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揮灑創意與美的暑假

◎編輯室整理 知名畫家黃美廉因幼時罹患腦性麻痺而變成身心障礙者,生活極為不便。但她突破身體的限制,發揮美術方面的恩賜,得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藝術專科博士。雖然說話表達不流利,但她無論見證、分享、演講、教學,都散發特有的生命力道。 黃美廉從事美術教育多年,所教學生涵蓋銀髮族、專業人員或兒童,他們不僅得到美術技巧上的增進,也被黃美廉的生命力感動而改變。曾有家長表示,以前孩子眼裡只有自己,一整天也難得聽到他的聲音,但上過黃美廉的課之後,孩子在家習作時不但快樂得像一隻吱吱喳喳的小鳥,還會主動拿課堂上的作品給爸媽看,分享畫畫的心情。 黃美廉表示,開辦資優兒童創意美術營目的之一,是讓孩子藉著學習美術,欣賞與珍惜上帝所造的美麗世界。由黃美廉及助理們帶領對藝術有概念或有興趣的小朋友們進入名家作品,欣賞和享受大師級的畫作及雕塑作品,激發美感和創作潛能,帶給小朋友一種尊重、創新的藝術經驗,並透過團體學習促進思考能力及人際互動。 上課內容包括初級班的自畫像、神奇的面具、蠟筆與水彩的對話、綜合媒材創作、抽象畫、邀請卡、音樂與色彩、發表會;進階班的家人與我、對話與對畫、建築平面創作、建築立體創作、美術館認知綜覽、美術館參觀、雕塑創作、發表會。洽詢電話:02-23812131轉212。   指導老師黃美廉博士 知名旅美腦性痲痺畫家,美國洛杉磯加州州立大學藝術專科博士,自1995年起即教導美術班。課程結合豐富的藝術理論與個人對生命特別的體會,其創作煥發著熱情、活潑與創意,動人光采深受學生喜歡。  

心中的肉肉花園

許建國簡介 1978年生於台北,臺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現為木合金設計公司執行長。曾參與電影《海角七號》高砂丸號船模型道具執行製作,及桃園大溪方濟教堂主要十字架雕刻與鐵件創作公共藝術。             ◎許建國 圓 Globe 「圓」系列作品代表作之一,主題探討空間的穿透性,「若隱若現的窺視」是系列作品中重複出現的語彙。經由不同基本幾何造型的堆疊與組裝結構的變化,提供都市生活另一個感受生活空間的媒介,也就是「時間」與「空間」的組合,一種線性在空間中真實的存在,透過真實的和一個被包覆的虛實空間,讓二度空間的視覺經驗在三度空間中呈現。 肉肉花園 Fleshy Plants──Life of Paradise 仙人掌為多肉植物的一種,故暱稱「肉肉植物」或「肉肉家族」。自然界中常常有擬態的現象,如同人望著天空想像雲朵有無限的變化,作品概念就是以這種無限的想像結合植物樣貌幻化造型,讓人睹物思情。 透過不同材質的表現,體會空間的虛實意境,而室內空間就是透過盆栽擺設讓心思有所寄託,在最小的空間中表現最大的範圍。 不同年紀的人有著不同世代的主題,然而不變的是內心的衝動跟感受,回到過去記憶連接未來的想像,因此作品的內容跟記憶中的回憶相關連,串聯起內在生命風景的無限。 作品的製作方式是先透過泥塑或雕刻成型再運用金工焊接的手法,焊接螺帽成型,當中的造型還會再加上木頭雕刻結合成為一個小盆栽的雕塑形式。   名稱:圓 Globe 尺寸:120X120X120 cm 材質:木頭 年代:2004                         晶光 Dazzling Star 尺寸:13x13x25 cm 材質:木頭、不鏽鋼 年代:2011                         溶化的溫度 Temperature of melting 尺寸:75x60x150 cm 材質:櫸木 年代:2011                             不動如山 Rock-solid 尺寸:18x12x15 cm 材質:木頭、不鏽鋼 年代:2012                     酷夏 Cool Summer 尺寸:15x15x21 cm 材質:木頭、不鏽鋼 年代:2011

