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日內瓦普世中心面臨巨變

◎鄭明敏 為因應普世教協(WCC)退休基金瀕臨破產及教協本身的財務危機,WCC執委會於去年年底同意並授權總幹事戴維德牧師(Olav Fykse Tveit)和應變小組(Steering Committee)進行一系列積極的改革措施,此舉展現戴維德勇於負責的企圖心,卻同時在9月初的中央委員會中引發諸多爭議。 過去10幾年間,WCC的全職編制由全盛時期的400多人極速萎縮至如今的80多人,其獨立運作的退休基金在支付月退入不敷出的壓力下長期虧損,加上WCC總部所在地瑞士的法律,針對退休人員權益提供完整的保障,致使戴維德2010年就任,雖不知情卻已概括承受了這顆未爆彈,他也是WCC第一位有勇氣透明公開此一財務黑洞的總幹事。此前,連每月如實提撥退休金的在職員工都無人知情,與近日台灣引爆的勞保基金危機頗有幾分雷同。 在瑞士,所有事業單位的退休基金皆依法律規定自組董事會獨自運作,當面臨困境無法永續經營時,必須依法將權利義務一併轉移至專門接收整合此類基金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被轉移或接收兩方都不屬公家機關,但不論如何轉移,退休人員都依法享有百分百的保障。 今年3月,WCC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所屬退休基金轉移至一名為Profond的公司,但前提是須先填補2400萬瑞士法朗(約合台幣7億5000萬)的虧空,WCC只能向銀行貸此鉅款,才得順利轉移退休基金;此後,退休員工可持續由新的公司領取月退,正在提撥退休金的現職人員,未來也是從該公司領取退休金,而WCC中央委員會可派一名代表參與基金董事會,持續了解基金的營運。 但銀行批准此低利巨額貸款的同時,要求WCC對質押之總部地產應提出具體之開發計畫,此舉衍生5月份WCC與開發公司Implenia簽訂共同開發的合約。至此,舉世聞名的日內瓦普世中心(Ecumenical Center),不得不黯然邁入外力介入開發的階段,這個WCC史無前例的措施,引發財務小組委員與多位中央委員強力質疑。財委建議中央委員會,要求前退休基金的董事會在明年3月執委會前,向總幹事提交基金虧損之完整調查報告,並採納總幹事建議:該報告須由中立第三者(外來單位)檢視,期能還原責任歸屬。 最後,財委雖達成支持委外開發案之共識,但也同時對11月將展開的設計圖公開競標,及普世中心建築外觀之可能改變,給予總幹事清楚的原則規範,基於中央委員會每18個月才開會一次,總幹事被要求至少每3個月一次進度報告,對WCC所有成員來說,這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與經驗。期待震盪劇變後的普世中心,有如浴火鳳凰般重生。 &nbsp(作者為WCC中央執委會委員、台南中會東寧教會牧師娘)

醫療傳道不脫序

以醫療立足、拓展傳道工作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醫師節之前真是好不熱鬧。有日前馬偕醫院台東分院院長張冠宇醫師因為偏鄉行醫30年,獲行政院衛生署頒發「第22屆醫療奉獻獎」的個人醫療奉獻獎;有亞洲基督教醫院協會(ACHA)首長於11月8到10日集結台南,參加由理事長、新樓醫院院長黃祖源醫師所屬新樓醫院為東道主的年會,彼此分享以醫療帶來基督福音遍傳的事工;也有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感念謝緯醫師「甘願做憨人」的精神,成立謝緯醫師紀念館。感謝主的恩典,今日我們承襲前人的腳步,醫病、醫人、醫心。 但不要忘了,還有前馬偕醫院董事長莊焜明未被長老教會總會繼續銓衡為馬偕醫院董事,卻為了執意連任董事長,於9月28日向行政院提出行政訴願書,用總會對馬偕董事無選派權限為理由,意圖讓馬偕董事會與總會脫鉤、獨立運作。因此長老教會總會、北部大會及台北、七星、新竹、東部中會,被迫於10月1日向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庭,對任期已於今年6月6日屆滿、卻又違反總會銓衡制度、自我提名為第16屆董事候選人的馬偕第15屆董事長莊焜明,提出「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以禁止違法行使董事權。上下兩段同呈一文,可說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事件頭痛、信徒心痛、組織運作病痛。 馬偕、彰基、新樓3個醫療體系,歷經政府更迭,走過逾百艱辛,營運戰戰兢兢,方有今日規模;轉型中不乏批評如:「以前和計程車司機講:『去基督教』就會載到;現在喔,有病院無基督!」這些自然留給歷史公評。不過就像其他所屬長老教會機構、學校一樣,原意銓衡「無出資董事」協助與監督的良善代議制度,近日卻屢見因機構、學校夠大、夠肥,頻頻有董事忘記這是教會制度下的一環,不是「不能沒有你」。奉勸諸公大德,歷史的一筆不是送你至名人堂,你可知名將與誰齊列? 然而,長老教會亦不需因噎廢食,不要為個例沮喪,揚言董事銓衡制度不堪一擊;反倒應懺悔宗教教育是否落實,信徒讀經面對上主的經驗是否不紮實,才可避免原來賢德者的人生「脫序」演出。出埃及記中,摩西的岳父發現摩西的龐大組織在他獨自管理下做得不好,要摩西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做的事;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上主、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管理百姓協助一切事務;相信這當中也會因人治而出現紕漏,但終究方向是正確的。

