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

【舉目向山】耶穌騎驢光復耶路撒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在《活著是為了講述》中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永存之道】虛假之愛

哥林多前書13章5節是保羅對於愛的定義之一。寥寥數語,就看到重生後的生活準則。 如今的世代,很多人談論愛,用言語來描述一個完美的基督徒典範是容易的,但話語和行動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當這種愛走進我們實際的生活時,我們開始看見自己何等缺乏這樣的愛,我們將不再只是口頭上談論愛。是我們活出來的樣式,而不是我們說的話,證明我們真的體驗過這樣的愛。

【舉目向山】若不是出於上帝

你希望自己過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方式呢?你人生的目標,所追求的又是什麼呢?是追求享樂、安逸的生活,還是積極進取、財富自由的人生?你的選擇能否禁得起永恆價值的考驗呢?「躺平」就真的是幸福嗎?

【聖經錯了嗎?】想恩待誰就恩待誰,上帝不公平?

上帝說:「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出埃及記33章19節)聽起來好任性,而且也不公平。上帝怎麼可以講這樣的話呢?

【舉目向山】愛護動物就是宣教

還記得在2005年,第一次親眼目睹一隻豬被五花大綁在貨車上,活生生地被奪走生命的情景。當時,眾多人圍在貨車四周,看著豬隻彼此輕聲溝通。不久,一人手持尖刀上車,一刀刺入豬身。豬被宰殺時,發出淒慘尖叫聲,貫穿整個廣場。我當下摀住耳朵,驚恐地遠離現場,對人類竟能輕易以暴力結束一個生命而驚嚇。自此,我總是刻意遠離任何會宰殺動物的儀式或場合。今年,為了健康因素,我也加入蔬食行列,從日常生活進一步落實愛護動物。

【持續改變】掌管麻雀和魚的神奇主權

前幾次的文章裡,我們一直在思考上帝主權的教義,以及教義的實際應用對基督徒的日常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靈性造就】一塊餅一個杯