折弓斷槍,止息刀兵

◎陳必欣 在和平的日子裡,一般講到弓、箭或矢,會聯想到「光陰似箭」之類的成語。有趣的是,英文只說「time flies」,而不加上「like an arrow」3字,因為看不見、摸不著的時光,不會像一支有形象而具體的箭。而如果要形容時間飛逝正如箭快速行進,英文的說法要變成「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shot by a bow.」這是中英文大異其趣的地方。 弓與矢 然而,除了上述詩意的表達,弓與矢往往與衝突離不開關係。德國詩劇作家席勒(Johann C. F. von Schiller)晚年的最後巨作《威廉泰爾》(William Tell)是老少咸宜、家喻戶曉的故事。威廉是划船和射箭技藝超群的高手,曾在暴風雨中為一名農夫擺渡過湖,逃脫奧地利皇帝屬下總督格斯勒(Gessler)軍隊的追捕。有一天威廉和兒子在馬路上走著,路中豎立一根掛著格斯勒帽子的竹竿,凡是瑞士人經過必須向帽子行禮致敬。威廉因為不肯行禮而被帶到格斯勒面前,後者知道威廉是個射箭能手,就以一種極為苛刻的方式為難他,命令他把放在他兒子頭上的蘋果射落,否則處死他。 威廉果然把蘋果射成兩半,而小孩安然無恙,但他卻不小心掉落另一支箭。格斯勒要求他說明那一支箭的用途。威廉的回答是第一支箭若有閃失,此箭就會射穿格斯勒的胸膛。 幾經艱困波折,威廉在小船上趁風雨大作之際乘機脫逃,並且伺機暗伏成功復仇,圓滿的結局讓讀者大快人心。 弓或矢,在舊約聖經常被比喻為武力和權勢。耶利米記51章56節預言巴比倫的滅亡說:「他們來消滅巴比倫,它的勇士被擄,他們的弓弩折斷了……。」何西阿書1章5節則說:「我(耶和華)必在耶斯列平原折斷以色列的弓。」對照現代中文譯本可知其意:「我一定要在耶斯列谷摧毀以色列的軍隊。」何西阿書7章8節和16節,上帝分別指責以色列人是半生不熟的麵包,或譯「沒有翻過的餅」,又是扭歪或翻背的弓。另外,以色列人不悔改,則災難必臨到他們,撒母耳記下1章後半便有「弓歌」,是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所寫的輓歌,因為他們兩人都是弓手,即「bowman」或「archer」。 其實弓不離箭,箭不離弓。以弗所書6章保羅勸信徒要裝備自己,以信心的盾牌,抵抗邪惡者所射的火箭。這裡的火箭並不是rocket,英文稱為「burning arrows」或「flaming darts」也許較為貼切。 兩刃的劍 法國小說家兼戲劇作家大仲馬(Alexdre Dumas),曾經寫了很著名的《達爾達尼央浪漫三部曲》(D’Arlagana),第一部即〈俠隱記〉(The Three Musketeers),有中文譯為「三劍客」。其實這很容易引起誤導,因為書中劍客所用的武器不是劍而是musket,即毛瑟槍,是一種舊式的來福步槍。後來3個死黨聚在一起,也可暱稱為「三劍客」! 我們對少年大衛在比拉谷擊敗非利士巨人歌利亞的故事相當熟悉。撒母耳記上17章記載,大衛用一個投石機弦及一顆石頭就把歌利亞制服,踩在他身上,從他的鞘裡拔出劍砍下他的頭。 後來在大衛逃避掃羅期間(參考撒母耳記21章),他到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那裡,大衛身上沒有武器,希望亞希米勒幫忙,於是祭司就把放在約櫃後面那把劍給他了。這把劍正是歌利亞所擁有卻被大衛用來砍頭的劍。 再看士師記3章,左撇子士師以笏曾假裝向摩押王伊磯倫進貢。他將一把兩刃的劍綁在右腿藏在衣裡,對王說有機密事件奉告,打發王的左右離開,乘機用左手拔出藏於右腿的劍,連刀帶柄刺進王的肚子,成功謀刺。 但世上最尖利的劍莫過於神的道。希伯來書4章12節則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以弗所書6章保羅勸信徒要裝備自己,以上帝的話作聖靈所賜的寶劍也是相同的用法。 中文裡還有成語「劍拔弩張」,則是「劍」和「箭」的巧妙合體運用,對緊張情勢之描述可謂神來之筆。 西班牙的著名小說《啟示錄的四騎士》,是伊本納慈(V. B. Ibanez)的作品,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正當歐洲人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戰災難時,當時西班牙政治闇弱實力又萎靡,地理上更最接近大戰漩渦的區域。作者基於對人類的愛,把握住為自衛而做殊死戰的法蘭西民族,引用啟示錄中關於「四騎士」那段預言,來喚醒同胞對戰禍的認識和記憶,他用心良苦把書中的主角寫成兩個民族的混血兒。啟示錄6章1~8節所提到的四騎士,白馬騎士拿著「弓」,代表著戰爭中的征服;紅馬騎士接受了一把「劍」,代表血腥和殺戮,其背後蘊含不變的真理,沒有一個人、民族或國家能夠逃脫所犯的罪而不自食其果,其中是箭也好,是劍也好,只是用來象徵毀滅的工具或力量。 化干戈為玉帛 紐約聯合國廣場上有一尊工人模樣的雕像,正將一把劍打造為耕田的犁頭,告訴世人以賽亞書2章的預言,表達聯合國化干戈為玉帛的精神,不過這尊雕像由當年蘇俄捐獻,倒是一大諷刺。 2001年我和妻子去中美洲旅遊,在尼加拉瓜的首府馬拿瓜參觀一座和平紀念公園,園內有一塊來自日本廣島的大石頭,喚醒人們不要忘記1945年原子彈造成的災難。我們看見戰車、槍枝被融毀埋進水泥,只露出槍管,實在感到觸目驚心。 順便值得一提的趣事是,我們去參觀總統府時,由於尼加拉瓜和台灣有邦交,據說總統府的建築物還是台灣捐贈的。總統的衛兵聽說我們來自台灣,感到親切又高興,把槍枝交給了我,還和我合照!其實人們期待的是和平,向戰爭永久說「再見」 耶穌被捕時,西門彼得帶有一把刀,他抽刀出來砍掉大祭司的努僕馬勒古的右耳(約翰福音18章)。如果說耶穌重要的門徒都有暴力傾向,一般凡夫俗子又如何呢?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刀劍、有弓箭,戰爭何時能平息?我們何等期待以賽亞11章那一幅和平國家的光景:「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歡喜詮釋神的話語