促進基督徒合一──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

◎胡宏志 1962年10月11日,是普世運動一個重要而值得記念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宗若望23世,宣布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以下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正式揭開序幕。該大會的開幕式,在羅馬的聖彼得廣場舉行,出席的主教超過2400名,連義大利總統和很多國家的元首都應邀列席。這次會議歷時4年的秋天,召開全體大會和許多的特別會議,直到1965年12月才圓滿閉幕。 當我們翻閱基督教的歷史,發現以往教會召開大公會議的原因,大多是為了處理教會當時面對的信仰危機或挑戰。然而,梵二大公會議召開之目的,卻不是如此。若望23世在開幕式的演說當中,便直接指出該次大公會議的任務是:「使教會自我革新,促進基督徒中間的合一,為能向人類更有效地宣講福音。」 雖然若望23世於1963年6月3日過世。當年6月21日,新任教宗保祿6世接棒;他在當選後的第2天,便宣布將繼續進行此次重要的大公會議。 梵二大公會議召開前的羅馬天主教會,因為對於身處的世界,採取漠視、隔離的態度,已經呈現出封閉排外、喪失活力、徹底僵化的處境。羅馬天主教會在該會議當中,徹底檢討教會的本質,以及她與現代世界的關係,促使教會走上更加開放而更新之路。正如普世教協(WCC)中央委員會主席阿特曼牧師(Rev. Dr. Walter Altmann)強調:梵二大公會議,是羅馬教會「福音更新的特殊時刻」。 為慶祝梵二大公會議開議50週年的重要性,天主教會特別在羅馬召開主教會議。WCC總幹事戴維德牧師(Rev. Dr. Olav Fyske Tveit)在一篇致該主教會議的請安信函當中,對梵二大公會議表達感謝及喜樂之意。藉著梵二大公會議的「普世法令」(the Decree on Ecumenism),羅馬教會不僅對普世運動家以開放,並且給予教會具體合一的新動力。 戴維德牧師在該信函中亦表示,「梵二大公會議當中所通過的各種教理之憲章、宣言和法令,不只和羅馬教會的更新,也和普世的運動密切相關,過去是如此,也會持續如此。」該項會議的一項創舉,就是邀請其他如正教會、更新教等其他非天主教團體的代表為觀察員,並且給他們能夠直接地交談、討論及互動的機會。這對今日的我們而言,也許司空見慣。然而在梵二大公會議的時代來說,卻是對其他教會傳統的基督徒,展現其開放、接納的記號。 今年適逢梵二大公會議開議50週年,願我們記得它過去對普世教會的貢獻,同時也深切期盼:梵二大公會議的精神,能持續帶給普世運動更多的動力;也願在這分裂的與世界當中,教會能夠有更豐富而合一的見證。 (作者為PCT總會普世幹事)

