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也來印報紙:世界傳道會(CWM)國際青年TIM

4月11日上午,世界傳道會(CWM)國際青年TIM的12人來到教會公報社體驗手工印刷。TIM全名為Training in Mission,連結世界各國教會青年到不同國家去學習與服事,2014年第一站先到台灣5個月,然後再去吉里巴斯、紐西蘭。 帶隊的TIM執行幹事張洵宜表示,TIM的成員皆為大學畢業的青年領袖代表,2014年這一批包括1位擁有牧師資格的傳道人、3位神學生,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首次承接TIM活動,自2月至7月帶這群國際青年認識台灣及本地的宣教實況。 當日由《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導覽解說、張洵宜翻譯,TIM青年對於印刷版之一的「福」字代表的意義格外感興趣,幾位青年表示印出來的字要送給教會或家人,當做是從台灣帶回去的祝福。另外,他們對於用白話字寫的「廢核」代表NO NUKES也產生高度關切,目前這已經是全球共通的議題,TIM青年紛紛表示認同。 當中有青年問起《台灣教會公報》的發行量,並好奇在網路時代,閱讀報紙的人數是否受到影響。方嵐亭回應,目前公報多元發展,已建置有TCNN新聞網站、youtube多媒體影音、臉書粉絲團等,透過新科技讓文字報導傳揚更廣,但報紙仍是不可缺少,持續接觸教會人數較多的中高齡階層,並保持紙本印刷既有的特色。 印刷機體驗活動採團體預約,每人100元,含50元公報社書房折價券、精美資料夾等,公報社也可代為「湊團」,只要約10人就有專人導覽,帶大家感受道地原味的手工印刷。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文圖/陳怡萱)

我們也來印報紙:台南一中教師、屏東中會鹽埔教會

【陳怡萱台南報導】這個禮拜有兩個團體來體驗手工印刷,分別是3月25日下午來訪的台南一中國文老師21人,以及29日上午來訪的屏東中會鹽埔教會40人。 台南一中國文老師林皇德表示,身為老師除了教學也必須不斷進修學習,因此每學期安排3次的校外研習活動,這次是本學期第1次,行程包括台南知事官邸、台南神學院、教會公報社,主要讓各位老師認識在地的文化事蹟。 當日由《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導覽解說,從印刷機的歷史帶到長老教會在台南的貢獻等,並介紹以創報者巴克禮牧師為名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如何從荒地、垃圾場蛻變成現在的自然生態公園。 幾位老師對於台灣印刷術的發展十分感興趣,表示在學校教科書上寫的通常是中國的印刷史、裝禎史,這次到公報社來得到新的啟發,之後也想帶學生來學習體驗。林皇德說,文字記錄與傳播知識,扮演重要角色,面對台灣第1台印刷機及第1份報紙,更有如此感受。 而29日下午來到公報社的鹽埔教會會友,年齡分布很廣,有成人也有青少年與幼童,因人數較多而分成兩組進行,一組先聽歷史導覽、一組先認識印刷機。青少年對於曾發生的「沒收公報」事件及手工印刷的繁雜程度感覺新奇。 印刷機體驗活動每人100元,含50元公報社書房折價券、精美資料夾等,採團體預約,公報社也可代為「湊團」,只要約10人就有專人導覽,帶大家感受道地原味的手工印刷。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攝影/陳怡萱、林家鴻) 台南一中國文老師體驗                                                                       鹽埔教會會友體驗    