◎陳宇光(七星中會退休牧師) 哥林多前書11章17~34節提到,信徒恭守聖餐時,應該要遵守的規矩與正確的心態,而同卷書的10章16~17節也是在談論有關聖餐的問題,強調信徒們要藉著恭守聖餐,在主耶穌基督裡合為一體。這可分成兩方面來分享──外在的意義和內在的意義。 外在的意義 外在的意義是指物質的意義。從共觀福音書所記載的內容,無法知道當時耶穌與祂的門徒守逾越節筵席,是否只有用一塊餅與一個杯子。因為聖經只記載耶穌在守逾越節的晚餐時,拿起餅,獻上感謝的禱告,然後擘開,分給門徒。接著,耶穌拿起杯向上帝感謝後,同樣分給門徒(參馬太福音26章26~28節、馬可福音14章22~24節、路加福音22章19~20節)。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守逾越節時所吃的餅是很大的一塊餅,而且沒有經過發酵。當耶穌與門徒們吃逾越節的筵席,也就是在吃最後的晚餐時,大家圍著一個桌子,在桌上擺著一塊或是若干沒有發過酵的大餅來吃;吃完了,才再擘一小塊餅。因此,從這些有限的資料中,我們沒有辦法明確知道當時耶穌與門徒守逾越節的筵席時,餅有幾塊。另外,也不清楚當時耶穌是拿一大杯的葡萄酒,然後給每一個人喝一口,還是耶穌拿一大杯的葡萄酒,然後分裝給門徒喝。不過我知道有的教派,例如:召會(教會聚會所)就根據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的經文,以及他們推測當時耶穌與他的門徒守逾越節的筵席時,只有用一塊餅與一個杯子,所以他們守聖餐或擘餅聚會時,也只用一大塊的無酵餅與一大杯的葡萄汁。然後每人擘一小塊來吃,也拿那一大杯的葡萄汁輪流來喝。 大部分的基督教教派,包括長老教會,都沒有採取這樣的觀點,乃是每一個人用已經先切好的一小塊土司,或是一小片無酵餅來領受聖餐餅,以及每一個人用裝有葡萄汁的小杯子,分別來領受聖餐杯。因此,大部分的聖經學家與教派都認為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所說的「一個餅」,不可以用字面的外在意義去解釋,乃是需要用內在的意義來仔細分析。 內在的意義 內在的意義指屬靈的意義。保羅說:「因為我們只有一個餅,也都分享同一個餅;所以,我們人數雖然多,仍然是一體。」(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從這一節的經文可知,保羅確實強調只有一個餅。但如果將這一個餅用外在的物質來解釋,那麼就會發生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譬如說:當時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他是住在以弗所城,在這個城市有保羅所開拓的以弗所教會。當保羅在以弗所教會守聖餐時,如果是只用一個餅,而在哥林多教會守聖餐時也是用一個餅,那麼這兩個教會合起來應該就是兩個看得見的餅。因此,保羅說的「因為我們只有一個餅,也都分享同一個餅」,不可以當成是在指外表看得見、屬於物質上所說的餅的意義來解釋;而是應該用內在屬靈的意義來解釋,這樣才是保羅所說一個餅的真正意義。 陳終道牧師認為,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所說的「一個餅」是指在基督裡面合一的一個,不是在指屬於物質上的一塊餅。我認為這樣的解釋很好,如此才可以體會保羅在17節b所說的,就是:「我們人數雖然多,仍然是一體。」 保羅會這樣強調的原因,乃是他發現在當時的哥林多教會裡面,已經結黨分派(參1章12節)。會造成這個現象,應該是當時這間教會信主的人數漸漸增長所導致。本來教會的信徒人數增加是很好的現象,但是人數愈來愈多時,閒話就愈多,而且在不同的意見也同樣增加的情況之下,就造成教會分派。保羅知道以後,就用守聖餐來做比喻勸勉信徒,教會人數雖然增加,但是在耶穌基督裡面仍然要合一,因為大家都是屬於耶穌基督的一個肢體。 這就如同耶穌曾經說過的葡萄樹比喻,耶穌如同是葡萄樹,我們是連在這棵葡萄樹的枝子(參約翰福音15章1~8節)。枝子需要連結於葡萄樹,才能生存,並且結果子。由此可知,基督徒應該要連結在耶穌基督的裡面,與祂合一。 合一的普世聖餐主日 每一次守聖餐時,我們吃的那塊餅象徵主耶穌的身體。因此,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記載的「仍然是一體」有雙重的意義:一個,是指耶穌的身體;另外一個,是指凡是連結在耶穌基督裡面的基督徒,都屬同一個身體。 從這屬靈的角度出發,「一塊餅一個杯」是在強調合一。跟什麼合一呢?這是在強調跟基督合一。在每一次守聖餐時,從所領受的餅與杯,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再一次合一。不僅是與基督合一,也是與人合一,就是與你四周圍的基督徒合一,因為他們也與我們一同領受相同的餅與杯。此外,我們也與「道」合一,就是與我們所聽的道或所行的道合一。每一次我們在恭守聖餐時,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有與我們所聽的道理合一呢? 「一塊餅一個杯」也是代表教會間的合一。目前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基督徒和教會,當中又有很多不同的教派,那麼,這些不同的教派要怎樣做,才可以在耶穌基督裡面合一呢? 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侵占波蘭。幾天後,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因此,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隔年,世界各國的基督徒非常著急,很關心世界的和平,非常期待可以聚集在一起,為世界的和平禱告。就這樣,他們聚集在一起禱告以後,有一個共同的異象,認為要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方法,就是聯合所有基督徒,共同恭守聖餐。 儘管不同教派的聖餐解釋和儀式各有差異,造成跨教派舉行聖餐禮有困難。然而,普遍的看法是:各地的基督徒仍然可以在各自的教會中,或聯合各地區的教會來舉行聖餐。特別是在舉行聖餐的過程中,要為全球的和平來禱告。因此,眾人決定在每年10月的第一個主日舉行聖餐禮,以促進不同教派在這一天達到合一,成為耶穌基督身體的一部分,這也是「普世聖餐主日」的由來。 普世聖餐主日除了記念主耶穌為我們打破身體,犧牲流血,另一方面,這是用聖餐來連結世界各地的教會,歸於同一個身體。也就是在屬靈的意義上,用相同的「一塊餅與一個杯」,連結在以耶穌基督是主與祂是教會的頭的肢體裡面,並且為了世界的和平來禱告。 願我們能夠了解「一塊餅與一個杯」的外在與內在意義,也就是物質與屬靈的意義。同時讓我們在普世聖餐主日時,可以透過所吃的餅與所喝的杯,再一次來思考:我們在心靈上,是不是有與主合一、與人合一、與上帝的道合一、與教會合一呢?

【舉目向山】聖餐帶來相愛與合一

現今這世代,很多事讓人感到無奈。除了疫情,還有世界各地的氣候異常──有的地區突然暴雨,造成淹水與土石流;有的地區連續高溫而乾旱,導致糧食歉收和森林野火;有的地區發生暴風雪,使城鎮與河川變得如同冰原。更無奈的是,我們還面對國與國的戰爭、人與人的對立,甚至家人的彼此傷害。這難道是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地球上的人所希望的現象嗎?

【永存之道】降卑

耶穌的降卑生活開始於祂的少年時期。拿撒勒是卑微的加利利人所住的一個小城,耶穌在那裡度過了祂的童年。作為一個拿撒勒少年,祂應驗了先知所預言的話,就是彌賽亞將會是一個拿撒勒人。

【舉目向山】上主從天俯視,看見了全人類

從許多詩人的頌讚,我們知道上主喜愛正義公平,祂的慈愛充滿大地。上主賜力量和平安給祂的子民,祂的公義像大山峙立,祂的判斷像深淵難測。上主不只看顧人類,也看顧祂所造的萬有。宇宙之間,各種生物和非生物,都是上主按照祂的旨意所造。上主從天上俯視,看見了全人類,並鑒察人心。人若能明白上主創造的心意,尊祂為宇宙的主宰,認識祂、敬畏祂,就能享有祂所賜的平靜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