又見吳鳳幽靈

◎高有智(文字工作者) 根據媒體報導,嘉義縣長張花冠日前率眾到「吳鳳廟」祭拜,甚至誇下豪語,嘉義縣府將要積極規劃吳鳳廟和鄰近的吳鳳紀念園區,打造觀光旅遊的新景點旅遊。地方父母官有心建設地方,帶動觀光建設本屬分內之事,但此事非同小可,務必三思而行。在台灣民主運動歷程中,統治者塑造的「吳鳳神話」早就受到時代唾棄,沒想到,空白多年的歷史記憶,如今已經是改朝換代的民進黨首長執政,吳鳳的幽靈竟然又借屍還魂,不僅是時空的錯亂,也是轉型正義過程的一大挫敗。 1988年的12月31日,在原住民和教會人士等串連策劃,帶頭摧毀嘉義火車站前的吳鳳銅像,這是台灣URM(城鄉宣教運動)的代表作。當時在台南「烏頭教會」參加第9期URM組訓學員,把這次的行動當成是「實習課程」,參與行動的URM成員不僅遭到警方阻撓毆打,帶頭的林宗正牧師等人事後還被起訴,法官最後判決無罪,震撼台灣社會。吳鳳銅像能被扯下,不僅粉碎「捨身取義」的吳鳳形象,也終結烙印在原住民身上(尤其是阿里山鄉的鄒族)的野蠻污名,立下時代的里程碑。 吳鳳的傳說故事,早從清領時期即有,相傳百年幾經穿鑿附會,不僅「美化」,同時也「神化」。在日本和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下,統治者表彰吳鳳成為「教化蕃人」的忠勇代表,列入小學的教材,遂行統治的目的,強行灌輸漢人開化原住民的謬誤史觀。表面上是將吳鳳事蹟傳芳萬世,實際上,卻讓鄒族人長期承擔出草馘首的野蠻形象,不少鄒族或原住民學童讀到這段紀事,彷彿承擔了歷史原罪,教材內容不僅沒有史實依據,吳鳳故事內容也諸多矛盾和疑點。 在1980年代,台灣民主改革的潮流漸起,「吳鳳神話」早就禁不起考驗。原運團體當時就要求教科書刪除吳鳳故事,更名「吳鳳鄉」為「阿里山鄉」,同時要拆除吳鳳銅像和吳鳳廟。如今吳鳳神話從教科書消失了,阿里山鄉也更名了,吳鳳銅像也成為往事雲煙,但「吳鳳廟」原本屬於舊時代的造神運動產物,卻依舊是中埔鄉民的信仰圈之一,嘉義縣政府竟還說要擴大規劃觀光。 走過殖民和威權統治的年代,昔日統治者操弄的歷史記憶早該慢慢還原重組。破除吳鳳神話,並非挑起原漢對立,反而是尋求族群和解的新契機。拆除吳鳳銅像之後,應該要尋求歷史真相,促進族群和解;可惜,始終沒有看到這樣的和解工程,如今嘉義縣政府的作為,恐怕只會挑起更大的對立與紛擾,切切不可行。 作者補述: 嘉義縣長張花冠參加吳鳳祭典,引發社會反彈,本文刊登作業期間,張花冠在11月2日面對議員汪志敏質詢,已經公開對吳鳳神話污名化原住民致歉,呼應本文的提醒與訴求。 鄒族縣議員汪志敏抨擊說,鄒族人只卑微地要求不要再被詐騙、迫害,鄒族人要還原真相,轉型正義,落實族群融和,否則不惜號召全國原住民朋友「出草」。 張花冠答詢表示,吳鳳的史實有爭議、錯誤,甚至被曲解、誇大,吳鳳鄉已改名阿里山鄉,吳鳳故事已從教科書中刪除,民主國家包容宗教與信仰自由,對於祭祀造成鄒族朋友的傷害,她在議會向鄒族朋友致歉,未來吳鳳成仁地和吳鳳公園BOT之後,名稱絕不會用「吳鳳」,更不會有「成仁地」之稱。 張花冠的失言,未能在第一時間滅火,事後在議會道歉,顯然是受到社會輿論壓力,這也是台灣的公民力量的展現,不容政治人物討好選票扭曲歷史真相,造成轉型正義的倒退。張花冠的道歉晚了幾天,雖然不滿意,但可接受。畢竟政治人物失言,就要勇於致歉認錯,這已非一人之言,而是影響整個社會。 研擬規劃中埔觀光園區,實屬縣府大事,如果不慎處理,勢必造成族群對立,扭曲歷史真相,留給下一代錯誤示範。張花冠公開宣示未來吳鳳成仁地和吳鳳公園BOT之後,名稱絕不會用「吳鳳」,更不會有「成仁地」之稱,在縣議會留下歷史紀錄,也是再度確立吳鳳神話的荒謬錯誤。此次引起的政治風波,也是留給日後執政者教訓,不要小看台灣公民的智慧與力量。