我們也來印報紙:屏東中會崙上教會

【陳怡萱台南報導】2月7日下午,屏東中會崙上教會23位青少年成長班的師生到公報社體驗復刻版的首台印刷機。教會牧師陳怡真表示,青少年成長班的孩子幾乎都未信主,這次利用寒假舉辦3天2夜靈修生活營,帶小朋友到台南、高雄走走,體驗搭火車與捷運、逛街,也安排宣教歷史的導覽。 一行人來到公報社先到會議室觀賞公報社簡介影片,由《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親自接待、解說,之後到1樓書房認識復刻版印刷機及操作體驗。由於剛過完舊曆年,體驗印刷用的鉛版「福」字大受歡迎,小朋友對每一張印出來產生不同效果,感覺新奇,也明白手工印刷的不容易。 離開台南後,崙上教會一行人前往高雄,住宿於壽山中會鳳屏教會,週日也在那裡參加主日禮拜。陳怡真說,這些孩子多數未信主,藉由這次生活營安排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歷史、培靈、參加禮拜,在玩樂中體驗信仰的多種面貌。 印刷機體驗活動每人100元,含50元公報社書房折價券、精美資料夾等,採團體預約,公報社也可代為「湊團」,只要約10人就有專人導覽,帶大家感受道地原味的手工印刷。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攝影/陳怡萱)

台北國際書展》沙龍座談 打出台灣品牌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北國際書展2月9日中午一場沙龍座談「台灣還是好品牌嗎?」,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與生態作家劉克襄對談。蔡英文說,台灣人個性有拘謹一面,也有狂放一面,政府若能將台灣人的狂放性情釋放出來,台灣必能突破因自信不足而限縮的國際視野,發展出可打進國際市場的台灣品牌。 蔡英文指出,她從事國際事務第一線工作多年,感受到台灣人在國際上立足不易的無奈,原因是台灣受國際現實的政治限縮,使台灣人常自覺面對國際社會與市場,有走不出去的感嘆。她說台灣人產業技術水準世界一流,論起台灣人的專業能力,國際給予高度肯定,但問題是台灣專業人才缺少集體自信,導致台灣品牌難以得到國際認同。 她說台灣品牌要能進入國際的先決條件是國人要有集體自信,而這要由政府使力,才能看見改變;可是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已到了需大修程度,若沒花心思進行修復,台灣人的活力終究無法站上國際,台灣人將繼續對國際陌生,也繼續對政府感到無奈與無助。 她以墾丁蛻變為觀光勝地為例,指出墾丁融合台灣與西方的狂野,加上台灣人拘謹性格,打造出獨樹一格風味,成功吸引國際旅客;因此,該如何把台灣人狂野一面釋放出來,需要由政府政策協助國人突破自信不足的格局,相信台灣一定能發展出國際性的好品牌。

我們也來印報紙:台南中會南門教會週末營

11月9日禮拜六下午,歡迎台南中會南門教會60位週末兒童營師生,來公報社體驗復刻版的首台印刷機。帶領的教會長老曾敬堯表示,兒童營主題為「耶穌的腳蹤和台灣宣教師」,因此帶小學的孩子到教會公報社和台南神學院參觀。 師生分成兩批,一批先看公報社簡介影片,接待同工以有獎徵答方式與小朋友互動。另一批在公報社書房1樓認識復刻版印刷機及操作體驗。出生於數位時代的小朋友對手工印刷似懂非懂,但聽過說明後,很多人躍躍欲試,想自己動手「印報紙」。 曾敬堯指出,兒童營小朋友多來自社區,但老師總是直接講述聖經故事、帶孩子禱告。有位孩子曾跟家長去探視生病友人,那人家裡開道壇,孩子童言童語說:「我們老師說禱告有效!」後來那位友人病得醫治,也改信基督教。他認為教會辦兒童營就是要傳福音,因此校外教學就帶孩子來看跟宣教師有關的教會機構。 印刷機體驗活動每人100元,含50元公報社書房折價券、精美資料夾等,採團體預約,公報社也可代為「湊團」,只要約10人就有專人導覽,帶大家感受道地原味的手工印刷。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文/陳怡萱,攝影/李立伃)

