟然噤聲不語,「這才是政治掛帥。」 反核立場10年不變 &nbsp張俊雄:要安全淨土 【李信仁台北報導】日本核災,引發台灣反核聲浪,10年前提出「核四停建,建立非核家園」的前行政院長張俊雄說,台灣地狹人稠,核安標準較日本、歐美寬鬆,若發生意外,「除非上帝憐憫,否則坐以待斃!」基於信仰堅持反核的立場與長老教會一致,至今不變。 長老教會總會1992年10月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反核宣言」強調:1.核能不是絕對安全能源,台灣不應發展核電廠;2.核能廢料無法妥善處理,應停建甚至停止使用核電廠;3.重新檢討台灣的能源政策,開發安全、乾淨的替代能源;4.改變全體人民的生活型態,並提倡節約能源。張俊雄是長老教會信徒,2001提出「核四停建」的理由與長老教會相同。 2001年1月30日張俊雄在立法院報告「核四停建」,停建核四主因是核廢料處理、核災安全疑慮。蘭嶼台電核廢料儲存容量飽和,堆放蘭嶼傷害當地居民與生態,現有3座核電廠廢料無法處置卻要增建核四,將高放射核廢污染留給後代,對台灣人民無法交代。 針對核災應變,張俊雄表示,台灣核電廠疏散半徑只有5公里,但日本是8至10公里、美國16公里、芬蘭20公里、前蘇聯30公里,各國疏散範圍均大於台灣,按此範圍,涵蓋了北台灣數百萬人口,福島核電廠事故更不斷擴大疏散範圍;台灣地窄人稠,核安問題不是危言聳聽,何況台灣標準比美、日低,更顯得危險。 為停建核四,當時張俊雄提出開發再生能源、推動汽電共生等方案,但國民黨立委質疑「反核是意識型態掛帥」,張俊雄回應「核四停建是要一個沒有恐懼的安全淨土」卻遭彈劾,2001年2月14日,核四被迫復工。 10年來,張俊雄堅持當初反核、廢核四、非核家園主張,他很擔心如核災發生台灣後果可怕,他期盼基督徒持續關心台灣環境,停止使用核能發電。 &nbsp

反國光餐會 邀民眾重視彰化糧倉

【陳韋鑑王功報導】隨著日本東北大地震造成的環境影響,更多人開始關心本土的環保議題,除了反核外,對石化工業的影響也在蔓延中;彰化地區各界人士舉辦反國光石化餐會,從在地的鄉親開始,凝聚全國的共識,期望讓政府了解在地居民反國光石化的毅力。 3月14日下午在王功港旁的餐廳中,由彰化醫界聯盟與芳苑鄉反污染自救會等團體舉辦記者會,預告4月3日中午在王功福海宮前廣場,將舉辦「全民拒絕國光石化、萬人拼健康餐會」,記者會現場也準備各式當地特產,邀請全國關心國光石化議題的朋友共襄盛舉。 自救會會長林濟民表示,彰化地區是台灣的重要糧倉,不管是稻米、蔬果、豬肉、雞蛋或是聞名的牡蠣等海產,都是重要產區;一年的農、漁、牧產值超過200億,沿海濕地的野生動植物,更是聚寶盆,「當國光石化來了以後,對農、漁、牧業的污染,將會影響到全國人民健康,這是全台灣人民的事。」 彰化醫界聯盟參與者黃敏生醫師表示,石化工業是高污染、高耗能與高耗水的產業,台灣水資源貧乏,濁水溪已供水給六輕,大肚溪又要供水給國光石化,勢必排擠農業與民生用水,政府不理會此舉對環境的影響,黃敏生強調,「經濟成長雖重要,但人體健康與環境安全更重要,若台灣經濟成長高居世界之冠,罹癌率也是全球最高,賺了很多錢都拿來看醫生,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