《主是葡萄樹》                     艾瑪的福音油畫個展 ◎艾瑪 總有一個意念不斷在我腦海迴盪,使我不得不正視到底是來自神,還是我自己的想法?在我不斷為創作《五餅二魚》解說含意後,我相信神給我繪畫的恩賜,不只是帶領我離開公部門職場轉換跑道,也要我成為祂的器皿,為祂傳福音。因此,我開始創作福音畫作,過程中經歷的勞苦,都不能阻擋我持續前進。 開始進行福音畫作後,我持畫筆的右手扳機指開始疼痛,經常無法靈活持筆和擠顏料,其間曾中斷月餘,花了很多時間就醫復健未果。今年初動小手術後,仍斷斷續續輕微疼痛至今,但我依然歡歡喜喜依靠那加給我力量的耶穌,戰勝那執政的、掌權的、管轄幽暗世界的撒但,福音創作終於趕在6月前一個禮拜全數完成。神若喜悅我去做一件工作,祂必定賜給我夠用的力量和恩典。 本次展覽30餘幅畫作,主題皆取自聖經,將文字具象化;熟讀聖經的人,相信在看我的福音創作時,會充滿印證和與畫對話的樂趣。當然,觀者或許對畫作的結構與經文有不同的思維角度,但我認為畫家最重要的是本身要清楚知道自己在畫什麼、怎麼畫,又怎樣把神的話詮釋出來,並給畫作帶來豐富的生命力,給觀者帶來信心的強度和認識耶穌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雖然區區30餘幅創作根本不足以完全彰顯至高神的偉大! 畫得越多越覺得幾乎聖經新舊約每一卷都能以畫作來詮釋,是取之不盡的創作題材。我看米勒向著秋陽落日餘暉所繪的《晚鐘》,印象派畫家莫內枯等著冒蒸氣的火車,塞尚鑽研著桌上水果的擺放位置,竇加追逐著芭蕾女伶的身影,這些偉大的畫作充滿了畫家的靈魂,主觀且恣意地去詮釋這個世界。我希望自己也能有他們創作的敏銳及熱情、藝術風格的堅持,並盡心成就主耶穌的旨意,向萬民傳福音。   展覽資訊 時間:6月1日~6月30日 地點:台北市忠孝復興捷運站藝文廊北側 (4號出口,近SOGO百貨入口處) 更多資訊請參考網址:emmaartworks.com 【義賣所得50%捐給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支持1919食物銀行計畫】

從這裡到那裡

◎T&L 行天路 當「基督徒」(Christian)離開他的家,離開他所住的滅亡城時,他的妻兒在後面大聲叫他回去。但他卻用手掩住耳朵,一邊跑、一邊喊:「生命!生命!永恆的生命!」然後奔跑而去。這是我起初翻閱《天路歷程》時,令我最印象深刻的畫面。 我曾經為了求學離家、為了工作離家、為了旅遊離家,每天看到許許多多正在移動的人,也許走路、也許搭車,我總能想像他們的目的,能想像他們的離開與到達。然而,「基督徒」卻為了「永恆的生命」倉皇逃離他的家,甚至要掩耳抵擋一切挽留的聲音。他受到什麼拉扯?他想去哪裡?他為什麼痛苦卻又非如此不可? 若我們跟著主角「基督徒」的腳步,與他一起踏上旅程,我們的心也會隨著他所到之處一站、一站地發現,他的心嚮往的不是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而是遵行天城主人的心意,到祂的面前,住在那個完美、永恆的家鄉。 然而,這樣的嚮往和信心,需要經過許多考驗被淬鍊出來。這些考驗有一些不容易發現,像是世智先生(Worldly Wiseman)想用道德崇高來讓基督徒停下來,認為住在道德村就能安居樂業;多話(Talkative)、騎牆(Hypocrite)、隨波逐流(Opportunist)等看起來都過得很不錯,不會太辛苦,也不用太麻煩、不必太謹慎,但終究都是偏離正路,進到滅亡。有一些則是威脅、痛苦,像是沮喪沼、艱難山、死蔭幽谷、絕望巨人等,使基督徒幾乎要死、要放棄。然而天城主人賜更多的恩典,兼有傳道人一路的指引,有忠信和盼望成為同伴,更有曉諭之家的接待。最重要的,是刻劃在基督徒心中天城主人的話語及十字架,成為一路上隨時的幫助。 如果我們的心跟著基督徒離開了家、走過那些旅程,那麼我們也能與他一同在到達天城的時候流下眼淚。當天城的主吩咐敞開城門,說:「讓守信的義民進來。」當我們得以進入那門,將看見「天城像太陽那樣光耀奪目;街道鋪著黃金,在裡面走的人,頭上都戴著冠冕,手握著棕櫚枝和唱讚美詩用的金豎琴;還有長著翅膀的天使,口中不斷呼喊:『聖哉!聖哉!聖哉!我們的聖潔主。』」 奔永恆 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牧師曾說,領導是帶領一群人「從這裡到那裡」(from Here to There),無論這群人是3個人、30個人、300個人,甚至更多人,過程中,有些人會主張「留在這裡」,有些人則決定「去到那裡」。海波斯牧師的這個觀點,讓我想到出埃及記中離開埃及(這裡)奔向應許之地(那裡)的以色列人,想到離開天上(這裡)來到地上(那裡)的耶穌,想到《天路歷程》中離開滅亡城(這裡)往天城(那裡)邁進的基督徒,還有那天晚上我在教會門外遇見的一群國中生。 這群國中生有一個為首的孩子王,加上2個男生、2個女生,總共5個人,為首的孩子王看起來很聰明,說話時喜歡雙手插在胸前、上半身微微向後傾、外套披在肩上(可能他需要一件披風)。我跟他在門外聊了不少時間,此時教會活動快接近最後的陪談階段,但他就是不願意進來。孩子王不願意進來,當然其他人也不會進來了,於是我兵行險招用了激將法,對他說:「我覺得你是沒膽進教會,如果你進來我就跟你說我的故事。」 感謝神,後來這群小孩進來教會了。我讓大家圍成一圈,問了一些問題之後開始講我的見證,漸漸地,我發現氣氛不一樣了,有幾個孩子聽故事的時候眼神改變了,尤其是孩子王的態度變得比較好了。談話中我聽見孩子王講粗話,我跟孩子王說我國中時也會講粗話,但是有人誇我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講粗話,於是我開始停止講粗話。後來,我唱歌給他們聽,唱〈橄欖樹〉分享流浪的感覺,唱〈野地的花〉分享上帝給我們安全感;最後,孩子王說他有興趣再來參加青年歸主協會與教會合辦的特會,真是感謝主! 親愛的朋友,我們都是一群「從這裡到那裡」的人,無論你是否願意,時間都在帶著你走,使我們從人間(這裡)走向陰間(那裡),然而還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跟著從陰間(那裡)回到人間(這裡)的耶穌。基督徒跟著耶穌離開滅亡城(這裡),走向永恆的生命、也就是天城(那裡),人生就會不再一樣;這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也是發生在許多人身上的故事。