我們也來印報紙:長榮中學信望愛社

這禮拜歡迎長榮中學信望愛社師生37人,來到教會公報社體驗復刻版的首台印刷機。長中校牧蕭怡君表示,信望愛社是為了介紹教會及基督教信仰的社團,每學期有5次到校外參訪機會,對學生來說「可以外出」是很大的誘因,因此有不少非基督徒學生加入。 10月16日上午由《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親自接待,簡介過公報社與印刷機的歷史後,這群國中生輪流體驗對他們來說「有點古老」的手動印刷術,分別印刷「福」字與《教會公報》創刊號封面。不少學生從來沒看過油墨印刷,好奇詢問印刷相關問題,同時才知道原來長榮中學和教會公報社有關係,而且都是「最老」的代表。回校途中,蕭怡君帶學生一起唸獲贈的資料夾上印的《教會公報》創刊號白話字,讓學生了解那些不是英文字而是台語,對羅馬拼音留下印象。 復刻版印刷機體驗活動每人100元,含50元公報社書房折價券、精美資料夾等。考量油墨倒出後就無法回收及時間安排,原則上採團體預約,但若散客有興趣參與,公報社也可代為「湊團」,只要約10人就有專人導覽,帶大家感受道地原味的手工印刷。請洽:06-2356277轉131李小姐。(文/陳怡萱,攝影/張洵宜)

台灣我愛你--台北東門教會2013快樂兒童少年營 

◎陳政博 台北東門長老教會準備了8個多月,終於在7月1日展開為時10天的「2013快樂兒童/少年營」,每天有400多位兒少學生和工作人員參加。 這項活動已連續舉辦7年,不僅邀請教會內外的孩子參加,也為家長預備進修課程,共同接受上帝的賜福,教會用心與盡心,實在值得讚揚。 我為了讓兩孫女接受基督教的信仰教育,特別從台中去楊梅接她們,再到台北住在親戚家,讓她們參加為期10天的營會,天天報到。 雖是陌生環境,但一到教會,就有數位青年熱烈迎接,隨即帶往合班教室,讓人備感親切。上課後,老師帶動唱,教本期的主題曲〈台灣我愛你〉,輕快的曲調、淺顯而生動的歌詞,深深吸引人。接著是合班敬拜與分班教學,最後在禮拜堂合班教育。 早自8個月前,台北東門教會便組成編輯團隊,開始商討本期的主題與課程內容。他們分別編寫9課的教材、劇本、詩歌(最後一天是複習),然後送印,並練唱、帶動唱、排戲、試教等,最後才得以完美呈現在學生、家長和上帝面前。他們分工合作,只為宣揚上帝的愛,也讓參加者體會前人犧牲自己而留下的愛,進而愛自己、別人和台灣。 唱著〈台灣我愛你〉,細細思想歌詞,我們真要為「飲台灣水,吃台灣米」感謝上帝,台灣雖小,卻是上帝賞賜的美麗之地。尤其唱到〈滿滿有疼的何義士〉時,我幾乎要感動落淚,何義士宣教師從義大利來台灣,終生獻身澎湖的醫療,正如歌詞所述:「他的疼心親像大海」。10首為這次營會創作的詞與曲,充滿了愛心,也喚醒人們的愛心,感念上帝賜下處處有愛的福爾摩沙台灣。 會場還有一些阿嬤或媽媽,負責服務學生與家長,可見台北東門教會為這項活動總動員,讓教會也蒙上帝賜福。教會不僅免費開放此項活動,還出錢贈送歌曲CD片給每一位學生,種種用心也吸引某些教會用遊覽車或轎車帶學生參加,台北東門教會無私分享精神難能可貴。 我還得到一本教會公報社印製的《台灣我愛你》教學資源手冊。從頭讀到尾,令人敬佩。公報社配合台北東門教會,連續7年編印《小彼得》教學資源手冊和教學多媒體光碟,免費贈送各教會。公報社同工於忙碌之餘,犧牲時間與精神編輯該手冊,包括破冰活動、學習單、招生海報、美勞設計、系統設計……,他們的奉獻,讓各教會得以輕鬆地運用現代化設備教學,實在叫人感動。 20多年前,我當主日學校長期間,曾舉辦6項不同性質的育樂營,開放非教會的學生參加(3天2夜,酌收費用),由師生48人增到309人。每年總要抽空忙著接洽場地、編印手冊、準備詩歌、故事、聖經等,活動結束後,還要贈送感謝函與相片等。真是感謝上帝,感動教會姊妹相助,還有會外人士協助,才能完成任務。因為這些經驗,我能體會台北東門教會與公報社兄姊的苦心與辛勞,願上帝賜福他們。  