以基督為元帥,慈愛為旌旗──基督少年軍團&基督少女軍團

◎鍾淑慧 第一個「基督少年軍團」(www.boys-brigade.org.uk),是1883年10月4日由威廉‧亞歷山大‧史密斯先生(Sir William Alexander Smith)於英國的格拉斯哥成立。 當時,史密斯與在基督教青年會(YMCA)工作的詹姆斯‧希爾(James R. Hill)和約翰‧希爾(John B. Hill)兩兄弟,一起在兒童主日學服事。看到主日學中這一群不大不小的青少年,既沒有人可以管教他們,過於旺盛的精力也無法安靜坐下聽聖經故事,更不喜歡老師用命令小孩的方式對他們說話,史密斯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感動。 史密斯有著優秀的軍官世家血統,祖父和父親都是優秀軍官,他本身也是從商的兼職士兵。他覺得,男孩子多半喜歡軍人威風凜凜的樣子,或許可以試試用遊戲中的紀律和體操的運動精神,代替讚美和禱告,來訓練這群放蕩不羈的青少年。因此,他邀請好朋友希爾兄弟,與他一起陪伴、帶領這群青少年,他們以希伯來書6章19節:「我們有這盼望,正像生命之錨,又安全又可靠,通過了天上聖殿的幔子,直到裡面的聖所」為根基,用基督教真理教導青少年認識並落實服從、敬虔、紀律和自尊。軍事化的訓練,不僅讓少年們更加成熟穩重,也教導他們以耶穌基督為元帥,參與這個世界扶弱助貧的工作。隨後少年軍團之宗旨得到許多地區、國家的認同,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成立基督少年軍團。 除了以男孩子為主的基督少年軍團,基督少女軍團(www.girls-brigade-scotland.org.uk)則因當時社會女權意識尚未抬頭,成立時間較少年軍團晚了10年。但是她們卻已開始思索如何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追隨者,並通過自制、敬虔和責任感找到充實的生活。生活原則是承認耶穌為救主基督,並在生活出展現出三一真神父、子、聖靈的榮耀。見證耶穌基督,活出祂的樣式,並有積極的基督徒態度。共同促進一個公正公義的社會,並尊重所有的人。 雖然英國基督教會的教勢有逐漸衰微的傾向,但我們仍可看到,各個以基督教為本的機構仍然努力堅持,本著上帝慈愛的精神、耶穌憐憫救贖的恩典以及聖靈交陪相通的動力,繼續將上帝與人的關係努力維繫,並繼續傳揚。盼望我們不僅可以帶著孩子參加這樣的聚會活動,期盼有一天孩子們也能被訓練、調教成為基督精兵,有軍團中的服從、敬虔的態度,生活中充滿紀律和精兵的特質。也期待他們可以成為朋友的祝福。 (作者為PCT派駐英國曼徹斯特宣教師)

揪團力量大

◎江淑文(新使者雜誌創意總監) 朋友任職某大生技公司,公司的銷售業務之一是有機農產品,這是一家上市、口碑很好、品質穩定的大公司。朋友數度問我,注重有機、無毒、安全飲食的我,為何不採買他們公司的食品與用品? 「大企業不需要我這個小咖來錦上添花。」當我跟朋友這般解釋時,朋友笑稱:「一個人的肚量有限,能吃多少?我們的業務量是要積少成多,公司可以做大也是積沙成塔。」我回應友人,「是呀,就是一個人能吃多少都是有限,所以我才更小心的使用自己肚子容量的配額!」這幾年我會進入有機、無毒、安全飲食,除了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外,如我先生常把一句話掛在嘴上:「寧願現在花錢買菜吃,不要將來花錢買藥吃。」最主要目的是支持在地栽種的小農與愛護我們的土地。 小農栽種的食材是當季的,而企業化的經營為了市場需求,會採取冷凍或是冷藏儲存,這個過程使用到能源,影響到環境。另外企業化的經營使用、開發大片土地,種植的過程就是傷害土地。在地小農以有機方式種植,友善耕作的方式,讓土地不再被污染。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化的經營,種植者本身仰賴科技與機器的協助過多,人與土地的直接連結減少,少了一種「情」在裡面。這個情份──小農與土地連結──是我最在意的,總能藉著食物傳達給我,用著感恩的心情領受每一餐的食物,在禱告中,享用食物、感謝栽種的人。 與周遭的人揪團共同購買,支持在地農業的行動,是一種互助、分享的方式。兩方都能獲利,我們買的人吃到更新鮮有保障的食品,農民不必透過大、中盤商而直接獲利。揪團的共同購買更是最直接減少食物里程數的行動。 我除了加入已經很有制度的主婦聯盟合作社之外,在教會、辦公室、家族和朋友之間,或是藉由網路,不認識對方,只是人家邀約,或是有人網路上貼了訊息,常會揪團,扮演救火隊,包下當期某個小農或是社區的農作物,比如:支援剛起步的小農、不知如何推銷自己的小農、遇到天然災害以致賣相不好被退貨的小農,「吃」下這些農產品。 在當救火隊幫忙消化小農產品的這方面,常常有意外的驚喜,吃下自己習慣的食物以外的東西,單單是今年,吃了柚子、小米、百香果、米、水果玉米、油蔥酥、很有風味的小米粽等等,目前還沒有踩到地雷。在這新鮮的嘗試中,再一次的感謝上帝讓我們人與人之間連結,用這般「食物鏈」的連結方式,讓我們人與人、人與土地連結在一起,讓大地滋養我們,耕種者與被餵養的人重新領受主所賜予的土地。 如果有機會,請你嘗試看看,關心一下你所在地區的小農,支持他們對土地的用心,最大的獲利者將會是你自己吃進去、屬於自己的健康。