水在懸崖邊慢慢流

◎圖文    劉曼肅 這水多清澈冷冽啊, 我踏著光影前進, 尋找線索, 是山澗如何變成瀑布, 平靜的水如何與天爭,與地爭, 幻化成空中萬千水珠, 隱身於深不可測潭的故事。   當空氣凝固在熱空氣裡, 水緩緩的流動, 遇到石頭階梯便頑皮的彈跳。 她一點也不察覺, 幾步遠的後方,  她將沒有機會徘徊, 沒有時間停留, 沒有迴旋的餘地。 她將失去所有的憑藉, 沒有石頭的床,沒有植被的岸, 沒有水路,沒有前方風景, 只剩下天空, 她縱身躍入深谷, 轟隆隆的水聲似遠處的雷鳴。   她成了一齣驚心動魄戲劇的演員, 觀眾在她大起大落的路徑上觀望, 看見她的洶湧情結, 看見她的浮沉心事, 看見她豪邁的悲劇姿勢。 她赴死,一面狂笑,一面揮舞著水袖, 躍入巨石群下的深潭, 留下剛烈的烈士英姿。   起初,她也只是柔弱的水。

耶穌,無家可歸嗎?

相片提供/ana_lee_smith@flickr.com   ◎吳里恩 根據報載,加拿大雕塑家薛曼茲(Timothy Schmalz)創作了名為《無家可歸的耶穌》(Jesus the Homeless)的雕塑,只見一個真人大小的「耶穌」包裹在一條毯子裡,橫躺在7尺長的公園長椅上,像個流浪漢,露出毛毯的腳上有清晰可見的釘痕。據薛曼茲的說法,他想藉此提醒基督徒:耶穌與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同在。他說到創作靈感來自於有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在街上遇到許多流浪漢,其中一位特別引起他的注意,他說:「這是耶穌,這是我們心中應當感覺到的。」 主動施予的救贖者 單看作品的題目時,已經在思想:耶穌是無家可歸?還是祂甘願四處遊走,為要傳揚福音?無家可歸,狹義解釋就是沒有家。雖然聖經有說我們的主沒有枕頭的地方,但若要強指這是無家可歸,實在是有點牽強。主的家,在地上是有的,在天國更不用說。因為耶穌為福音奔走,便等同他是流浪漢,甚至看到流浪漢就說是耶穌,這實在和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的有所不同。 我試著以薛曼茲的創作理念來談談我的看法。首先,主耶穌是「主動」來拯救罪人,不是「被迫」無家可歸,祂是道成肉身的人子,來到祂創造的世界,要做多人的贖價,使人與神和好。無家可歸的是人,而人會無家可歸是因為與神隔絕。 雖然因為罪人厭棄耶穌,主耶穌似乎是無家可歸的,但耶穌並非像流浪漢被社會主流排擠,因為不只是社會主流排斥祂,窮人也不接待祂,從更根本的問題來看,主要是因為耶穌是光,而黑暗恨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翰福音1章9~11節)世人雖然不接待祂,但是這真光終究使罪人因祂救贖的工作而蒙恩,「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使徒行傳17章25節) 所以,薛曼茲這種創作理念之下的耶穌會落入這種狀況──變成當人落井時,一起跳入井中陪人溺死的耶穌;但耶穌並非如此,耶穌是會伸手把人救起來。同樣的道理,耶穌不會和流浪漢一樣露宿街頭,而會想辦法為他們找到家。 羨慕天家的天路客 無家可歸的人通常是被厭棄的社會邊緣人。主流社會的規則隨著時代改變,不過從聖經可以看見有一種人在歷史中絕對是無家可歸的,那就是基督徒、是「天路客」,是蒙恩的罪人,羨慕更美的家。但這種層面的「無家可歸」是正確的,因為神的兒女是寄居的客旅,但因神的恩典而有力量,在世上作光作鹽,完全不是悲慘可憐的光景。 藝術家也要懂得解反合性經文,也就是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的經文。薛曼茲的作品所謂的社會邊緣人,只從淺層的社會角度切入,基於一種人道主義的論點,但這樣無法解通聖經內涵的反合性,也無法拯救人。是的,耶穌對那些可憐的人動了慈心是有聖經記載的,但是耶穌的救法不是像薛曼茲說的與他們同在而已,薛曼茲的作品無論表層或深層都沒有將耶穌的拯救考慮進去。 如此說來,基督徒只管靈魂得救,所以可以忽略行為嗎?斷乎不是!如果靈魂得到救贖,卻沒有憐恤,或是一味濟貧與憐恤,卻沒有救贖,都是失敗的,兩個失敗的東西結合起來仍然不平衡。 出於信心的好行為 我們可以用雅各書來表達憐恤窮人的重要性。我個人的想法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不適合以「耶穌無家可歸」做為題材,因為他對耶穌無家可歸的理解是不符合聖經的,那只是一種同情(sympathy),而不是能化為行動的同理(empathy)。 雅各書2章14~18節說:「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所以聖經吩咐信徒要顧惜窮乏人。但如果要用耶穌為主題,一定要提到無家可歸的根本是什麼,以及耶穌是真理與恩典的源頭,祂沒有被罪轄制,並且拯救罪人。至於怎麼表現,準則對了,表現方式都很自由。 所以我想這個作品是個錯覺,主耶穌在許多地方是教導我們要走窄路、進窄門,但不是窮到像流浪漢一樣。這樣的表現法不但沒有聖經依據,而且會誤導人對主耶穌基督的認識。很可惜,歷史上許多流傳下來的藝術品都存在相同的問題,以致後世的人藉著這些藝術品來認識基督,也都帶著錯誤的認知。以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為例,若達文西不是用文藝復興的文化背景來詮釋,今日丹布朗就無法做文章,同志們就沒有空間曲解約翰福音13章25節的經文。 但願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創意都被贖回。作品本身做得很漂亮,但薛曼茲恐怕被某種思潮綁架了。事實上,處理聖經主題的藝術難就難在這裡,若是有世界思潮的綑綁,就不能處理好聖經中反合性經文的一致性。 身為創作者,我想我也會在創作上犯很多錯,可是,歸正精神就是不斷歸回正道,不管是藝術工作者、文字工作者或是其他崗位上的精兵!  