為愛寫作,如春風吹過

◀全體合影。(攝影/陳韋鑑) ◎鄭夙良 懷著忐忑、緊張的心情參加去年教會公報社在新竹聖經書院舉辦的寫作營。幾年前因狹心症接受心臟繞道手術後,身體狀況一直不很穩定,前年缺席了,去年不願再失去機會,趕早報名。 出發當天早上,我還是含過兩顆硝酸甘油錠,下午再出門。還好主辦單位很貼心地安排好行程,到新竹走出車站就看到有人舉著寫作營的牌子,於是我與一群未來的同學很高興地搭上接駁的廂型車。沒想到當我用力將車門拉上時,右手臂竟然卡在車門與座椅之間,因為用力過猛,手腕傳來一陣錐心之痛,心想應該忍一忍就過去了,初來乍到,大家都不熟,不好驚動大家,更不願才剛開始就掃大家的興,於是忍住連哼都不哼一聲。但是手腕迅速地腫起來,竟痛到動彈不得,這下子我還怎麼上課? ◀講師鄭金川。(攝影/黃以勒) 放好行李後便開始上第一堂課,講師是鄭金川先生,以「愛像風吹」為主題,談到用文字來敘述上帝的愛,書寫的技巧則以十部曲來論述,他的講解精彩而深入淺出,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只是我的右手痛徹心扉,根本無法握筆,無法專注聽課,只好問學校有沒有醫務室,想討些止痛藥來治標,沒想到學校只當營地,根本沒有保健室。 同工放下手邊的工作,打電話詢問骨科診所,然後和一位弟兄送我就醫。我們都對新竹市不熟,繞來繞去,終於找到中醫診所貼膏藥,拿了止痛藥。 回到教室,第一節課第一、二部曲「文章需要載道」、「善用隱喻」就要講完了,還好沒有漏掉太多,可是不能記筆記,光憑著LKK的腦袋,不知能記得多少,眼看著這一回損失大了。參加寫作營,手卻不能寫,不管多專注,所聽的大多奉還給講員了,可惜。 接著是欣賞詩歌〈愛如風吹〉: 愛親像風吹 輕輕放阮飛  天頂的上帝 永遠牽著阮的線 風吹永遠袂失迷  ◀鄭金川老師所說,愛就藏在細節裡。(攝影/陳韋鑑)   休息前同工告訴大家我的手受傷了,請一位年輕學員幫我提行李,並交代我的室友特別協助我,讓我成為關注的焦點。有人為我禱告,也有人探詢我受傷的經過,我的室友無微不至關照,幫我拉拉鍊、開櫃取物、開行李。第二天吃飯時,我不用盛飯、不必洗碗,甚至結業後各自回家時,有人幫我將行李提上火車,安置好才去找她自己的座位,正如鄭老師所說,愛就藏在細節裡。這是秋天,可是我感到春風陣陣吹來,吹進心坎裡! 我在火車上考慮,應該去照X光,只是拖著行李比較麻煩,是否先回家再就醫?此時手機響了!「妳去哪裡了?整天找不到人!」是家住台北的老弟,經常回台南老家住幾天,每次碰到我要上醫院掛急診、住院,他總是及時出現,幫我在家屬欄簽名,這回他又時間拿捏精準,剛好來車站接我去醫院!是神安排好的,上帝真是「甲我惜命命」。 第二天,國中輔導主任來電提醒我要去學校向學生們說話,兩個月前答應的事了,她要我去兌現諾言,慘了,我命休矣!剩下一個禮拜可以準備。啊!有了,寫作的十部曲也可以應用於講稿,題目是「阿婆仔講古」,我用第四部曲「要寫熟悉的東西」,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學生,這是軟題目,軟題要硬寫,可以嘗試以人生規劃當架構,鋪陳熟悉的事,敘述自身的奮鬥過程串場,現學現賣。  當天早上,我開著代步的電動輪椅直達操場,爬上司令台,面對1000多名師生,舉起上了石膏的右手:「我的手骨折,上了石膏,人的一生總會碰到無數次的創傷,每一次創傷都有一段血淚交織的故事……」自我介紹完,略談臉書、iPhone建構共通的語言,接著我問學生:愛不愛聽故事?愛不愛作夢?有沒有好奇心?對自己的將來有沒有規劃?我以小時候父母講故事總在高潮時中止的手法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談到愛因斯坦說:「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不過我有好奇心。」再以李遠哲在亞太科學家會議中說的話暖場:「年輕人的前途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開始了我的談話。2、30分鐘下來,我自我感覺良好,感應到全校師生似乎都與我產生共同脈動。 當天下午志工服務單位向我邀稿,寫讀書會分享的書,這本書談到台灣教育種種問題,政策的錯誤、家長的迷失、學子對前途沒有目標,是硬題目,要如何軟寫?於是我將讀書會分享的精采片段摘錄下來,穿插夥伴們教育兒女的心得、成果,竟也變得活潑輕鬆。 希望自己越來越能充分表達想法,將上帝的愛透過文字像春風宣揚出去,吹進許多人的心坎裡。 ◀將上帝的愛透過文字像春風宣揚出去,吹進許多人的心坎裡。(攝影/黃以勒)