諸般勤勞都有益處

&nbsp儘管大家都明白「行行出狀元」,然多數人判斷一個人的成就和地位,幾乎還是以學歷、職業為依據。難道這才是人生成就和價值嗎?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古代科舉制度下,文人登入仕途、功成名就的鮮明寫照,更是窮人和庶民透過讀書,得以鹹魚翻身的機會。是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自古便深植人心。 讀書之目的並非為升官發財,乃為獲取知識、培養品德、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展現知書達禮的風範。然在科舉制度與政治專制下,卻成了求取功名利祿的最佳途徑,進而使士人成為政治的附庸,導致「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民主化之後的台灣,「當官」已不再是集「名、利、權」於一身的成就象徵。有人曾以「官不聊生」來形容現代為官者的處境。由於大學的不斷增設,今天的大學生,已不再是過去人人稱羨的「天之驕子」。如今,因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不斷攀升,不光是大學畢業生,連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要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已屬不易。目睹台灣時下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窘境,除了教育政策出現缺失,又教育體系缺乏教人勵志的責任之外,台灣人崇尚學歷、競逐名利的價值觀,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為求得穩定工作,許多博士爭搶鐵飯碗,不惜「高資低考」轉考公職,甚至連無學歷限制,月薪不到3萬元的初等考試,今年也有20位博士報名,可惜全數落榜;連鐵路特考的佐級鐵路道工班考試,今年也有6位博士報考,僅有1位被錄取。 高學歷者願意放下身段,從基層做起,也是好事。畢竟工作不分貴賤,每一種工作都是神聖的,猶如箴言所載:「諸般勤勞都有益處。」(箴言14章23節a)唯有腳踏實地,人才會謙卑,進而實踐出耶穌所教導的真理:「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23章11~12節) 身為牧師的兒子,曾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詩人作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曾說:「生命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怎樣安排此生,卻是我的責任。」人若能在自己的興趣上找到工作,使之產生意義,進而貢獻社會,即使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人人稱羨的「高尚」職業,或是當官的成就感,人生還是會充滿著價值,因聖經告訴我們:「諸般勤勞都有益處。」