培育人才 弦樂團發表會

【陳怡萱台南報導】台南中會南門教會今年慶祝設教80週年,擴大舉行一年一度的弦樂團成果發表會,6月9日下午樂團成員盛裝登場,呈現努力學習成果,教會聯合詩班也在中場獻唱詩歌同慶祝。 南門教會設有管樂團與弦樂團,合稱管弦樂團,為造就音樂事奉人才、以音樂美化人生,每年招收新成員,會友或社區民眾熱愛音樂且有基礎者,皆可報名甄選。牧師楊榮敦說,管弦樂團每個月1次負責禮拜中的伴奏,每週主日禮拜後練習,依程度分班,全勤者給予獎勵。他指出,教會成立管弦樂團是要培養音樂人才,參與服事,有些團員是非基督徒,邀請樂團參與教會服事可達成雙贏局面,既讓愛好音樂者有演奏機會,也讓教會藉此傳福音,使非基督徒明白教會禮拜古典優雅的一面。 這天是弦樂團的成果發表會,演出多首古典、宗教、民謠樂曲,鋼琴伴奏為南門教會牧師娘朱昭蓉。會中2位提琴老師帶來少見的中提琴二重奏,教會聯合詩班亦獻唱詩歌。會中楊榮敦頒獎給6位全勤上課的團員,團長陳炯堯執事說,1年來孩子無論在身心或琴藝皆有成長,感謝上帝賜福滿滿。