傳承信仰的產業

全國客家基督徒靈修會 ◎曾惠花 有幸參與2012年10月於南投日月潭舉辦的全國客家基督徒靈修會,大會主題是「屬靈的產業」。張資寧牧師和我受邀連袂以「信仰的產業」演講。有感於大會圓滿溫馨的安排,讓與會者領受豐盛饗宴,在此摘錄點滴回饋。 新以色列民 10月9日晚上,由客宣主委曾昌發牧師專講「客家文化產業」,提及日本學者高木桂稱客家人為「東洋的猶太人」。從飄流歷史、民族苦難、族群特性來說,客家人確實很像猶太人。客家精神乃勤儉簡樸、冒險進取、剛愎硬頸、團結忠義,也注重教育。猶太人因信仰真神上帝,在全球有優秀、驚人的傑出成就,期勉客家人也在信仰追求上精進蒙福,成為「新的以色列民」。 結束第一天的節目前,大會介紹來自全台各地與會者180餘人,來自花蓮、台東的兄姊尤其難能可貴,坐了10個鐘頭遊覽車才抵達會場,這趟路可真遙遠啊! 成員介紹到最後時,竹田教會蘇頌榮牧師提著大蛋糕上台說:「今晚我們要慶賀一對10月10日結婚週年紀念日的夫婦。」在一陣訝異與遲疑中,我倆受邀上台,感謝大會貼心安排,真令我們驚喜與感動! 10日的專題由鄭宏志長老主講「管家與理財」,他提到耶穌的38個比喻中有16個與錢財有關,聖經中有2350節經文與財務相關,可見管家與理財受重視的程度。若不知道與理財相關的真理,便得不到財務自由,主要求管家忠心,好好管理主人交託的財務。而我們所有的財物主權都是屬神的,人只不過是管家,上帝的主權是百分之百,而非十分之一。人有吃、有穿就當知足,這個管家觀念是所有屬神的人需要接受並學習的。 人生終極的產業 11日上午由我們夫妻倆共同主講「信仰的產業」。信仰是身心靈生命終極的產業;人因著信與上帝國有分,因著信仰連結了屬天的國度。人們汲汲營營經營文化與經濟、財務與屬地的產業,有一天這些終究會過去,都得放下不再擁有,只留一口氣至生命終點,「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詩篇90篇3節)我們要用心經營信仰的產業,隨時預備好自己,歸回上帝。 先父曾應芳長老出生屏東竹田二崙村,即曾對巴克禮牧師潑糞的村庄。他3歲喪父,小學畢業後就讀台南長榮中學,雖年少稚齡,聽見福音如獲至寶,欣然接受,信而受洗,隨即返鄉,引寡母歸主。「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5章8節)中學畢業後考上全國普考,參與公職,正應驗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章10節) 先父終其一生熱心追求上帝國、積極參與教會服事,曾參與設立竹田教會,對中會事工亦不遺餘力。中壯年時為了一家9口生計,離鄉背井到台北身兼數職。 先父不重男輕女,辛勤盡責養兒育女,視子女的信仰與教育為重要的事,並盡可能送子女到教會學校就讀。我國小畢業後,即送我就讀淡江中學6年,盼我能在寄宿生活與宗教教育下受薰陶,之後我也確實接受神學訓練成為傳道人。可惜,父親在我神學院畢業前,一日清晨騎機車上班途中不幸車禍身亡,得年59歲。 信仰是生命終極的產業,以清心經營信仰產業者,必改變人生方向與目標,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及生活型態。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乎人生終極的產業,通往屬靈國度的路上,你擁有屬靈的產業了嗎?別忘了,「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聚斂食糧備冬藏