普世運動的建築師Omega Bula

◎盧悅文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2004年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迦納年會的時候,由WARC前婦女事工幹事派翠西亞(Patricia)介紹讓我認識。她有一股威嚴氣質會讓你心生敬畏,知道眼前這位頂著卷髮、身材中等、兩眼炯炯有神的非裔女性,絕非等閒之輩。 Omega Bula,大家都習慣直接稱她Omega。來自非洲尚比亞,一位平信徒,自1990年以自身在AACC(All Africa Conference of Churches)工作以及自己的處境經驗參與1997年的WARC Debrecen年會討論議題的籌備,並主導女性與經濟兩者之間錯綜複雜的議題討論。自此之後,Omega與WARC所有經濟和性別公義議題息息相關。因為她與其他人的大力鼓吹和努力,2004年WARC的〈亞克拉信仰告白〉(Accra Confession)正式宣告並譴責當今建立在剝削貧窮者之上的經濟體系是一種罪,而追求人類社會與經濟公義也成了WARC與日後WCRC在公義與神學事工規劃的主要核心。 Omega在AACC卸任之後離開肯亞轉往加拿大,參與加拿大聯合教會(UCC Canada)的社會正義事工,也因此展開了加拿大聯合教會參與普世宣教組織的所有與社會正義有關的事工。不論是WCC的「克勝暴力10年」,或者是WARC的〈亞克拉信仰告白〉,UCC以及Omega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代表UCC參與在普世宣教組織當中,不管是工作人員或者諮詢委員,只要是抬出「來自於UCC」,就像是掛著「品質保證」般的值得信賴與可靠。 例如WCC前青年幹事Natalie Maxson、前總幹事Chris Ferguson,與現任多倫多Knox神學院院長Dorcas Gordon。也因為Omega,更多傑出的非裔平信徒女神學家,例如來自南非的Dr. Puleng LenkaBula,可以參與這些普世宣教組織的事工內,對當今世界經濟體係造成整體人類社會更大範圍的不公義,提供了更新、更具流動性以及戰鬥力的信仰反省。 Omega對普世改革宗教會的另一貢獻,則是協助幫忙規劃新誕生的「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10年宣教方向,以清楚的策略目標,透過聯盟目前不到10位的同工,加上30幾位執行委員會執委的能力,共同推動全球改革宗教會賦予和交辦聯盟該做的宣教事工。她深信,WCRC被呼召致力於改變當今不公不義的世界,而要達成此願景的主要方法,就是必須讓神學「腳踏實地」、而非高高在上、像是飛在雲端。她認為,上帝呼召我們要行公義,因為上帝就是關乎於(關係的)破碎。(God calls us to do justice because God is about brokenness.) 日前,她宣布即將自UCC退休,並搬回尚比亞繼續投入教會的性別公義事工。在此,謹用這個小專欄感謝這位鬥士:謝謝她對於社會公義議題的參與,也謝謝她對於性別議題的投入,更謝謝她源源不絕的戰鬥力,不斷地提醒著我們:追求上帝國的實現是永不停止的。...

蘇格蘭不在英國

◎李怡道(專業家庭煮夫,暫居英格蘭) 那是一個晚飯前的小酌。「哈哈哈,我們三國都一樣,都是強國旁的弱國。」加拿大訪問學者喝了一口啤酒,笑著說。其實來到蘇格蘭後,有一種微妙的感覺,不大真確,但又好像有這麼一回事。 第一次有這個感覺,是搬家的時候。我們的尋屋過程談不上不順利,但也多有耽擱。尋屋的那幾個禮拜,雖然人在愛丁堡遊走購物、約仲介四處看屋、註冊、繳費、開學,好似一切都在進行,但因為一家四口的長期住處一直還沒解決,連帶小孩的小學也就無法著落,心情總是無法踏實。蘇格蘭於我們還沒有意義,全靠英格蘭學得的技能應付。 幾經波折,終於與仲介簽了租約,拿到鑰匙,進住這間屋子。把行李開了,安頓大小,家徒四壁。隔天,我坐上南下搬家的大發財車。幫忙搬運的中年男子不大說話,就靜靜地坐著,悶了就點一根菸。我心裡盤算著家當上來後可如何安置,想像安定的可能,悶了,也點一根菸。主辦司機可能也不想3個男人撐在大卡的前座枯悶5小時,也點了一根菸,找話聊天。 「我上次去幫幾個中國學生搬家,看到他們宿舍有個告示,只以中文書寫,我問他們是什麼意思,他們說是『請勿摔門』。怪了,人人都會摔門啊,這告示竟然只寫中文,連英文都沒,莫非是只有中國學生愛摔門?」 「我並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愛摔門,但只寫中文?那裡只住中國學生嗎?還真是不公道。」 「就是就是。嗯,所以你不是中國來的?」「台灣。」 「喔~你們是『真的』中國耶!」 說真的,我從未遇到一個外國人在這事上反應這麼快,一聽到台灣馬上知道我們是「『真的』中國」,這司機大哥不簡單。 就這樣順著話聊,從我的研究計畫聊到蘇格蘭的教育,從蘇格蘭的教育聊到英蘇關係,原來他老大是蘇獨的支持者,大學在愛丁堡大學學西班牙文和歷史,畢業後當了幾年陸戰隊,對國際關係有一定的理解,對蘇格蘭歷史地理也頗有涉獵。沿著路往南,萬一話題停了,他老大就指東指西,跟我介紹這山的名字、這水的名字、這山谷的名字,這路曾是羅馬人北征的道路,這林是一戰後開始密集種植的經濟林,林相密集,對生態並無助益等等。 嗯,蘇格蘭。 幾週後,總算敲到時間與2號指導老師見面。2號指導是蘇格蘭愛丁堡在地人。既是指導老師,免不了會說些功課、未來、計畫什麼的,他看著我的履歷,問到:「咦,這篇東西跟台灣獨立或者中台緊張是否有關?」「哪一篇?」「這一篇。」他指著幾年前被收到某個文庫裡的一篇雜文題目。怪了,那題目是句漫畫台詞,連這他都會聯想到那去,這老師不簡單。 就這樣順著話聊,從台獨聊到蘇獨,從獨立與階級運動的矛盾聊到獨立對社會政策改革的利弊,從對工黨的失望聊到反核電反核武等等等。 喔,蘇格蘭。 前幾天,2號指導老師和加拿大訪問學者有一場加蘇兩國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的對談會,會後我們3人去學校旁的酒吧喝一杯。加拿大也有分離主義者,3人飲酒閒話,話題又繞到這個方向。「一次,在一個關於魁北克獨立的記者會上,台上的老大只肯說法語,英語發音的記者全部碰硬釘子,根本問不了問題,得不到答案。」加拿大學者喝一口酒,繼續說:「這時候一個蘇格蘭記者舉手,用蘇格蘭腔說:『Can I ask a wee question?』『Yes, please。』這老大很和善地用法語腔英語,回答了他的提問。」 我們3個哈哈大笑,把酒乾了,解散,淋著雨回家。 我在蘇格蘭,不在英國。

