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台文館推禁書展 結合實境解謎

國立台灣文學館6月28日舉行「台灣文學禁書展」開幕儀式,讓民眾在展覽中從過去的歷史軌跡認識威權下的禁忌,並認知到言論自由的可貴。開幕儀式邀請《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陳逸凡、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所助理教授陳瀅州、雞屎藤舞蹈劇場藝術總監陳慧勻、攝影家林柏樑、台南市中西區區長汪慶龍等共襄盛舉。台文館也邀「未完待續人聲樂團」演唱曾被查禁的歌曲〈何日君再來〉〈補破網〉,為典禮揭開序幕。

「步佈台灣」正式上線 數位走讀彰基歷史

由彰化基督教醫院文史博物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共同策劃、製作的「步佈台灣:漫步在彰基數位走讀平台」,於6月26日正式上線並舉辦發佈會,期望藉由線上走讀系統,讓大眾更能體會彰基在彰化地區百餘年來的奉獻與動人故事。該計畫也獲得彰化縣政府文化局「112-113年度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升級計畫補助」。

推動人權與轉型正義教育 探索繪本和漫畫的力量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今年下半年度舉辦一系列繪本、漫畫相關講座,討論在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上,如何用這些媒介將教育延伸到更寬廣的受眾中。第一場次在5月28日下午舉行,邀請研究兒童文學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系專案助理教授蔡明原帶來「從繪本與漫畫談歷史」。

人權故事車前進復興高中 呂昱談白色青春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故事車-自由路上」5月24日前進台北市立復興高中,邀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呂昱前輩暢談在求學時受難境遇,同時分享所投入的學生運動、刊物、選戰幕僚等經歷;立法委員吳思瑤委員也到場參與本次活動,關心人權教育推廣情形。

從70年歷史思想與行動 卓樂教會盼成光鹽

從1962年宣教師沈金福宣教及當地族人領受福音、設立教會,Bunun(布農)中會Takluk(卓樂)教會走過70個年頭,特於今年5月20日上午舉辦設教70週年感恩禮拜,邀請將近250位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共襄盛舉。

詹三原紀念畫展 後代盼能找到其為教會創作壁畫

為記念民主畫家詹三原的貢獻和精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與詹三原家屬合辦「二二八藝文系列:詹三原紀念畫展——為台灣民主落土的麥子」特展,展期至7月30日。曾經因參與民主運動而遭到政治迫害、已於2021年3月23日過世的詹三原,一生以畫筆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除設計全台首座二二八紀念碑「嘉義二二八紀念碑」,另為台灣鄉土風情留下許多珍貴的作品。

唱歌來行天路 民族教會設教50週年

「從天邊到海角,從萬民到萬族,主佇每一日在開路;雖然仍有試煉,祢教示阮曉悟,阮用唱歌來行天路——」設立於1973年5月20日的壽山中會民族教會,在今年邁入50週年。教會在今年陸續舉辦抄寫和讀經、健走、會友關懷訪視、為社區代禱、野外禮拜等系列活動,並在5月21日迎來紀念感恩禮拜。

台南新芽講座 談長老教會和教會公報的民主參與

台南新芽協會於5月13日在新營曬書店舉辦「思想戒嚴-從台灣教會公報沒收事件談起」講座,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PCT)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與台灣教會公報社總編輯陳逸凡主講。

東門教會展覽探索歷史 長女校友追溯少女時代

台南市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於5月7日在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與長榮女中共同舉辦特展「東門人的少女時代」開幕儀式,透過歷史連結,展現出教會與長榮女中之間的深厚聯繫,讓許多教會的信徒能夠從彼此的經驗中互相分享,並且在長榮女中就讀的經驗與點滴經歷,讓教會有更多面向能夠被看見與了解。

中崙教會邀請棚沢直子見證 談追求和平的新幹線

七星中會中崙教會在4月30日主日禮拜結束後,舉行信仰見證會,邀請到日本新幹線之父三木忠直博士的女兒棚沢直子教授分享父親的故事與信仰見證。棚沢直子回顧了他父親設計飛機的熱情,加入了海軍技術部到鐵道部研究員,再到新幹線設計者的過程,以及三木忠直如何在戰後追求和平和創新的理念。