第29屆台灣愛修會心得 ◎林翠珊 原本計畫2013年深居簡出,年初卻接到台南淑敏阿姨的來電,她力邀我參加愛修會,情辭熱切,讓我無法拒絕。不過我沒什麼特別期待,由於娘家媽媽也去,就當是參加母姨會。 後來淑敏阿姨說她監獄事工有事,第2天下午才來,又說愛修會眾多老者,希望我這「少年人」可幫點什麼。這下子我更沒期待了,甚至有點憂心我這手腕開過刀以致手無縛雞之力的「裝少年」,屆時如何化身童子軍行善去?還好一路有身強力壯的「真少年」──帥哥Andrew主動熱心服務,否則就穿幫漏氣了! 置身銀灰髮海 到了會場,放眼望去一片銀灰髮海,令我甚是稀奇。在我10多年全職媽媽的生活圈中,不是婦孺就是青少年,就算陪媽媽到教會的長春團契也是來去匆匆。第1次躋身在那麼多「人生七十才開始」的人群中,而且要相處3天2夜,真是奇妙經歷。 那一瞬間,一首歌跳進腦海搭配眼前景象──「人生七十才開始,八十不稀奇,世間九十滿滿是,一百笑嘻嘻。六十還是老小弟,五十是嬰孩,四十睡在搖籃內,三十才出世。」看來我不僅當童子軍,這幾天的愛修會,還可倚小賣小當「小Baby」呢!不過,當日下午參加者齊聚禮堂進行開會禮拜後,我就知道自己戴錯眼鏡了……。 眼前這些台灣或日本的年長牧者和主內兄姊,即便腳步危顫、言行徐緩,有的甚至坐輪椅或耳掛助聽器,卻仍秉著受教的心和願意聆聽的耳參與盛會,在信仰追求上亦步亦趨,如詩篇73篇26節的寫照:「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而且他們所表現對基督信仰的堅毅與確信,無不顯出經過年歲釀成與時日積累淬鍊過的信心。有別於時下年輕信徒的激情外放,讓我這第一代基督徒視為榜樣,也使我對這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更起敬畏的心! 除此之外,年長牧者們一個個謙讓內斂、尊主為大的態度,忽然讓我自慚於向來的魯莽率性。還好愛我、創造我的神是慈愛的,祂總知道我們個人在靈裡的身量,總是笑臉一旁,等我們清醒過來「自己情願」地追求祂,讓我大得激勵!        新眼光眼鏡 身為台灣人,成長於老蔣時代,小學在班上說一句台語要罰1塊錢,母語從此漸行漸遠。倒是這次參加愛修會,學會多首華語與台語詩歌,藉機練習以母語抒情讚美我們的神,是個意外的收穫。尤其第2天在新竹青草湖畔的早禱會,領受羅榮光牧師所主講的「舉目望山祈禱信望愛」時,湖畔白鷺鷥群或靜佇、或飛舞的優美景象,似乎呼應會眾在那幾天吟唱的〈耶和華祝福滿滿〉,斯情斯景真猶如「在地如在天」,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靈……。 