求均平,而非均貧

&nbsp近日勞保基金可能提前破產的新聞,引發社會檢視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差異與不公平。勞工與軍公教人員相比,相同條件下退休,軍公教所得替代率約是勞工的兩倍,甚至可能領得比在職時還多。 勞保、軍公教保險,甚至農保等制度,各有其時代背景,然而媒體披露台灣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動輒8、90%,甚至超過100%,高居世界第一,政府總負債高達新台幣23兆元,占GDP比率逾160%,比希臘更嚴重,已瀕臨破產。值此之際,退休軍公教人員可領年終慰問金的議題又引發爭議,拿年輕人所繳保費養老年人,未來卻無法支付這些人的退休金,引發不同階級、世代對立的氣氛。 聖經中有400多處提及貧窮問題,甚至對照顧貧窮人的教導比傳福音的教導還多。除了在律法書陳明對窮苦人的照顧,許多先知更批判不公義的社會、司法及政權;路加福音也將焦點放在對貧窮人的態度上,要求基督徒對貧困盡責。這些例子在在說明,我們若要按聖經標準生活,必須同時對政府政策、社會議題與個別關顧有感,致力營造更合神心意的生活方式。 從社會角色來看,公務員乃「不事社會生產」的職業,其功能為管理國家職能、協調資源分配、創造生產環境等,讓優秀的企業、個人能在國家中發揮功能,提高經濟能量。因此,公務員應質精量少,以釋出更多人才、勞動力於社會中從事研發、生產工作。同時,個別公務員不應成為錯誤制度的受害者,承受不公不義之罪名。 然而,目前台灣對公務員高於社會水平的待遇,吸納了過多原本應該在社會中打拚的人力,並牽制了15萬名公職考生投入社會服務的機會。檢討不合宜的制度是當務之急,但目的不是要求拿比較多錢的人吐一點出來,讓大家「均貧」,而是想辦法創造更合理的「均平」,將資源從生活較優渥的一方轉移至更需要照顧的族群,讓軍公教也好,勞工與農民也好,都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這種管理全民財富分配,也才是公務員的責任。 哥林多後書8章13~14節中,保羅說:「我不是想加重你們的負擔,來減輕別人的負擔。既然你們現在富足,就應該幫助那些貧窮的。到了他們富足而你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你們。這樣雙方面都有機會互相幫助。」反對現行的軍公教福利,並不是仇富,也不是「見不得人家好」,而是落實信仰中「多收沒有餘、少收沒有缺」的生活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