歷史機遇與信仰溯源

從巴達維亞檔案看17世紀台灣教會 ◎文圖   林昌華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和印尼國家檔案館經過一段時間接洽和交涉,終於達成共識,讓17世紀的台灣教會史料歸國展覽,並提供給原民會利用。 此次的接洽獲致兩個重要的成果:第一,印尼的國家檔案館將所有史料共計673頁掃描製成光碟,贈予原民會使用;第二,將手稿部分原件借予原民會展覽。由於筆者參與此次展覽和研究計畫,並且提供部分個人研究成果作為展覽之用,因此也希望台灣教會信徒了解這個同屬加爾文信仰傳統的荷蘭教會,以及台灣教會源起階段的歷史故事。 台灣教會檔案現身印尼 166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鄭成功簽訂投降條約,結束在台灣的統治。條約第8條規定,所有檔案可以移至當時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總部印尼巴達維亞(即今日的雅加達),於是所有熱蘭遮城內的檔案──由於大員教會在熱蘭遮城內,因此也包括教會檔案──就搬運到巴達維亞的檔案館收藏。 這些檔案搬往巴達維亞後被如何收藏,目前不明。但是,後來陸續有些史料被學者發現而出版,最早出現的資料是1650年服務於法波蘭教會(Favorlang)的哈伯宜牧師(Gilbert Happart)所編撰的《法波蘭語辭典》(Woorden Boek der Favorlang Taal)手稿,學者抄寫這批資料後,先後在1840年和1842年以荷蘭文和英文出版。 此後,台灣教會史料沉潛了100年。直到20世紀中葉,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教授於巴達維亞地方檔案館(印尼國家檔案館前身)找到一份〈1659年10月,教會與學校視察報告書〉,後來日本荷蘭史學者中村孝志教授也前往檔案館,嘗試翻找教會相關檔案,但卻無所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尼獨立,巴達維亞回復荷蘭統治前的名稱「雅加達」,失去殖民地的荷蘭本國由於戰後百廢待舉,沒有將檔案搬運回國。印尼落入蘇哈托獨裁統治,印尼學者根本無從進入檔案館進行研究,更遑論外國人,因此台灣教會史料再度沉寂了半世紀。 直到2002年,荷蘭檔案館員與印尼國家檔案館合作,進行全面性調查,發現完整的台灣教會史料。於是,荷蘭檔案館員將整份史料完整複印寄往荷蘭來登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恰巧當時筆者正在來登大學就讀,研究17世紀的台灣教會史,因此這份手稿便來到筆者手中,後來也以這批資料先後發表了數篇論文,以下謹就17世紀史料類型和價值簡短分析。 巴達維亞史料的價值 關於17世紀台灣教會歷史,綜觀台灣目前可使用的史料有甘為霖牧師翻譯的荷蘭文史料集《荷據下的福爾摩莎》、淺井惠倫復刻的《基督教信條集》(‘t Formulier des Christendoms)、村上直次郎編譯的西拉雅詞彙《新港文書》、《法波蘭辭典》,以及大衛萊特(David Wright)和達波(Dapper)關於17世紀西拉雅族風俗習慣的紀錄。另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圖書館中和分館、台灣大學圖書館和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等處,收藏有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手稿史料的微卷。 和這些數萬片的手稿資料相比,2002年在雅加達發現的教會史料不算多,但是,如果將新史料配合既有的資料,就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歷史面貌。譬如說,先前我們知道荷蘭人在西拉雅和華武壟族所在地設有教會,因此可以了解兩族的部分情況,但是荷蘭人派往基隆、淡水巴賽族傳教的情況,則記載於新史料中,由此可見它的歷史價值。 先前整理出版的教會史料,是荷蘭學者在阿姆斯特丹和海牙檔案館從龐雜的史料堆中過濾、蒐集、整理之後的成果。而2002年出現的史料,是一批完整且集中的資料,實在非常難得,也對研究教會歷史的學者有很大的幫助。日治時期,編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的台北帝國大學學者村上直次郎教授曾經前往巴達維亞尋找教會史料,但是只找到零星的1、2篇,所以這樣整批出現的史料集意義更為深遠。從史料的時間分布來看,巴達維亞檔案集中在1643年之後,也可以補充既有史料集中在1643年以前的情況,讓教會史料觸及的時間點更為平均分布。 然而,這批史料也有缺憾,即保存不良造成的影響。儘管這批史料算是印尼國家檔案館中保存情況較理想的,但是部分史料仍因保存地點潮濕,致使原件的墨水暈染模糊,增加解讀的難度,也是研究者最大的挑戰。 台灣歷史定位與信仰尋根 這批史料內容分為3個類別:1.往來書信: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在1642年3月23日至1660年3月4日間,與巴達維亞小會、阿姆斯特丹中會、威爾希蘭中會(Classis van Walheren)以及台灣長官的往來書信;2.決議錄:收錄有1643年10月5日至1649年6月的大員小會決議錄;3.商業文書:1662和1663年的商業簿記(het Negotieboek)摘錄。這批史料也具有3方面的研究價值。首先,這些資料是17世紀台灣教會的史料,對於台灣教會歷史來說,這些大員小會的決議錄及往來書信是重要史料,因為這些史料解決了一些先前無法得到解釋的問題,例如有關尤羅伯牧師設立蕭壟小會的存廢問題,就在第7次決議錄中看到解答。 其次,由於荷蘭人和原住民最直接接觸的就是神職人員,因此藉著教會決議錄和往來書信可以看見當時台灣社會狀況。例如從馬可馬修士在1655年後撰寫的〈淡水•基隆教務報告書〉,可以見到當時荷蘭人、巴賽人及漢人間的互動。 另外,從書信往來的對象,我們可以了解當時台灣和歐洲、東印度之間往來的情況。提醒我們當時台灣是歐亞網絡環節一個重要的據點,這是了解17世紀台灣歷史的重要觀點。從聯繫網絡的角度看,可以簡單分成歐亞關係及亞洲各個據點之間的關係,目前比較多研究專注在歐亞關係,至於亞洲各國的關係,多集中在中國和日本的貿易,至於台灣與東南亞尚屬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 當時來到台灣的傳教師大部分有待在東南亞國家的經驗,這個經驗是否影響他們對台灣原住民的認知,譬如在華武壟族服務的花德烈牧師(Jacobus Vertrecht)來台以前曾在生產肉豆蔻的班達島服務一段時間,他的經驗是否影響在台灣的工作,值得研究。 就建構台灣神學的意義面而言,因為荷蘭傳道人的努力,不僅讓我們了解17世紀台灣社會的族群關係與風俗習慣,也了解基督教信仰與當時台灣社會對話的過程與結果,這種經驗正是建構台灣神學的基礎,所以也是一個信仰尋根的歷程。     (左)大員小會決議錄。(右)《法波蘭語辭典》。                 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檔案重現台特展 ◆5月21日~6月21日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樓展示廳 (台北市重慶北路2段172號) ◆7月1日~8月15日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註】作者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博士候選人,參與荷蘭來登大學TANAP第二期計畫。TANAP全名是Toward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邁向夥伴的新時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共同記憶計畫」下研究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的子計畫,目標是培養曾經被東印度公司統治過的地區的學者研讀17世紀荷蘭文能力,以便解讀與自己國家相關的荷蘭文手稿史料。TANAP另外一個計畫是派遣荷蘭檔案館員到收藏荷蘭文手稿檔案的各個國家,清查各地檔案館的館藏編製目錄,台灣教會的檔案就是在這個計畫中發現。