有這副來自神的「新眼光眼鏡」,真的讓我看這次愛修會的人事物都好美麗、好可愛!包括我被編入的第9聖家族。 聖家族如神國度裡小花園的縮影,形色各異卻都映現神的榮美。我們的家長是與我淑敏阿姨在台南後甲教會監獄事工一起服事的秀卿姊,成員共7位,我是年紀最輕的「小妹妹」。看著緊張得講話會跳針的家長,聽著大家南腔北調的見證分享,讓我數度或逗笑或感動地飆淚,最棒的是在其中同證神的信實與恩典! 滋潤生命秋雨 1992年復活節受洗的我,今年邁入第21年。 如果將重生後的人生也分四季,那初信的第1個10年,如沐春雨澆淋,有著萌芽展枝的喜悅;第2個10年,熱烈追求認識神,常因愛癲狂莽撞,如溽夏酷暑中的躁進;那再接下來的10年呢?是否要進入聚斂倉糧以備冬藏的秋季?此時,在愛修會操練與學習的,似乎正是我在進入這個冬季前需要建立與預備的。 第29屆愛修會的主題是「在苦難中的勝利」,引用的經文是約翰福音16章33節。3天2夜的愛修會流程,一個接一個主題如主所賜,成為此季滋潤我生命的陣陣秋雨! 從第1天開會禮拜主禮的黃博仁牧師講「苦難與平安」,讓我省思苦難的起因與平安的確據;日本夏本惠牧師簡介愛修會時,鼓勵大家每天早上5分鐘默想神的話,當下我即立志實行,接下來兩天清早5~6點和媽媽在禱告室時操練,靈裡果真大得飽足。 第2天羅榮光牧師「舉目望山早禱會」的講述中,我尋得日後遠眺山景的新動機與意義;上午透過以「信仰的地基」為主題,如屬靈結構技師的王崇堯牧師教我DIY鑑定過去20年所蓋的「靈命工程」是否穩當?下午日本的矢村信夫牧師馬上讓我知道如何以代禱取種泡水播撒,成為「屬靈的好農夫」。 第3天早禱會徐信得牧師主講「苦難中得勝利的代價」,他娓娓道來,卻重重敲擊我心。也讓我憶起10多年前在面臨人情利益與基督信仰的取捨時,因不願趨附妥協而遭邊緣化的痛苦經歷。如今事過境遷,一路恩典相隨,現又透過牧師所傳講的信息,得到得勝的確據,並堅固信心向前走! 跟從主腳蹤 總歸是愛。也就因著這份不強求、不苛責卻永不止息的愛,才有約翰福音21章15~18節所載,耶穌與彼得三問三答的故事。 在參加這次愛修會的期間,彷彿我也在受洗20年後,更認清自己的老我與人性,並經歷了我與主耶穌的問答,最後在耶穌的愛裡被征服,如19節耶穌對彼得說的那句:「你跟從我吧!」我也在心裡對祂許下了一個承諾! 愛修會合照                 鋸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