伸入天際的十字架

亞羅斯拉夫的變貌大教堂   俄羅斯的教堂建築 ◎文圖  余杰(中國公共知識分子,宗教自由研究者) 在俄羅斯,最美麗的建築是皇宮和教堂,而教堂的數量又遠遠多於皇宮。1000多年來,正教會信仰一直是俄羅斯文化的根基,即便是以無神論和唯物論統治的蘇維埃時代,表面上教堂被封閉、神職人員被囚禁,但信仰的潛流仍然在俄羅斯人的血液裡洶湧著。 從宗教迫害到信心復甦 戈巴契夫、葉爾欽和普丁等政治領袖,當他們還是蘇共黨員的時候,就在枕頭下面放著一本聖經,每天入睡前閱讀。近20年,宗教信仰在俄羅斯獲得了巨大的復興,古老的教堂裡再次擠滿了前來尋求真理的人們,《俄羅斯史》指出:「隨著共產主義的崩潰,教會突然從被認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宗教迫害中脫離出來,上升到一個中心而尊榮的位置。……1990年代以來民意調查反復表明,公眾對教會懷有崇高的敬意和堅強的信心,超過了國內任何其他機構,包括政府、武裝部隊或政治黨派。」 俄羅斯宗教哲學家索洛維約夫(V. S. Soloviev)認為,未來的人類是基督的人類,即「神人類」(Superhuman),在人類通往神人類的路上,俄羅斯民族將重新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當我瞻仰俄羅斯若干座著名的教堂之後,才更真切地理解了正教會信仰在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 莫斯科曾經被稱為「1600多座教堂的城市」。正教會將莫斯科視為「第三羅馬」,當拜占庭帝國被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之後,俄羅斯便自詡為基督教世界的中流砥柱,此後一座座教堂便在莫斯科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沙皇時代,雖然一般居民的住宅破敗不堪,但莫斯科卻擁有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教堂群。 蘇維埃時代,試圖將正教會信仰從廣袤的土地上連根拔起。但70年的革命文化賦予莫斯科的僅僅是一層薄薄的顏料,深入這座城市骨髓的還是正教會信仰。我們參觀克里姆林宮時驚奇地發現,其實它是一組宏大的教堂群:瓦西里升天教堂、聖母安息大教堂、聖母領報大教堂、天使長大教堂……宮殿和教堂之間很難分出彼此,出了宮殿就是教堂。難以想像的是,當年列寧、史達林和革命領袖等無神論者,在這群教堂的包圍中,是如何工作和生活──對於這些輝煌的教堂,他們究竟是全然敵視、故意蔑視還是乾脆視而不見呢? 克里姆林宮內最大建築不是沙皇的宮殿,而是聖母安息大教堂。這座教堂是義大利建築大師以弗拉基米爾古都的同名大教堂為藍本來設計和建立,是俄國的國教大教堂,歷代沙皇加冕典禮均在此舉行。教堂內藏有1000多幅珍貴的聖像畫,還有用300公斤黃金和5噸白銀做成的吊燈,極盡奢華之能事。 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最具俄羅斯風格,中間最高是57米圓頂建築,周圍有8個色彩絢爛的圓頂,俗稱「洋蔥頭」,奇妙的顏色對比顯出一種頑皮而浪漫的氛圍,與其他教堂嚴肅、冷峻的風格迥然不同。據說,沙皇本人對此設計歎為觀止,為了不讓其他國家君主也聘請這兩名設計師去設計類似的教堂,他下令將他們的眼睛薰瞎──君王的暴虐與自私由此可見一斑。現在瓦西里升天教堂是展出古代聖像畫的博物館,不再舉行宗教活動。   弗拉基米爾的黃金城門。     教堂改建無神論博物館 聖彼得堡同樣是一座教堂之都。市內的聖埃撒大教堂是俄羅斯最宏偉的大教堂,與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法國巴黎聖母院和德國科隆大教堂並稱為世界4大教堂。 聖埃撒大教堂內可以容納1萬4000人舉行宗教儀式,金光閃耀的圓頂高達101.5米,相當30層樓的高度。這座教堂在一片沼澤地上修建起來,當時僅打地基就耗費了6萬根用樹脂塗抹過、不會腐爛的圓木柱子,上面再放置大花崗石板。在立牆壁之前豎立了48根用整塊花崗石雕刻的圓柱,每個圓柱重達110噸。教堂內彙集了22位藝術大師的聖像繪畫和300多座浮雕和雕塑,當時的藝術家稱讚:「整個教堂內外裝飾協調,既豪華又簡單,堪稱世界上最傑出的建築。」我站在教堂外廣場時,人的渺小和神的偉大以一種震撼性的對比體現出來,這也許是設計者要達到的效果吧! 位於涅瓦大街的喀山大教堂,在建築上別具一格。面向涅瓦大街展開半圓形的廊柱裡排列著94根科林斯廊柱,設計師以此將地勢上的弱勢轉化為優勢,也將古典神廟建築的優美融入基督教建築中,讓信徒可以在教堂前寬闊的廣場上祈禱和集會。喀山大教堂建成於1812年拿破崙侵俄前夕,俄國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後,教堂便作為記念戰爭勝利的場所,左側祭壇下埋著民族英雄庫圖佐夫的遺骸。 最有意思的是,蘇維埃時期喀山大教堂曾被改為「無神論博物館」,專門進行否定宗教的宣傳教育,裡面的展品全是暴露教會黑暗與蒙昧的內容,當局經常組織全國各地工農群眾和學生前來參觀學習,以此打擊教會的力量。1930年代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顏惠慶在筆記中寫道:「著名的大教堂已改成反對宗教的展覽館,該館的圓屋頂中央垂下長長的一根線繩,末端繫一個鐵球,好像一個鐘擺,用以表示地球轉動,反駁聖經中的天動地靜之說。」 然而,「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政治始終無法解決宗教信仰問題,無神論也無法為人的靈魂尋找最終歸宿。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喀山教堂恢復原貌,成為信徒敬拜上帝的場所。 聖彼得堡沒有一座摩天大樓,市內的最高建築物是彼得保羅教堂的十字架尖頂。彼得保羅教堂是聖彼得堡的第一座教堂,是象徵俄羅斯勢力進入波羅的海的標誌性建築。1830年,該教堂十字架尖頂高達3米多的天使像發生傾斜,一位名叫傑爾希金雅羅斯拉夫爾的工匠自告奮勇無償修建,沒有使用任何腳手架和梯子,只用了一張網就大功告成。那天,位於海邊多風的聖彼得堡卻晴空無雲,被人們看作是一大神蹟。這裡也是皇家大墓穴,從彼得一世以來的歷代沙皇都埋葬於此,199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槍殺80週年之時,屍骨也被移葬於此。           弗拉基米爾的德米特羅夫大教堂 伸入天際的十字架 憂傷的禱告與偶像崇拜 不僅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座大城市宏偉的教堂鱗次而居,即便在其他中小城市尤其有一定歷史的古城,不同規模和建制的教堂亦比比皆是。 在我去過的幾個城市中,雅羅斯拉夫為窩瓦河畔重要交通樞紐城市,佔據蘇維埃廣場核心位置卻是以利亞教堂;在科特羅斯河北岸的主顯容修道院則以收藏古代俄羅斯史詩《伊達爾遠征記》的孤本而著名;在被稱為「拐彎處的城市」的烏格里奇,為記念伊凡四世被謀殺的皇太子而建的德米特里浴血教堂,內部的壁畫栩栩如生描繪了皇太子短暫的一生,大廳內4位神父歌詠的讚美詩比帕華洛帝的聲音更加優美;而阿列克謝耶夫修道院內的聖母升天教堂居然有3個塔樓並立,長期以來被視為具有「異教徒性質」,此種建築風格在俄羅斯不超過4處;位於窩瓦河與科斯特羅馬河交匯處的小城科斯特羅馬,有一座白壁金頂的聖三一教堂,見證了俄羅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17世紀的「混亂時代」。 據我的觀察,在俄羅斯,小城市的居民比大城市的居民信仰更為虔誠,婦女又比男子信仰更為虔誠。我在許多教堂中都遇到披著紗巾在角落裡默禱的老太太,她們淚流滿面地與上帝交流,上帝最為悅納的便是這種誠實而憂傷的禱告。 俄羅斯的教堂大都極度奢華,從建築到壁畫,從音樂到儀式均自成一體,與英美新教崇尚簡樸形成巨大反差。988年,俄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在迎娶拜占庭帝國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之後,不僅自己皈依正教會,而且讓全體子民在聶伯河受洗皈依正教會。 關於大公為何突然皈依正教會,有這樣一個傳說:當時許多國家都派遣使者到俄羅斯來,勸說大公皈依自己的宗教。天主教教皇的代表、正教會的代表和伊斯蘭教的代表爭執不下,大公猶豫不決,便決定派遣使者去各地考察。使節回來之後,向大公講述了他在各地的見聞:拜占庭的正教會教堂最為富麗堂皇,宗教儀式隆重而美觀,大公遂決定信奉正教會。 此後,俄國正教會便一直講求形式之美,但過度追求形式之美亦帶來信仰上的偏差──有的宗教首領居然宣稱,教堂的圓頂必須用黃金鑄造,且越高越好,這樣上帝在天上就能夠最先看到在這個教堂裡敬拜的信徒,這些信徒的靈魂就能早日升入天國。 另一方面,正教會也逐漸與皇權融合,違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許多教堂公然陳列著大公、沙皇、將軍、聖徒的遺體和遺物,也將他們的畫像歸入聖像畫系列之中,甚至侍衛耶穌左右,這些做法淪為另一種形式的「偶像崇拜」。普丁曾經宣稱:「當然,根據法律,俄羅斯教會和政府是分開的,但是在我們的靈魂和歷史中,我們是一體的。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 信仰需反璞歸真 100多年以前,俄國最具反思能力的文學大師杜斯妥也夫斯基分別用「水晶宮」、「螞蟻窩」和「雞窩」來概括西方、東方和處於東西方之間的俄羅斯的精神狀況。他認為,西方佔主導地位的天主教由於迷信教宗的權威,喪失了基督信仰的本質。近代以來,西方轉入對「理性」的信仰,西方人試圖建造一座「水晶宮」,這是一座以科學技術為根基的大廈,生活在裡面的人沒有痛苦和煩惱,但這樣的宮殿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也違背了上帝的安排。東方卻在建造「螞蟻窩」,在其中他們完全靠本能生活,沒有思想,也沒有自由。這是東方專制主義的標誌──以埃及和中國為典型。那麼,俄羅斯在幹什麼呢?「不西不東」的俄羅斯人建造「雞窩」──這是一種可以隨便造、隨便拆的「臨時建築」,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建造的不正是這樣的一種「雞窩」嗎?杜斯妥也夫斯基先知般地預見了包括俄羅斯在內全人類在20世紀之後的命運:一個背棄上帝的帝國,在其廣袤的土地上製造出像癌細胞一樣不斷擴展的古拉格群島;一個拒絕信仰的時代,只能沉淪於個人無休止的欲望中「娛樂至死」。 今天,教堂重新回歸到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正教會的價值觀被大部分知識分子認為是「俄羅斯信念」和「俄羅斯靈魂」的核心,革命前和流亡的宗教作家,比如索洛維約夫、別爾嘉耶夫等人的作品,已大量地再版和被人們重新閱讀。 據統計,俄羅斯的正教會教徒和天主教、基督教信徒佔總人口的6成以上,而如今沒有哪個政黨黨員的人數能超過總人口之5%。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心靈的饑渴超過了物質的需求,因此對他們來說教堂比黨部和市政廳更為重要,所以,俄羅斯文化的復興離不開信仰的復興。只是,我在俄羅斯參觀了20多所教堂,卻發現教堂的宏偉與信仰的虔誠並無直接的聯繫,今天的俄羅斯也許需要另外一種形式的教堂,需要一種反璞歸真的信仰。 烏格里奇的變貌教堂                             聖彼得堡的救世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